岭南著名学者及爱国义士:古直
《岭南著名学者及爱国义士:古直》原载《广东档案》2001年第5期[总第113期]
1935年,胡适应邀到香港大学演讲,大谈“广东从来都是殖民地”,“广东人不会办教育,谈不上文化”,“只有香港才是华南教育的中心”,中山大学亦贴出公告,准备请胡适来演讲。当时的中文系主任立即见邹鲁校长,称胡适是洋奴少正卯,在香港的演讲有辱国家民族,坚决反对他到中山大学演讲,以维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爱国精神。后来中大取消了请胡适来演讲的决议。这位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教授就是岭南著名学者——古直。
古直,字公愚,号层冰,别署遇庵、征夫、孤生等,嘉应州梅南滂溪村人。1885年出生于一个有读书传统的家庭,祖父湘帆“渊静好学,早都文誉”,父亲锡贤,“塾中诵书,每超群儿”,但家道中落,除租地种田外,还兼做木匠,凡有余钱,尽以购书。古直早慧性成,十三岁即熟读《四书》、《五经》及《唐诗三百首》,从小就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直17岁那年,师从宿儒罗中翰先生,专心研读《十三经》、《资治通鉴》、《昭明文选》等书,为后来精研汉魏六朝文学,树立了基础。据古直自述“时嘉应方闻之士,西有罗中翰,东有饶孝廉,环城上下,有谢上舍、廖太守、李季子、钟天静、曾晚归、谢君直等,直先后尽师友之。”其中李季子、钟天静、曾晚归、谢君直等都是爱国热血青年,古直和他们一起阅读了《天演论》、《新民丛报》等进步书刊,大大鼓舞了古直的民族革命思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古直和李季子在梅城桂里学堂加入同盟会,成为了同盟会早期的会员之一。次年,古直到梅州松口参加同盟会主持的军事训练会,积极准备反清起义。毕业后,古直留任松口公学的国文教员,与友人钟动、李季子、曾伯锷一起组织“冷圃诗社”,从中进行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古直在《冷圃曲》诗中写到“忆昔结交少年日,总气相倾在胸臆,风景山河感慨多,摩挲宝剑欲投笔。”真实反映了古直当时的心态。
武昌起义爆发后,古直积极参加梅县的光复,后出任汕头同盟会机关部秘书长,筹办《大风日报》。古直对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丧权辱国的行为义愤填膺,奋起挟击,在《大风日报》上揭露袁世凯及其爪牙的种种罪行。1913年,袁世凯派人查封了《大风日报》,悬赏通缉古直,古直被迫到香港避难,后回家乡创办“龙文公学”。1915年12月,唐继尧、蔡锷起兵反袁,古直受钟动邀请,参加护法讨袁战争,两度下南洋为救国筹款,得到了广大华侨的热情支持和唐继尧的信任。他曾建议云南吸收华侨资本,开发旧锡矿,并开放云南讲武堂,接收华侨和外省子弟入学,培养军事人才。这些建议,对当时云南政治经济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
护法之役失败后,古直回到梅县。由于当时局势动荡,军阀混战,古直感到救国无望,意志消沉,便效法陶渊明,避居庐山,与友人侯过、丘哲、蔡廷锴等相继筑室结庐。他在庐山居住的四年间,专心著作,学术日趋成熟,著有《陶靖节诗笺》四卷、《陶靖节年谱》一卷、《诸葛忠武侯年谱》一卷、《汪容甫文笺》一卷及《新妙集》一卷等。
大革命时期,古直先生受聘为广东大学教授,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郭沫若为文学院长和广东通志馆长,郭沫若因文学院太忙,就请古直专管广东通志。后来,古直接任中文系主任兼代理文学院院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曾受古直资助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爱徒熊锐在广州被捕杀害,他翻译的所有马列主义著作全部被销毁,古直对此极为痛心,便又回庐山著书。1928年,古直应邀回中山大学主持中文系,招收研究生,并写有著作多种,如《曹子建诗笺》,《汉诗辩证》四卷,《客人对并笺》,《客人三先生诗选》等。这期间,古直的重点已转向文学研究和教育方面,但他爱国的热情始终如一。抗日战争爆发时,古直创作了《攘倭行》等许多爱国诗篇,表达了人民群众坚决抗日的强烈愿望,并代表蔡廷锴将军作《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一文,立于广州沙河十九路军坟场。又如本文开头的一幕,充分体现了古直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怀。
1939年初,中共梅县县委及梅南中学老校友邀请古直出任梅南中学校长。古直为了发展家乡教育,致信中大校长邹鲁,辞去教授职务,欣然上任,后又任梅县修志馆馆长兼总编纂。
1949年解放,梅县解放,古直兴奋地为县政府写下“人民作主,天下为公”的门联。1951年,古直到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工作,后又任广东省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政协委员。1959年,古直病逝于广州,终年75岁。
古直一生,著作许多。出版的诗集有《转蓬草》、《新妙集》、《层冰诗存》、《隅楼集》、《层冰堂诗集》等。在学术研究方面,致力于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对建安以来名家的笺注,成为他著作的主流,主要有《诸葛武侯年谱》、《曹子建诗笺》、《阮嗣宗诗笺》、《陶靖节年岁考证》、《钟记室诗品笺》等十多种。论文《客人对》和对客人先辈诗人的评选,是研究客家的重要文献,直至今天,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古直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怀的岭南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一直为世人称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