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红都点燃革命圣火火炬 (惠州惠东县高潭区)
大洋新闻 时间: 2007-11-11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秦仲阳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7-11/11/content_79205.htm
上:当年红军生产的炮弹、子弹。
左:红军最早的兵工厂旧址。
上:当年红军制衣工具。
右:红军最早被服厂旧址。
文/图: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黄海
史海钩沉:全国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府
广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黄振位介绍说,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她的成立是中国首批革命根据地形成的标志之一。黄振位说,根据地的形成一般要具备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武装、革命政权、相对固定的区域及实行土地革命等5项条件,而当时的高潭已经具备了这5项条件。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副主任、《红二、四师史》主编刘林松说,高潭是南昌起义部队的一个最后落脚点;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区级苏维埃政府;是广州起义和南昌起义部队两支队伍的后方主要基地。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名的三大武装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有两次起义的队伍进驻中洞。秋收起义失败后,在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南昌起义失败后,则在中洞进行了有名的“中洞改编”。南昌起义军余部1000余人,由董朗带领来到中洞,和东江的工农讨逆军在中洞改编为红二师。
今天,是惠东县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的日子,用惠东县高潭中洞百庆楼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油灯点燃的“东江红都”革命圣火火炬,在经过了惠阳区、博罗县、龙门县的火炬传递后,前天上午在惠州市区滨江公园点燃圣火主火炬。
惠州市、惠东县这两天先后在市区和高潭举行座谈会和大会纪念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
小山村燃起革命烈火
在海丰、陆丰、惠东、紫金四县交界处的惠东县高潭镇有一个中洞村,这个离惠东县城100公里、地处崇山峻岭、只有2平方公里的偏僻小山村,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却扮演了重要角色。
记者昨日采访地方志研究专家了解到,早在1922年秋,彭湃从家乡海丰步行来到高潭,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烈火,1923年,高潭全区24个乡成立了农会;1927年秋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先后迁至中洞办公;同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在经历三河坝战斗后,叶挺、贺龙部来到高潭中洞整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师,并先后在中洞建立了我军历史上最早的兵工厂、军装厂、印刷厂、红军医院、电话所、红军俱乐部;1927年11月11日,高潭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故高潭被称为“广东的井冈山”、“东江红都”。
1928年3月,敌人围剿中洞革命根据地,红二师及赤卫队为保卫根据地与强敌激战三天,后因弹药不足撤出中洞。当年支持革命的中洞老百姓遭到敌人的残酷杀害,仅有200户800多人口的中洞村便有700人遭杀戮。
诞生我军最早的被服厂
围绕百庆楼,分布着我军历史上最早的红军兵工厂、红军被服厂、红军医院、红军俱乐部和印刷厂等革命旧址。记者昨日重访中洞,看到了惠东县人民政府200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革命建筑。
据史志记载,1927年9月,东江第二次大暴动后,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命委员会将在海陆丰没收到的大量布匹、机械设备运回中洞,分别设立了被服厂和军械修理组。
同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的第十一军余部到达中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被服厂主要为部队生产军衣、军被、军帽、桐油雨衣、腿绑、子弹带、旗帜等,为红二、四师的整编和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最早建立的被服厂,全盛时期有100多名工人。1928年3月,被服厂遭国民党军队焚毁。
军械修理组后扩大为兵工厂,主要任务是制造地雷、手榴弹、土枪、土炮、生铁弹及修理枪械等,为巩固和壮大中洞后方基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最早建立的兵工厂,全盛时期有工匠100多人。1928年3月,该厂遭国民党军队破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