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发表于 2007-10-27 12:12:46

乙未丹心--(台湾)抗日英雄 徐镶,吴汤兴,姜绍祖

http://predflag.51.net/xuxiang.htm
抗日英雄--徐骧

  徐骧(约1858-1895)清末台湾抗日义军首领。台湾苗栗人,祖籍广东。农民出身。自幼读书习武。颇受推崇。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他反对日本强占台湾省,愤激于《马关条约》对台湾的割弃,认识到“朝廷无力以卫吾台;能卫吾台者,吾民耳。”日本侵略者强占台湾时,他在台湾南部苗栗组织义军,领导抗日,被推为民团团长。1895年6月中旬,同义军首领吴汤兴、姜绍祖和清军分统杨紫云,在新竹城东十八尖山和虎头山设伏,消灭日军樱井大佐1队60人。后率部在新竹地区坚持抗敌两月余。8月下旬,会同黑旗军和日军在大甲溪、彰化等地英勇抗敌,击毙大量日军。彰化失陷后,奉刘永福命募军队数百人,作为福字游胜军先锋营,出击云林地区。10月中旬率部战于曾文溪。11日,日军包围台南,他率高山族七百勇士与敌人展开决战,不幸身受重伤,临死前豪迈地说:“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表现了中华儿女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英雄气概。

---------------------------------------------------------------
http://www.taipedia.org.tw/index.php?title=%E5%90%B3%E6%B9%AF%E8%88%88%EF%BC%88%E6%96%87%E5%BB%BA%E6%9C%83%EF%BC%89
抗日英雄--吴汤兴

吴汤兴字绍文,苗栗铜锣人,在地方上具有垦主、士绅的地位,因此其家族在苗栗当地有相当大的势力。吴汤兴个性豪爽,以侠义闻名于乡里,受到大家的信任。明治28年(西元1895年)日本根据马关条约接收台湾,但在接收过程遭到台湾各地民众的武装抵抗,其中由吴汤兴所号召而成的义勇军部队便是其中相当强悍的一股势力。

同年五月底,日军登陆澳底(今贡寮),唐景崧统领的清军节节败退,六月七号日军进入台北城,唐景崧弃城逃回厦门,北部清军瓦解。占领台北城后日军继续南下,在竹苗一带受到民兵顽强的抵抗,其领导者便是吴汤兴、徐骧等人。但是因为各地民兵无法整合,缺少支援,因此吴汤兴等人的部队在日军的强烈攻势下撤退到彰化地区。

八月二十六日,日军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亲王及旅团长山根信成等人率兵侦查八卦山一带,遭到吴汤兴部队的炮击,北白川能久等人皆受到轻伤。二十八日日军对彰化发动攻击,并包围吴汤兴等人根据的八卦山,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后,吴汤兴中弹阵亡,仅徐骧率领二十余人脱困。吴汤兴和其部下的遗体被草草掩埋在八卦山上,后代子孙只能以衣冠冢的方式祭祀他,吴汤兴阵亡后,其夫人黄贤妹女士亦绝食殉身,为此一可歌可泣的乙未战役增添佳话。

-----------------------------------------------------------
全球第二部“现代”客家语电影:《1895》乙未战争(2008年11月7日始上映)
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494&extra=&page=1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8-10-30 12:39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未丹心--(台湾)抗日英雄 徐镶,吴汤兴,姜绍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