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敢为先 造就人才是关键
自主创新敢为先 造就人才是关键□ 温竞清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于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举措,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感到生疏了。它是党中央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审时度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瞻远瞩而提出的伟大号召,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举措。也就是说,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施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那么,自主创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早在1934年,美国经济学家熊波特就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经济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基本的特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既是今天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未来知识经济的核心。创新的主要内容:是提出新理论、发明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建立新制度、制定新政策、组建新组织、构成新机制、提供新产品、获得新原料、开辟新市场、组成新文化、创造新艺术等方面。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原始创新,需要具有超前科学技术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来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挑战现有科学理论,追求具有战略性的突破;集成创新,需要具有较高转换和应用技能的创新人才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整合,促进科学技术尽快物化为“第一生产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具有较高模仿、吸收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在引进先进技术后,对先进技术进行研究再创新,提高先进技术成果和产品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程度。说到底,不管是那一种的创新,创新的核心还是人才。其关键也就是如何组合、培养、造就创新的人才群体。对此,笔者认为,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在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而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则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换句话说,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潜力有很大关系,而创新潜力取决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
因此,只有以自主创新人才为中坚力量,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工程。所以,要尽快实施自主创新人才战略,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一是要转变观念,形成尊重自主创新人才的社会共识。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必须变革思想观念,树立新的科学人才观,转变“重物轻人”的思想,坚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要改革体制,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基础。三是要转换机制,打造自主创新人才的创业平台。加大对自主创新人才的投入,并转换引才机制,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为主体,驻外机构为支撑的引进人才系统。四是要创新教育,培育大量自主创新的新生力量。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相辅相成,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为关键是推动教育创新,为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提供强能力的支撑。这就是要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人才为目标;要创新教育模式,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重点;还要创新教育制度,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总之,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人才为本,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提升我国的人才资本,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防止徇私舞弊和学术腐败,鼓励创新人才之间展开积极的竞争,以创新实力和创新成就获得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们坚信,伟大的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伟大的人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和造就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创新,祖国将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这正是:辉煌宏图展新天,自主创新敢为先,神州巨龙奔四化,科学发展永向前。科学发展务实情,自主创新展新程,华夏文明欣画卷,国强民富举世明。
2006年7月18日 写于深圳紫竹斋灯下
交流地址:wenjingqing@sohu.com
[ 本帖最后由 温竞清 于 2007-8-19 16:18 编辑 ]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代、二代的年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曾经听北大物理系的赵凯华教授说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国名牌大学的一个尖子学生留学美国,刚到的时候,指导教授和他见了一面,问了问情况就让他回去了,之后两三个星期也没有再理会他。正在他心感不解时,他导的师已经通知学校将其除名、退回,原因是这位学生没有自主进行科研的意识,不知研究从何入手,应该做些什么,只知道等老师布置。
这虽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但并不是个别现象,以致美国耶鲁大学助理校务卿王芳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中国学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等教授布置题目,虽然也能完成得很好,但如果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往往会不知所措。”
虽然能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国际大赛上获得佳绩,但中国学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探究意识、不善于提问题、研究能力薄弱,这大概已经得到了公认。
对此结论我国教的育界也颇为赞同,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曾经在一个教育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最大问的题是一代、二代年的轻人缺乏创新能力,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后发展的瓶颈。”
究其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结果,尤其是中国大学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的展。但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弊的端是从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埋下了,问题只是到大学、研究生时才反映出来。我们创的新教育应从幼儿园抓起!”
在经济方面,还存在着影响更快更好发展的突出问题:经济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很艰巨;社会就业渠道不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还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还需要下功夫解决;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凸显;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比较弱,财力不足的困难局面尚待改变。
在科技方面,科技创新环境滞后,企业创新意识不浓,科技人员资源短缺,科技推广力量薄弱。所以要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立足科学发展
着力自主创新
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手段,艺术创作活动离开了想象便寸步难行。同样,科技发明和创造也不能缺少想象。尽管想象可能导致虚幻景象或荒谬结论,但从积极的一面来说,科学家的许多天才设想和奇妙发明都建立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可以说,精确的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依据,而想象力则是科学发明的“催化剂”。列宁说过,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想象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可以让从事创新者超越有限走向无限,超越已知走向未知,从而为自主创新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自主创新循环经济增效益锦绣前程年年好
共建和谐尚荣知耻扬美德神州春意处处浓 科技发展,以人为本。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我国科技人员在公益性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立足于节能减排的电动汽车研制取得显著进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载客运行并具备了小批量生产能力,纯电动汽车实现量产并开始出口。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的突破,对南堡油田等一批新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对资源的综合平衡利用和地区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成效。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逐渐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现雏形,企业已经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共享、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各项配套政策细则的制定,优化了创新环境,整合了创新资源。科技成果鉴定制度、科技奖励制度、科技信用制度、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的变革,为弘扬创新精神、遏制浮躁学风、建设学术诚信、培养创新人才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着力自主创新,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充分表明我们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表明我们党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非凡的战略意识。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处于优势的压力,面对汹涌澎湃的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勇攀现代科学技术高峰,使我们国家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