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食之文化!!
蒸,是属于最能够保留食物营养的烹调技法。蒸又是最家常、最经典的、最亲切的煮法。传统是用大生炰炉或者镬头,最下层系木饭架隔水,上面竹饭笪一层层加。蒸的菜有腊味、冬菇蒸鸡、蒸芋头排骨等等,当然最平常的还是蒸饭,有饭甑饭和缽子饭。以前,为了防止水烧敛,往往会在锅底放一个碗督,哆、哆、哆……与绕绕炊烟一起形成一曲民以食为天的温馨农家乐。饭甑fànzèng
煮饭的蒸笼。甑,古代蒸食的炊器客家菜“蒸”功夫
:victory: 蒸,是属于最能够保留食物营养的烹调技法。客家的蒸又是最家常、最经典的、最亲切的煮法。
传统是用大生炰炉或者镬头,最下层系木饭架隔水,上面竹饭笪一层层加。
蒸的菜有腊味、冬菇蒸鸡、蒸芋头排骨等等,当然最平常的还是蒸饭,有饭甑饭和缽子饭。
以前,为了防止水烧敛,往往会在锅底放一个碗督,哆、哆、哆……与绕绕炊烟一起形成一曲民以食为天的温馨农家乐。
http://www.gzyp.cn/eat/images/20050207102450_92.jpg
蒸腊鸭
腊鸭斩件,上镬蒸15分钟即可。可以加一点姜丝去腥。
腊鸭以南安板鸭或者附近如南雄等粤北腊鸭为上品。
http://www.xaoyo.com/Article/uploadfiles/20061120115620172.jpg
http://www.zatpw.com/images/zq/03.jpg
http://www.zatpw.com/images/zq/05.jpg
★[下厨房之]→煲汤要诀★
广东人爱煲汤喝,现在,上海人也爱上了煲汤,杭州人也有人爱喝汤了。的确,餐桌上有碗热气腾腾、鲜美无比的靓汤,常使人胃口大开,也有利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这里,我就来教大家一些煲汤的基本技巧,共同学习哦~~。煲汤往往选择富含蛋白质的动物原料,最好用牛、羊、猪骨和鸡、鸭骨等。其做法是先把原料洗净,入锅后一次加足冷水,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持续20分钟,去沫,加姜和料酒等调料,待水再沸后用文火保持沸腾3到4小时,使原料里的蛋白清蒸鲈鱼
[原料/调料]鲈鱼1条约600克,蛤仔5粒,猪肉6片,火腿3片,大白菜适量。[制作流程]①鲈鱼去鳞,剖净,用刀划双面各2刀。大白菜洗净对切,猪肉、火腿均切片,蛤仔洗净备用。②大白菜摆放碗内,再放入鲈鱼,然后将蛤仔排放碗边。猪肉及火腿摆在鱼背上。饭甑饭.
甑盖 倒汗水,叫做 饭仁水,可以涂抹,治疗 烂嘴角.客家生活风俗
一、衣着穿衣
龙岗客家人秉承本民系祖宗“朴拙成风,巧饰不习”的遗风,①其服饰特点侧重于平实朴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衣服的布料主要是自织自染(部分农家则由自家种植苎麻缫出麻丝,再请人织成布)的月布、粗洒、线斜、茜鸡乌等,此外还有机织布红口长青和由外洋买回的乌口长青、绸布等。粗洒布通常作蚊帐,线斜作被单,月布、茜鸡乌为通用粗布,长青为优质布,绸布是有钱人士的奢侈品。衣料颜色多为黑色、青色、暗红色等。最普遍的服式为唐装便服。男装上衣开襟,七纽四袋(有的还加内袋)或五纽二袋。女装上衣为右边开纽大襟,外面无袋,只在内小襟缝制一袋。男女装的裤大体相同,接驳的阔裤头,宽裤脚,用带子束缚。少数新进人士、圩镇居民、教师、学生、公务人员穿劳动装、中山装。少数女士、女学生穿裙装。建国后,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服饰变化较快。衬衫、青年装、中山装、列宁装、裙装在圩镇很快普及,布料多为国产机织棉布,以斜布、十字布为主,间有卡叽、呢绒。但上了年纪的农民变化不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期间,男女盛行军干装,式样类似军队干部衣装,或蓝或灰或绿,颜色单调。8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改革开放,龙岗地区得中外文化交流之先,得香港服饰文化的资讯之先,迅速接纳西装、裙装、牛仔服、T恤等世界性主流服式。至今,龙岗客家地区衣着已与世界服装潮流融汇,但龙岗女性还不太选择特露的衣装。
装饰
男性装饰较少,早年冬季偶戴布帽、毡帽,系围巾(俗称颈巾)。女子装饰较多,头帕、围裙和凉帽独具特色。
头帕俗称“包头”,由一块长120厘米宽50厘米左右的黑布、长青布做成,缀以系带。头帕以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未婚或已婚女性。戴包头有护发、挡日、防寒之用,且含避露遮羞的传统理念。特别是渔家女,包头伸出前额10多厘米,非正面不得观其“庐山真面目”。20世纪60后代以后,姑娘少妇逐渐以方形印花头巾代替包头,且只限于冬季天冷时才戴。包头只为中老年妇女偶用,逐渐式微。
围裙俗称“肚搭”、“围身”,是加在上衣胸前掩至腹部的服饰,主要功能是起工作服作用,避免或减轻因劳作、触物造成上衣的污染和磨损。肚搭用布为一般的黑布,但制工颇讲究,搭在脖子上的吊绳常由小银链充当,系在腰上的花带多是自家手工编织,末端缀以绒球或垂缨,束起来美观耐看。本是劳保用品却能让女性倍增婀娜风采,故特受女子垂青,成年女性均人各数件,轮番穿着。
在龙岗地区,为遮雨戴帽,男女都戴竹笠,而为挡日,男子依故,女子则戴别具特色的凉帽了。凉帽的框由竹篾织成,为直径60厘米的圆形平面,中有同心圆小孔作套戴头顶用,周围用布圈连,整体成盖状。分蓝凉帽、乌凉帽两种,蓝凉帽用蓝色布,且圈布为全折式,乌凉帽用黑色布,为拢折式,两者均缀以美观雅致的系带。凉帽主要用于挡日,戴在头上很轻便,围边不断摆动生风,使面部凉快舒适,因此很受女子珍爱。凉帽竹篾上一般涂了桐油,故遇小雨也无妨。
建国前,居民中偶有佩带砣表来看时间的。60年代以前,手表仍属凤毛麟角,之后逐渐兴起成为时尚,主要品种是上海表,少见男女装之分。进入80年代以后,手表迅速普及,且款式多样,中档的男女装表极常见,青少年多戴电子表,情人有情侣表,商贾名士崇尚名牌表。
穿鞋
早年平民百姓劳动特别是远行或上山割草砍柴时多穿皮垫鞋,俗称“皮鞋”,也称草鞋。为一块长方形皮块,头有一小扣扣住第二个脚趾,中系一带绊住脚掌。皮垫鞋护脚功能一般,故有“依恃草鞋蚕(戳)跛脚”之嫌。圩镇居民穿布鞋,木屐为众人洗浴后穿用。建国后,以布鞋为主,间有塑料凉鞋、拖鞋,男装皮鞋为高档品。80年代以后,男女装皮鞋广泛普及,青年人爱穿高级球鞋,俗称波鞋,女性半高跟鞋很普遍。
首饰
早年囿于经济条件,男人极少戴戒指、项链之类。妇女头上梳发髻,得以簪挽之,如赴隆重场面,髻上好插各类钗饰。耳环、戒指、手镯、项链均为妇女日常首饰,多数是银质制品,少数金质。中老年妇女还常戴玉镯。部分老妪戴刻有“长命富贵”的寿镯。小孩胸前挂一把银或铜的如意锁,上镌各种吉利言辞。建国后,妇女戴首饰逐渐减少,六、七十年代因“破四旧”而几乎绝迹。80年代以后,女人戴耳环、戒指、项链十分普遍,除钗饰较少见外,其余首饰女性尽占风光。男人也普遍戴金玉戒指和金项链。
发型
20世纪之初,男子从小蓄发梳辫。民国初期剪掉辫子,改剃光头。工具以剃刀为主,主要动作是把头发剃光,故至今仍有将理发俗称为“剃头”的。之后逐渐理成平顶或圆顶发型,再后来流行西式发型,称之“西装头”。女子从小梳辫,长大成婚后梳髻。建国后,男子以西式发型为主,间或小平头短发,西式发型常加发蜡。女子盛行扎双辫,剪齐眉发,用茶油揉抹头发,增加光泽和幽香,故童谣谑称:“龙岗阿妹梳靓头,一条毛仔半斤油。”80年代以后,迅速接纳港式发型屋的理发护发美发技术,青年男女喜欢烫发,女子尤有多种秀美奇丽的发型。90年代以后,部分女子又时兴男性化短发,青年中染发相当流行,多将本身黑发染成棕黄、褐红之类颜色。由于有定型发液、护发膏之类,人们的发型容易创意标新,通常都梳理得非常靓丽潇洒。
二、饮食
大米是龙岗地区居民的主要食粮,米品种主要有早造粳米,晚造粳米和糯米。杂粮以番薯为主,还有芋、玉米(俗称包粟)、小米(俗称狗尾仔)、高粱等。建国前,一日三餐以稀饭为主。建国以后逐渐转为两粥一饭(番薯饭)、一粥两饭(番薯饭)。80年代以后,作为正餐的午餐、晚餐吃米饭,早餐改为早点式,附近有圩街的则买面包、包子、河粉、豆浆之类,家庭中每以稀饭、汤炒粉面之类为早点。番薯、玉米变成搭配性素食,进入绿色保健食品之列。
龙岗客家一直以稻米为主食,以稻米为原料的两种最主要、最常见的熟食,是“饭”和“粥”。客家人对“饭”的概念,通常包含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释为“餐”,如“吃早饭、吃晚饭”,就是“吃早餐、吃晚餐”的意思;二是释为“干饭”,跟“粥”相对而言。这里的“饭”是指“干饭”。“粥”也有“薄粥”和“厚粥”之分,“薄粥”又俗称“稀粥”、“鲜粥”,民间谜语“吹过去一条巷,吸过来一条浪,苍蝇跌落打乒砰”,谜底即此。“厚粥”亦称“流粥”,偶有俚称“杰头粥”。
大米粥的制作方法简单,各地差不多,无非米少水多,入锅熬烂即成。大米干饭的制作方法多种,主要有煲饭、焖饭、饭甑饭、钵仔饭等。煲饭是普通人家最常用的方法,把米洗净置饭煲中,加入相当分量的水,煲沸至米将熟透,揭盖用勺子舀起多余的浆水(俗称“饮”),再上盖用文火煲至熟透。也有一种水分恰好而不用舀“饮”程序的。至于如今广为大众人家所用的电饭煲、高压锅等煲饭,实质上是煲饭发展到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
如若多人吃饭,一般饭煲煲不下,则用大锅来煮,称为“焖饭”。大锅焖饭很讲技巧,其关键在于掌握火候,沸了数沸后即行釜底抽薪,让余火与饭熟同步。此时火若太甚则容易“焦锅”且“夹生”,火若过弱则饭不能熟透。1958年兴公共食堂,由于用餐者众,故多用大锅焖饭,后来使用频率颇高的用以贬讥“绝对平均主义、人人有份”的“大锅饭”一词,源出于此。
将米浸透倒入桶形饭甑,置锅中隔水蒸熟,称为饭甑蒸饭法,此法能确保米饭均匀熟透而无焦饭,常用于乡间酒席或酿酒蒸饭。钵仔饭是用陶瓷钵子或搪瓷钵子盛米加水,垒置蒸笼或方形蒸饭框中隔水蒸熟,方便分份取食,多见于学校、公共食堂或某些客家餐馆。
饭、粥之外,以稻米为原料进行加工的食品种类繁多,如各种糕点、茶果粄、擂茶、黄酒等。其中客家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做法独特,大致如下:将糯米放入水缸中浸透,捞起沥干,倒入饭甑里蒸熟成饭。将饭分批倒在簸箕上摊开,待温度降至20℃左右(可拨沥些清凉水),撒入酒饼(一种发酵的酵母,用米糠、中药细辛等制成)粉末,搅拌均匀。然后放进酿酒缸中,饭糟中预留一小井,盖好缸盖,将缸置禾草篓中发酵酝酿。一昼夜后,可启盖闻闻,主要是辨别酒饼的效用,如有明显酒香,可知酒饼有效,如无酒味,酒饼失效。三四天后,揭开缸盖,浓香四溢,小井中已有从酒糟中泌出来的清澈酒液,谓之酒娘。如果是大冷天气则需十来天才能见到酒娘。客家黄酒用于飨客、馈赠、滋补、调料、祭祀等。其酒味芬香醇和,甘甜隽永,有滋补健身、和血行气、御寒壮神、促进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环之效。客家人在年节或宴会上,都喜欢饮甘醇的黄酒。客家黄酒炒鸡是客家食谱中一道久负盛名的美味佳肴,甚补,早年只有坐月子的产妇才有此口福,现在龙岗客家的普通家庭或客家餐厅,都可随时吃到这种美味的黄酒鸡。
民间有“半年薯芋半年粮”的谚语,在龙岗早些年,番薯是仅次于稻米的主要食粮。番薯食法多种,一是即蒸即煮即烤即吃;二是切片或剁碎晒干为白片子和薯末子;三是蒸熟晒干为番薯干;四是擦丝晒干为番薯丝;五是置细沙中加热烤酥为炒薯片;六是加工为薯粉。番薯除作为客家人的主食之一和食品工业的淀粉外,还是制造酒精的原料。番薯藤还是养猪喂牛的好饲料。
三、住屋
龙岗客家住屋独具风格。从房屋结构布局形式看,可分为围屋和齐头屋。围屋是客家居屋文化的典型产物,积淀着客家人的家族理念、团结自立理念、防卫理念等传统意识。围屋有小型围屋和大型围屋之分,其规模的形成受自然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所见以小型围屋为主。关于龙岗客家围屋的分布和特点等,将有专文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独立意识不断强化,围屋形式也就不断变化,最后出现以齐头屋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单家园屋”。
围屋形式的弱化导致了齐头屋的增加,反过来齐头屋的增加又加速了围屋的解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稳定,人们的个性价值越来越被承认,独立意识增强,家庭越变越小,人人都渴求在围屋之外建造自己的“正堂屋”,使之成为自家的独立天地,于是齐头屋应运涌现。齐头屋呈简单矩形,一般长8至10米,宽3.75至4.25米(即俗称屋宽13坑瓦或15坑瓦的尺寸)。前半部是厅,后半部为寝室,两间一体或三间一体的则开侧门贯通,有的门前建一个矮墙圈定的门坪。房屋基本为两层,安装木制阶梯(俗称斗梯)供上落,或以简易木梯上落。如果以一栋二间双层的齐头屋计,可有厅1个,寝室或其它储物室6个,厨房1个,门前有门坪,这对四五口之家来说是很宽敞舒适的住所。另在侧边或近处建一小型草屋和鸡舍(建国后至70年代末,农村牛栏、碾米间等皆由村上公家建造,居家可不用考虑),就更心满意足。
龙岗传统民居的建筑,正如地方志所云:“房屋多土墙,但蔽风雨,尚黝垩砌以砖石。”②80年代以前的农村房舍几乎全是瓦房,墙体以毛石砌筑,用三合土(由沙、黄泥、石灰拌成,俗称灰沙)砌结批荡。亦有以灰沙直接夯成墙体(俗称舂墙)或以灰沙砖砌筑,完全用红砖青砖砌筑的极少。屋顶以杉木作梁作桁,以杉木片条作桷,条件差的有用松木杂木为之。桁桷之上用瓦覆盖,大瓦仰面成坑,小瓦伏聚成垄,坑中有6至8片玻璃瓦以供采光,俗称“明瓦”。因大瓦通用宽度为鲁班尺7寸(相当于25厘米),故裁定地基时通常以坑计,常见的是13坑或15坑(不设双数的)。
龙岗地区临海,特别是南澳、大鹏、葵涌三镇地处海边,每年夏秋间常遭受南海强台风吹袭,因此民宅建筑中,结构牢靠,墙体坚固,瓦盖结实,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无法抵御台风来时的暴风骤雨。以毛石、泥砖为主砌墙的地区,建房时须挖近米深墙沟;用石块砌筑山墙,其高度至少至棚底;墙上部若用泥砖砌筑,墙体必须抹上灰沙浆,否则经不住风雨荡涤。瓦盖上的栋顶、飞翼和瓦坑口都必须封筑严实,瓦片拢放实在。为防急雨吹进屋内,有条件的盖套瓦或双重瓦。
80年代以后,传统的房舍结构被淘汰,农村的房屋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初期盛行“两层半”,即完整的两层再加建楼棚上一个楼梯出入口。红砖墙,铁门窗,钢筋混凝土棚面,外墙批荡水刷石(俗称石米),厨房、卫生间内贴瓷片。这种小楼房一举突破传统房舍的千古水平,实现了采光、通风、水电、卫生和抵御强台风诸方面质的飞跃。进入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民宅都是成片成片的新式楼宇,高4至6层,墙贴马赛克或釉面瓷块,铝合金窗框,豪华门。屋内设计高雅,一般人家均有厅、套房寝室、书房、储物间等,居住起来十分舒适。旧式瓦房已成古董。
四、行路
直至20世纪初叶,龙岗地区依然是交通十分闭塞的地方,即使像龙岗圩、坪山圩、王母圩这些较大的居民点商业点之间,也只是羊肠小道相连,一般的小村落之间就更不用说了。历史上许多被治吏美誉为“利及行人”的善举③,也不过是架筑小桥,拓出石级山路之类。那时候人们外出唯靠步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流通完全靠人力挑夫挑运(俗称担脚)。
至30年代初,葵涌人彭东海修筑了淡水至平湖、龙岗至深圳的公路,公路所到之处,给龙岗地区沿途村落居民带来行路商旅之便。由于有了公路,自行车(俗称单车)陆续出现。
龙岗东部临海,海边居民有购置帆船的。帆船在沿海居民互相往来及沟通惠阳、盐田、香港之间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国以后,龙岗、布吉、坪山一带首先兴起自行车代步及运物。70年代后期,大多数村落都有机耕路相通,自行车迅速在全地区普及,公务员上班,学生上学,人们走亲探戚,投圩赶集,甚至迎亲,均使用自行车。除部分年老妇人外,小学生以上人群均会踩自行车。
从80年代起,摩托车(又俗称电单车)逐渐时兴,用摩托车代步载物,既快捷又省脚踏之劳,故青壮年以拥有一部摩托车为乐。之后轻便摩托车(俗称绵羊仔)风行,尤受女士青睐,一时间车主甚众。至此,民间代步工具形成了自行车、摩托车、绵羊仔并驾齐驱的局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千年交替之际,私家车已开始进入龙岗居民百姓家了。私家车车型一般为国产小轿车。据2001年上半年传媒信息可知,龙岗地区私家车拥有率已近二成。以轿车代步,风雨无阻,来去快捷,舒适潇洒,真可谓“独领风骚走在前”了。
饭甑]
【饭甑]杉木制成,蒸饭用,圆桶形,左右有拿手,上有盖,底为甑算,有多条孔 缝,便于蒸气上升蒸饭。甑越大蒸的饭越香,俗语云:“大甑饭、小锅菜”。饭甑山的传说
在布依族聚居的平塘县四寨镇,有一座奇特的山。此山拔地而起,呈圆锥形。远远看去,犹如一个偌大的甑子,山顶长着青葱的树木,犹如甑盖。人们把它叫做“饭甑山”。关于饭甑山,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呢!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老天连续七天七夜降下暴雨,致使山洪暴发,浑黄的河水淹没了四寨宽阔的田坝,淹没了九村十八寨。老百姓没有办法,舍家弃物,退到大山上。上了山后,人们又为没有吃而发愁。两天下来,大家已是饿得两眼昏花。
再说平越府(今福泉市)的福泉山上有一座庙宇,叫高真观,相传张三丰在那里修行。这天早上,他掐指一算,平舟四寨遭水灾,百姓遭难。
除邪助民的张三丰坐不住了,腾云驾雾直奔平舟而来。到了四寨上空,拨开云头一看,整个四寨大坝一片汪洋。在云阳关附近的山上,他发现了早已饿得不行的上千名百姓。张三丰按下云头,来到他们中间。有人认得他,便跪在他面前求救道:“张仙师,快救救我们吧!”
张三丰找来一团泥巴,在手中捏几下,便变成一个甑子,甑里盛满了白米饭,还冒着热气哩……这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解救了上千个灾民。米饭吃了又“涨”,吃也吃不完。
洪水退后,大部分灾民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重建家园,少部分灾民则认为天天有饭吃就赖着不走。为了教育他们,让他们回家安心生产,张三丰向甑子吹了口仙气,甑子越长越高,变成了一座山,甑盖变成了树林,甑身变成了陡峭的百丈绝壁。饭甑山也因此而得名。
人心隔肚皮 饭甑隔木篦
人心隔肚皮 饭甑隔木篦年三十暗晡個飯甑-無閒
「年三十暗晡個飯甑」,即是「除夕夜的飯甑」的意思。「飯甑」是以前炊飯的容器,古時以陶器製成,後世才用木材合成,也可以說是飯籠。「無閒」﹙ㄇㄛˇ ㄏㄢˇ﹚即是「沒空」。為什麼除夕夜的飯甑會是沒空之意呢?原來,飯甑在以前是主要的煮飯器具,有大有小。後來一般人家煮飯,除了世胄之家,一般人已逐漸少用它直接煮飯了。而是先把米洗淨放在「大鑊頭」煮,等到快要熟時,便用「飯撈仔」﹙飯瓢﹚撈起來放到飯甑理,再放到鍋子裡架著炊熟,這樣炊出來的飯,香Q又沒有鍋巴,難怪大家都說「大鍋飯小鍋菜」特別好吃。如果當餐沒吃完,下一餐稍微炊一下即可吃了,方便省事。撈完飯剩下的「糜飲」﹙飯湯﹚還可用來餵豬,或者給不夠奶吃的幼兒當補充品。另外,客家人還習慣用「飯甑」炊糯米做「粄」,尤其是做「餈粑」, 粑在客家點心中,是最為人所稱著的,所有的喜慶宴會,廟事佛誕,都少不了它。在飯甑中炊熟的糯米,倒出來搗成餈粑,特別的細軟而好吃。
所以到了除夕,家家戶戶炊米做板,遊子歸鄉過年,闔家團圓,喜氣洋洋,不管富貴貧窮,年夜飯總要做得特別豐盛,吃著美酒佳餚,飯甑要裝滿了飯,哪有空著的呢?大戶人家更不只一個飯甑,一來使過年時人人吃得飽,二來一定要有剩下,留到明年﹙其實是明天﹚吃,因為新年那天,習慣上是不煮飯、洗衣、洗澡等作任何事的,小孩看到也會自然的說:「舊年的飯還有」,討個糧食豐足、年年有餘的好兆頭。
現在煮飯以電鍋代替了古時的飯甑,只要開關一按,蒸煮炊燉,悉聽尊便,平時很少煮多餘的飯菜,如今大概唯有這餐年夜飯恐仍不免俗,還是「力求有餘」,飯鍋仍是煮滿了飯,不使它空著的。
「年三十暗晡個飯甑」的確沒閒著的,所以人們常用這句話來表達沒空,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可以委婉拒絕別人的請託,有時可以對人含蓄表明自己無法答應別人的歉意,有時也可說明他人最近的狀況,不問可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人們不能天天像「年三十暗晡個飯甑」那樣沒空,如何真誠善對他人或懂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道理,保持健康的身體,才是人生的財富。
猫子扳倒饭甑给狗作世界”
猫子扳倒饭甑给狗作世界”泰顺——吹天饭甑
饭甑里蒸黄连 --- 苦闷苏轼诗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三首
饥人忽梦饭甑溢,梦中一饱百忧失。只知梦饱本来空,未悟真饥定何物。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去年太岁空在酉,傍舍壶浆不容乞。今年旱势复如此,岁晚何以黔吾突。青天荡荡呼不闻,况欲稽首号泥佛。瓮中蜥蜴尤可笑,跂跂脉脉何等秩。阴阳有时雨有数,民是天民天自恤。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形容虽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倒冠落帻谢朋友,独与蚊雷共圭荜。故人嗔我不开门,君视我门谁肯屈。可怜明月如泼水,夜半清光翻我室。风従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烝郁。褰裳一和快哉谣,未暇饥寒念明日。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平生懒惰今始悔,老大劝农天所直。沛然例赐三尺雨,造化无心怳难测。四方上下同一云,甘霔不为龙所隔。(俗有分龙日。)蓬蒿下湿迎晓来,灯火新凉催夜织。老夫作罢得甘寝,卧听墙东人响屐。奔流未已坑谷平,折苇枯荷恣漂溺。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破陂漏水不耐旱,人力未至求天全。会当作塘径千步,横断西北遮山泉。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谁能伴我田间饮,醉倒惟有支头砖。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君家有田水冒田,我家无田忧入室。不如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惟两膝。沿流不恶氵斥亦佳,一叶扁舟任漂突。山芎麦曲都不用,泥行露宿终无疾。夜来饥肠如转雷,旅愁非酒不可开。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清且哀。不须更待秋井塌,见人白骨方衔杯。
《一法通·卷三》
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吃了溪河里水,变了溪河里鱼。 学好三年不足,学坏一旦有余。 满腹深心询明月,谁知明月照污渠。 浑浊不分鲢共鲤,水清方见两般鱼。 忙忙如丧家之大,急急如漏网之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