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青青 发表于 2008-7-28 15:50:59

一举成名:贵港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景区

短短一年,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群''贵港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景区一举成名,

省、市、区及省外媒体纷纷赴实地采访,电视、报纸、网站纷纷报道

近期香港大公报也将在近期报道

专家学者均给予良好的评价

      贵港市长、副市长、市委宣传部、旅游局、文化局、博物馆、港南区委书记、区长、市委宣传部、港南区委宣传部、文体局等分别实地考察。

      目前君子垌客家围屋群景区正越来越引起贵港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景区保护与开发前景光明。

席草青青 发表于 2008-7-28 15:53:15

著名学者梁汉昌赴贵港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采访

2008年7月23日,贵港市委宣传部、港南区委宣传部、木格镇委有关同志陪同赴木格君子垌客家围屋群考察。

         广西著名学者梁汉昌主任简历

      梁汉昌先生,壮族、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介庭乡人,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摄影艺术专业毕业,进修于南京师范大学摄影研究生课程班,有八年的南宁日报和两年的自由摄影师经历。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摄影艺术研究室主任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博学(高级)会士、

   广西民俗摄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2006年9月18日至6月18日在广西博物馆举办<<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霓裳摇曳的中国隆林>>文化遗产专题个人摄影展.

    2006年9月16日至22日,应"2006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邀请,在山西平摇古城举办《没有围墙的民族博物馆》梁汉昌文化遗产摄影展

    2007年3月.著作6开本大型图文画册,由"全国优秀出版社''-按力出版社出版"

    2007年6月9日''16日,应邀请在广西大学师范大学举办文化遗产专题摄影展,并举行"摄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讲座。

[ 本帖最后由 席草青青 于 2008-7-28 15:54 编辑 ]

席草青青 发表于 2008-9-29 15:22:25

近来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驴友摄手、各级官方媒体、官方民间网站纷纷造访
政府正计划对景区道路进行修缮

历史文化古村君子垌---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城群

席草青青 发表于 2009-4-12 10:55:18

谢谢管理人员加精

andrew 发表于 2009-9-25 11:40:58

<<玉林日报>>:君子垌围屋群,最经典的客家民居

全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6347280100f2qp.html
...........26代客家人的居住地

    ............君子垌原名云垌村,又称怀北二里,其村名最早见于清朝光绪癸巳年(公元1893年)出版的《贵县志》卷之一《纪地·乡村》,在怀北二里的13个村子中就有君子垌的文字记载了。

    南宋末至元初,中原大地“元兵扰乱”。为避战乱,不少祖居江西、福建的客家人开始背井离乡,迁往广东等地,“奔流粤东”。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叫黎肇基的客家人,他带着妻小由福建宁化石壁迁至广东嘉州(今梅州市)雁蓬辣坑村;随后,他的后代捷宽、捷敏于乾隆四十年间,迁移至贵县木格君子垌,开创君子垌黎氏一脉,并在这里筑城为家。黎氏迁至君子垌后,那些为数不多的好田地、好山场已被当地土著居民占有。但是,“只要有一捧土、一勺水,就饿不死人”,这是客家人的一句俗话,黎氏初迁至此,“男女俱勤农事,不惮辛劳”,披荆斩棘,拓土垦荒,凭藉着从中原和广东带来的良好的耕作技术、灌溉方法并引进优良的稻作品种,迅速改变了“芭芒茅草遍地,灌木丛生,虎狼出没”的落后状态,使君子垌初现“百尺之木,堆岭塞野”的丰饶之貌,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状态。

    随黎氏前后迁至君子垌的,还有邓、殷、叶、黄、李、陈、许、祝、钟、杜、曾、何、陆、范、魏、刘、丘、韦、邹、林、梁、谢、卢、蔡等25个姓氏的客家人。目前,居住在君子垌的客家人已经发展到26世了。

    最经典的客家民居

    我们来到君子垌时,正是下午时分,午后的阳光特别灿烂,我们放眼远望,但见君子垌是一处特别开阔的田垌,三面环山,村边绿树环绕,渠边、田边翠竹青青,田垌平整开阔,两条水渠自西向东、向北分别从垌边常年潺潺绕淌,不愧是一个特别有灵气、十分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啊!


    叶副秘书长向我们介绍说,贵港市的围屋不多,一般都分布在木格、木梓、中里等乡镇,我们这次游览的君子垌客家围屋群,同广东、江西、福建等省的客家围屋以及广西贺州和博白的客家围屋相比,尽管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但君子垌的建筑更具特色,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经典的客家民居。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每座围屋就像一座城,占地3至10亩,方楼建筑严谨,左右对称,以宗祠为中心,分上厅下厅,有的上厅后设有后厅,中间为天井,两边为厢房,上厅两旁为上正间,下厅两旁为下正间,向两边扩展分为上落廒、下水门,再向两旁则是横屋,外横屋,下厅前为晒谷场,晒谷场前为宅门,宅门两旁为栏脚屋,宅门外为半月形池塘。方楼四角四楼,与其他房屋构成一座围城,城里有水井、磨房。其建筑主题表现为向心、团结、坚强的精神。

    君子垌之所以出名,就在于这里云集了19座客家围屋,分布范围约6平方公里,从而构成了一处十分奇特罕见的客家人文景观。据地方史记,最早的围屋始建于乾隆未年,大部分为清咸丰年间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许多围屋还处在原生态状况,如段心围、云龙围、谷坡城、桅杆城、显记城、达记城、盈记城、同记城、魁昌城、犁头城、紫金城、茂隆城等,无疑是十分难得的人文瑰宝。其中,又以段心围、黎杰材先生故居、桅杆城和云龙围最具客家特色,是我们这次参观游览的重点。

段心围,一座坚固城堡

    段心围坐落在君子垌上垌中段心腹地带,所以取名“段心围”。段心围是清朝附贡生邓逢元于公元1854年开始兴建的一座围屋,至今已有155年历史,是目前贵港市整体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围屋之一。

    整座围屋坐南向北,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二进五开间结构。正屋前面30米外是半月形的池塘,有围墙隔开;后面是一幢二层楼客厅,东西两侧各有二列横屋,与四角四楼组成方城。围屋四面是用灰砂夯实的80厘米厚的围墙与重墙。围屋前面东西两侧各开一大门。东门较窄,平时不开,外有壕沟护城;西门较宽,为平时家人出入门户。门设三层,外层是坚硬的横式圆形条木大拖门,客家人称为“拖弄”,装有隐蔽暗锁;中层为厚实的木板门扇,里面是竖式原木“弄子”。关上东西两口大门,围屋俨然就是一座城堡。很显然,围屋是为防御土匪倡乱而建的,但从围屋的设计布局来看,段心围的防御功能极好。围屋前面池塘边的围墙有四个直径约30厘米的“炮眼”一字摆开,后面与东西两侧楼上遍布“枪眼”。如发生匪贼扰乱,只要关上两个大门,挂上土炮,备好枪械,匪徒就不敢靠近。况且围屋生活设施齐全,有磨房随时可以加工大米,有水井,保证人们生活用水。还有一次能蒸30斤米饭的大饭甑。即使围屋关闭一月半月,里面的居民也能饮食无忧。据《贵县志》记载:咸丰八年,一批匪徒前来“攻劫本里村乡,附近村民均扶老携幼,运资重逃避入围。匪逼围,下窥,形势巩固,布置周密,遂解围去。”据长者传述,当匪徒离村时,段心围曾向匪徒打了一炮,猛烈的铁砂、夹带铁链射向匪群,吓得匪徒魂飞魄散,快速逃窜。由此看来,段心围确实是一座保护村民生命安全的坚固城堡啊!

围屋之一。

    心痛,被破坏的黎杰材先生故居

    黎杰材先生故居是君子垌保留得比较完整的围屋之一,整座围屋用青砖青瓦砌成,方形四角四楼,大门前为半月形水塘,中间的祠堂和两侧的厢房都保留得很好,屋檐雕龙画凤,还有麒麟送子,飞禽奔马,竹木花草等精美图案。但令人痛心的是,2008年夏天有人把围屋左边的炮楼拆了,建起了新楼房,破坏了整座围屋的建筑,实在可惜了!

    桅杆城,又名畅记城。民间之所以称为“桅杆城”,是因为宣统年间客家人黎庚杨才学超人,考取拔贡。地方官府为了褒奖客家人的杰出表现,特拨出专款,在拔贡者所在的城座月牙池塘前筑建两条别的城所没有的桅杆,杆高四丈,古代官吏过此,文官须下桥,武官须下马,以示敬意。桅杆城属于粤桂常见的长形的四方城围城结构,具有四方城外部及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的特点,分新城(也称畅记城)和旧城,祠堂分别采用“二进二横式”、“三进三横式”两种,应该是君子垌最为经典、建筑规模最恢弘、保存得最为完好、最有代表性的围城之一。

    云龙围是黎诗文兄弟于咸丰年间兴建,两座古围结构布局基本相同,四角四楼,左右各开一门。围屋前面30米空地外是围墙,围墙外是月牙池塘,也许是现今两座围屋还有人居住的缘故,整体保存得最为完好,显得古朴、经典和沧桑。......

http://www.kjwhsky.net/bbs/viewthread.php?tid=37254

[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09-9-25 14:35 编辑 ]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廣西最大客家圍屋群--貴港君子垌客家圍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