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拾趣(黄征辉)
武夷拾趣黄征辉
武夷之行,在脑子里刻下印痕的,好象都是一些小东西、小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连自己都有些迷糊了。
譬如现在,提起武夷,最先想到的是九曲溪里的那些小鱼们。这种鱼在九曲溪里可多呢,一群群,一伙伙,灰褐色,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斑纹,个不大。它们最让我惊讶的是那一对细长的小眼睛,居然会发出亮光,一闪一闪地,澄透的水面上,似乎点燃了一颗颗小星星。好象当地人称其为“红眼睛鱼”。可是,我认为这个名儿不够准确。因为它们眼睛里发出的光不是“红”色的,而是橙黄色的。依我看,它们是向游人频送秋波的“小小美人鱼”。它们一点也不怕生人。在天游峰前一片平展的溪崖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与鱼儿亲热对话,递给它们好吃的食物。几乎零距离的接触,尤其让孩子们欢喜雀跃。乘竹筏在九曲漂流时,它们的身影在筏前筏后、筏左筏右,时现时隐,忽跃忽潜。心情被它们拂撩得格外轻捷。这真是武夷的精灵,搅活了一溪的清水。问艄公为何此物生在九曲?答曰:山好,水更好。遂无言,不再盘究。
去星村一号码头的路上,导游说,要准备一些小费给船工,如此,九曲之游方能尽兴。这已是不成文的规矩。问:小费几何?曰,每人或五元或十元即可。于是,同船共渡的六人凑了30元。待竹筏启动后,便将小费递与船尾的艄公,说,辛苦师傅了。他接过,大声道,这几位先生、女士给了我们30元小费,谢谢啦!我知道,他这话,是向船头那位艄公的报告。这是他们两人共同的劳动收入,相互间定然是遵循着“透明、均享”的原则。
顺流而下,近二十里的路程。丹崖碧液为主色调的水墨长卷,迤逦曲转,次第展铺。接小费的艄公一边舞动着竹篙,一边口舌生花,讲述着那些倒背如流的传说、故事,偶尔还来上一段有些荤味的顺口溜。将近关键景点,他提醒我们准备留影,并暂时放下竹篙,减缓船速,帮着拍照。另一位艄公,则始终默默,专注地起落着他手里的长篙。渐渐,我发现了一种景象:水道两边凡是转折处的岩石上,都有一片蜂窝般的小石洞,洞深寸许,显然是人力所为。向艄公询问,艄公举起竹篙,指着底端发亮的铁尖。这是要使人发出惊叹的事,但我终于没有出声,只是倏忽间好象又明白了天地间以及人世里的某些玄机。
紧张兮兮、气喘吁吁地挤出了“一线天”,觉得两腿都软了。往前是虎啸岩,据说有四五十分钟的步行里程。路边停着一顶轿子,抬工对我瞄着眼,吆喝着,坐轿罗坐轿罗。多少价?定规两百多,大哥,收您180吧。150,怎么样?行,上轿罗!于是,半老傻汉入轿当了一回“新媳妇”。想着要付出一张半的大票,心里有些疼。然,不费脚力,颤颤颠颠,赏满眼的葱茏佳木,听清越的莺鸣雉啼。两个抬工,吭哧吭哧,上下俯仰,汗湿衣衫。前边的那位,能言善谈,便与他侃起来。他在这段路上做了六七年,服务过各色人等,经多识广。他说起在肩头上扛过的几位海内外美女。问他见了美人的感觉,他道,哎呀,心里砰砰跳。哈哈哈,两人笑了一通。中途,我说,歇歇吧,你们累了。两人越聊越近,互问姓氏,竟是同宗。他要我写了名字给他。也报出了他的名,唤“宙安”。再上路时,话就更多了。到了该下轿的地点,他执意再送上一小程,说前边爬坡,难走。临别,我掏出票子,说,本家,还是180吧,图个吉利。他谢过,说,我们兄弟会再见的。
虎啸岩景区的出口处,藤蔓绕枝,浓荫蔽地。欲寻座小憩,瞥径旁有一泓泉水,便近前赏玩。泉池极小,圆形,深数尺。戽泉试之,水极清冽,不染毫尘。合掌掬起,伸舌品之,味甚甘饴,直抵心肺。想,若与此泉终生厮守,还寻什么长寿不老之药?不忍离去,抬头见上方崖壁镌着三字:洗心处。一愣之后,赞曰:妙哉妙哉。六世佛祖惠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吾等是俗人,到不了他的境界,“身为菩提树,心是明镜台”,因之,仍需“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然,真要做到镜台无尘,何其难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