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xiuhong 发表于 2003-10-11 23:43:11

RE:【随笔】请把梅花献给他

“哈军工”的毕业生,从70年代起,为创建我国航天城和导弹发射基地,成批地奔赴杳无人烟、飞沙走石的边陲、戈壁之地,不为名、不为利,几十年如一日地无私奉献青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某炮兵技术装备部高级工程师、“哈军工”导弹工程系学员张其彬,1964年毕业后一直在大西北从事第一线的国防科研试验工作。从1977年至1988年,他在戈壁滩上主办过148次发射人员培训班,参加、指挥过包括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在内的44次运载火箭和卫星发射、测试工作,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受过嘉奖7次,多次参加中国宇航学会专业会议,发表论文。
...........
http://www.hajungong.org/html/hajungong8.htm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3-10-11 23:44:28

RE:【随笔】请把梅花献给他


--------------------------------------------------------------------------------

    今日人物:张其彬,中国两弹一星的功臣,曾在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实验中被誉为七勇士之一。今天他首次在中央电视台讲述两弹实验中惊心动魄的内幕。

    中国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的成功实验,是一场震撼世界的壮举。然而在这场壮举的背后,不知潜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的故事。今天,66岁的张其彬大校,为我们讲述当年在中国国防史上空前绝后的一次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实验的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中国要开创一项世界先例

    张其彬原是广东河源市的一名农家子弟,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同年分配到酒泉基地,作为技术员参与原子弹、导弹结合实验,那年他28岁。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虽然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爆炸实验,但当时只能像炸弹一样,用飞机把原子弹运往指定地点进行爆炸。而用导弹运载,进行远距离发射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外国人说中国有弹没枪,有原子弹没有运载工具,也就是说如果两弹不结合使用,单有原子弹也没用。我国有关国防科技人员对此嘲讽的语言感到很不服气:中国资源丰富,人才济济,原子弹搞出来了,两弹结合难道就搞不出来吗?外国能搞,我们也一定能搞! 当时,美国和前苏联刚完成两弹结合实验不久,中国在这个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中央对这次两弹结合实验极为重视,由周恩来总理亲自负责,组成了15人的领导委员会。

    1965年,中央专门开会确定:1966年进行两弹结合实验。1966年那次导弹、原子弹结合实验,比起原子弹爆炸验,从技术上讲更为困难,我们完全是自立更生。当时不仅没有任何一个外国人到现场帮助,而国际上还对中国进行海上封锁,所以实验只能在陆地上进行——在自己国家本土上进行。这是绝无仅有的,此前的美国和苏联,都不敢在自己国家的本土上搞导弹核试验,他们都是在公海上进行。迄今为止,中国进行的那次导弹核试验,都是空前绝后的: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其它的国家做过。而中国的这次两弹结合实验,中央决定把实验地点放在地广人稀的西北戈壁滩上。

    刚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毕业的张其彬,主动报名参加实验,坐基地的专列,夜里秘密到达实验基地。天亮后一看,四面是一片苍苍茫茫的戈壁滩,荒瘠的土地上只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野草。当时酒泉航天基地刚刚建立,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全靠从外边运进,而共和国又刚刚度过了3年自然灾害,科研人员的住宿和工作环境都十分简陋,前面去的同志每天都是吃窝窝头。就是在这种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预计5到10年才能完成的中国两弹结合实验,仅仅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

    二、关键时刻种种难题接踵而至

    张其彬到基地后主要作为技术干部。想到自己能亲身参加两弹结合的实验,张其彬心里非常高兴,同时感到肩负的任务异常沉重。在基地统一安排部署下,张其彬与基地所有的科技工作人员一起,日以继夜地进行认真仔细的实验前准备。

    然而,就在实验前一天的10月26日清晨,戈壁滩的天气陡然生变:大风呼啸,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如此恶劣的天气,实验还能否如期进行?下午三、四点钟到实验场时,张其彬和大家都担心。按规定,风速超过15米/秒,温度超过零下11度,就不能进行这个实验了。而当时最大风速达25米/秒,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但在征求了气象专家的意见后,中央果断决定实验如期进行,所有的设备、人员按计划进场。 由于风沙太大,能见度太低,十几米外就视物不清了。下午三、四点钟,本是西北光线最好的时候,可当时却昏暗如黑夜,车队进场时,不得不集体编队打开大灯,一辆接一辆地紧跟着向目的地进发。车跟太紧怕造成追尾,稍一拉开距离,车就走丢了。最后走失的现象还是发生了,有一辆车因距离拉大后没跟上前面的车而跑岔了路。

    基地司令员李富泽和部队政委高震亚,负责运载导弹和原子弹去两个地方进行测试。他们的车队沿着电线杆走,结果也迷路了,走岔了50多公里,3个多小时后才到达目的地。

    10月26日下午5点,仪器做最后的检测时,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在野外进行设备操作,为了保证电缆连接的严密,插头的连接处要擦拭得非常干净。可阵阵大风扬起阵阵沙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刚一擦干净,大风又把沙土吹上去了。当时作为机关技术助理员在现场主持工作的张其彬建议:把这项工作放到司令员的伏尔加小轿车里进行。征得首长同意后,大家把电缆两个头拉入开过来的小轿车里,擦干净连接好后再拿出来。因为弹头和弹体连接缝很小,穿着厚厚的棉衣不便于操作,操作手田建昆脱掉棉衣,摘下皮手套,冒着零下10几度的严寒,进行插头的连接工作。一根根电缆就这样在小轿车里被擦干净了,插头连接好了。

    仪器终于检测完毕,但是大风又带来了另一个难题。当时没有专门的工程运输车,无法将导弹在风中顺利地竖到发射架上,只有组织人力拉绳子,用绳子稳定起吊后的导弹落位。开始16个人拉还不行,风仍把导弹吹得晃晃悠悠地不能准确落位,后来又增加了12个人。28个人拽着、扶着、拉着地配合着吊车,慢慢把导弹吊起来,再慢慢放下去,总算艰难地完成了这道程序。

    三、七勇士之外还藏着一“勇士”

    26日21点,地面准备工作完成。按要求,基地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出,只留下负责地下发射控制的7个人,他们是:政委高震亚、参谋长王世成、技术助理张其彬、技师董连捷和刘启泉,操作手徐虹、中队长颜振清。

    当时,在基地工作的张其彬,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勉励自己:活着,为党的事业而战斗;死了,为党的事业而献身!谁都知道搞核武器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说不定哪天就出事了,那时两弹结合的实验尚属秘密,不能明说,所以张其彬只能这样隐喻为“战斗”。他还写道:我现在什么也不想,只有一个愿望:战斗到底!不怕苦不怕死,迎着困难前进,冒着危险向前,绝不后退一步!

    后来有人把当时留在现场的七人誉为七勇士,因为留在现场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那处境也实在是太危险。据说1960年,前苏联搞洲际导弹实验时,导弹发射塔发生爆炸,在现场的一个国防部副部长兼司令及十多名将、校级专家全被炸死。当时我们的发射室离发射塔也就100米左右,而核武器爆炸的威力,别说是100米左右,多少个100米范围内的事物也会被它席卷成烟灰。

    26日晚22点,基地所有地面人员按要求全部撤离。随着一道道钢筋水泥铸就的大门开启,七勇士进入了地下发射室。为以防万一,地下室准备了粮食、水以及氧气发生器,还有一条专线电话,一直通到北京的总指挥部周恩来总理那里。听说周总理那晚通宵没睡,一直守在电话机旁静候佳音。

    在总撤离前,聂帅看望了部队后,又到地下室看望了七勇士,对他们说:祝你们身体健康,祝我们发射成功!七勇士理解聂帅担心他们的安全,他们深感责任重大,表示一定要完成任务。

    黎明终于降临,七勇士意外地发现地下控制室门外,竟然还有一个人默默地陪了他们一夜:那人竟是基地司令员李富泽,他在外面爬梯间里坐着陪了七勇士一夜!后来,高政委请李司令员上去,李司令员却说:“我要和他们七个人在一起。”

    四、聂帅举杯向七勇士敬酒

    李富泽是一位参与指挥过辽沈战役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解放后,为了国防需要,他又来到酒泉基地,指挥这场同样意义重大的战斗。

    此时,他身先士卒要与七勇士战斗在第一线,七勇士考虑到首长所肩负的重任和现场的危险性,无论如何也不答应,他们集体请求高政委让李司令员上去。高政委对李司令员说:这里没有你的位置,你的位置在指挥部。七勇士说:司令员,你不上去,我们不能发射;有什么难题,我们七个人顶着,要牺牲我们七个人牺牲,不能让司令员陪着我们牺牲。后来还是负责现场指挥的聂元帅亲自打电话,命令李富泽迅速返回,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地下室,离开了他的七位勇士。

    此时,距发射仅剩下15分钟。

    在这最后15分钟里,张其彬跟操作员们一起进行最后的调试。十几平方的小控制室里,满满当当的设备仪器在工作中散发出的热量,使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室外地面上零下十几度,地下室里却是零上40多度。紧张忙碌中,七勇士汗流浃背,一个个热得头昏脑胀。可大家都把危险和辛劳置之脑后,全神贯注地操作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实验不出问题。

    10月28日晨8点59分,参谋长下达命令:一分钟准备,开始倒计时! 上午9点按时发射。地下室里,七勇士聚精会神地眼睛紧盯着仪器,一片静寂中,只听表在嘀嗒嘀嗒地响,心在怦怦怦地跳……

    五、四、三、二、一 ——发射!

    一阵火焰喷射,导弹携原子弹呼啸着腾空而去,转瞬间消失在浩渺无垠的天幕…… 实验成功了!两弹结合的实验成功了!大家欢欣鼓舞、欢呼雀跃,不顾戈壁滩上寒冷的气温,一扫一天一夜的辛劳疲惫,纷纷摘下帽子、脱掉大衣抛向空中,一个个激动得泪水横流,他们忘情地相互拥抱在一起……

    这次实验,开创了世界上在本国领土地面进行导弹、原子弹结合实验的先例。 当晚,在基地的庆功宴上,聂元帅给大家讲话:同志们,我们实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周总理来电话,代表党中央、毛主席以及国务院,向参加这次实验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这动人的喜讯,又激起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七勇士被安排坐在聂帅等领导旁边。聂帅带着部队其他首长们举杯向七勇士敬酒。“这是第一次元帅给我们敬酒啊!”张其彬的眼睛湿润了,“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党培养了我,我刚为党做了一点工作,党就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

    从1966年两弹结合实验至今,36年过去了,张其彬大校参与了共和国49次不同类型的发射工作,其中包括1970年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1984年第一颗通讯卫星研制以及1985年战略导弹研制。

http://www.wakj.com.cn/article/news/20030116094152.htm

12345 发表于 2003-10-16 18:30:05

航天路上的功臣--张其彬

张其彬:副军级高工,中国宇航学会会员。两弹一星功臣。国务院特别津贴专家。
1935年出生在河源县黄村镇一个穷苦家庭。
1964年毕业哈军工,获中尉军衔。
1966年被喻为七勇士之一。
他近四十多年,默默无闻地奋战在国防科技第一线。历任技术参谋、技术组长、室主任、西昌发射站副站长兼主任工程师、阵地指挥员、中国某专业技术攻关组长、某专家组副组长。在十多年期间主办过148期航天培训班,是见证我国航天史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多次寄语穷苦的山里客家子弟,不要妄自菲薄,早日立下科教兴国兴国之志。

[ 本帖由 12345 于 2003-10-19 23:31 最后编辑 ]

hagar 发表于 2003-10-25 09:48:53

RE:航天路上的功臣--张其彬

嗯 好漢子 客家人需要多點這方面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航天功臣张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