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7-7-22 21:54:17

从“黑砖窑”事件看社会公众的“审恶疲劳”现象

从“黑砖窑”事件看社会公众的“审恶疲劳”现象

  自从当年冯小刚的电影《手机》热映以来,“审美疲劳”早已成为一个当红词汇,人们往往用其来形容长期对着某件事物或人所产生的“麻木感”或“厌烦感”。通过对近期海内外热炒的“黑砖窑”事件的观察,再联系起以往国内的各大小“矿难”事件,我发现社会公众对于“恶行”也同样存在着一种“审恶疲劳”的现象。

  没错,原以为“审美”会出现疲劳,没想到“审恶”也同样会出现疲劳,甚至可能更容易出现。毕竟“丑恶”的东西总是比“美好”的东西更容易使人感到厌恶。

  想想看,几乎每次发生“恶性”事件之后,一开始总是媒体聚焦,从而引发公众普遍关注。然而在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之后,社会公众往往会逐渐开始出现不再关注、身心麻木等“审恶疲劳”现象,最终甚至可能导致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不了了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在这方面,广大媒体需要负责很大的责任。

  把近年来各媒体关于“矿难”的报道收集起来看一下,会发现如果除去“矿难”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外,其他的文字几乎都是大同小异。相同的格式,相同的报道角度,相同的观点,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试问这又如何能够让社会公众保持持久关注力度呢?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出现“审恶疲劳”现象,当然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一旦出现“恶性”事件,媒体立即一窝蜂地用搞运动式方法进行新闻报道,这种铺天盖地式的关注热点新闻行为,对于引发各级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关注该事件肯定有相当大的好处,也有利于该事件的依法公平公正公开解决。

  可是因为各类媒体,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普遍是鹦鹉学舌的多,有独到见解的少,这自然难以长时间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难以引发社会公众的持续关注。也正因为各类媒体报道同一事件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同一时段内,无论是电视电台、报纸杂志、或网络,几乎都是在同一角度、同一语气谈论同一件事情,这自然容易引发社会公众的“消化不良”,进而导致“审恶疲劳”现象的出现。

  同时,某些媒体为了抢占“制高点”, 吸引读者争夺市场,在报道“恶性”事件的时候,往往“炒作”为先,“内容”其次,一切先发出去再说。像这类为报道而报道,千篇一律,了无新意,缺乏对事件的深度报道和深入挖掘新闻价值的职业精神的传媒多了,自然会影响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力度。

  因此,要消除这种“审恶疲劳”现象,关键还是在于广大媒体。如果那类鹦鹉学舌的新闻报道、人云亦云的评论能够少一点,而那些有独到见解、从各种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新闻报道、评论能够多一点,那么社会公众出现“审恶疲劳”的现象自然也会少得多。那样的话,像“黑砖窑”这类“恶性事件”肯定将会得到社会公众更加持续有力的关注,最终形成更加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使相关事件负责人担起相应的职责,不致不了了之。

  总之,在一个现代法治的社会,社会公众的“审恶疲劳”现象理应越来越少才对。社会公众本应对“社会恶行”保持持久有力的关注和监督,用媒体和社会公众舆论对其进于有力的鞭策,这样才有利于推动社会法治的前进步伐。(QQ:33079930)

   幽壹
2007年7月22日于中山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7-7-22 22:07:16

有价值的概括。

悲剧虽然相似,然而重复多了,竟生麻木感。

都要统一口径,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然有限。

fangshang 发表于 2007-7-22 22:52:53

一个好的社会,恶人做不了坏事,一做就会被抓;
一个坏的社会,好人做不了好事,一做就会麻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黑砖窑”事件看社会公众的“审恶疲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