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閩南語命題風波 客委會主委葉菊蘭喊不公
【2003/09/23 聯合報】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
國家考試出現閩南語命題,引起同為台灣本土族群的客家人不滿。客家委員會主委葉菊蘭昨天下午專程就此議題,前往考試院拜會院長姚嘉文,她強調,很多考生看不懂考題,不是因為程度不好,而是因為「不是閩南人」,這種作法顯然違反了公平性,考試院命題時應該更懂得尊重多元文化。
姚嘉文承諾,將在本周四院會中,把客委會的建議轉達給考試委員參考。
葉菊蘭指出,「考試時一分之差,就差很多了,對考生未來影響很大」,因此為了維護公正,考試院在推動本土化命題時,必須考量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性。
對此,姚嘉文解釋,國家考試是由典試委員命題,而典試委員是總統任命的,超然獨立行使職權,因此考試院無法指示或糾正典試委員,也無力左右命題方向,況且每次考試典試委員都不一樣,外界質疑考試院以「意識形態」操控命題是誤解。
姚嘉文也說,對引起外界爭議的閩南語考題,其實這次考試,考生平均的表現反而比較好,或許是因為考題較為平易通俗,大家都比較能了解。
不過姚嘉文也坦承,以「看不懂的考題」來淘汰考生確實不公平,他在考律師執照時就有類似「慘痛經驗」。他感嘆,以前律師考的四書五經,他根本看不懂,所以老是考不上「很鬱卒」。
因此考試院已決定,未來司法官、律師考試,國文科不再考八股的「國學常識」,改考專業的「法學寫作」;國家考試命題也將朝實用性修正,少考古文,如符合工作實際所需,甚至不排除直接以英文命題。
【記者黃雅詩/台北報導】國家考試出現閩南語命題引起爭議,也成為昨天監察院諮詢委員會討論的話題。監委林時機指出,「國考特別用閩南語發音命題,確實相當不宜、不妥,有可議之處」。監委詹益彰也表示,「依照憲法第九十九條,監察院有權介入調查」。
依據憲法第九十七條,監委可以對中央、地方公務人員行使彈劾、糾舉權;憲法第九十九條則規定,監委可以對司法、考試人員行使彈劾權。由於憲法未明定監委是否可糾舉司法、考試人員,昨天監察院長錢復邀集多位專家學者出席研討。
監察院在會後達成共識,獨立行使職權的大法官、法官、考試委員因為沒有上級行政主管,監察院難以對他們實行糾舉權,只能彈劾;不過司法、考試院的一般公務人員不在此限,仍會因失職被糾舉。
多位諮詢委員表示,裁判權是法官獨立行使的職權,監察權不能介入,但若發生「訴外裁判」的違法情事,監察權就應該介入調查;同理,命題雖然是考試委員的獨立職權,但以違反憲法公平性方式命題,已經接近「訴外裁判」的標準,監察權應該要介入調查。
连战:民进党用考试和教科书操弄族群意识其心可诛
http://news.tom.com/1002/2003925-424260.html中国台湾网9月25日消息 台湾最高级别的考试出现“台语”命题,以及高中历史教材大纲将明代以后中国史并入世界史,成为昨天国民党中常会讨论焦点。国民党主席连战认为,民进党用扭曲的史观模糊焦点“其心可诛”,操弄族群或许可以让民众一时兴奋,但是“这样的药吃多了”会夺人性命。
据台湾媒体报道,国民党中常委刘兆玄认为此举已经引起学术界极大的不安,马英九认为应该强调“台语”不只是闽南语,还有客家话;客家籍的吴伯雄、何智辉与饶颖奇也纷纷发言,批评“考试院”考试出题歧视客家人的情形,饶颖奇还以客家话发言,建议客家籍“民代”召开问政说明会,提出反制作为。
连战则表示,选举到了,民进党无法用“执政”成果交卷,因此再次操弄拿手的族群省籍地域和“统独”议题,这些动作只是开始,未来还会层出不穷。
连战认为出现台语试题和修改教材大纲是何其严重的事,将16世纪后的中国史并入世界史更是“非常荒谬”。
连战说,国民党乐见教科书增加经营台湾的比重,但是不能忘记明清两代的大量移民,也不能忘记台湾是“中华民国政府”所在地,不能强加分割,“中华民国”的体制、法律、制度、过去和未来是不能以狭义的史观加以扭曲的。民进党“其心可诛”,应予严厉谴责。(晨风)
http://news.tom.com/1002/2003925-424260.html
閩南語命題 客家界:不公不義
【記者何來美/台北報導】http://tw.news.yahoo.com/2003/09/24/polity/udn/4272312.html
台灣客家界社團及多位客家籍學者,不滿考選部最近舉辦的國家考試,出現閩南語言試題,無視本土文化的多元以及國家考試的公正、公平性,明天上午10時將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不公不義的國家考試」公開記者會,表達嚴重抗議,也號召正義之士前來聲援。
發起人之一的台北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說,此項活動獲得多個客家社團及羅肇錦、彭清欽、賴世烈、黃榮洛…等多位客家籍學者的支持,主要的訴求是希望考試院重視台灣本土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國家考試的公平與公正性。
他說,加強本土化,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已是全民共識,政府部門更應全力以赴,不容少數人操縱國家公器,此次警察特考與港務人員升等考試,出現單一族群(閩南)語言的試題,絕非個別事件,反映出社會轉型教育與意識形態作祟的偏執,傷害民主政治與族群和諧的發展,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記者林錫霞、許俊傑、
曾增勳、李光濱/連線報導】
國家考試出現閩南語命題,引發客家、原住民等族群齊聲抗議,認為違反考試公平原則,對非閩南語系考生不公,影響憲法賦予的權益,幾名客家、原住民學者專家更認為,考試委員所謂「本土化」的說法似是而非,矯枉過正。
客籍大老、總統府資政鍾肇政說,台灣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獨尊閩南語不公平、也不合理,國家考試出題應考慮台灣各族群,否則對國家、社會都不好。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社會研究所所長劉阿榮、客家學院教授羅肇錦都說,此刻在各項法源還不完備之下,國家考試應使用各族群都懂的語言做為考題方向,獨厚特定族群語言不合適,更不宜以特定族群語言出題。
阿美族籍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研究所副教授鴻義章也認為如此命題不妥當。他說,閩南人現在出頭了,閩南語變成強勢語言,連國家考試也用閩南語命題,對其他族群而言並不妥當,也不公平。
花蓮縣客家文化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范振城指出,國家考試應注重公平性,台灣有四大族群,若只偏重閩南語命題並不公平,應該考量平等立場。
http://tw.news.yahoo.com/2003/09/24/polity/udn/4272312.html
RE:【转帖】閩南語命題風波 客委會主委葉菊蘭喊不公
國親兩黨已開始發動抗議遊行,雖然他們的角色怪怪的,過去也是他們在打壓客家話,不過,為了讓客家話能有尊嚴,我還是會支持這樣的抗議活動。RE:【转帖】閩南語命題風波 客委會主委葉菊蘭喊不公
为什么只有客家族群抗议,外省人,原住民就不抗议?他们都没族群意识?他们都已经被福佬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