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3e 发表于 2007-3-26 02:17:04

深圳晶报报道钟健夫(兴宁人)策划“回归门”创意

转帖来自深圳兴宁乡情网
http://www.szxn.net/read.php?tid=2391

图片:


http://www.szxn.net/attachment/13_355_db41ecfca742255.jpg
图片:

http://www.szxn.net/attachment/13_355_e4daeabf59f6cf6.jpg

一名创意师的“回归门”畅想

3033e 发表于 2007-3-26 02:18:01

2007年03月20日晶报
http://paper.sznews.com/jb/20070320/ca2614063.htm

核心提示:

在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创意和品牌专家钟健夫提议:在香港与深圳之间,在深圳河两岸,或在海面上,建一座“回归门”,将1997年香港回归的重大历史时刻凝固成永恒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景观。现在,他已设计出蓝图。

实际上,“回归门”含有更高深的意蕴。从罗湖桥到“回归门”,香港的繁荣和深圳的发展在同步攀高,背后的支撑是国家统一的力量。也许,今后说起深圳,就会想起“回归门”。

“我有一个梦,这个梦已做了11年,现在我把梦想描绘在图纸上。”创意和品牌专家钟健夫在电脑屏幕上向记者展示着一幅幅图案,兴致勃勃像童孩一般。

矗立在深港海面上的“归帆”,坐落在深圳海滨的“回归门”、“拥抱明珠“、“回归塔”、“回归碑”,横跨深港两岸的“龙珠”……10种别致的造型或气宇轩昂,或温厚深沉,或华丽多彩,均体现着同一种精神内核:祖国统一的象征、决心和面向未来的开阔胸襟。

11年“回归门”之梦

早在香港回归前的1996年,钟健夫就在广东和香港的媒体上发表了兴建“香港回归门”的创意。“第二年香港回归了,但是我的梦却没有实现。”他略微摇摇头说。

钟健夫拿出自己的著作《行动与狂想》一书边翻边说,“在21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急促的1999年,我渴望能圆‘回归门之梦’,在这本书中进一步阐释创建‘回归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深长意味。千禧年的钟声响了,我的梦似乎被敲入过去一个世纪。”

去年9月,眼看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钟健夫旧梦再现。他在《羊城晚报》上发表文章,讲述兴建“回归门”对广东、对深圳文化建设的多重含义。从12月开始,他决意换一种更可读和更有影响力的方式来推动这一梦想的实现,组织专家将自己心中酝酿10年的“回归门”画出来,把“创意文本”变成“创意图本”,期盼给实施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深圳市有关部门些许灵感。

钟健夫邀请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桂元龙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李伟新副教授等多人进行创意设计,10种“回归门”图案经过多次修正后鲜活而出。这些“图本”贴到波比文化创意网(www.bobig.net)后,网民回应热烈,和钟健夫一道做起了“回归门之梦”。

“回归门”,的确是一个新颖的创意。春节过后,晶报记者前往广州,请钟健夫先生介绍“回归门”创意过程及其对深圳文化建设的意义。

香港回归的永久纪念

199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那块著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在一天天减少。从事创意产业和文化研究的钟健夫,在热切期待那个伟大时刻来临的同时,也在脑海中产生一个巨大问号:当这块担负历史使命的嘀哒嘀哒作响的倒计时钟不再走动时,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更庄重地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作永远的纪念?

“我的脑海中首先跳出的是巴黎的凯旋门。”钟健夫说,“我想如果在香港和祖国大陆的交界地带建一个巨大的、纪念性的‘回归门’,或许是最富创造力的书写历史的方式。”

为什么是“门”而不是更具传统色彩的“碑”、“塔”呢?

钟健夫说,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在深圳和香港的交汇处建一堵纪念墙或者一座纪念塔,但远没有比建一座门更合适。因为“门”比“碑”、“塔”、“墙”更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内地同样要学习香港的成功经验,内地和香港是互通互惠的。“再说,门是通向未来的,香港能够回归,意味着国家完全统一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

按照钟健夫最初的构想,“回归门”首先是“世纪门”。在这个门上应当刻上中英谈判的全过程,重要的文件一定要刻在门上,然后再介绍香港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让世人、后人永远铭记香港回归祖国的划时代意义。

“回归门”也是“承诺门”。中国政府关于“一国两制”的方针应刻在门上,五十年不变的承诺也可以刻在门上,让全世界知道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使人们坚信五十年不变的承诺。

“回归门”还应是“功臣门”、“监督门”。这个门上应当刻上回归后历届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公务员的名单,让世人牢记他们为香港繁荣所做的贡献。同时这也是一批公开的监督名单,让人们知道一百多年来,谁在代表祖国和香港人民的利益治理香港,而他们的行为将受到人们的监督、历史的监督。

最后,“回归门”应当是“‘指证’门”。这里所说的“指证”没有任何贬意,而是指中国民间长期存在的“信用”行为,即按手印。让成年香港人在“回归门”上按手印,将是一次震撼人心、震撼世界的行动。“当然,操作时我们可预先收集指模,然后一个个复制在‘回归门’上。”钟健夫说,“我们通常说‘见证’,就是说‘看见’并且‘证明’,而‘指证’显然比‘见证’具有更鲜明的立场,更强烈的色彩。整个操作过程,就是一次生动的祖国统一信念强化教育。”

香港回归前一年,钟健夫把兴建“回归门”的创意发表在《粤港信息日报》上,之后这篇文章被香港报纸转载。但是,这个独特而奇妙的创意似乎没有被人们完全理解,直到今天他仍把“回归门”当成是“梦”。

“门”里流动民族和谐气息

不过,钟健夫并没有轻易丢掉这个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他渴望能在世纪之交建起“回归门”,并且思考如何把“一国两制”等重要理念用不同的色彩体现在建筑上,用中西相融的设计风格来展示中国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胸襟。公元2000年过去了,“回归门”之梦仍难圆。

去年,眼看香港回归10周年这个值得大庆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回归门”又在他心里强烈跳跃。他在《羊城晚报》上撰文呼吁有关方面联系深港两地政府,共同兴建永留史册的“回归门”。

举国上下现在都在倡导文化创意产业,钟健夫认为时机在一天天成熟,需要换一种更可读和更有影响力的方式去传播和解说“回归门”的重要意义所在。从2006年12月起,他着手将“创意文本”变成“创意图本”,组织专家将自己梦中的“回归门”画出来。

他找到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桂元龙副教授商议,两人一拍即合,对“回归门”的风格和设计原则进行广泛交流。桂元龙是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先后邀请徐禹、李权恒和尹杨坚三名教师进行设计。

2007年1月,为注入更多的设计能量,钟健夫邀请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李伟新副教授加入“回归门”设计项目。李伟新对此有强烈的兴趣,动员了黄生、张宇和何勇兵3位应届毕业生,将“回归门”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创作。

春节前,“回归门”十大创意设计方案在波比文化创意网(www.bobig.net)上发布,有“归帆”、“回归之门”、“龙珠”、“怀抱”、“回归碑”、“回归塔”、“拥抱明珠”等多个造型。春节期间,很多网友积极支持兴建“回归门”的创意,期望“回归门”里更多地流动中华民族和谐、团结、统一的气息。

钟健夫说,“我和同道者设计出10种方案,目的是引发大家的创造力,也许还会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回归门’是开放的,其意义就在于可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赋予其别样的精神意蕴。我对其意义的理解是逐步深化的,网友们对其赋予的象征含义也是变化的,这似乎正好说明选择‘门’作为香港回归的纪念物是合适的。”

像坐落在美国夏威夷海面上的亚利桑纳号纪念馆一样,钟健夫设计的“回归门”上面是抽象的建筑造型,隐没在海面下或地面的是展览室,香港历史、回归历程和所有为香港回归做出贡献的人和事都应在其中留影,让后辈记住祖国命运的变迁,憧憬美好的未来。

为纪念二战期间的珍珠港事件,美国在第一艘被日军击沉的战舰亚利桑纳号尚未打捞的船体上,建造了如同棺枕形状的白色纪念馆,海底展室中再现着珍珠港事件中美军2403人阵亡、1778人受伤的惨烈场面。数十年来,亚利桑纳号上仍旧不断有燃油点点渗出,人们将之称为“亚利桑纳之泪”。

为什么只能建在深圳

无论是巴黎的凯旋门,还是美国夏威夷海面上的亚利桑纳号纪念馆,都是不可复制、无法摹仿的。“‘回归门’一样是不可复制的,只能建在深圳,建在深圳的土地或者近海上。”钟健夫说。

从历史的传承看,香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将其纳入秦朝版图,自东晋起属宝安县管辖;从地缘的视角看,香港与深圳毗邻。“因此,要是兴建‘回归门’,地点必然在深圳,大陆别的地方似乎都不合适”。

钟健夫认为,深圳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的目标是要让国内外人们广泛地认同深圳,认同深圳的文化身份。“认同,并不是因为这座城市与其它城市完全一样。相反,是这座城市的形象或者说文化身份与众不同,人们轻易地将它与地球上众多的城市区分开来。认同,就是与众不同。”

深圳人的创造力是众所周知的。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明思克号,几乎全是无中生有的文化项目。这种无中生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景观,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轰动效应,但长远来看,由于缺少城市文化的本土元素,缺乏鲜明的地域标志性,极易被其它城市模仿,类似的项目会像无根的浮萍,可以在各地漂来漂去。而在深港交界处兴建“回归门”,内地其它城市将永远无法抄袭模仿。

钟健夫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身份要从地缘识别、人文识别和政策识别三方面凸现。他说,“先说地缘识别,深圳是南方的海滨城市,过去的城建很少考虑这种特点,将“回归门”建在海上,可以突出海滨城市的特色。再说人文识别,过去深圳标志性的文化项目如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明斯克号,充分体现了深圳人无中生有的创造精神,但也有共同的明显的缺陷,就是没有本土元素,别人容易模仿。香港和深圳过去同属宝安县,“回归门”将重大历史事件凝固成永恒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景观。从政策识别看,深圳特有的经济政策早被稀释,与其它城市无法区分,不能识别,除非结合毗邻香港的地缘特点,放眼祖国统一,按照和谐理论在民主和法治上有突出作为。因此,兴建‘回归门’对深圳有不可估量的地缘、人文和政策识别意义。”

据广东省旅游局公布,2006年广东旅游入境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超过了法国、美国、西班牙等旅游大国。钟健夫预计,若在香港与深圳之间,或者在深圳河两岸,以及在海面上建一座“回归门”,还将对广东和深圳的旅游业有更大促进。

现在离香港回归10周年不到5个月,即便兴建“回归门”的方案被有关部门采纳,是不是有点来不及了?钟健夫笑着说,“只要在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能确定‘回归门’项目,就是明年或后年才建成,也同样是意义重大。世界上很多城市的文化标志,都是好多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

“说起深圳,就会想起回归门。”未来的人们也许会这样评价今天的创意。

欢迎读者提供

深度报道线索

重大事件的独家披露热点新闻的内幕揭示民生民情的深度解析不凡人生的真实呈现焦点人物的深入访谈

吴建升13823672910

81846309(市话通)

wjs117@126.com王恒嘉13590495920zhg001@126.com陈冰13502833695
Posted: 2007-03-26 00:54 | [楼 主]

3033e 发表于 2007-3-26 02:19:43

http://www.szxn.net/attachment/13_355_a6c56311ade1bc1.jpg

创意门图。:lol

3033e 发表于 2007-3-26 02:21:28

“创意”有望成为深圳

钟健夫先生谈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

作为创意和品牌专家,钟健夫先生对城市形象战略深有研究,对文化创意产业有独到见解。在中国目前火热的创意产业浪潮中,许多人分不清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差别,他却公开指出,文化产业是第一次现代化,创意产业是第二次现代化。记者就深圳如何发展创意产业,如何实现“文化立市”,如何成为全球先锋城市等问题,采访了钟健夫先生。

创意产业与第二次现代化

记者:过去一些时候,全国都在倡导文化产业,广东也要建文化大省,深圳也确立了“文化立市”的发展战略。而最近两年,从海外吹来一股强烈的新风,一个叫“创意产业”的名词成了时尚,深圳和北京、上海一样,都在大力倡导创意产业。请问钟先生,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究竟有什么不同?

钟健夫:这是个好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明显属于两个时代,文化产业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联合国明确地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工业,有第二产业的特征;而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属于第四产业。中国人往往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混淆,这就给政府制定政策带来困难,也给具体的操作者带来困惑。我知道有人将创意产业称为创意工业,甚至一些名家也这么说,这是天大的误会。实际上,文化产业是第一次现代化的,创意产业是第二次现代化的。

记者:据了解,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提出来的,很显然,你是将他的理论引入对创意产业的解释。能不能简单说说这种理论?

钟健夫: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主要标志是工业化、城市化。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主要标志是知识化、信息化。1768年,瓦特发明了高效蒸汽机,引发了英国和整个欧洲的工业革命;1998年布莱尔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在世界上首次正式提出创意产业概念。经过了230年,英国早就实现了第一次现代化,现在已进入知识时代。

“全球先锋城市”

与综合现代化

记者:这些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可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现代化并没有实现,现在又要进行第二次现代化,怎么办?比如,深圳要成为“全球先锋城市”,切入点在哪里?

钟健夫:我认为首先要知道现代化不止一次,不能一提现代化就想起工业化。“全球先锋城市”,应是在知识社会、知识经济、知识时代中的先锋城市。若用先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再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追赶策略,可能永远成不了先锋。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是必修课。但最好的发展策略或路径,是两次现代化一起做,就是何传启先生所说的,走综合现代化的道路。

记者:你能不能结合具体行业,谈谈走综合现代化道路的必要性?

钟健夫:以动漫产业为例,深圳是中国动漫产业的先锋城市,是中国动漫人才的“黄埔军校”。中国的动漫产业是从深圳开始的,国际上不少动漫大片是深圳人参与制作的。但是,我们的动漫人,不少只是国际动漫产业链中的动漫工人,在工业化的动漫工厂从事低附加值的工作,有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的创意部分,是外国做的。人家做创意,我们做工业,不划算也不明智。最好的发展策略或路径,是两次现代化一起做,走综合现代化的道路。比如,将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变为“文化创意产业”。事实上,香港和台湾都是用“文化创意产业”,北京也是用同样的概念操作。当然,做起来不会像做加法这么简单,直接将文化产业加创意产业就行,有许多困难要克服。

记者:深圳要建的“全球先锋城市”,目标之一就是要建成生态型、环保型城市,这是不是综合现代化思想的一种政策体现?

钟健夫:是的。在西方,学者们一直在反思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众多社会问题,思考解决之道。为此,德国学者曾提出再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风险社会理论。中国学者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些观点基础上的,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走综合现代化路径。所谓综合现代化,就是两次现代化协调发展,要发展工业化的优点,克服工业化带来的副作用:环境污染和其它社会问题。毫无疑问,生态型、环保型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第二次现代化目标。我们在创意策划“回归门”时,通过网上的卫星图片观察深圳河,发现是一条“黑河”,污染十分严重。如果“回归门”建在上面,叫全世界的游客观赏,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记者:所以你们在设计“回归门”时做了一些海上的方案?

钟健夫:对。不过,我们从卫星图片看,深圳的海上环境也不太好。看起来比较清澈的,是大梅沙、小梅沙附近。深圳建生态型、环保型城市,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创意”有望成为深圳人的性格特征

记者:深圳有个“文博会”,影响很大,你认为对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很大促进吗?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吗?

钟健夫:深圳的“文博会”确实影响很大,这是一个交易和展示的平台,对深圳的文化创意产业当然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机会我也要参加,展示我们独创的“可选择多分部手机动漫”作品。

从“文化立市”角度看,仅有交易平台是不够的,开放、创新应成为深圳人的文化特质,最好成为民俗。你到深圳街区,随时都能看到创意的痕迹,那怕是一个儿童,一位家庭主妇,都能拿出自己创意作品。另外,创意产业是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关键词是“个体”,而不是中国人喜欢说的集体智慧,群众力量。要敢于表彰和奖励有创意的个人或中小企业,而不是“抓大放小”,重点扶持已经很强势的大企业。只有个体或普通百姓的创意得到巨大重视,人们就会竞相效仿,才会形成创意风气和文化。只要政府政策引导得好,“创意”有望成为深圳的民俗,成为深圳人的性格特征。

相关链接

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标志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总有一些建筑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无法模仿的。

这些建筑或记录着一段历史,或讲述着一个故事,或标示着文明的独上高楼,因其独特的地缘和文明而成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标志。

说起拿破仑,必提巴黎凯旋门;说起东西德统一,必言柏林勃兰登堡门;说起西方民主制度,就会想起伦敦议会大厦;说起印度,脑海里首先闪现的是泰姬陵和泰戈尔“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菩提树大街和6月17日大街的交会处。

公元1753年,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一世定都柏林,下令修筑柏林城。威廉一世以国王家族的发祥地勃兰登命名坐西朝东的、仅用两根巨大的石柱支撑的简陋石门。

35年后,威廉二世统一德意志帝国,遂重建此门以表庆祝,于1791年竣工。

为使此门更辉煌壮丽,德国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又为此门顶端设计了一套青铜装饰雕像:四匹飞驰的骏马拉着一辆双轮战车,战车上站着一位背插双翅的女神,她一手执杖一手提辔,一只展翅欲飞的普鲁士飞鹰立在女神手执的饰有月桂花环的权杖上。此门建成之后曾被命名为“和平之门”,战车上的女神被称为“和平女神”。

1814年欧洲同盟军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后,德国著名雕家申克尔又雕刻了一枚象征普鲁士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铁十字架,镶在女神的月桂花环中。从此,和平女神被改称为胜利女神,勃兰登堡门逐渐成为德国的象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勃兰登堡门遭到严重损坏,门顶上的女神及驷马战车亦被盟军炸毁。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曾全面修复勃兰登堡门。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分界处建起“柏林墙”,勃兰登堡门处在东、西柏林的交界点上,成了柏林墙的一部分。

1990年10月3日零时,东、西柏林的民众终于盼来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勃兰登堡门下奏响了贝多芬的《欢乐颂》。从此,这一历史的见证者再次成为德国首都的文化标志。1992年勃兰登堡门进行大规模修复,凝聚了全球艺术家的智慧和想象力,因此这座门又被视为德国融入世界的象征。

印度德里:泰姬陵

坐落于印度德里的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就是印度的代名词,是德里的标志。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皇帝沙杰罕为纪念其爱妃泰姬,动用了数万名工人,以宝石镶饰修建陵寝。泰姬陵最引人瞩目的是用纯白大

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对称,中央圆顶高62米,令人叹为观止。四周有四座高约41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着镶满35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进口大门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杰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泰戈尔说,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一个如此凄美的比喻,让人似乎更愿意相信这世上有穿越时空的思念,有生死相随的爱情。

英国伦敦:议会大厦

泰晤士河边的议会大厦,外表雄伟壮观、内部装饰华丽,其建筑结构和内部设计充分地体现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立宪政体。16世纪中叶以后,这里成为议会所在地。183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宫殿建筑,后进行了重建,是英国19世纪中期最主要的哥特式建筑。大厦中的中央大厅的平面呈八角形,上部是一个拱顶,高达23米,从这里可以前往上院和下院。此外,大厦中还有许多著名的房间和走廊,它们是议会各委员会的办公室,上下两院的图书馆也在其中。整个建筑物中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最高,高达103米。此外,97米高的钟楼也很引人注目,上有著名的“大笨钟”。

法国巴黎:凯旋门

法国的凯旋门并非仅有一座,但最为壮观、最为著名的是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的那座凯旋门。1805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大败奥俄联军,翌年他下令建此凯旋门以庆祝军功。经过断断续续30年的修建,才于1836年举行了落成典礼。

凯旋门高48.8米,宽44.5米,厚22米,中心拱门宽14.6米,四周都有门,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286名将军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

在凯旋门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无名战士墓,地上嵌着红色的墓志∶“这里安息的是为国牺牲的法国军人。”据说,墓中睡着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一位无名战士。

美国夏威夷:亚里桑纳号纪念馆

亚里桑纳号纪念馆位于珍珠港,那是为了纪念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而建起来的纪念馆。这个纪念馆建得非常有创意:在被日军击沉的第一艘战舰亚里桑纳号原船体上,建起一个白色的建筑物,与战舰正好呈十字架型。战舰保持着沉没时的原样,桅杆、舱

盖、烟囱仍然浮出水面。据说,战舰被击沉时油库未被炸坏,因此,至今水面上仍有油花飘起,被人喻为“那是阵亡将士的滴滴泪珠”。纪念馆的墙上刻着1177名殉难将士的名字,参观者的神情个个庄严肃穆,是美国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62年5月,肯尼迪总统指定亚利桑纳号沉没处为国家陵园。

澳洲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海滨城市的灵魂,。

悉尼歌剧院的外型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与周围景色相映成趣。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构思兴建,1955年起公开征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悉尼歌剧院共耗时16年、斥资1200万澳币完成建造。

钟健夫,笔名童天一,创意与品牌专家,是被《羊城晚报》称作“中国创意产业第一原创网”—波比文化创意网(www.bobig.net)的创办人。

他是《南风窗》杂志创办人之一,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中山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EMBA兼职教授,中国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委员会总策划。著有长篇小说《返祖》、长篇创意小说《一只狗的品牌见解》、企业管理专著《行动与狂想—钟式CI秘密》、《传奇五星之道—中国大酒店经营管理100例》、行政管理专著《一个公共部门的成功再造》以及《建立“科学艺术学”的设想》、《自然律:科学家和艺术家的瑰宝》等学术论文。


作者:晶报记者陈冰/文李忠/图编辑:

3033e 发表于 2007-3-26 02:32:32

http://www.szxn.net/attachment/13_355_f8bf7455cc292c8.jpg
图。:lol 图。够文字了吗?可以发帖了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圳晶报报道钟健夫(兴宁人)策划“回归门”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