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5:57:29

【原创】一篇旧作:我的婆婆

写在母亲节前——我的婆婆

    在母亲节来临前,我一方面越发思念已经辞世的妈妈,另一方面对同我共同生活了13年的婆婆充满感激之情。婆婆说:乡下人有句老话,家娘讲媳妇讲去不知羞;媳妇讲家娘讲去嘴益长(长舌头的意思?)。在粤东山区老家,那里但凡闲着没事说三到四者均被冠以“嚼舌头”的名堂。我这个当媳妇的,不惜当个长舌妇,也来嚼嚼舌头,说一说我的婆婆。

    (刚才婆婆在阳台晾被套,我告诉她我正在写她,她问我写她什么?我说:“媳妇写家娘写去手益长”——我这是转移她的注意力呢)

    [我的婆婆之一:照片]

    结婚前,我没见过婆婆,只是看到她的一些照片,照片中的她,两道剑眉显得她的面相煞是威严。当时我问先生:你妈是不是很凶的?他回答,不会呀,我妈很善良的。我先生的眉毛也是剑眉,但怎么看都没有婆婆的那么凌厉,不知是否女人长着剑眉太显眼的缘故?许是隔代遗传,儿子的剑眉到是得祖母的真传,浓且清。

    看婆婆年轻时的照片,瓜子脸、端正的鼻子下抿着一小嘴,齐耳的短发别在耳后。在有限的几张黑白照片中,她很清楚地记得那张照片是什么时候为着什么事去照的——她生两个孩子后和满月的婴儿各照了一次相,是为了寄给远在南洋谋生的孩子的爷爷和爸爸看的;跟6岁大时的小儿子合影的半身相是为了申请去南洋与丈夫团聚时照的护照相;还有一张大一寸的单人相也是照的护照相。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家里有亲戚从城里或国外回乡省亲,他们带来黑白或彩色照相机给家里人照相,但婆婆从没有单人相,在全家大合影里才能找到她的身影——那个站在最边上的瘦小的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女人。

    婆婆在广州生活了这么些年,还真拍了不少照片——郊游的、饮宴的、出国的……她在许多的场景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光是她的个人珍藏相册都有好几本了。她时不时会翻出来看,有客人来时,请客人看她的珍藏相册也是节目之一呢。

   婆婆拍的最好的一张照片是在广州家里拍的,当时我先生的一位中学同学从惠州来广州出差,他用自带的傻瓜机给婆婆拍了这张相片。婆婆侧着身子坐在藤沙发上,双手斜搭在椅子的左侧扶手上,满脸的微笑透着高兴——那时我的儿子她最小的孙子刚出生两个月,她说,我两个儿子传下两个孙子和本了。

    自从去年儿子买了有录像功能的数码相机后,婆婆在乡下祖屋祭祖、过生日、抱曾外孙、在厨房里烧菜等场景变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了许多,但如果她想重温抱曾外孙的乐趣时只有请我们给她打开电脑播放了。

[ 本帖由 客家人的媳妇 于 2003-9-15 15:58 最后编辑 ]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6:00:31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之二:童养媳]

    都说客家人重男轻女,女儿从小送给别人家当童养媳,家里再抱过别人家的女孩来当童养媳。但那都是解放前的事了,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女儿长大总归要嫁人的,媳妇才是自家传香火的人,自小带大的媳妇更贴心些;还有一种说法:女儿养大后出嫁置办嫁妆花费甚多,给儿子娶媳妇又要下大笔的聘礼,不如从小送女儿出门,接媳妇进门,而且,细妹长大了又好使唤她干活……但有钱人家的女儿是不会送去当童养媳的,还会供她读书呢。

    婆婆的父母育有四儿四女,四个女儿从小送给别人当童养媳,再拿了四个童养媳回来养,照说这家人还真不是养不起孩子的人呀,婆婆说她的父母是很疼爱童养媳的,给童养媳做好看的花布衣服,还不让她们干重活、脏活。婆婆在四个月大就被送去当童养媳,与她以后的丈夫同吃一个妈的奶,后来她的婆婆因着小女婴不够奶吃,把儿子断了奶,全心喂养她——如此看来,她的婆婆也是她的养母了。她婆婆自己的大女儿也送给别人当童养媳的,她婆婆自己也是童养媳,旧社会的旧风俗习惯,使大家都把抱养童养媳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婆婆说,她8岁开始洗全家人的衣服,12岁脚下垫张小板凳在大灶边烧菜,14岁学会自己手缝衣服;家里的男孩是要去上学读书的,女孩只有干活的份,婆婆和同屋别的童养媳一道每天砍柴割草放牛喂猪、挑水烧饭洗衣服淋菜除虫……直到解放后政府办了扫盲班,婆婆干完活背着大儿子坚持上完初小的课程。

    因为有了这点墨水,她后来还当过大队记分员和大队仓库保管员呢。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6:07:20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我的婆婆之三:婚姻]

    我问婆婆:童养媳在婚事中是否有自己的意愿,如果这家人配你的男孩自己不中意能否推掉这头婚事?婆婆说,实际上童养媳如果不中意对方,一是返回娘家另找婆家,或者也可以请媒自己嫁给中意的人,如果从养母家出嫁的话,将以这家的养女身份出嫁,以后还把养母家当作第二娘家来走动的。其中是不涉及什么赔偿问题的。

    婆婆和丈夫成亲是她自己愿意的。她说,他们是吃一个妈的奶长大的,小时候遇到自己被别的孩子欺负的时候,他总是护着她,后来他12岁出南洋随父亲去做生意了,这才分开的。其实抱养婆婆回来时并没有指定配给家里那个男孩当媳妇,后来到两人都长大了,父母征求了他们自己的意愿,都同意了,我的公公才从南洋特地返乡成亲顺便在县城的中学上了半年学。成亲半年后,学业告一段落,公公告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返回南洋帮父亲做生意。

    要说婆婆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来源于想着要自己写一封信给远在南洋谋生的丈夫,她写的第一篇文字就是这么一封信,在信中,她问丈夫:我自小到你家,任劳任怨地勤快干活,成婚后在家中照顾妈妈和孩子,管理家务,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你一去四年音讯全无?她的丈夫收到信后回信解释:你的所有好处我都非常明白,只是你在家乡侍奉母亲,我在南洋一切听凭父亲做主,这几年我既当过和尚又当过兵,在寺庙和军营中通讯不便,刚刚才役满回到父亲身边,并非对你母子不闻不问。(在东南亚某国,但凡男子一生中都要有出家当和尚和当兵的经历,当和尚一般得一年,当兵得三年)。后来,她的丈夫在离别家乡14年后再次返乡,乡间风俗,但凡番客回转,都要摆酒席请亲戚朋友父老,请客时,她的丈夫跟扫盲班的老师说:瞧您教的好学生,会写信骂人呐!

    婆婆跟我说,虽然我与你爸成婚并生了两个儿子,但我跟他做了夫妻后共处的时间不足半年。刚成亲时,男人要到县城读书,一周回家一次,十个月后返南洋,第二次返乡是因为家乡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老母亲饿的整个人都浮肿了,消息传到南洋,男人受父亲的指派,带回大批物资回乡顺带看望妻小。这一住只有两个月,他们有了小儿子我的丈夫。男人从此再没有回来过,直至魂归异土。



[ 本帖由 客家人的媳妇 于 2003-9-8 16:21 最后编辑 ]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6:09:46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我的婆婆之四:留守]

    婆婆的遭遇和侨乡许多的妇女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当年南洋诸国禁止公民到社会主义中国,我国在备战备荒时期停止办理一切出国手续,这些政策性措施的实行无疑使许多分居两国的家庭长远的分居下去。

    同在老屋里的一位婆婆称她为叔姆的童养媳,算来是婆婆的同宗姑姑,她就是不顾家长的反对勇敢地漂洋过海去与丈夫团聚。婆婆说:当时,喜叔姆把结婚戒指当掉请水客带她母子过番,因为拗不过她的婆婆,先带了女儿走,儿子小些就留在了乡下给老人看管,过了二年,再回来把儿子也带出去了。

    男人第二次回来时说:你在家里听阿妈的,我在番边听阿爸的,你不提出说想过来团聚,我那敢提呢?婆婆在小儿子出生后2年曾有一次机会获得公公和婆婆的允许和政府的批准可以大大方方地出南洋去与丈夫团聚的——当时,我的公公做好了他们母子三人的入境准证,当婆婆向公安局申办护照时,公安局却只批准婆婆一人出境。婆婆对我说:小的才2岁,你阿哥(她的大儿子)正在读书,如果我走了,老人小孩谁管,半大小子也容易跟人学坏的,家里的田地、猪仔也要人管……她有很多的理由说服自己留守在乡下老家。

    1999年清明节,我陪婆婆去南洋拜山(祭祀她的丈夫和公公)时,一位80多岁德高望重的乡贤见到婆婆的第一句话是:你无胆,不敢只身先来南洋。他那里能体会得到,婆婆下决心留守乡下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胆量?她把自己的婚姻都陪掉了呀。



[ 本帖由 客家人的媳妇 于 2003-9-8 16:23 最后编辑 ]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6:12:51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我的婆婆之五:同住]

      结婚前,先生跟我说,他是要接妈妈来跟我们同住的。我没意见,一个记挂着妈妈的男人总归是个好男人吧——我想。

    在我们婚假后,先生就下乡参加扶贫工作小组,为期一年。我出差回老家时想让婆婆来广州和我同住,但她就是不愿意,她说,等你有孩子了,我去帮你带,这样容易过日。

    婆婆来广州那年61岁,住了一周我就生下了儿子,她一方面要适应城市生活,学会了用许多的电器,一方面要照顾坐月子的我。洗呀煮的着实忙呼得够呛——她是见一条尿布换下来就立马拿去洗;而且我是一天吃五顿:早中晚三餐下午点心还有消夜,她变着法子让我吃她自己酿的甜米酒:鸡煮酒、豆腐煮酒、鸡蛋煮酒、黑木耳煮酒……,她说米酒能下奶;她还刮很多的姜皮煮一大锅水给我洗澡,她说,既然你每天都要洗澡,别受了风,洗姜皮水可以驱风。

    她一天到晚都忙得乐呵呵的,她说,这不算什么,乡下人都说,到城里去跟儿子住做点家务带带孙子是享福呢——那时,只要孙子醒着,她就尽量抽出时间抱他逗他。

    给儿子起名时,征求她的意见,她说叫“达”吧,达到愿望的意思,这个名字虽未被采纳,但从中看得出她盼孙子的那份至诚。总的来说,客家人是重男轻女的,婆婆说:在乡下,别人问起生了什么呀?如果生的是儿子,人们会声音高八度地回答“儿子”;如果生的是女儿,人们的回答会低低地说“女儿”。如果您是客家人,请用客家话试演一番:)便更能意会其中的感情了。

    当年她来广州时跟我说:我帮你把孩子带到上幼儿园了,我就回乡下去了;等到孙子上幼儿园了,她说:等到孩子上小学了,我就回乡下去了;等到孙子上小学了,她说:孩子上小学了,我看家。一晃13年过去了,她也74岁了,现在是同我们共进退——每年春节回乡下住10天就回来。

    如果要我这个当媳妇的告诉别人:我的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回答:我的婆婆是个明白事理勤劳节俭的能干的客家妇女。

    婆婆来广州后的次年,我妈妈得了乳腺癌住院开刀,我请假到医院全陪,家里的日常生活买菜做饭搞卫生什么的全部交给婆婆管,她说: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你就专心去照顾你妈妈吧。

    有一次,我在工作中与同事有些摩擦,搞得心情不好,回家后跟她说着原委,她说:蚊帐外面的蚊子不咬人,只要丈夫对你好,婆婆对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这话说得我豁然开朗。

    下班回家,我常帮忙做些家务,洗洗菜什么的,如果她看着我精神不好,就叫我休息去,如果我说有点头疼,她就让我去睡一觉,等晚饭做好了再叫我起来吃。周末在家,通常是由我下厨,但到时候看我这边没什么动静,她就到厨房里忙开了……和婆婆同住的这些年,我感到和跟我妈妈住一样轻松愉快——可以大大方方地偷懒少做家务(说出这话我都有些不好意思)。平常儿子的吃穿多数是婆婆管,我只管跟儿子玩,我有时会纳闷:别人总说带孩子辛苦,我的儿子不知不觉都长这么大了?我没觉得怎么辛苦呀。

    婆婆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又为她做了什么呢?我呀,跟她聊天,陪她逛街游公园,陪她出国,给她买衣服、花布,帮她剪发洗头吹干,她关节疼时给她摸药油按摩,教儿子给奶奶装饭夹菜,买一些客家话歌剧VCD给她看,带她去医院看病,和她一起去为客厅挑选窗帘(如果买了她不中意的花式,她可能会心情不好吧?我不冒这个险。)……实际上,我每天都会做的是观察她是否吃得下睡得好,如果出现吃不下睡不好的情形,就得考究一下她是不是生病了?或者是不是想念其他不在身边的儿孙了?然后再对症解决。

    她或我在为对方做这一切的时候,其实都不是刻意的,两人相处了十几年,相互的脾性也摸熟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不知不觉地滋生了出来。



[ 本帖由 客家人的媳妇 于 2003-9-8 16:25 最后编辑 ]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8 16:18:32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我的婆婆之六:同志]

    “相见好,共处难”这句俗话大概是有针对性的,如婆媳者,不是没有相处好的,自己的牙齿有时都会咬到自己的舌头,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女人为着一个男人而同住在一起,各自的生活习惯是否能适应就是一大事,更勿论什么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了。我跟婆婆说:您是希望儿子和孙子好的,我也为着丈夫和儿子好,既然我们都为着他们好,所以我们是同志。婆婆同意。

    我妈妈曾教导过我,和婆婆是不能吵闹的,得相就着点,得哄着点,我一方面记住妈妈的教导,同时把“同志”概念引进婆媳关系中,这么些年,总算没闹过什么不愉快。

    我婆婆说,大家互相体谅就比较好处了。我们的沟通方式是开诚布公——把自己对事情的看法直接告诉对方。记得我生下儿子从医院回家后,婆婆就负责给孩子洗澡,我看她一手扶着孩子的脖子让孩子正坐在澡盆里,另一手拿着纱布湿水洗着——这怎么和书上说的不一样?书上说,要用手臂和手掌托着婴儿的脊背和头来洗,没说过可以让孩子坐着洗的。我心里直嘀咕,等我妈妈来的时候,我请妈妈来给儿子洗了一次澡,我妈妈的洗法和书里的一样,我跟妈妈说:我婆婆如此这般给孩子洗,我怕孩子的脊梁以后会弯了。妈妈说:我每天来给孩子洗澡不是不行,但你婆婆跟你住着,她会不高兴的,还有,你看你丈夫的腰不是直直的吗?不用瞎担心的。后来,我直接告诉婆婆我的看法,婆婆说:我给孩子洗澡的方法是跟接生婆学的,那个接生婆是学西医的,我就是这么洗了5个儿孙2个侄孙,你看他们那个的腰是弯的?——婆婆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使我顿释疑惑。

    当然,婆婆和我还有些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比如她买来便宜的搪瓷菜盘,把我买的陶瓷菜盘打包起来,饭桌上的器皿老是夹七夹八的花色多样;比如她为了抢救一只红花色的纸袋(装着打烂了的玻璃台板),不顾我的劝阻冒着被碎玻璃划破手的危险用别的袋子来倒换;比如老是把水龙头开的小小的,以为可以省水;比如珍藏了好些空罐子旧东西什么的……不说了,反正都是些生活琐事,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毕竟她年纪这么大了,积习难改啦,只好随她去了。

    其实我婆婆也有很多地方忍着我的,比如她会嫌我洗的衣服不干净,比如她会嫌我花钱大手大脚,这些她平时都不说,不说不等于没意见呢。有一次我的四个阿姨们齐聚广州看我病中的妈妈时,说起自己的媳妇,原来都有这些个毛病呀,我婆婆也就不怕说出来了,不知她们互相通报情况后心理是否平衡了些?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我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婆婆对我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我有时甚至想:或许我们前几辈子是母女呢?如果说刚开始时我和婆婆相处形式的目标是“同志”的话,那么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我们的相处形式已经不经意地成了“如母女”。

    不觉已经写了5千多字,我想,上面的行文肯定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还不能完全勾勒出我的婆婆的形象,而且其中还有自吹和自暴隐私之嫌。但借这些文字把婆婆待我的好记录下来,就足以掩盖诸如生活习惯等造成的种种差异,她老人家健康快乐,就是我们当晚辈的福气了。

    在这个母亲节来临的时候,我要对婆婆说:谢谢您!妈妈:)

   

    客家人的媳妇 写于2003-5-7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9-9 22:01:21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昨晚就发现这个贴子了,但那时候马上就要出去,只好关机走了。今天晚上,终于可以上来一口气看完它了。
婆媳关系,自古就是人际关系之一的一种典型。长这么大,也听过、看过很多关系不好的婆媳,看《婆婆媳妇小姑》的时候,也觉得那部电视剧很真实。
看了《我的婆婆》之后,想起了我自己填的《如梦令》里的一句词:"阵阵山歌欢唱赞儿媳。"
我还是一个小丫头,所以对婆媳之间的种种,还不能说什么。只是我所希望的婆媳关系,正是像“客家人的媳妇”写的这样的。
这五千多个字,写得很真实,没有矫饰,读起来,感觉离自己很近,就像是在听一个邻居在聊天似的。平实而自然。
“母亲”这个词,既神圣又伟大,一直都不敢轻意地去写母亲,怕写得不好,反而破坏了“母亲”这个词。
感常感谢“客家人的媳妇”写的这篇文章。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12 15:21:23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谢谢梧桐的跟帖:)谢谢您对本文的评价!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的人和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母女般的婆媳关系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例吧,——所以我要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我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

将来的事虽然很难预测,但我想,以梧桐的聪慧,与婆家相处也会很愉快的:)

梧桐把我比作邻居,实际上,我们还真的是邻居呢——网上邻居!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9-13 12:29:23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客家人的媳妇 于 2003-9-12 15:21 写道:

在人的一生中,许多的人和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母女般的婆媳关系可以算是其中的一例吧,——所以我要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幸运的,我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

将来的 ......


是的,有很多人和事,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客家人的媳妇很幸运,有一个好婆婆,客家人的媳妇的婆婆好很幸运,有一个好媳妇。这一对婆媳,真的好幸福。

梧桐将来的生活会怎么样,现在还很难预测。不过,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只是,只要自己乐观,坏事也不见得就是坏事。“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关键看自己怎么对待了。

我们不单单是网上邻居,还应该是心灵上的邻居呢。:)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13 13:51:53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来客家人社区能结交如梧桐斑竹般玲珑剔透的客家妹也是客家人媳妇的一段网络缘也:)您好:心灵上的邻居!

雨后梧桐 发表于 2003-9-13 22:44:50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很喜欢你的文字。以后,希望经常看到你的大作。

我是一个真正的客家妹,相比之下,反而没有写出什么和客家有关的东西,实在有点惭愧呀。幸好,两首《如梦令》都是写客家人的,也算给了自己一点安慰吧。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14 13:04:07

RE:一篇旧作:我的婆婆[原创]

看来,这帖子起到自我介绍的拜门帖作用了,这正是我的初衷——我这个福建人为什么也来客家人社区呢?答案:我是客家人的媳妇!

12345 发表于 2003-9-25 05:28:40

RE:【原创】一篇旧作:我的婆婆

难得你与家婆有这般好情缘。
是否一段古?

客家人的媳妇 发表于 2003-9-25 10:46:59

RE:【原创】一篇旧作:我的婆婆

12345 于 2003-9-25 05:28 写道:
难得你与家婆有这般好情缘。
是否一段古?

谢谢您读了这段古:)

想当年,我婆婆来广州跟我们住了一段时间,回乡时,左邻右舍都会问她:你媳妇(指我)对你好吗?我婆婆的回答:现在不错,以后不知怎样。——她倒是老实,实话实说,还学回给我听。我说:其实,日子是一天天地过的,我今天对您好,明天对您好,就这么着,以后也会对你好的。

不觉中,我们一起住了13年,积累下“这段古”。日子过的真快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一篇旧作:我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