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宁方言的一点点补充
我是兴宁宋声的。关于兴宁方言,我想补充一些:兴宁话从南至北,“子”音是逐步软化的。以“赖子”(儿子的意思)为例,在宋声、下堡、水口读lai zi,到了新墟、坭陂等地方,发音变成lai di,到了县城或者更北之处,就变成lai li(石马等几个镇有点特殊)。
兴宁话各个镇明显差别的中,有一个是对普通话“在”的意思的表达。宋声、水口等南边各镇,普遍发音为zhei,类似英文judge发音的前半段,而县城周边的辐射地区,则发音为shi(兴宁话“吃”的发音)。新墟、坭陂等介于县城和南部中间的人,发音是两种都有。像大坪等北部几个镇,发音则变成ho(兴宁话“学”的发音)。
其他的细微差别,还有不少。
这个现象,和客家话有些发音接近普通话、白话的理由是相似的。语言,一是在流传的空间和时间中缓慢而坚定地变化,二是语言总是向着政治、经济占优势的地区转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