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籲打造客家交流平台
民革籲打造客家交流平台2007-1-20
【大公報記者楊小洋福州十九日電】第二屆「全面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建言獻策論壇」今日在福州舉行,加強閩台合作交流成為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的重點。
民革福建省委在提交的「打造客家文化平台,加大閩台民間交流」中強調,台灣「族群」已成為台灣政治的「風信雞」,影響著台灣的政治及社會發展,關注台灣「客家族群」和客家「族群政治」不容忽視。
這次論壇約三百人參加,集中展示了過去一年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調研成果。
民革福建省委建議指出,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種地域文化,又是一種族群文化。福建是客家的重要祖籍地、聚集地和遷徙地,現有客家人三百萬。台灣現有約四百萬客家人,大多數是清朝是從粵、閩兩省移居的,是台灣第二大族群。客家居民遍布島內各縣市,其中在新竹、苗栗和桃園等縣佔人口的五成,這種狀況在台灣民選政治環境中,往往起著「關鍵少數」的作用。當前,台灣社會圍繞著「統獨」問題,所表現出來的「族群認同」表象,實質上就是「國家認同」和「統獨爭議」。因此,台灣客家人的政治取向及其作用和投票取向,對台灣未來「統獨」選戰、「國家認同」起著關鍵作用。
基於此,閩台客家文化交流將直接關係到台灣「客家族群」對祖國大陸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也直接影響到台灣民眾對祖國大陸的人心向背,進而影響台灣的政黨政治,因此應將促進閩台客家文化交流互動提高到推進祖國統一的高度。建議強調,福建省應發揮對台區位優勢,構架輻射海內外的客家文化交流大平台,充分利用客家祖地優勢,發展與台灣島內客屬社團和人士的聯繫,「以島外促島內」。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01/20/TM-681114.htm
http://www.formosahakka.org.tw/img/HR-logo-4.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