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许愿灯,燃点客家人的梦
来源:红豆社区-钦州论坛http://hongdou.gxnews.com.cn/forumview.asp?topic_id=2393369作者:小丁
放许愿灯是一项客家习俗,在客家人的几次大迁移中,也流传到古越州,每年元宵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客家人都要在河中放灯,以追祭先人、超度亡灵,或祈求平安吉祥。 我的家族自广东迁来,是道地的客家。听父亲说,他小的时候常随大人们到河边放灯,奶奶去世后,父亲还曾用竹叶串成一只小船,船上放亲手蒸制的馒头糕点,拿到河里放了。客家许愿灯的制作根据功能的不同有所区别:元宵、中秋放的是许愿灯,目的是祈福祷平安,灯便用彩纸和竹篾糊成,里面点上灯油烛火,风吹不灭,水推不翻,可以在水里漂上很远;而七月十四鬼节放的是招魂灯,目的是祭祀先人、超度亡灵,灯是用彩纸叠成莲花状或船状,中间点一支短短的蜡烛,一盏灯仅能维持几分钟,甚至刚下水不久就被风吹灭了。据说鬼节放灯原是为了让死者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然而这灯转瞬即逝,纵使真的有灵魂,恐怕也赶不上这幻明幻灭的灯。 于许愿灯的起源,一说源于印度,一说源于原始社会。
在佛祖释迦牟尼的故乡,佛教信徒每年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到河里放灯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盂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指盛供品的器皿。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用道眼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莲求助于佛祖,佛祖让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百味五果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目莲遵佛嘱而行,其母以此“得食”。从此佛家遂定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其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自梁武帝创设盂兰盆会后渐成习俗,在我国广为流传。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到河里放灯超度孤魂野鬼。清代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场,舞狮、杂耍,演《目连救母》戏,夜晚还把内装灯草油烛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放,佛徒谓此“慈航普渡”,道徒称之“照冥引路”。设“盂兰盆”在民间倒是少见,但放灯的习俗却流传了下来,客家人在大迁移时,把这种习俗带到了全国各地。 也有很多民俗学家认为,许愿灯民俗起源甚早。
原始社会,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是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渔猎时代,人们为免风暴肆虐,在风大浪高或过危礁险滩时,用木板竹篾编为小船,放上祭品点上蜡烛灯笼,放进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这一习俗至今仍流传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渔民中。奴隶社会的周代,周公辅佐武王卜成洛邑,在曲水设宴庆祝,“流水泛酒”,“羽觞随波流”,在杯盏上点灯,随水而流。春秋时代的《诗经》,记载了秦洧两水秉烛招魂续魄、执兰除凶的民俗。在战争不断的奴隶社会,对阵亡将士实行水葬,船筏置鲜花燃灯已成惯例。晋时在每年月亮最圆最亮之夜,“纵情玩月、火烛竟宵”、“载船玩月”。这些活动,比汉代出现的道教、汉晋传入我国的佛教都早。
最初,民间的悼念亲人祭奠,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汉晋以后,宗教影响日益扩大。南北朝梁武帝崇拜佛教,倡导办水陆法会,僧人在放生池放灯;唐肃宗诏告天下设放生池81所;北宋真宗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举灯玩月,放灯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宋代道教盛行,定中元节各地燃放许愿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此后,中元节、中秋节放许愿灯的习俗就随着道教、佛教的传播而流行全国。 古时,放许愿灯的场面十分壮观。每逢放灯时节, “击渔舟,响箫鼓,放河灯,爆竹声,两岸轰轰。儿童仕女,桃红柳绿映飞萤,缁衣羽士,云眓发,齐送莲红。……”(《水口放灯词》)“江中以船二载荷花灯,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船僧呗经,铙钹、鼓吹并作,士民竞视,接踵摩肩”。(《放灯记》)“中元灯异土元形,会启盂兰灿若星。万朵莲花照秋水,可同佛火烛幽冥。”(《中元节》) 往而不可返者,年也。逝而不可追者,亲也。客家人聚居的很多地方仍保留着中元节、中秋节放许愿灯追祭先人、祈祷平安的习俗。客家人认为:为人子者,当思木本水源;祖宗已逝,祭祀不可不诚。许愿灯虽小,也会给先人带去一丝光明。许愿灯,让客家人知道根之所在;许愿灯,让客家人知道未来之所倚;许愿灯,让客家人为生者祈求平安吉祥;许愿灯,让敬祖孝老之风一代代传播下去。客家人通过这种特殊的祭拜方式,将对历史的崇敬之意、对祖先的缅怀之情释放得酣畅淋漓。 此时,许愿灯已由祭祀变成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每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视角,而这个独特的自然的视角和独特的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民族性。客家民系在形成的过程当中,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许愿灯只是其中的一个特征吧。或者说,许愿灯是一种信仰,它和宗教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人活着是应该有信仰的。以前的人们需要它,现在的人们需要它,将来的人们也离不开它。 此时,许愿灯已由祭祀变成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每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自然的视角,而这个独特的自然的视角和独特的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民族性。客家民系在形成的过程当中,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许愿灯只是其中的一个特征吧。或者说,许愿灯是一种信仰,它和宗教起的作用是一样的,人活着是应该有信仰的。以前的人们需要它,现在的人们需要它,将来的人们也离不开它。 今年中秋,在一群“好事”的年青客家人的“捣鼓”下,许愿灯又再出现在小江河上。不过,这个经历了一千多年战火和岁月的洗礼的习俗,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最初的意义,完全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入夜,天幕初垂,华灯骤放,“一江两岸”流光溢彩,灯火通明,两岸的楼房和霓虹倒影水中,如水中建造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霓虹灯下,苍苍茫茫的江流中爆出一点点红火,似流星,似火花,明明灭灭,闪闪烁烁……把小江河装扮成一条从天飘落的银河。小小的许愿灯缓缓顺流而下,多彩的江水中,一朵一朵红红的影子漂浮开去,带着每一位放灯人的愿望:对家人的祝福,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客家人心中的梦…… 这时候,小江河的夜色特别美。也许你领会过许多美丽给你的欣喜,但不一定比得过千年古城夜色中那些顺江飘零的小小许愿灯带给你的感受,星星点点熠熠生辉的许愿灯带给你的是平静,是柔美。此刻的许愿灯宛如一个个小小生灵在水中移动,那一刻,你的灵魂也会与烛光一起游动 …… 那些在河里散漫开来的小小灯火哟,陶醉了夜空,陶醉了河岸,也陶醉了这河岸边的客家人…… 各地客家都仍保存有“放河灯”习俗,尤其是七月节(中元节)期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