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客家地区的民间传说(2)
神奇的双石双石,是原合成镇属下的一个村委会,也是村名,地方名,它得名于村中两块“圣珓石”(珓读音如窖)。此石现在仍保留村中,各长1.7米,宽0.7米,酷似一对圣珓,石面呈蓝绿色,现被一树扶桑花遮盖了大部分。
我国民间,一向有到神庙中掷珓(客家话称为跌圣珓)问吉凶的信仰。珓,用两块木片或竹片制成,呈蚌形,分正面与反面,以正反面代表阴阳。在神佛面前掷珓,由珓跌到地面所呈现的阴阳面来判断是非可否。若两珓呈一正一反,叫“圣珓”,表示神佛赞许或同意;呈正面(两珓都是阴面),叫“阴珓”,表示神佛不同意;呈反面(两珓都是阳面),叫“笑珓”,表示神佛未决断前哈哈大笑,但还要再掷一次珓才能判明吉凶。
由于村里有天然的双石,于是产生了“双石庙”,据说该庙曾经香火鼎盛,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都来此庙上香占卜,骑马坐轿子的香客一到村口就必需下马落轿,步行入庙以显虔诚。但不知何时,此庙荒废了,只留下一块2.2米长的“双石庙”的石匾和断垣颓壁。但是,双石的神奇传说并没有结束。双石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据说,有个小孩顽皮,故意在双石上面撒了一泡尿,回到家里就神魂颠倒,得病不治,以后谁也不敢以身试石了。庙门口有一口水塘,面积约100平方米,深2-3米,样子很平常,但是奇在它淹人不死。传说有两例:有两个小孩在塘边玩耍,一人失足溺水,另一人慌忙赶往川塘村家里报信,从双石到川塘起码也得走半个钟头,等到亲人来救时溺水小孩竟得生还。另一例发生在“文革”期间,有一位“牛鬼蛇神”捱不住批斗之辱,企图一死了之。他先是自刎不死,后来投塘自溺,也没淹死,最后还是被人救了起来。
历史见证牙鹰寨
牙鹰寨位于原合成镇北面,海拔335米,北面属高明,南面归鹤山。南面有陡峭的石崖,崖中有洞,常有牙鹰在石洞内栖息,因此得名牙鹰寨。它是合成境内的一处险要。
山不在高,有史则名。据当地居民说,清咸丰、同治年间,此山是土客械斗的一个据点;抗日战争期间,此山又是抗日游击队的一个据点。
牙鹰寨下有长岗村,人口虽然不多,却因地处双石、川塘之间,是六堡客家村庄的交通枢纽,土客械斗时是六堡客民的集结地。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客民一度退守牙鹰寨。山顶有几千平方米的平地可以扎营,山腰有井泉,山坡斜度约四十五度,易守难攻。客民在山顶挖出一米多深、一米多宽的环山沟作战壕,壕外用土筑墙,堆满滚石,造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土人只好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企图通过断粮断水的办法迫使客家人投降。山上的客民在大石上凿出五六个舂臼,用来舂米,又扮出撑筏、撒网抛鱼的动作来迷惑敌人。山下的土人以为山上有水塘,有粮食,无法把他们困死,于是解围而去。
1945年2月,国民党158师473团围剿我新高鹤抗日游击队,在合成境内发生过多次战斗。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大部分抬到长岗医疗站。为了保障伤员的安全,负责人胡康动员村民在牙鹰寨搭了一个草棚,把十多位伤员转移到山上治疗,由交通员胡玉林运送生活及医疗物资上山补充。最后大部分伤员都伤愈归队。
六堡的客家人至今谈起牙鹰寨,都满怀景仰之情。
茶亭文化
茶亭,顾名思义是供人歇脚、喝茶水或避雨的亭子,是一种公共福利设施。茶亭比一般意义的亭子要大,是一座厅大房小的砖木结构建筑,多建于大路或山径旁边。面积在40-60平方米左右,往往有专人管理,除供应茶水外兼卖小食。旧时交通不便,村民外出多数步行,运货靠肩挑,走长路往往要歇息几次。茶亭给行人带来许多方便。它每天迎来送去匆匆过客,也成为当地居民聚集闲聊的场所,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通过茶亭传递与获取信息。
鹤山客属地区普遍建有茶亭,而且多由华侨捐资建造,捐资施茶。如南洞(龙眼洞)茶亭,白米田避雨亭,彩虹岭樾荫亭,神仙石茶亭、云乡通三堡分水坳茶亭、昆仑分水坳茶亭等,都是人所熟知的。茶亭的功能是同样的,但文化背景却不完全相同。
樾荫亭,建造在彩虹岭东麓、由鹤城攀登彩虹岭到白水带的必经之路上。清朝同治年间建有茶亭,民国初年由白水带的华侨捐资再建新亭。亭柱有一副对联:“临风落丈青松晚,越岭登山移步难”,描写彩虹山道的险峻。联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客家史专家赖际熙。他是增城客家人,晚清翰林,民国香港大学教授,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人和首任会长。他怎么会给彩虹岭的一个茶亭题联呢?相传在民国初年,雁咀村有曾氏兄弟在香港开茶庄,结识了赖际熙,邀请他来雁咀村作客,并去石门村探访赖氏宗亲。他登上茶亭时,已是下午四五点钟了,太阳开始下山,他也走累了,于是即兴吟了上述的那副对联,并给该亭取名樾荫亭。曾氏兄弟马上发动华侨、香港同胞捐资建造了樾荫亭,把这副对联刻在亭柱上。行人往来必然在此歇脚。那时正是茶贵米平的年代,种茶收入好,有人就在亭柱上再题一联:“年过月过日子易过,出山入山不如耕山”。到了民国三十二年广东大灾荒,茶平米贵,人民生活陷入困境,于是又有人改作了一副对联:“年过月过日子难过,出门入门赊借无门”。可惜樾荫亭早已倾颓,联文也不知下落;但亭址今已成为一个地名,叫茶亭顶,仍是登山人的歇脚处。
南洞茶亭,也叫做龙眼洞茶亭,也是建于晚清,地处大芙蓉坳与公鱼坑会合处,占地约200平方米,亭对面有一株大榕树,如亭如盖,可观可闻。茶亭正面墙上有一副对联:“过客莫嫌茶味淡,山居不比世情浓”,很耐人寻味。据说亭中曾有一块石碑,碑文是宣统二年由阮兰芳作的。
白米田避雨亭建于1934年,由旅居智利的乡贤陈育玲倡议,各埠华侨集资建成。当年的鹤山县长谢鹤年题写“白米田避雨亭”六个大字,每字50厘米见方,颜体,泥塑釉面,永不褪色。亭有两副对联,皆由昆山中学首任校长、前清举人林勋尧题。“白日青天不愁饥渴,米田草泽谁是英雄”,把村名嵌了进去,还说明亭中有茶施有零食卖,可解饥渴。另一副联是“栉风沐雨,走半生难离白米;利物济人,进一步便到神仙。”此联寓意双关,特有韵味:栉风沐雨,利物济人,是避雨亭造福人群的功能。联文有两层意思:人生一世须臾离不开白米,白米指粮食;过客在亭中石板凳上躺着,沉沉入睡,清风徐来,如神仙般快活。第二层意思是,从禾谷、三堡、鹤城往水口、石埗、址山,必需经过白米田村,故“走半生难离白米”,“白米”则指地名。再从白米田到神仙石(地名)仅有一步(10华里)之遥,故“进一步便到神仙”。此联有虚有实,确是妙联。此亭之南也有一株亭亭如盖的老榕树,衬托茶亭景致。在上世纪60-80年代经济困难时,政府还给该亭保留一个商品粮指标,由归侨经营管理。
茶亭门面宽阔,亭内设有十条八条青石板供过客随便坐卧歇息。近村的茶亭常常座无虚席,大家聚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聊天,摆“龙门阵”,传递道听途说的新闻。 原帖由 zsjongz 于 2006-12-22 14:31 发表
(客家话称为跌圣珓)
跌圣珓-------与梅州的叫法完全一样
用线串连的两扇贝壳,按求签的仪式,两片均朝上则称"笑告",不示凶吉;一上一下则为吉,两片朝下则为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