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发表于 2006-12-20 12:27:28

音樂奇葩-江文也

  江文也,本名文彬,西元1910年6月11日出生,祖籍是福建永定客家人,父親江溫均、母親鄭氏,1914年舉家遷居廈門。1918年江文也進入廈門旭瀛書院求學,1922年母親病故,遂轉往日本長野縣,進入上田中學就讀。1929年中學畢業後,遵照父親遺囑進入東京武藏野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就讀,由於喜愛音樂,課餘時間前往上野音樂學校進修,選修聲樂與音樂基礎理論等課程,作曲老師是橋本國彥。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後,隨即到一家印刷工廠當排版學徒,工作之餘拜日本名音樂家山田耕筰學習聲樂及作曲。同年秋天,參加日本第一屆音樂比賽,獲得聲樂獎入選;1933年再度獲獎,並獲藤原義江歌劇團團長賞識,聘為該團藝員,擔任男中音。

  1930年代,江文也在日本樂壇逐漸展露過人的才華,在各項音樂比賽中屢獲大獎。1934年3月管絃樂《白鷺的幻想》獲得日本全國第三屆音樂比賽作曲祖第二名,1934年6月7日至8日,參加藤原義江歌劇團第一次公演,演出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由於江文也在音樂方面的出色表現,獲得當時上田市長千金龍澤信子的芳心,而結為連理。1934年8月11日至19日,江文也參加留學日本的台灣習樂學生組成的「鄉土訪問音樂團」赴台公演,並特別為闊別已久的故鄉創作《台灣舞曲》,同時在巡迴公演之餘蒐集各地原住民歌謠。1935年管絃樂《盆頌主題交響曲》獲日本全國第三屆音樂比賽作曲祖第三名;1936年管絃樂曲《台灣舞曲》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地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文藝競賽中獲得二等獎,並榮獲大指揮家溫格納爾銀牌獎,這是江文也在世界的成名作品。

  1937年管絃樂曲《賦格序曲》日本全國第六屆音樂比賽作曲祖第二名;1938年《鋼琴斷章小品集》在威尼斯舉行的第四屆國際音樂節,榮獲作曲獎。

  1938年秋天,在前輩音樂教育家柯政和的邀請下,江文也轉往北平,在北平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課程,課餘從事中國古代和民俗音樂之研究。

  1939年初江文也在認識一位北平第二女師音樂系學生吳蕊真,兩人極為投緣,江文也甚至為其改名為「吳韻真」,之後,兩人不顧家人反對而結為連理。1938年至1945年是江文也創作產量最多的時期,他先後創作了許多富有民族風格、旋律優美的作品,如《春曉》、《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漁翁樂》…等。1940年,舞劇《香妃傳》在東京高田舞蹈團演出;而管絃樂曲《孔廟大成樂章》,由江文也親自指揮日本新交響樂團,分別在3月及8月在東京放送局向中國、南洋、美國等地廣播。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江文也因為抗戰時期曾為親日組織「新民會」做事而遭逮捕入獄;出獄後,短暫在北平郊區一所回民中學任教,此時,江文也創作了大量的中國調式天主教聖歌。1950年江文也轉往天津中央大學音樂系擔任作曲教授,課餘仍勤奮創作。然而不幸的事卻一再發生,1957年江文也在「反右運動」因台灣人身份被畫右派,教學、演奏、出版的權利盡被剝奪;1966年「文化大革命」時挨批挨鬥,被打入「牛棚」;並在1969年被送往河北清風店第38軍部隊接受勞改。1976年四人幫垮台,江文也在1978年終於獲得平反,恢復原教職,但此時他因為多年勞改生活,歷經兩次吐血、數次中風而癱瘓在床。在晚年生活漸趨安穩之時,江文也仍勉強創作交響樂曲《阿里山的歌聲》,然而卻在1983年10月24日因腦血栓症逝世於北京,此曲也成為未完成的最後遺作。


年表
1903 1 10月4日出生於屏東縣萬丹鄉。
1909 6 進入萬丹公學校就讀。
1917 14 進入台南師範學校預備科。
1918 15 8月24日台南師範學校本科一年級。
1922 19 自台南師範學校畢業,留校執教,任台南師範學校府屬公學校訓導。
1924 21 升任台南師範學校府屬公學校音樂科正式教員。
與台南市望族劉鸞小姐結婚。
1926 23 長子秋笙出生。
1928 25 長女琴月出生。
赴日本國立高等音樂學院留學。
1930 27 轉學東京帝國音樂學院。
1931 28 創「西洋六線式記譜法與理論」。
自帝國音樂學院畢業,留校擔任助教。
1932 29 升任帝國音樂學院副教授。
1933 30 奉派返台擔任屏東高等女學校教師。
1940 37 擔任屏東師範學校教諭,同時兼任屏東高女、屏東中學校、屏東農業學校音樂科教師。
1943 40 創作管絃樂曲《台灣舞曲》。
1945 42 兼任戰後屏東女中首任校長。
1946 43 8月13日參加台灣文化協進會音樂委員會初次懇談會。
9月17日獲聘擔任台灣文化協進會舉辦之「光復週年紀念音樂會」籌備委員。
1949 46 辭屏東女中校長職。
擔任台北淡水中學代理校長。
1950 47 擔任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音樂科督學。
擔任台灣省文化協會全省音樂比賽評審之一。
1960 57 獲教育部聘任為國民學校課程修訂委員之一。
1962 59 催生台北市教師交響樂團成立,為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前身。
1963 60 李志傳所創的「六線譜」理論在東京舉行的國際音樂研討會中,以團長鄧昌國為論文提案人發表。
1943年創作的管絃樂曲《台灣舞曲》,在「製樂小集」第三次發表會中,由李志傳親自指輝台北教師交響樂團首演。
1965 62 與林福裕合編之「國民學校音樂課本」獲教育部審核通過出版發行。
1969 66 退休。
擔任中華民國音樂教育協會理事、常務監事。
1971 68 擔任台灣神學院副教授兼任教育音樂系主任。
在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擔任長老。
1975 72 因心臟衰竭逝世於台南,享年72歲。

http://folkartist.e-lib.nctu.edu.tw/person/inSide15.html

andrew 发表于 2006-12-20 12:29:15

江文也
江文也(1910年6月11日—1983年10月24日),原名文彬,作曲家。祖籍福建永定,客家人。1914年遷居廈門,1922年轉往日本就學。1929年入讀電機科,課餘進修音樂,作曲導師為橋本國彥。1932年畢業,當排版學徒,工餘拜山田耕筰為師,學習聲樂及作曲。之後數年,他在日本內的比賽屢屢獲獎。1938年到北京教授音樂,同時研究中國民俗音樂。

由於曾居於日本,跟許多日本組織都有交往,他多次受到逼害。在1945年他入獄,文革時被指是右派。


[編輯] 作品
《白鷺的幻想》
《台灣舞曲》
《盆頌主題交響曲》
《阿里山的歌聲》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1%9F%E6%96%87%E4%B9%9F&variant=zh-tw

andrew 发表于 2006-12-20 15:43:16

江文也

http://www.sunrise-records.com/ok/index.phtml?PUT=t6_show&ID=185

andrew 发表于 2013-10-24 23:24:55

本帖最后由 andrew 于 2013-10-24 23:25 编辑

【哀哉江文也】

呂岱衛 l 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 ... 2619&type=1&theater

今天是台灣音樂家江文也在北京因腦中風而逝世的日子,算算時間已經整整卅年了。

我還真的想不出有哪個音樂家比他還悲情的了,這樣的人物如果是西方人,早不知會受到多少敬重與研究了,電影也不知道會被翻拍幾次了。

馬勒曾說他自己是個三重無國籍之人,而江文也不也如此嗎?受日本音樂教育啟蒙卻不是日本人、到了中國被打成右派、而在台灣卻又被當成是台共,作品在台灣全部禁演....。

馬勒用時間證明他的時代已經來臨,然而江文也呢?對許許多多的台灣人來說,卻仍只是音樂字典上的一個名詞。 我們還要多久才會知道他的偉大與重要?

可知當年他的《台灣舞曲》震撼了多少歐洲人?《孔廟大成樂章》裡頭涵詠了多少中華文化?而未竟樂章《阿里山的歌聲》又積蓄了他多少的鄉愁?

如果到現在你還不認識江文也,就請先聽聽他的作品吧!聽聽在那聲音裡有沒有讓你熟悉的、屬於家鄉的氣味。

希望有天,江文也能像西方的馬勒一樣,成為東方人的顯學,讓他的音樂廣為人知,傳唱永世。

音樂連結:《台灣舞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7jhvwG9hdo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7jhvwG9hdo

namlow 发表于 2013-10-25 10:21:05

还不知有此人物!上面的介绍文字看不出特色。听其音后我再来点评。

namlow 发表于 2013-10-25 14:34:27

1936年管絃樂曲《台灣舞曲》
江文也仍勉強創作交響樂曲《阿里山的歌聲》
====================================
可知當年他的《台灣舞曲》震撼了多少歐洲人?《孔廟大成樂章》裡頭涵詠了多少中華文化?而未竟樂章《阿里山的歌聲》又積蓄了他多少的鄉愁?
=====================================
这是他一生的人生三部曲, 正在找来听!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樂奇葩-江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