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電視成立之後(转)
客家電視成立之後范振乾教授
從「冇聲冇息」到「有影有跡」這條路,客家台灣人中的一群有識之士,前後奮鬥了十五年(1987-2003),只因為「存在才有希望」。
一、家文化社會運動的新起點
客家電視的開播,不只是客家文化社會運動的里程碑,也是此一運動的新起點;從客家的主體性切入,客家電視能否順利發展,則是建設台灣社會成為具有多元民主文化的理想能否落實的一項指標。
客家話說「冇聲冇息」,指的是某一個人或某一群體從社會上或人世間消逝,別人看不到他(們)的形體,也沒有他(們)的任何訊息。數十年來,客家台灣人隱藏了、或不再具有和其他族群之間差異的最主要能力表徵――說客家話,所以旁人在聽不到客家話的情形下,自然也就不知道客家人在哪裡,或身邊有誰是客家人。過去台灣的客家族群普遍被形容為「隱形人」,指的就是這種「冇聲冇息」、「退縮隱沒」的狀態。
這樣的現象不止其他族群不認識究竟什麼是「客家」?連客家人本身也不清楚「客家」是什麼?就在上個月(七)初,本人參與一群有志從事客家影像紀錄工作的年輕人的專題研討時,他們對客家的印象(image)仍以「負面的、模糊的」居多,對自己族群的認識幾乎是模模糊糊、或以偏蓋全,甚至是跟著其他族群對客家的(負面)評價走,這就更加顯示客家電視播出的迫切性與重要性了。
另一方面,近年來有許多人在主流媒體上常以嘲諷或不屑的語氣說,台灣的有線電視頻道已經是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地区了,無線電視也有五台,何須再有一個客家電視頻道?這一現象正好反證了台灣社會並不知道什麼是多元文化,或台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認知是有限的,也欠缺對多元文化的尊重。試問在這些有線無線電視上出現過幾次客家節目?台灣長期在這樣的政治文化基礎上,「民主」自然不易滋生發芽,即便解嚴十六年了,總統也民選兩次了,但民主仍常流於形式,停留在口號階段。此一現象也說明了,長期以來,台灣執政當局對台灣是一個多族群構成的社會此一史實,採取漠視或忽視的態度,特別是在各級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如公共媒體或執政當局掌握的媒體傳播)上如此。然而這麼說,並不表示客家電視的成立,就一定能使台灣邁向多元文化的社會,還需看客家電視能否扮好「窗口」角色與「平台」的功能。
二、扮好「窗口」的角色
在這媒體的時代,客家電視不只應該成為客家族群傳承、發揚族群語言文化的利器,它也應該成為促進台灣社會民主多元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客家電視至少要能扮演「窗口」與「平台」的兩種功能。
首先就客家電視的「窗口」角色來說,前文曾提及迄今客家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模糊的、負面的」,因此,如何能透過不同的節目,具體而精準地呈現客家人在不同時空與不同領域的真實相貌,例如客家的傳統經典與現代創新、鄉村客家的質樸與都會客家的繁華、表現客家內心世界的人文藝術與穿越時空的外在風華等等。
過去長久以來缺乏媒體資源,而且與社會的「闡釋權」與「教育權」幾乎無緣的客家,有了客家電視之後,從此應該站穩主體性的腳步,透過此一媒體利器,忠實的呈現自我,勇敢的表現自我。不只讓客家人本身知道客家是什麼,客家為什麼是這樣、哪裡有客家、客家和其他族群文化的差異與互動情形、客家文化的豐富內含與精緻面向、、、等等,這是增進客家族群自我認同的必要步驟與有效方法。
同時,前述的作法,也可以提供社會各界及非客家族群認識客家的機會,將社會長久累積下來對客家的種種負面、模糊的印象,藉著客家電視此一「管道」逐步獲得改善與澄清,從而建立對客家較為正確的看法。
我們以為,各族群之間唯有彼此均有公平合理的自我呈現機會,相互間才能有正確的認識,這是在台灣這個多族群構成的移墾社會,要消除族群間因種種歷史錯誤所造成的誤解、改變對他族的偏見,進而逐步建立懂得互相尊重、包容文化差異的多元民主社會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的一步。
然而客家電視能否適當又準確的扮演上述的「窗口」角色,完全取決於主事者的觀念與能力。因為客家電視的經費來自政府預算,故其性質不是「商業電視」,它應該朝製作「精緻」節目為首要考量,它的節目內容呈現可以是「綜合電視台」方式,但它在本質上卻又是有關客家的「專業電視台」,所以它的定位應該是「準公共電視」。因此我們深盼客家電視台的執事諸君,對於它的定位能夠認清此一責任重大的「窗口」角色,不只要精準又忠實的反應客家內部的「多元」,同時又能讓客家外部的社會各界與非客家族群從此有正確接觸認識客家的機會,使客家電視超越族群與黨派,成為全社會的「公器」,這是我們在客家電視成立之後對它最誠摯的期望。\r
三、發揮「平台」的功能
其次是客家電視要發揮「平台」功能。這是針對客家語言文化的「時代性」與「社會性」而言。
先就客家語言的腔調部分簡單說明,目前客家語言腔調甚多,各有各的傳統與特色,客家電視在節目的呈現上,主事者一定要摒除某種腔調「唯我獨尊」的心態,讓各種腔調的客語都有合理的發展空間。讓過去習慣使用某種腔調的人透過客家電視彼此互相認識、熟習、與學習。這是一種適應能力與包容能力的練習,也是民主多元社會必備的素養。當客家人批判政府或強勢族群常有某種形式的「沙文主義」時,客家內部優勢腔調的使用者也不可有任何形式的「沙文主義」。
再就「時代性」與「社會性」而言。五十餘年來,正當時代與社會變化最激烈、科技進步最快速、海內外交流最頻繁的時刻,客家語言文化在走出客家莊之後,便難有發揮的餘地。即便在客家莊,由於客語受到「獨尊國語」政策的壓制與排擠,在經濟生活上又無法與閩南語相抗衡,致使青少年與客家語言文化無緣,中壯年亦深受影響而逐漸遠離自己的族群語言文化。如果「客家電視」的成立代表的是十五年來客家有識之士追求「客家文藝復興運動」的決心,那麼,如何使客家語言文化具有「時代性」與「社會性」,便是客家語言文化能否重返「公共領域」與「知識領域」的先決條件。唯有如此,客家語言文化才有與時俱進的競爭力。
在前述的認知下,客家電視無論在新聞節目、談話性節目、音樂戲曲節目、綜藝節目、或其他型式的節目,在語言的使用、人才的養成、服飾的裝扮、音樂的表現、美學的呈現,都要以「時代性」與「社會性」作為首要考量因素,使各種節目的呈現成為客家語言文化具備更高的「時代性」與「社會性」的進步動力。這是對客家族群的自我挑戰,也是一種整合、去蕪存菁的過程。因此,客家電視一定要有請益各方面專家學者與耆老的能力,豁達地開放客家電視作為包容各方意見的平台,才能進一步發揮其整合、進步的平台功能。
四、重建客家語言文化的競爭力
增進客語的「時代性」與「社會性」當然不是一蹴可及、「打卵見黃」的簡易工程,而這正也是具有「準公共電視」性質的客家電視做得到,一般商業電視不易做到的地方。
總之,客家電視成立之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它成為客家語言文化強而有力的傳承發揚利器,扮演真正的「公器」角色,這樣才能對台灣社會的多元民主做出貢獻。
(本文稿係筆者於2003年8月3日,應邀在「從客家看台灣社會文化問題」座談會上擔任「與談人」之講話內容,刊出前曾略做修改。座談會由賴澤涵教授主持,主辦單位是「台灣心會」及「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网络来源:http://203.69.74.188:8105/TADetail.asp?ManagerID=14&WhichTopic=9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