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客家 发表于 2006-11-12 21:02:20

梅州-世界客家人的中心

客家的先民是中原漢族,由于戰亂、飢荒等原因,輾轉南來,首先在長江中下游的安徽、福建、江西定居,然后逐步向南遷徒。秦統一東南沿海和粵桂地區后,建立南海郡,而今梅州地方當時則屬南海郡揭陽縣所轄的一個地區。秦、漢朝代派駐嶺南戊邊的數十萬官兵,有一部分留在梅州地區安家落戶;其后是西晉至唐、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間,歷代出任梅州的官員、貶謫官吏,更多的是避戰亂和自然災害多次輾轉遷徒到梅州的黃河流域一帶的中原漢人;原業居住的梅州地方的越、瑤、畬等土著民族,在跟南來漢人長期的經濟文化交往也逐步被融合為漢族的。以上世代繁衍在這粵東山區的居民,就成了當今梅州客家的先民。


粵東山區 鐘靈毓秀

    梅州地區北部有項山山脈橫亙,中部有蓮花山脈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直至豐順的八鄉山,西至陸河縣境。整個梅州地勢北高南低,形成周圍多山、中部丘陵環繞,山岳、河川谷地、山間盆地相間的“盆地地形”特點。北部千米以上的山地阻擋冬季北方寒流的侵襲,梅州比同一緯度的韶關溫暖;夏秋台風有了蓮花山脈屏障,不致造成大范圍的風害。平均風速最(風速平均0.9米), 有利于水稻、甘蔗、木薯、柑橙、黃紅煙等作物種植。在隆起山地之間或邊緣,產生許多斷裂或凹陷而形成的盆地。以興寧盆地面積最大,約三百多平方公裡,梅縣盆地、湯坑盆、蕉嶺和新鋪盆地,各一百多平方公裡,由河床沖積土層肥沃,農作物種類多,人煙稠密。大致以梅州城為中心,東北至福建龍岩市(有10個純客話縣)、北至江西贛州市(有10個純客話縣)、西至連平、和平縣境(有11個純客話縣),以500公裡為半徑,面積約3萬多(梅州市七縣一區占1.62萬)平方公裡, 人口約1,000萬人。

    在古代,客籍人南遷后,披荊斬棘,改造大地,使閩西、贛南一帶“其比膏腴,稼穡滋茂,有美釀(酒)”;梅江流域兩岸是“林菁深密,野象橫行,鱷魚肆虐,瘴氣熏人”之地。南遷的漢人憑中原地區較先進的耕作技術,辟土開疆,利用嶺南高溫多雨,農作物盛產的良好條件,使昔日的“瘴癘之鄉”,變成“梅花十裡”的富庶田園。據北宋初《太平寰宇記》載,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梅州客戶367戶,占總戶數23%,至宋嘉 年間(1060年),“客戶”超“主戶”,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反客為主,“主戶”被同化了。時間只相距100多年,而人口卻增長7倍之多,此乃大量客戶遷入之佐証。 漢族南遷帶來中原文化與建築技藝,結合嶺南自然環境、風情的特點,在州(縣)治築城,在城中建閣,在風景名山建亭、建寺廟和書院。明代張氏繪的《程鄉勝跡圖》,是集當年梅州的山巒、城廓、寺廟、樓閣、亭榭……風景縮影畫。

    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林產品的交換,漁、鹽產品從潮揭輸往閩贛,經梅江及其支流北運過山隘口入福建、江西,梅州成為閩、贛、粵三省邊區內陸交通中心。北宋時在松口、三河壩等鎮設鹽務,收取商稅。據《九域志》訊載,程鄉(梅)縣有李坑 (梅西區)、梅口(松口)、雙派、樂口和松源五鎮。小城鎮給手工業和商業貿易提供依托,文化事業的繁榮創造條件。到明嘉靖時代( 1522─1566年)。梅州科甲鼎盛,民亦殷富。“梅西酒肆, 笙歌達旦,儼小秦淮”,與蘇杭媲美。清代繼之,展現當年梅州古代南國風韻。


北門南關 易守難攻

    閩粵贛三省邊區的地理位置,對梅州的歷史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從廣東開發歷史看, 韶關和珠江流域(粵中)建縣時間比梅州為早。秦漢時期,中原漢族溯湘江、贛江上游跨五嶺山地隘口,最早來到嶺南開發建設,梅州作為僻居一偶的山區,卻又為南管的漢族提供有利的避難之所。客家的多次南遷,樂居于此,成為全國客家最集中的地區。尤其利用國上周多千米以上山峰環繞,中部盆地谷物農產豐饒,林木滿山。東北部松源鎮附近山隘可入福建汀州;西北部的長田、良畬附近的隘口可進入贛南的筠門嶺鎮,兩者可稱梅州的北門。梅江東南流入潮洲、豐順揭嶺隘口通揭(陽)、潮(州),堪稱梅州的南關。南宋王室自臨安(杭州)失陷后,由浙閩輾轉南遷,原擬駐守泉州,因州官降元,王室繼續南行入粵,文天祥率將士從福建龍岩南來收複梅州,並招集義兵,梅民從者極眾。文丞相曾意圖憑贛南粵東的地利、人和(文天祥,江西吉安人,客屬)條件抗元複宋室江山。明末,平遠籍人謝志良(山西太原府總兵)擁立明太祖九世孫(朱聿鍵)在福州為隆武帝,后退守汀州,命其子謝上逵回平遠募兵,在五指石興建行宮,構築營壘,以為后計。雖謝志良與帝為清兵追殺,但謝上逵繼承父志,結綱忠義達數萬人,以五指石山險為根據地,在粵贛閩邊區堅持了十多年清複明斗爭,並數度攻占平遠縣城。清廷一再遣使厚爵招降,均遭嚴詞拒絕。清兵不斷圍攻,皆損兵折將。清順治十年(1661年),清廷集粵贛閩三省兵力圍攻,久不能下,后因糧絕,堅持了15年的五指石基地,卒被攻破,謝上逵被捕遇害。清廷猶恐枯草複萌,特派兵百名駐守五指石達146年之久, 直到嘉應十二年 (1807年)撤廢。清末,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于清咸豐九年(1859折)由翼王石達開部屬石鎮吉、石鎮常率兵五六萬人,于二月攻占嘉應州城,駐守半個月后因清軍分兩路進逼而退。太平天國天京(南京)失陷后第二年( 1865年),由康王汪海洋、 偕王譚體元率部10萬眾轉戰到嘉應州時,清廷派左宗棠率閩粵贛三省大軍圍剿,激戰兩個月,太平軍失敗,被清軍大殺,加上天王洪秀全祖籍嘉應州石坑,再受株連,受害極重。宋末抗元,明末反清,太平軍殘存力量等,都曾思以梅州為複興基地。事雖不成,但這種堅持斗爭的歷史和英雄主義的氣概,均充分表現客家人富于革命精神。近代日本歷史學家山中縣造在他的著作《客家與中國革命》中寫道: “粵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與客家人無關的。中國最顯著的例子,當推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是客愛的后裔外,其他主要助手,亦有許多是客家人。”

    眾所周知,清末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基本群眾,大都是廣東、廣西的客家人和上帝會的教徒。揭竿起義的金田村就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洪秀全的祖籍原在嘉應州石坑鎮 梅鄉楊梅圳村。據花縣官祿埔洪氏族譜載: 洪秀全遠祖由安徽省盱眙縣 (今歸江蘇)遷婺源縣轉江西饒州,又轉閩亞江,才遷廣東豐順,再由豐順遷梅縣石坑鎮 梅鄉楊梅圳村定居下來,始建房屋名“梅魁第”。至清康熙、乾隆年間,洪秀全的太祖英倫公隨其父( 沿三) 由嘉應州石坑遷往花縣福源水及官祿埔居住的。《清檔案館太平天國史料》亦載;洪秀全的原配“賴后,嘉應州人,天足,能騎善射。”太平天國的主要領導人馮雲山,是花縣客家人,與洪秀全同學;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均是廣西客家人,其他如羅泌芳、宋如孝、侯官勝幾個王及洪秀全的妻弟賴漢英是嘉應州人。天京失陷后,康王汪海洋率領太平軍的殘部到嘉應州,與清軍左宗棠對抗一段時間,終至寡不敵眾,全軍覆滅。左宗棠在給清廷的奏折中說:“太平軍起于嘉應, 滅于嘉應”。


繁五嶺而衍諸四方

    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的辛亥革命,亦有不少客家人及其后裔參加。據《國父源流考》(羅香林著)和《孫氏宗族世系表》記載,孫中山由一世開基祖友松公等,于明永光年間( 1403─1424年), 由福建遷到廣東程鄉縣(今梅縣)。其后,他的裔孫遷紫金。孫氏十二世祖連昌公,初遷增城,再遷香山翠享村。到孫中山的長子孫科夫婦,共十九代。由此可見孫中山是客家人的后裔。宋慶齡一家也是從嘉應州遷到海南島的。 路易? 艾黎在《回憶宋慶齡》一文中寫道:“她(宋慶齡) 的父親出生在廣東東部梅縣遷到此(文昌縣)的一個能干的商人家庭裡。”作者還說:“據調查, 海南文昌縣的客家都是從梅縣轉遷過去的”。此外孫中山的得力助手廖仲愷,是廣東惠陽縣客家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也有不少客家人。世界聞名的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紫音(原名周月賓),其父周蔭桐,母親是比利時人。她在自傳式的巨著中有些章節寫道:“我的祖先姓周,來自廣東梅縣, 一個純粹的客家人地區。我的祖先在十三世紀定居于梅縣,約在1682─1710年(康熙年間)遷移到四川省。我們的家譜記載著先祖移來四川時,是一個沿途叫賣的小販,非常貧苦的一個人。”這個記述,正反映清康熙年間,由于張獻忠入川,與清軍幾經鏖戰,雙方傷亡慘重,人口嚴重流失。由于四川地廣人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致使清遷作出“移湖廣,填四川”的決策。優待凡入川的男丁補助白銀八兩,婦女補助白銀四兩,從而使一批批想擺脫“飢飽半年糧”的客家人,進入“天府之國”。朱德在《母親的回憶》中說,他的上代是從韶關入川的,他還能講客家方言。

    “逢山必有客”。梅州隨著人口增長,至清初嘉應五屬戶口己達1.7萬余。據中山大學徐俊鳴教授研究, 梅縣從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和嘉靖元年(1522年)相比,人口增加3.8倍,而人均耕地從過去30畝降為8.8畝。到清嘉應二十五年(1824年),嘉應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135人,僅次于廣州、潮州、高州三府, 居全省第四位。由于梅州人口激增,帶來糧食不足等經濟困難,且梅州受季風氣候影響,旱澇災害頻繁;加上宋末元初、明末清初的戰亂,使客家人不斷向海外擴展。如明末鄭成功鎮守閩邊,衛護海防,后率軍渡海,收複台澎寶島,其將士多為客家人。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華縣武狀元李威光,奉命圍剿海盜,其部屬多為梅州子弟兵,后駐扎台灣。蕉嶺籍丘逢甲, 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三月毅然組織台灣義兵,以抗日保台, 當義軍醞釀成立時,蕉嶺各地志士聞風而來參戰。丘逢甲起義失敗后內渡,而義軍中的客家人卻散落在台灣各地,至今有新竹、苗栗、基隆等10多縣市共約五六十萬,“同是梅花嶺外人”。

    “逢洲也有客”。十八至十九世紀末,西方殖民主義者統治東南亞、非洲各國,為采礦、種植橡膠等需要,大量招募華工。許多客家人以“士頭棟仔”身份拋妻棄子,離鄉背井,跟著洋人或其代理人漂洋過海到國外去做苦工。當時梅縣農村唱 “十送郎”,“十別妻”的山歌很滸。“妹送親哥到汕頭,一見大海妹就愁。七洲洋上七日夜,孤單親哥水上浮”;“汕頭行出七洲洋,七日七夜水茫茫。苦勸親哥你莫走,你今走后家難當。”這就是當年客家人出洋謀生的寫照。昔日地道的客家人而今稱華僑,他們經過漫長歲月的繁衍遷徒,現旅居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230多萬人,其中台灣54萬、港澳32萬人。他們中有許多人還能講客家話,逢年過節還延用客家祭祀之儀。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梅州-世界客家人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