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梅州金柚迫在眉睫的问题
又到金柚成熟时节,梅州金柚即将上市广东各城市各大小商场、大街小巷。作为梅州人特别是梅县人,感到特别高兴。
但是欣慰之际,有个严重的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目前,市场上金柚质量良莠不齐,很多大商场买不到质量好的梅州金柚,而好的金柚却找不到很好的媒家,在大街小巷中叫卖,影响力小,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梅州金柚的档次(与官溪蜜柚相比,官溪蜜柚确胜我一筹)。
如何维护自己的品牌;如何创造新的品牌形象,是每个梅州金柚收购商、经销商以及广大梅州人共同努力大事及应尽义务。
因此,品牌战略是梅州金柚迫在眉睫的问题。
:jump::jump::jump: 去年这个时节,,我在广州工作,在棠下好又多买了4个柚子(1.2元/斤)。
回去吃,又苦又涩,一个都不能吃!
这不是坏我们梅州的招牌吗?:@:@:@
当时我就很气愤,给好又多的经理投诉,经理说他们调查后一定严肃处理,但是没有后文。
我觉得作为梅州客家人,一定要负起责任来,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品牌,维护家乡的良好声誉!!:jump::jump: 我在广州的时候发现很多假冒梅州金柚的,根本不是梅州的.
难吃,好多人没卖到好的金柚,对梅州金柚有点微词!
所以,最好在广州也搞专卖........ 既使是梅州本土生产的柚子质量参差不齐啦。
很多大柚园为了更高产,更少工作量,都是用化学肥料,这样催起来的柚肉根本就不会甜,且还会苦,只是外形大而已。
像我老家自己种的用猪粪做肥料的长出来的柚子那才是甜中有蜜味。我都一直很郁闷,商贩收柚子的时候只是看大小,根本不看味道。
所以,我认为,是梅州自己在毁梅州金柚的招牌,看这几年收购价的低下就知道固然有各地方柚子的增产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梅州的柚子并没有以前那么好吃了,梅州本身的金字招牌含金量正在降低。我看现在最主要的是怎么维持自己的金字招牌才是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snowinwine 于 2006-11-3 22:13 编辑 ] 作为一名梅州人,大家出谋划策,共同努力起来,打响梅州品牌!! 近日看见中央7台播放柚子的记录片,满以为是我们梅县的,后来才发现说的是福建的琯溪.他们的蜜柚用了纸套包装,卖象金黄好看的很.这个是希望梅县果农学习借鉴甚或加于创新,不用安于现状,要有大品牌,大市场的概念. 那些难吃的都是假冒的,正宗在梅县产的,是不会苦又酸的!!所以我们客家人应该合力打击那些假冒的!!!! 农家肥培植的金柚是很甜很爽,可是连年的烂价实在太打击我们的积极性,我家的柚树都种了有十几二十年了,可是就是没有很好的回报,四五毛钱的价格,一年的劳作到头就是换得一声唉叹……
出路?出路? 听家人讲今年的金柚价格也不怎样好,到现在为止我家乡的柚子很少柚商来问津。
确实,如今的柚子越来越难吃了,大家都讲求产量而少关注质量。因为价格低所以成本也降低,减少投资成本而将会影响质量,质量差市场需求量将减少,需求量减低价格又怎能提高....如此下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以品牌为导向以销售为最终目标是我们农民最终要认清的问题。 我参加广州果蔬博览会有见到梅州金柚,但推销力度不够!展位特色也不够! 今年的金柚销售不错啊,好的去拿要1元左右,其它都要7,8毛钱! 偶家种的柚子都是很能好吃的,甜中带蜜!
可是去年开始染上一种不知什么治不了的绝症,
所有的柚子到五六月份时就开始不长个了
到收成季节变得没水份没糖份,好难吃……
正打算把树都砍了改种其他水果……
PS:楼主,这个话题不错,我借来转贴了。谢谢。:loveliness: 经常可以看到卖不出去的柚子被倒在河里······确实很无奈·
缺乏政府引导,金柚变烂球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品牌?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总和。这种关系总和,包括了它的品质、命名、定位、个性、口号、包装、渠道、服务、宣传等等,任何突出其中一点或几点而忽视其它点,都将误解品牌的实质而导致我们熟悉的“木桶短板”的生成。一、名称问题
就以梅州柚子来说,从产品角度来说属于沙田柚的一种,将之命名为“金柚”在名称方面有着可取一面,然而所传递的含义弥漫着浓重的爆发户味道,而缺乏农产品最需要的乡土气息和原产地印记。从新西兰奇异果到加州新奇士橙,再到日本的富士苹果,抑或是法国干邑葡萄酒,还是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橄榄油,无一不是首先传递原产地这个最关键的信息。对于农产品而言,原产地意味着品质、标准和差异化,而梅州金柚在这一最基本而最重要的信息传递上,是非常的失败,在外地市场,“客家沙田柚”、“梅县金柚”、“梅州沙田柚”等名称不一,混乱不堪。
二、品质问题
农产品的价值就是传统,消费者消费农产品需要的不是高科技,而是需要传统、原始的味道和感觉,我现在基本不吃梅州的柚子,味道单一、缺乏水分、果肉缺乏弹性……这是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以及没有在科学规范下种植出来的怪胎,看看现在市场上梅州柚子的价格,就知道它现在是多么的贱。
三、包装形象问题
这里就不说了,非常土气,梅州人非常缺乏市场化和商业化气息,而且自我感觉良好。最变态的做法是在柚子外面套一塑料网,像不像套了个安全套?塑料与食品的天生排斥在这里得以最大的发挥。
四、深加工问题
农产品的原始消费始终有限,它必然有一个深加工的后续产业链,才能足于支撑庞大的产量,无论是加州橙还是日本苹果。质量好的、个头大的、符合标准的柚子作为原始消费进入市场,在控制数量的同时控制质量,提高市场价值;质量一般的、样子丑陋的进入后加工市场,同样提高附加价值。在这一点上,梅州似乎缺乏这方面的技术、耐心和勇气。
四、政府引导问题
所有问题,都归根结底到政府引导问题。农产品的品牌化进程,必须在政府或者以政府为主导的行业协会的引导下,才有足够的力量和凝聚力来做好。而梅州的官僚,能干成什么事呢?
结论:
梅州的金柚,就等着它慢慢的死去吧!金柚变烂球,没有希望的,除非政府有心行动,做些对人们有用的事情。
(转一则)日本政府如何在品牌农产品发挥主导作用的?
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4983&id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