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客家主体是古越族-作者:丘菊贤
编者按:客家根在中原,是汉族的一个分支,已为历史事实所证明。然而房XX先生编撰的《客家源流探奥》一书及有关文章,却认为"客家主体是古越族","客家人之根在中原在(南方)客家山区",是古越族人同化了(南下)的中原流人(汉人)","客家妇女宗源是南方土著"。本文针对上述议论进行了批驳和澄清。一、客家为汉族已属定论。
根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客家人共6650万人,他们除分布在中国各地外,还散居在世界五大洲各国,其历史贡献是人所共知的。但客家属何族人的问题,在旧时代始终得不到合乎情理的解决。旧时代言及客家,客字左旁要加个反犬写成" ",客家受尽凌辱和污蔑。本世纪客家问题曾引起"三次风波"。第一次是1905年,因广东学人黄节编撰《广东乡土历史》一书中,引用西方列强御用文人写的《中国地舆志》的材料,把客家人说成不是"汉种"也不是"粤种",且否认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极力贬低客家人的地位。此书发行后,引起广州、嘉应州、潮州、惠州、韶关等地客家乡亲的愤慨,纷纷集会、散发传单表示抗议并成立客家研究会,有理有据地讲释"客家"由来,驳斥黄书的奇谈怪论。参加这次抗议活动的有清末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和祖籍嘉应州的台湾抗日义军领袖丘逢甲等客家先贤。结果迫使广州的提学使(主管教育官员)出面道歉。第二次是1920年,包揽中、小学用书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一部由殖民主义者雇用文痞编写的《世界地理》。书中介绍客家人由来时,说客家是野蛮的"部落"、"退化"的人种等等。立即引起广州、上海的客属学生,工商、华侨各界人士纷纷集会,表示抗议,还推举代表与该馆交涉,结果迫歙此书停止发行,重新编印,新版书改称"客家"为"中国进步的民族"。第三次是1930年,国民政府广东省建设厅主办《建设周报》(7月出版)上有一篇文章,说客家人"不甚开化"、客家分"大种"、"小种"等辱言词。对这种轻视和污蔑,客家各界如前次一样,展开争辩,特别是海外客属侨领和侨团来函、来电表示声援。最后广东省政府命令建设厅公开道歉、更正,作者任某也受到降职处分。
三次风波以后,政府行文、官员讲话、书刊报纸,不再出现侮辱客家字眼了,对客家种种侮辱性的陈词滥调统统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与此同时,许多知名学者章太炎、朱希祖、罗香林、罗蔼其、古直、赖标照等人从各个领域,以确凿的史实为证,分析得出"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支"的科学结论,并驻华使节客家方言、谱牒、南迁、分布、精神等方面作了阐述。对上述的结论,已为中外辞书(如《大英百笠全书》、《辞海》、《辞源》)、中国大中小学教材、中外知名学者和建国以后政府所认定及使用"客家"族已成定论。客家为汉族这一结论已为学术、文化、教育、政务、出版、民族、外事等各界所共识。
然而,1994年广东高教出版社所出版的房XX《客家源流控奥》(以下简称《探奥》)一书,竟宣称什么"客家不是中原移民"①, "客家先民……应是古越族人"②,并断言:"客家妇女其宗源是当地土著"③ 等等。这种在人文学科中,突然对一支群体(包括民族民系、部族、教派、行业等),下一个莫名其妙的断语或给个难于接受、带轻蔑字眼的结论时,都会带来对别人、对这一群体的伤害,纯学术问题会变为别的难题(如按《探奥》作者说法推论,客家人都变为少数民族时,会给国家带来什么,知道吗?)。因此,建国初(1950年)我国政府颁布法令,禁止对任何群体使用侮辱性的称谓和用语,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用语、碑碣给予规范和处理。《探奥》一书对客家源流问题发表一系列的主张和短语,绝大部分缺乏科学分析和系统的阐述并与公认的科学结论相悖,使人难于接受。
二、对“虔诚”的认识和处理
"虔诚"问题纯属于人民内部宗教信仰问题。《探奥》一书专立章节,可见对此的重视。"宗教问题是哲学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④,且是现实生活中十分敏感的问题,因此,立论、引证、遣词用句都得力求准确无误。因为宗教问题政策性强,是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又与封建迷信绕在一起容易混淆;按哲学范畴它发球唯心论,与科学的唯物论相对立;社会主义对宗教持批判的态度,但对众多教友又得维护其信仰的权益,等等。所以,学者言及宗教既不能美化宗教使自己陷于封建迷信的泥坑,也不能人为地讲些伤害教友虔诚的信仰感情。《探奥》作者由于想从客家多神信仰中寻根送溯源,强调客观对宗教的虔诚,过分强调宗教功能,过细过多讲述了人们对宗教虔诚的情景以及宗教种种程式如该书用一万多字介绍诸公王、观音及其他神祗,又以三四万字篇幅讲古巫教孽生物纯是搞鬼活动的觋公、神棍出煞、驱邪、做道场以及僧民作佛事的过程,并介绍客地几十个庙、寺、院分布等等,这与读者何益?与探讨客家源头何干?作者还十分不妥当地宣扬宗教"能逢凶化吉",使人"雷打不倒,火烧不疼",能让人"消灾消难",并误导说"客家人最虔诚,集体崇拜诸神"。作者还认定神具有"教化功能……仍有现实意义",目前宗教还有"积极作用",还能"为我所用"等等。恕我直言,如此这般的吹捧和说教已不是在分析宗教问题了,而是在不折不扣地宣传封建迷信。试问,都这样来讲宗教,那神圣的科学殿堂不就被封建迷信占有了吗?所以,言及宗教应持科学的批判的立场,要有正确的引导即既不妨碍人们信仰的自由权利但又强调宣传科学,克服宗教偏见,让人们从上帝、神仙中解脱出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生活。面对人们对宗教如此虔诚怎么办?上海市人民政府做得好,即区别对待。1995年上海市人大通过的《上海市宗教事业条例》规定,"任何宗教场所内准许教友文明进香;不准进行算命、卜卦、看相、求签、驱鬼治病等迷信活动。近年来,面对广东迷信之风日浓的状况,有识之士撰文指出,它将"危及后一代人,要管起来"⑤。当今世界,许多国际上的事件都与宗教相关联,如日本地铁放毒案、美国俄亥州大爆炸案、旷持日久的中东战争、波黑内战等,所以宗教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立场观点问题,涉及当要加倍慎重。
最近,于光远、龚育之、何祚庥、郭正谊等50多位知名科学家、社会学家,向社会发出呼吁(见《经济参考报》1996年10月17日),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应该旗帜鲜明地拥护科学,反对迷信,不能以任何借口和招牌进行反科学的迷信活动(如科学算命、电脑看相等等),当然也包括宗教能"逢凶化吉"和"消灾消难"等等,这种呼吁无疑是正确的,是深得人心的。可是,《探奥》作者身为一所大学客家研究所的成员,但从其上述的观点主张和认识来看,实在令人遗憾。
三、谁“同化”谁有标准
《探奥》作者反复多次提到"南下中原流民"(实指中原南下汉人,多为客家先民--引者)为南方古越族所同化。这一说法有悖常理。
我们认为,同化,按某种意义上说融合如两个民族或两支民系杂处,长期交往,互为学习最后融为一体,究竟谁同化谁,这里有个主次问题。如中国历史上"汉""胡"问题,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凡汉化之人,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就影响所及,谁的作用大,就认定谁同化谁。《探奥》"作者似未了解和认识这些,便主观认定客家(南下汉人)是被同化的,应改变族属即客家统治为古越放后裔,要将客家改变为或畲、或瑶、或黎、或壮等名称。至于其意为何,我们不想在此随便揣测。但我们认为融合或称同化,首先是其中以谁为主,这是至关重要-的。我国历史上同化的事例,屡见不鲜,规律是:生产上谁进步,文化上谁先进,决定谁同化谁⑥。尽管历史上某一族凭军事上优势一度征服全国,如鲜卑灭宋、蒙古灭金灭南宋、满州灭明,但这些胜利者"只识弯弓射大雕,"统一后长期共处、交往中,无论生产、习俗、文化都效法先进,最终为先进汉民族所同化。大多数情况下,同化是主动的,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世祖忽必烈,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都是极力"效法汉制","遵用汉法","习汉文、行汉礼","用汉姓,讲汉语",并依照汉人"以农务为本、兴修水利、奖励农耕",自上而下推行汉化政策。须知,为数众多的南下中原汉人以自己先进的生产力和进步文化提高了古越族,越族诸后裔(包括畲、瑶、黎等分支),当然仍有个别独立生存的支派,不是百分之百被同化,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探奥》作者诸多处断言南下中原流(汉"人为古越族所同化,实是一种反常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在《辞海》民族分册中对"同化"有如下解释:"另一种(前一种是征服才强制性同化--引者)为自然同化,在长期经济、文化交往中,落后民族受先进民族的影响,(自己主动)改变自己特点(如语言、习俗、生产方式等)而被同化,这是历史必然,是历史的进步。"《探奥》作者信口说什么落后的古越族同化了南下汉族,但又拿不出一二种有说服力的证据和相关历史资料,这怎么能令人信服。可以肯定,《探奥》作者关于"先进族(汉人)为落后族(古越族)所同化"的论点完全是本末倒置,纯属自欺欺人。
四、客妇“天足”问题
《探奥》作者别出心裁,从客家妇女"天足"(不缠脚)下手追溯客家渊源,发表一通"高论",他首先说:南迁中原流(汉)人基本成员(一次、三次南迁都是百万人举家举族--作者注)是男子,因娶南方妇女(指古越族)为妻的……。并自编自演说道:客家妇女宗源是当地土著。认为最能说明问题的证据是客家妇女和南方古越族妇女教师截获"天足"。《探奥》作者应该知道,成百万人南迁不带妻女,是人们难于置信的。关于中国妇女缠脚一事,拙著《中轮都城要览》据清代袁枚《缠足谈》有所述:此陋习起自五代十国之南唐后主李煜时,明、清才风行全国。为什么此时客家妇女偏不缠足呢?著名华人女作家韩素音在《残树》一书中讲得很明白,她说这是客家大迁移的"现实生活逼出来的"。妇女缠脚一事是后来才有的,古代北方妇女也是天足的,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可作为一证。《探奥》的作者立意从客家妇女天足上做文章找客家源头,也不科学。
五、为“客家先民”正名
学者们认为,客家民系形成的基础是我国古代从中原南下的汉人群体。这支群体众多学者谓之"客家先民",我们认为这样称呼十分得体、中肯,从中可看到它与客家的承继关系。这批汉人自北南徙,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筚路蓝缕,最后定居南方群山密林之中,经过几个世纪的惨淡经营,保存和发展中原文化并吸取南方山区诸族优秀文化精粹,才创出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形成汉族一支民系。
令人遗憾的是,《探奥》作者没使用通常人把历史上南下汉人用"客家先民"的概念来表述而用"中原流人"概念(反复使用乃至最近撰文仍如此),该书中首次(在"引子"中)出现时又未说明原委,只在第285页说明客家妇女"天足"时,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流民"从中原南下时是弃妻抛女的,在南方才娶古越族妇女为妻的,用十分肯定语气申明"客家妇女宗源是当地土著"。言下之意,这些南下汉人近似快乐的单身汉,无所作为的流浪者。这纯是无稽之谈。
用古代"流人"一词无法取代"客家先民"的用语。它不仅不涉及(那怕不充分)南下当人的来龙去脉,而且是贬义用语,极不严肃。从事客家研究学者谁不知道南下汉人有过若干次,其中最大规模有过两次即西晋末和北宋末,其人数据专家研究都超过二三百万人,他们南迁可说是同当时中央政府迁都结合起来的。当时中原汉人南下是举家举族并有个粗略计划的政治迁徙,并非系作者所想象的那种轻松的单身汉,独自流落南方。如第一次南迁,东晋和南朝政府还新开郡县安置南迁居民。据近年专家研究,两次迁徙移民不少于500万人。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探奥》作者将"客家先民"笼统改称"中原流民",应给以正名,要庄重其事恢复用名,以正视听。我们决不能轻意接受旧史家"流民"的称呼,不然客家民系形成后,客家人又向雷琼、桂、川内迁以近代向港、奥、台乃至南洋和世界五大洲各地迁徙的情况,那客家人不就成为世界"流民"了么?《探奥》作者用如此贬义的话语来形容和贬低先人,恕我们直言,这真是愧对我"筚路蓝缕"的客家先民,也愧对他自己的祖宗,相信众多的客家乡亲是不会同意的。
六、客家"根在中原"辨
世界客家根在何处?众多学者近百年来已从多方面论证过,指出:客家根在中原。然而《探奥》作者竟然与众不同,提出"客家人根在今客家地区"⑦即闽粤赣三角地区的说法其根据是"梅州海外客家华侨或港澳台胞都是回梅州上坟敬祖的,找不到一个人去中原寻根的"⑧关于根的问题,大体可分作两类:一为客家民系作为几千万人,寻根问祖,当指找寻这个民系源头问题,或始祖问题,即通常所说的客家人"根在中原"的问题;一为客家人无数分支、各姓、各家找寻南方落地生根之祖坟、祖祠即寻个人包衣迹问题,《探奥》作者只强调后者,断章取义地以个别否定一般,必将给人们尢其对后人产生误导。我们强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定要谈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必须承认自己是中原炎黄子孙才有意义。《探奥》作者认为客家人根不在中原而在南方山区同其客家族源的主张是一致的,既然客家人渊源古越族,那根当然在南方地区等等,我们认为客家人祖根在中原与客家某姓某宗某人祖坟、祖祠在南方是两种不同程度论根的问题,但只能兼顾,不能偏废。"沧海桑田,人事变迁"往往是几年几十年的事,何况客家由北而南已逾千年,南迁后又多次迁徙,居地不是一处,因种种原因只能舍远就近,先寻找自己上几代人居地,这是很自然的事。《探奥》作者以梅州华侨回梅州祭祖寻根为例来否定客家人"根在中原也是无知的。须知,人类是一代一代承传下来的,现在已经多少代了?每一代人为了寻求生活出路,开拓、发展自己的事业,选择有利于看书生活和发展事业的最佳地方,以至定居下来,其一代而繁衍下去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20年间,海内外客家人去中原寻根者年年不断,并不像《探奥》作者说的无一人去中原寻根。如80年代,港台郑氏宗亲多次去河南荥阳拜始祖,修郑氏总祠和族谱,年年都级团去中原,有时一次几百人;台湾苏九客家乡亲级团去豫北临漳寻祖根,1989年,新加坡的白性宗亲组团去洛阳龙门祭奠白氏先贤的白居易;90年代初,泰国谢姓乡亲组团去河南唐河、南阳一带寻根问祖;菲律宾烘姓、泰国新加坡黄姓去河南光山县、固始县寻找自己始祖;1990年港澳叶姓客家乡亲组团109人去河南叶县公祭叶公总祖;豫东拟集资建宋姓总祠允迎海外宋姓客家乡亲来寻宗问祖。⑨
文/丘菊贤 (广东梅县人,原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梅州客家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发表在《河南大学报》1997年第5期 丘菊贤老教授是男的女的。房XX先生是谁啊??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22 21:40 编辑 ] 丘菊贤老教授70多岁了还那么激动啊。
年纪那么大了他对客家土著说的人还那么愤慨啊。。 原帖由 第二du 于 2006-10-22 21:22 发表
丘菊贤老教授是男的女的。房XX先生是谁啊??
“房”就是嘉应学院那个“房”,一个说围龙屋起初是不围的那个。本人和他也有过几面之缘,我对此人的观感是--喜出惊人语。
[ 本帖最后由 鹏城浪子 于 2006-10-22 23:34 编辑 ] 為了博出位,嘩眾取寵的人常見。房某即其類。 只要能爭氣
是否越族又有何關係
經過久遠年代的定居華南地區
我認為客家人決不可能不含有越族血緣
如同台灣人必定含有平埔族血緣一般
事實上當今中原人胡的成分還會少嗎 原帖由 蕭山河 于 2006-10-25 20:52 发表
只要能爭氣
是否越族又有何關係
經過久遠年代的定居華南地區
我認為客家人決不可能不含有越族血緣
如同台灣人必定含有平埔族血緣一般
事實上當今中原人胡的成分還會少嗎
你理解能力有问题。
客家民系是古代中原移民跟南方土著融合形成的,客家中原说也没有否定。但客家中原说强调的是客家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原。没有古代中原的大量移民就没有今天的客家人。有百越血统又怎样,能否认我们是炎黄子孙吗?能否认我们的中原祖先吗??难道中原先祖不知道我们去认同????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26 08:46 编辑 ] 客家族群明显是混血的产物。但客家绝大多数的家族的祖先都来自中原。百越血统更多是通婚的原因融入进来的。 原帖由 第二du 于 2006-10-26 08:44 发表
你理解能力有问题。
客家民系是古代中原移民跟南方土著融合形成的,客家中原说也没有否定。但客家中原说强调的是客家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原。没有古代中原的大量移民就没有今天的客家人。有百越血统又怎样,能否认 ...
我在武漢中南民族大學參觀該校博物館展示的畲族文物
其圖案花色與台灣客家族群使用的文物圖案大部分雷同
到底是誰學誰呢敬請賜教
回复 #9 蕭山河 的帖子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从血统上说,就如同海外的客家人和海内的客家人,客家集中地的客家人和分散地的客家人相似。海外的客家人有的有不同程度的外国血统,海内的客家人难道很多有外国血统吗?客家集中地的客家人和客家分散地的客家人难道就没有血统上的程度分别吗?推而论之难道少数民族血统对客家人的融合对整个客家族群是绝对的吗?又从文化上说,住在畲族区域的客家人在文化上固然受到畲族人的一些影响,是否证明畲族文化对整个客家族群都影响了呢? 原帖由 蕭山河 于 2006-10-26 22:51 发表
我在武漢中南民族大學參觀該校博物館展示的畲族文物
其圖案花色與台灣客家族群使用的文物圖案大部分雷同
到底是誰學誰呢敬請賜教
文物什么文物?图案什么图案?为什么不说清楚呢?
那客家人操汉语又是谁叫的呢?请賜教?客家人全部使用汉文谁教的呢?清代汉人穿旗服谁教的呢?
文化的东西不是应该相互交流吗?我们中国人穿西装,用西方人先进的玩意。我们就是西方人了?西方人用纸,喝茶。日本韩国越南有很多文物的图案跟中原是一样的。别说接近了。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28 07:48 编辑 ] 原帖由 蕭山河 于 2006-10-26 22:51 发表
还有你说客家文物有跟畲族文物类似的图案?客家人有几千万呢?你全部都接触过?有部分接近有什么奇怪的。
老兄你是想说汉人穿旗服,所以汉人就都是汉化的满人,客家人有些文化的东西接近畲族所以主体就是汉化的畲族??
说话明确点嘛!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28 08:08 编辑 ] 蕭山河,我们客家人不介意跟畲族有什么关系的。
客家人口太庞大了,就算历史上全部畲族全部汉化融入客家,也不敢说客家的主体就是畲族啊???逻辑性说不通了。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28 08:08 编辑 ] 丘菊贤教授的文章,没有什么历史气味,政治味倒是很浓,像文革的“大批判”文章。
“驳”什么?
1、客家血缘以古越族为主,就是政治错误,就等于说客家不是汉族,这还了得?丘教授以革命义愤,愤怒声讨房学嘉教授。可惜,丘教授还没搞清民族的含义,尤其是汉族海纳百川(或曰滚雪球)的历史进程。
2、房学嘉教授搞民俗调查,如实反映客家的敬神情况,就是宣扬封建迷信,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那还了得?但是,民俗是最能反映血缘文化本原的东西,罗香林回避了,丘教授也回避,是个人的自由。但房教授搞田野调查的学术自由,你干涉了,就是违反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禁止的,你凭什么禁止?
3、房学嘉教授从历史、民俗、人类学的角度,考证出客家主来源是百越土著,融合中原流人,丘教授一见“中原流人”就火冒三丈,非要说“客家先民”不可。其实,中原流民只是客家先民的小部分。客家先民含义广得很。丘教授以江南“侨郡”来论证客家,是牛头不对马嘴,没有任何依据证明衣冠南渡者流向闽粤赣山区。从南京到苏锡常,该地人多有北方血缘,是显而易见的。而客家,与百越融合程度之高,是南方之最,也是显而易见的。
http://cache.baidu.com/c?word=%C7%F0%3B%BE%D5%CF%CD&url=http%3A//www%2Ehakkaonline%2Ecom/forum/thread%2Ephp%3Ftid%3D22570%26extra%3D%26page%3D2&b=2&a=17&user=baidu 梅州的同煲们,还是传统的观念作怪,总以为外出的才是有本事的,留在家乡的就不咋地,这是大错特错的。
嘉应学院是广东省属的院校,房教授们拿的是广东省的工资、科研经费,搞出的成果是海内外一流的。房教授还是硕士研究生导师,常年从事客家族群课题的专题研究。
房教授 PK 丘教授
全国重点大学中山大学毕业 PK 河南省属地方学院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毕业 房教授胜出
广东省属地方学院 PK 河南省属地方学院 平手。高考录取分数线是一个样滴。
专门的客家研究所 PK 照本宣科的历史课经文 房教授胜出
常年的田野调查 PK 凭主观感情话事 旁观者清啦
收集客家文物,其中包括旧时代新娘结婚的黑裙子一条,与南方少数民族一个样 PK 茅
房教授胜出。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