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28:12

客籍红军烈士简介

客籍红军烈士简介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之际隆重介绍中国工农红军中客家籍担任过副师职以上以及省级以上党政领导职务的,在1927年至1949年期间牺牲的人员生平事迹简介,以示怀念!

[ 本帖最后由 彭正矫 于 2006-10-20 14:13 编辑 ]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29:59

万永诚(1898~1935)

    江西赣东人。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回国后,到赣东北苏区工作,后任中共赣东北特委常委、三人主席团成员、特委书记,中共赣东北省委书记兼红10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兼新10军政治委员。1933年12月,因推行“左”倾政策,造成严重损失被免职。1934年被调到中央苏区,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兼福建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4月10日在福建长汀腊口附近的分水坳遭国民党军包围,在战斗中牺牲。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42:23

王孚善(1906—1935)

       江西兴国人。又名黄孚善。1928年在家乡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后,历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土地部长、会昌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赣南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等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武装斗争,任赣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兴龙寻安县革命委员会主席。1935年 2月在赣粤闽边罗田、乱石地区作战时牺牲。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44:55

邓振询

    1904年生于江西省兴国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2月,邓振询被选为闽赣两省工人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先后担任江西省职工联合会执行委员兼组织部长、江西省职工联合会委员长,全国手工业工会委员长等职,“为了大家舍小家”,将全身心投入到革命工作中。1933年10月,在苏区“扩大红军突击月”活动中,他所领导的“全总执行局西冈扩红突击队”被誉为中央苏区“模范扩红突击队”,他本人被评为苏区“扩红模范”。1934年1月,他出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成员,为发展和建设中央苏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1934年10月,邓振询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长征路上艰险备尝,战斗频繁,但每到一地,邓振询总是不顾疲劳,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宣传党和红军的政策,说服和动员群众为红军提供粮食等必需给养,保障红军部队基本生活的供给,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35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邓振询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劳动部长。1936年9月,他被任命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长兼工农厅长,致力发展边区生产和经济建设,废除旧政权的苛捐杂税,为调动边区人民抗日积极性做出了贡献。

    1938年1月起,他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苏皖区委书记、中共江南区委副书记等职,奔走于赣南闽西、湘鄂赣、湘赣、苏皖等地,恢复和发展党的各级地方组织,协助完成新四军第二支队的组建任务。1943年3月,邓振询主持召开了苏南各县县长联席会议,通过了“苏南施政纲领”、成立苏南行政公署,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使其成为新四军挺进苏北的桥梁。

    1943年8月3日,邓振询在江苏江宁布置检查工作时与敌人遭遇,转移中过秦淮河时不幸牺牲,年仅39岁。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46:58

古   柏

      1906年生于江西长宁(后改寻邬,今寻乌)。1920年起在广东梅县广益中学读书,并兼任梅县女子师范学校教员,曾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了寻邬第一个中共支部,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3月参加领导寻邬农民起义,建立游击队。1929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主力从井冈山向赣南进军到寻邬时,红4军一部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第21纵队,他任政治委员,率部开展游击战争。1930年5月协助毛泽东作寻邬调查,此后,古柏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先后任中共第4军前委秘书长、第一方面军总前委秘书长,全力以赴协助毛泽东工作。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期,古柏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因此,与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一起受到错误批判。他坚持真理,百折不挠,始终忠实积极地为党工作。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古柏留下坚持斗争,任闽粤赣边游击队司令员。1935年2月,被派往赣粤边开展游击战争。3月6日在广东龙川上坪鸳鸯坑被国民党军包围,在掩护同志们突围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9岁。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49:32

龙超清 (1905~1931)   

      曾用名龙济明。江西宁冈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南昌从事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1926年7月,以国民党特派员的身份回宁冈开展革命活动,建立了中共宁冈支部,任支部书记、宁冈县人民委员会主席。争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武装配合北伐军的进军行动。1927年任中共宁冈县委书记,参加领导了永新等县农民自卫军起义。同年10月,说服袁、王迎接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进驻井冈山。1928年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中共宁冈中心县委副书记。参加了创建、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红4军离开井冈山后,继续坚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任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候补常委,中共赣西南特委常委、西路行委书记,红20军第3纵队政治委员,江西省苏维埃执行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1年12月底,在江西广昌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平反昭雪。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50:28

叶挺(1896—1946)

      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2年任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北伐战争中,率领独立团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主力,获得了“北伐名将”的声誉,所部被称为“铁军”。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任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去国外,失掉党的联系。抗日
战争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战,任新四军军长,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坚持华中敌后抗战。1941年皖南事变中负伤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在中共中央向国民党严正交涉下,于1946年3月获释,同时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8日由重庆反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2:53:07

卢肇西 (1906~1931)   

      福建永定人。曾在家乡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参与领导永定农民起义,任暴动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同年8月任闽西红7军第19师第56团党代表。1929年后,任中共闽西特委军事委员(军委书记)红4军第4纵队第8支队支队长、纵队政治部主任,闽西苏维埃执行委员,红21军第3纵队、闽西红20军第1纵队纵队长,红军新编第12军第2团政治委员,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0年冬,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到上海同中共中央联系,随后建立了由上海经潮汕到中央苏区的地下交通线,成为后来进出中央苏区的主要交通线。1931年在闽西肃清“社会民主党”的运动中受到诬陷,被害于永定虎岗。1945年被平反昭雪。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03:08

朱云卿

1907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州,1921年随叔父到印度尼西亚打工,1924年回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9月,朱云卿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参加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8月下旬,与党代表何挺颖一起,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击退了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1929年年底,参加古田会议,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1930年8月,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团参谋长。1930年底,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朱云卿协助毛泽东、朱德制定计划,对全歼张辉瓒师,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称赞他为“得力助手”。

1931年春,朱云卿因劳累患重病住进江西省吉安县东固医院治疗。5月22日,在医院被国民党军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22:42

刘光炎(1899—1931)

江西莲花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家乡组织农民武装斗争,担任莲花县赤卫队党代表。1930年曾任赣东南红军游击队政委。1931年任湘赣红军独立第三师政委。1931年11月牺牲在莲花田东战斗中。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23:21

刘光夏(1904—1930)

兴宁人。早年入兴宁兴民中学。梅县广益中学读书。1923年考入厦门大学。次年因家贫退学返乡,任职新陂小学。1926年考取黄埔军校第六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越年赴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训练;9月3日领导兴宁农民武装暴动,攻克县城,任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团长;同年冬任中共兴宁县委委员。1928年夏,任五(华)兴(宁)丰(顺)梅(县)(大)埔五县暴动委员会委员,参与领导建立兴宁水口革命根据地。翌年11月率部配合红四军转战东江,为东江革命委员会委员;同年冬任红十一军第五十团团长。1930年2月率部攻打平远石南获胜;3月25日在澄江圩战斗中牺牲。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25:09

刘启耀

       江西兴国人, 1899年出生.
     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兴国县委交通联络员、睦埠乡苏维埃政府主席、江西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部长、江西省苏维埃临时政府执行委员、江西省反帝大同盟主席、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红军长征后,留在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被打散后,在泰和县马家洲等地秘密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参与秘密成立中共江西临时省委。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吉安县委书记、中共遂(川)、万(安)、泰(和)县委书记、中共泰和县委书记等职。曾3次被捕入狱。1946年,因积劳成疾在泰和病逝。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32:59

刘连标

      又名刘联标。1902年生于江西瑞金县。1928年参加红军游击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雩北独立营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负伤后,住进红军后方医院。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时,调任瑞金游击司令部司令员、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1935年1月,中共瑞西特委和瑞西军分区成立后,刘连标任特委委员、军分区司令员。同年4月,国民党军以3个师包围瑞西特委驻地铜钵山。中共瑞西特委决定,将特委机关和所属部队分3路突围,刘连标与军分区政委杨世珠率第1大队由瑞金北区(黄柏区)经东区而到南区(桃阳区)安治前集中,在瑞(金)汀(州)封锁线上之古城附近遭国民党军袭击,刘连标指挥部队突围时,身负重伤,仍坚持与敌人搏斗,最后壮烈牺牲。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38:00

刘瑞生(1905—1932)广东大埔人。

彭正矫 发表于 2006-10-20 13:41:06

阮山(1888~1934)

   曾用名阮德宽、阮守南。福建永定人。福州大学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厦门特别支部书记、永定支部书记、永定县委委员。1928年6月参与领导了永定县湖雷农民起义。1929年后,任湖雷革命委员会主席,永定县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县苏维埃主席兼财政委员会主席,中共闽西特委委员,闽西苏维埃执行委员,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新红12军第3团团长。1930年筹建中国苏区第一个银行――闽西工农银行,后任银行行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员部社会教育局局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同年冬在长汀谢坊被叛徒杀害。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客籍红军烈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