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136302 发表于 2006-10-17 15:08:35

从兴国将军县的形成看客家人革命性特征

兴国将军网
http://www.xgjjw.com/kj/show.asp?id=255&title=%B4%D3%D0%CB%B9%FA%BD%AB%BE%FC%CF%D8%B5%C4%D0%CE%B3%C9%BF%B4%BF%CD%BC%D2%C8%CB%B8%EF%C3%FC%D0%D4%CC%D8%D5%F7

dzjglb 发表于 2007-2-23 22:49:16

从兴国将军县的形成看客家人革命性特征

客家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天然的革命者。中国近现代史上有2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革命运动,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另一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人们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客家人的革命运动。因为太平天国宗教的四位发起者洪秀全、冯云山、洪仁轩、李敬芳均是客家人。太平天国起义的领袖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们也几乎都是客家人。第二次的中央苏区革命斗争也可以说是一次以客家人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因为革命的中心区域正好是中国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子弟构成了红军官兵的主体。
      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5年间,共授将军衔1604个,全国平均每3个县有2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并不均匀。闽、粤、赣、湘、桂边的客家聚居区域,是将军最集中的地方,初步统计占全国将军数1/3以上。赣州市将军132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将军就达104名。闽西的上杭、长汀、永定三县将军在54名(占福建全省83名的2/3)。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325位,占全国总数的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面积为3214.46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兴国县1985年新编县志时统计,全县操客家语言的人口达90%。在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4年实行军衔制的十年间,竟涌现出54位将军,成为著名的共和国将军县。 在国民党军离开大陆前,兴国县有27位国民党将军。兴国县将星璀灿的原因,引起了许多客家研究者的关注。客家人在不断迁徙开拓的过程中,形成了和中原、土著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从兴国成为将军县的过程看,成为将军县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客家人特有革命性特征,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一、从军尚武是客家人倾向革命传统观念客家人自古有从军尚武的传统。

      相传中国最早的客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逃往南方的六国遗民。其中有一支被秦始皇派往南方伐木的六国谪卒,不甘屈辱, 遁入兴国县的上洛山区,“义不帝秦”数百年,史称“木客”,秦始皇无意中使他们成为中国客家人的始祖。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战争,都产生了大量战败而不屈者, 他们举家南迁,隐入赣、粤、闽、湘、桂之间的崇山峻岭,成为客家先民。故而客家人大多是军人武士的后裔,他们的血液里,融注着从军尚武的英雄气概, 有以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为荣的传统。爱国名臣文天祥, 他起兵勤王时,闻风而动的义兵,绝大多数是闽、粤、赣边客家子弟。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兴国县设立抗元都督府,领导抗元斗争时,兴国人民成为他义兵的中坚力量。文天祥称赞兴国人说:“兴国人物亢健,大概去南渐近,得天地之阳气,不可以刑威慑,只可以礼义动。”就是对客家人从军尚武性格特征的一个客观评价,客家人的这种传统观念,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中,最具有革命倾向的一个群体,成为中国革命的天然盟友。
      民国初年, 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闽、粤、赣客家子弟云集广州,投身革命。 以兴国县为例,在黄埔军校前四期毕业的学生达39人,他们多数成为了国民党将军。 而在黄埔军校担任教职的胡谦、陈奇涵、王根僧等兴国人,一个成了国民党上将,一个成了共产党上将,一个既授国民党军中将衔,后又担任了共产党军副军长。 这些有趣的巧合,足以说明客家人从军报国的热情。 红军时期,兴国客家子弟整师整团地参加红军。解放军上将肖华,14岁时瞒着父母当红军, 他母亲闻讯追了30里,给他一双布鞋,唱着山歌为他送行:“红旗插上南京日,公忙勿忘寄家音。”兴国县将军中,还有不少是和萧华一样年龄参加的“红小鬼”,比如15岁参加的谢有法中将、15岁参军的江学彬少将等等。兴国客家人就是用这种方式,送出了8万子弟参军参战,走上烽火连天的战场,他们其中的二万多人,也就牺牲在这场革命战争之中。
      中央红军长征的5个军团中,红八军团是1934年9月21日才在兴国境内成立的,主要是兴国及附近县份的地方武装改编而成。1930年兴国组织数万群众攻打赣州、吉安后,编入红一军团。毛泽东兴国调查中,有当时兴国3个独立团和10个红军预备队编入红一军团的记载。肖华、陈奇涵即在1930年加入红一军团,陈奇涵任军团参谋长,肖华任军团政治部青年委员,故兴国子弟是构成红一军团的骨干。1932年后,红军各军团设立了补充师,红三军团补充师设于兴国筲箕窝,先后向红三军团输送新兵2万多人,长征到达陕北,中央红军各军团中,只剩下大部由兴国人组成的红一、三军团成为打不烂拖不垮的劲旅,保存了中央红军的实力,最终开赴抗日前线。
      1957年春节,林伯渠同志在《纪念建军节》诗中赞颂道:“兴国男儿无敌手,井岗旗帜有文章。”足以说明客家人在革命战争中重要作用。
      同样,江西的吉安、福建的上杭、广东的梅州等客家县份,既是革命队伍的诞生之地,也是共和国将军集中涌现的地方。

      二、吃苦耐劳的山民特性是客家人成为革命的可靠力量

      客家人从富庶的平原, 迁往贫瘠的山区,白手创建家园,他们要比别人负出更多的艰辛, 才能维持生存,故能形成一种吃苦耐劳、矢志不移的山民特性。 客家人把这种特性带入军队,往往能够承受更多的苦难,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故而成为革命队伍中最为可靠的力量。
      在红军艰苦卓绝的长征中,全军减员90%。能够幸存下来的,都是特别能吃苦的官兵。兴国县的长征幸存者较多,新中国成立后还有500多人。兴国籍一位解放军少将杨卓, 在长征中的会理战役腿部负伤后,部队将他安置在老百姓家里, 他柱着棍子,一路要饭追到陕北归队,成为解放军里的一位“瘸腿将军” 。兴国的另一位解放军少将谢良,21岁担任红军师政委,他在西征祁连山时膝盖负伤后,部队打散了,他和别的伤员一起,困在荒山八天八夜,战友在绝望中自尽了, 他却顽强地爬下山,历尽艰险,三年后凭一条腿回到了延安, 成为解放军里的“独脚将军”。 兴国籍将军在长征中因伤病掉队或寄养的还有黄朝天、康志强、钟炳昌、龚兴贵等许多同志,兴国县的将军,大多是凭藉客家人这种吃苦耐劳的禀赋,在艰难困苦中成长起来。他们身上,体现了客家人普遍具有的政治素质和吃苦耐劳精神。
      兴国官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执着追求非常突出。陈奇涵上将是黄埔军校教官出身,1930年担任红一军团参谋长,参与中央革命根据地创立的领导工作。在长征前他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处分,一再降职,长征中已成为自背行李的科员,他凭着客家人特有忠贞和吃苦精神,带着处分走完长征路后,到达陕北后才得以平反并出任红十五军团参谋长。中将朱明,长征途中受张国焘迫害,重病在身,被排挤出红军队伍,从军团政治部主任,降职担任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委书记,只有一人一马,被迫躲入寺庙隐身治病。他后来回忆说,当时被逼得几乎自杀。但为了党的事业,他忍辱负重,完成长征,到达陕北。在红军里,因对职务不满叛变的军官并不鲜见,如师长郭柄生、杨遇春,军长孔荷宠等,甚至如张国焘、向忠发等领袖人物,也走向了反面。兴国官兵中这种不计个人得失,识大体、顾大局的思想品质,是使他们成长为人民将军重要思想素质。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央苏区的创立和三年游击战争中,革命者的面临的都是极为恶劣的条件考验,革命者象随时可能被扑灭的星星之火,在客家人中燃成了燎原之势。

      三、客家人爱国爱乡的观念与共产主义理想吻合

      客家人自古是聚族而居,他们食物相与,守望相助,形成了浓郁的团结互助、 爱国爱乡的观念。兴国人把这种观念带入革命行伍,同生死、共患难,正好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理想相吻合,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运动得到客家人热烈的响应。
      早在1920年江西第一个进步团体“鄱阳湖社”成立时,发起的8人中,就有袁玉冰、黄家煌两位兴国人。大革命时期,尽管兴国县地处山区,但马列主义已在兴国县广泛传播,得到兴国群众的认同,使兴国的群众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兴国的干部群众在苏区时踊跃参军参战,创造出第一等的工作,成为著名的苏区模范县。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1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苏大会上,在著名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讲话中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并提出:“要造成几千个长冈乡,几十个兴国县。”毛泽东同志还亲自为兴国县的代表题写了“模范兴国”四个大字。中央军委还奖励了兴国县一块红匾,上面写着:“为争取永久的模范县而斗争”。兴国成为当时全国16块革命根据的模范县,充分说明客家人在苏维埃运动中的杰出表现。
      1933年5月,兴国人在面对动员参加红军的会议上,曾公开对上级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当红军十年八年都可以, 就是兴国人要在一起,不编散。”红军里唯一以地名作番号的正规师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这个师除少数军官外,清一色是兴国人。 这种独特的从军现象,是客家乡土观念的典型表现。这种乡土观念,和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大致相合,所以在客家区域宣传革命,往往能够一呼百诺,风起云涌。
      客家人这种从军现象,也曾为国民党军所利用,在兴国的从军史上,也有整师加入国民党军的情况。1949年,兴国籍国民党将军胡信,在兴国利用宗族观念, 招募了约四千名青年,编为“蟠龙师”,企图凭子弟兵来与解放军周旋,但又不敢在兴国与解放军交战。8月初,蟠龙师在兴国县北面的遂川县与解放军144师遭遇, 有趣的是,解放军144政委钟文法(后授少将军衔) 也是兴国人。国共两党的兴国籍将军,在战场上交锋。刚编成“蟠龙师”没有作战经验,在战场上一触即溃,被胡信带往台湾了。台湾的国民党军中为蒋经国倚重的所谓“少壮派”军官,其实就是“赣南派”,就是蒋经国在赣南任专员时建立的一支嫡系军队。兴国籍国民党将军多达40多名,故还有“国民党也是将军县”的说法。我们把这种国共两党将军荟萃一县现象,概括为“客家将军县”。
      战场硝烟已经消逝半个多世纪,客家将军们生死搏斗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客家将军的精神和风采,仍是我们珍贵的传统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和发掘,让客家精神中革命性特征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服务。

[ 本帖最后由 dzjglb 于 2007-2-23 23:03 编辑 ]

城客 发表于 2008-10-12 19:23:05

好像每次都是客家人占了最大的比率

fangshang 发表于 2008-10-12 20:33:49

长征是以福建客家地区为主的第34师在湘江战役时用来殿后,结果全军完完,所以福建没有将军县。要不然闽西也是革命老区。

三方村 发表于 2008-10-12 22:45:26

回复 4# fangshang 的帖子

:( :( 版主这个看法有很大的问题,虽然涯不是福建的,但是涯所知道闽西地区与涯的家乡山水相连,他早就是共和国历史上有名的革命老区:) :) :) ,他也有将军县,只不过相对于兴国县没有那么集中而已啦!!!!!!!!!!:hug:

三方村 发表于 2008-10-12 23:00:08

原帖由 城客 于 2008-10-12 19:23 发表 https://www.hakkaonline.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每次都是客家人占了最大的比率
新中国在战火中走来的将军集中地有五个地区:江西的赣州地区,湖南的湘西和湘中地区,湖北的红安地区,安徽的大别山地区以及福建的闽西地区,其中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就有赣州地区和闽西地区: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当然由于原四川(现有一部分属于重庆)出的元帅较多,解放军战史的编著有可能会目光会向着四川多一点,另外河南省也有不少将军但是他们的籍贯位于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区,因此总体而言,以元帅加将军的总数,客家人的确是NO.1:D

城客 发表于 2014-11-8 21:04:20

但不是每个兴国县的人都是客家人,对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兴国将军县的形成看客家人革命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