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客家民间文学述评
粤北客家民间文学述评摘自《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广东省北部山区居住着大量的客家人。其中韶关市300多万人中,客家人超过200万,清远市300多万人中,客家人接近200万;客家人比较集中的县有曲江、始兴、翁源、乳源、新丰、仁化、英德、清新、阳山、连南等地,而南雄、乐昌、连山、佛冈以及韶关市区和清远市区的居民中客家人也都占有相当的比例。
粤北的客家人中涌现了不少才华横溢的的诗人和文学家,罗可群先生的《广东客家文学史》(广州,2000)中列举了张九龄、邵谒、余靖、廖燕以及连州诗人张鸿、邓洵美等。他们的诗句和文章光彩夺目、流传千古。此外,粤北的客家民间文学也以其特有的形式,活跃在客家民间,成为滋润客家人的精神食粮。
粤北客家民间文学按文体可分为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两种。流传在客家人中的这些口头文学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层面透露了客家人的人生信仰和价值观念,展示了客家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历史变化。这些绝对是下里巴人的作品对于凝聚客家人的团结,传承客家精神,具有润物于无声的作用。
一、民间故事
粤北客家人中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祖先定居或移居时选好风水因而发家的传说。
其一
翁源县江尾镇湖心坝仁川堂沈姓开基祖永初公,是明朝正统年间从福建省上杭迁居翁源的。传说刚来时给姓陈的做工,一日,地理先生(风水师)给陈家择阳居,因个子矮又是瘸子,几次都上不了马,永初公赶紧过去蹲在马旁,让地理先生踩在背上上了马,地理先生很感动,于是就把早就看中的三处风水宝地指点给永初公,永初公从中选了湖心坝为开基立业之地。但湖心坝是荒滩低洼之地,不宜人住,永初公一时无法,有一晚他夜发祥梦,第二天就见到了另一位地理先生胡一仙师,他把胡一仙师请回家,好酒好菜招待,请教良策,胡一仙师说湖心坝是网形,网大溪小,难于聚财,又多涝灾。于是永初公如梦方醒,就请民工开挖村前河道,筑堤种树,修陂引圳,开垦良田。从此年年五谷丰登,人丁大旺。至今后代已繁衍至一万多人。
其二
兴仁里始兴县兴仁里陈姓开基祖道范公,其远祖欧仰公在明正德年间自福建省上杭瓦子街迁居始兴沈所营头村,道范公为第十世孙,本居马头岭,后经地理先生指点在建宅,从此人丁两旺。这个地理先生是江西人,人称“风水李”,因为他是瘸子,外号叫“烂脚瘸先生”,本来是被别人请去看风水的,他看风水的方法跟别人不同,一不用罗盘定位,二不用阴阳五行,每天搬张椅子到外面半躺半坐,眯起眼睛观察山川奇异,待到他发现几处风水宝地,正要告诉主家时,主妇却早就不耐烦了,指桑骂槐羞辱他,他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离去,此时天寒地冻,他在一路泥泞中一瘸一拐地挣扎,道范公的老婆邓氏婆太看见了,好心把他请进家里避雨,并暖酒招呼,道范公回家后一看喜出望外,就留下风水李好好招待。风水李深为感激,便把他在始兴发现的“凤凰滴水”和“乌鸦落垄”两处宝地告诉道范公,并说明“乌鸦落垄”旺财但不旺丁,而“凤凰滴水”旺丁但钱财稍欠,道范公哈哈大笑:“人是万财之本,有了人还怕没钱吗?”于是他要了“凤凰滴水”,但到那里一看,是块沼泽地,便又发愁了,风水李说可以先开渠排水,然后密种竹子,等地面硬化后砍掉竹子,就可起宅建房了。道范公照办,于是便迁居此地,果然三代已经子孙满堂。因为人多智广,很快就成了地方的首富,真是财丁两旺。
其三
阳山县太平镇太成岗村李姓族人,是福建李火德公的后裔,其开基祖义公刚来阳山时给人看鸭子,一次主人家找了风水先生看风水,这位风水先生费了很多时间总算找了一块风水宝地,便跟主家说:“你拿两根芒根插在这里,过几天再来看,如果芒根长叶就说明此处是宝地,葬了先人全族就兴旺,芒根干了就要另看风水了。”义公偷偷听见了,待主家和风水先生走后,他就悄悄地过去把芒根拔掉,换上赶鸭子的竹秆,过几天主人家过来一看,芒根歪在地上没长活,也就不要这块地来安葬了。此后义公牢牢记住这块地方,待他年老之日,自知天命将至,便告诉子孙,然后自己找到那块风水宝地坐下,不久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待到天晴之时,义公已经消失,坐处出现一座坟墓,原来这是天葬之地,义公天葬之后,果然旺丁,几百年后,太成岗李姓繁衍至一千四百多人,不过不旺财,所以至今仍不富裕。
客家人走了一千多年,每到一地,如何选择安居之地,以使休养生息,实在是一件大事。于是风水先生便提供了这类帮助。从福建等地迁移到粤北山区的客家人中很多这类传说,也就不奇怪了。
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