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族谱中的BUG中再思考客家源流
故人类有思维以来,必有历史。但人类的历史在考古学未兴盛之前,其编撰方式是从神话里成长的。神话是说唱历史的产物,特点是用记忆式的想象来编撰历史。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到司马迁的《史记》,均未逃出其范畴。要从这种记忆式的想象世界走向文字历史的理性实证道路需要漫长的时间。直至今日,尽管中国的文字历史已经拥有两三千年了,但中国的官方历史学家们还没有完全走出用记忆式的想象来编撰历史的习惯,从司马迁到编撰四库全书的进士们概莫能外,遑论编写族谱的“民间历史家”了。而西洋之现代历史观,早已跳出说唱的历史,走上辨证的考古历史观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典籍,莫过于《族谱》了。绝少有族谱没有漏洞(BUG)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绝大多数都可找到。
我国庆回家, 晚上十点几钟没网上电视又不会看,就专心研究蓝氏之族谱(主要是念七郎系的)。从中捉到二个“BUG”供大家思考。
据族谱记载,五华蓝氏开基始祖蓝文甫于明洪武四年从齐昌(今兴宁)迁至长乐(今五华)。但从兴宁蓝氏的族谱来看,蓝文甫的祖父却是在明朝洪武年间出生的。蓝文甫居然比其祖父还要高龄,此是蓝氏族谱其中一“BUG”。(注:五华蓝氏于元末明初在五华出现有文物作为证据。早前五华蓝氏二世祖与水寨下坝的周仙共开一圳灌溉田地,后来二姓人口增多从而致争夺水圳之使用权而斗械,为平息械斗,县衙门特设一石碑曰“周七蓝三”,此文物据说还在,历史文献也有记载)。
阳春的蓝氏记载其始祖是蓝文甫之后,其入粤始祖亦为念七郎之后。其族谱与五华之蓝氏族谱可对接上。但是阳春的蓝氏族谱又曰他们是从珠矶巷迁到阳春的,而五华的蓝氏族谱曰其始祖为辗转兴宁从福建水云乡迁至五华的。 阳春与五华的蓝氏族谱在蓝氏迁移路线上有矛盾之处,此为蓝氏族谱之另外一“BUG”。
可见, 对于这些用记忆式的想象肆意蹂躏血缘传承的族谱,是现代人该认真清理的时候了。再只局限于一些片面的说唱式记忆,拘泥于一些古文献之只言片语,而不加进更为科学思维更加严谨辨证历史观如考古及现代新技术的检测,客家人的源流永远也只是一种说唱式的想像记忆文学,而我们永远呆在庐山中走不出来。
[ 本帖最后由 h2o 于 2006-10-9 21:18 编辑 ] 比较短时间的,多数可靠。如果一开始就造假,谁还去搞?
有些错误,是因为编写族谱查证不够严;或因为抄写错误。
有些记载,坟墓葬何地,这就是可以验证的。
辩证一点看,实事求是地看族谱,才能去伪存真。
多比较,多验证,这就是一个办法。 往上溯五代以上的族谱,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问题的,,,无论是谁的都一样,,, 原帖由 幽壹 于 2006-10-9 22:10 发表
往上溯五代以上的族谱,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问题的,,,无论是谁的都一样,,,
黄巢之乱以后的记述还是很清晰的。之前的就不知道堂号是丹阳堂还是吴郡堂的了,通常都会认高门世族的吴郡堂但某些时候又说是丹阳堂子孙迁居吴郡。。莫名其妙了。。
[ 本帖最后由 第二du 于 2006-10-10 09:16 编辑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