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及客家文化知识的若干建议
关于普及客家文化知识的若干建议——黄学尧
背景:
目前客家文化遭遇危机,一方面与外来以及新生文化形态的挤迫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客家人民弱化了对自身文化的教育普及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翻天覆地地改变了客家人的生活。千千万万的客家人从此放下了锄头,走出了水田,收拾包袱涌进了大大小小的城市。根植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传统客家文化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繁衍之地,像其它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样,也正面临着失传的极大威胁。
经济的高速发展彻头彻底地改变了客家人的生活。生活领域、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理念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正如老山歌无法在城市里流行一样,传统客家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显得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使得传统客家文化逐渐失去了自己存在的基础——客家人。不再围绕着一座老屋、几亩水田、一坡旱田劳动一生的城市客家人丧失了自身民系的大部分特色,除了一口客家话,其实我们并不能在客家人和周边地区的非客家人身上找到明显的不同。
传统客家文化在因自身原因追不上时代的同时,也正在遭受着各种外来以及新生文化意识形态的挤迫。新生一代的年青客家人崇尚的是外来文化,如港台文化、韩日文化等等,不懂客家历史文化常识的客家年轻人比比皆是。在年青一代身上,客家文化未来的希望渺茫得很!
然而没有人应该责怪我们这不懂客家历史文化常识的年青一代,因为在文化这一层面上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生存规律。弱势的传统客家文化无法追上时代的潮流,我们也就不会选择固守在传统里面。生活改变了太多,在不准燃放烟花炮竹的城市里我们过着被电子产品、信息数据包围的所谓现代化生活,谁能强求我们去固守传统的客家乡村文化?谁又有能条件去那样做?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创新客家文化,与此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在客家少年儿童、青少年中普及客家文化知识,从小就开始培养具有强烈客家认同感、有客家责任感、有客家精神的真正客家人。少年儿童、青少年是我们客家人未来的希望,因此每争取到他们其中的一位,我们的未来就增添了一份希望。
积极开展客家文化普及运动
我想到了三条路子:一是出版客家文化知识科普图书;二是在纯客家县市中小学中增加客家文化教育课;三是政府积极倡导;四是民间组织要百家争鸣。
第一条,出版客家文化知识科普图书,主要面向的目标是客家少年儿童。出版风趣盎然、文字活泼、通俗易懂、结合实际、价格低廉的客家文化知识科普图书,通过政府宣传、民间机构推广等形式向客家人民发售,积极号召、倡导客家人民购买科普图书回家教育子女。
出版科普图书主要难在谁编写、谁组织出版、如何进行推广等等问题。
第二条,在纯客家县市中小学中增加客家文化教育课。如果能把客家文化搬进课堂,那无疑是一次壮举
那么这样一条路子可行么?首先是政府政策方面,我不清楚要在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一门课程的整个程序是如何的,但是我知道现在中央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例如,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方面,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前不久广东省省委副书记就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重视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的文章,强调了“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理应也必须得到弘扬光大;在纯客家市县中小学增加客家文化课程,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文化教育,此举合情也合理。因此,在政策环境上,我认为此举还是可行的。
然而具体实施起来我认为还是困难重重,申请增设课程、教材的编写、老师的培训等等都是大问题,中间任何一个障碍跨不过,整个计划都只能中止。
第三条,政府积极倡导。政府应该在经济发展与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上应该把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一个优势来进行利用。目前梅州、河源等地都在利用自身优势以及客家文化优势在发展旅游经济,而且都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它各地看到了客家文化资源的优势,自然也会积极地去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在这里我的建议是,客家地方政府不仅要关注于如何开发利用客家文化资源,也要在如何维护资源、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加大力度。比如政策上倡导发展客家文化,经济上对一些具有特色、有优势的民间文化组织进行扶持,宣传上对民众进行引导等等,再比如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啊等等,相信这些举措都能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客家文化氛围。
第四条,民间组织要百家争鸣。民间组织机构相对于官方组织机构来说,更能够深入到民众生活中去,因为这些组织机构本身就是他们自己建立的。利用这一优势,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民间客家文化组织机构的成立,社会上各界社会可以建立组织、学校里学生可以建立社团、老年人可以组团唱山歌、年轻人可以组团唱客家流行歌曲、男同胞们可以组团赛龙舟舞狮子、女同胞们可以组团比厨艺手工……民间客家文化组织的百家争鸣才真正能够反映出一个地区文化氛围的高浓度。
后言:
我在这里提出建议,并不希望最终只是流于口头,更是希望能够在实际中真正地有所实践。希望热心人士或机构看看我的建议是否可行、是否可以采纳,若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这些建议中的某些言语能有助于家乡文化的发展壮大,哪怕是一丁点的作用也好,我也就不枉写了此文了。
我的阅历、知识有限,希望大家指正。
[ 本帖最后由 xueniao007 于 2006-10-9 16:48 编辑 ] 你们开了个头,可以考虑一些步步为营的一些策略。
可以先组织一些 客家球队(各种球,不限于足球),各地客家美食烹调班;客家器乐,山歌,现代客家歌曲学习班,客家武术表演队,客地风光摄影队....
有一定成绩了,就可以组织表演、比赛,增广知名度。
年轻人,帅哥美女多,在雅化、提升地方文化中可担当重要角色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