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15-1-5 12:42:49

杨妙成(1900~1993)

十九路军少将军医处长。杨妙成(1900~1993),字少奇,揭西县灰寨镇歧阳村人。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他投身蔡廷锴将军指挥的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任少将军医处长,参加了闻名中外的淞沪战役,奋战33天,英勇抢救伤员,立下战功,家乡人民永远缅怀纪念他。
 
    杨妙成生于农民家庭。父亲杨太泉,又名杨德寮,母亲陈便娘。杨妙成有9兄弟,排行老大,还有1个姐姐和2个妹妹,父亲初小文化,操做小生意,深受无文化之苦,刻苦经营小生意来为孩子们读书。杨妙成自幼勤奋好学,聪明伶俐,得人喜爱。在家乡读小学时,对古文和书法十分认真学习,13岁到五经富道济中学宿读,16岁以优异成绩考入英国基督教长老会办的汕头华英书院,在那里接受西方的文化教育,1919年夏毕业于华英书院。当时,我国正处在:“大厦将倾,群魔乱舞,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环境,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学生运动。年方19岁的杨妙成受到振救中华的进步思想的影响,在学校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为他奠定了民主主义思想基础。
 
    同年,杨妙成赴上海考进同德学院,攻读西方医学,学制5年。当时国家有难,读书也难。一个农村子弟每年要付几百块大洋,谈何容易,家里虽然做小生意,也无法应付。他读了二年后,父亲到处借高利贷,他自己也勤工俭学,艰难地读到1925年夏毕业。风华正茂的杨妙成,毕业后即在上海开诊所,由于他精通内外科西医,待人和霭可亲,常常免费为人治病,开业不久门庭若市,声望日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杨妙成是一位爱国智者,国难当头,不计较个人安危得失,毅然走上国民革命的最前列。1926年在上海经同德医学院院长江逢治的引荐,加入北伐军,被委任为北伐军浙江警备司令部军医处处长。1931年日本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日寇在淞沪登陆。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将军指挥下,顽强抗战,在得不到蒋介石任何援助下,与近20万日军浴血奋战33天。当时杨妙成担任十九路军军医处处长,战斗在淞沪战役前线。他同医务人员一起,冒着枪林弹雨奋力抢救伤员,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表现出中华民族英勇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淞沪战役给日寇沉重打击。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十九路军被迫退出上海,撤到了福建。为了反蒋抗日,十九路军于1933年9月派代表前往江西瑞金同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谈判,达成反蒋抗日的协定,十九路军于1933年1月20日在福州成立人民革命政府,杨妙成是革命政府委员,担任革命政府卫生部长兼福建省警察院院长。后来在蒋介石兵力压迫下,建立一年多的革命政府解体了。杨妙成便随十九路军的主要将领坐法国邮轮到了香港。
 
    他在香港滞留不久,在十九路军主要将领资助下回到了上海。从此他在上海从事医务工作,先办诊所后办“妙成医院”,并兼在各医学院校讲学。他的医术精湛,对危急病者,无论贫富都设法抢救,并常以济人利物。上海市百姓和各界人士称他为“济世良医”。解放后,他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曾担任上海市静安区联合诊所主治医生、诊所负责人和上海市医师工会主席,为上海医疗卫生工作作出了贡献。
 
    杨妙成生养三男一女,他尽心抚育,管教严格,支持子女完成大学学业,逐一成材。长子杨之光是我国著名画家、广州市美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次子杨之邦大学毕业,精通电子专业,是上海市徐汇区金星进修学校校长、上海市技术等级考核站(A-11)电子仪表专业组组长、全国技校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小儿子杨之国上海外语学院毕业,留学美国,博士学位,女儿杨如龄大学毕业。儿女们都有建树。杨妙成真是教子有方,造福社会。
 
    杨妙成于1993年11月2日在上海仙逝,享寿94岁,安葬在上海基督教友公墓。

客家一家亲 发表于 2015-1-5 12:48:08

杨之光

杨之光,一九三零年生。又名焘甫。广东揭西人。擅国画。1943年夏就读初、高中于上海世界中学,曾师从著名书法家李健学习书法、篆刻,师从著名诗人顾佛影(大漠诗人)学习诗词。1948年冬就读于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及南中美术院(即前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中国画,并正式成为高氏的入室弟子。曾任广州画院国画系主任、教授、副院长、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岭南美术专修学院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名誉顾问、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等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揭西客籍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