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强 发表于 2006-9-1 14:39:28

乡亲们!运动啦!

不知道乡亲们有没有兴趣写客家人入川故事的接龙。其实背景划分在清代,至于是顺治到乾隆的哪一段时间,还没想好,这个还需要大家一起探讨。我在这里先抛块砖,期望大家的玉出来。
首先把大概内容写一下。当然,因为本人本身的局限性,没有更多研究,可以说是一点皮毛,所以还是要靠大家一起来完善。注意!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某地客家人因为受不了当地土著的迫害,又遇天灾,正好遇到朝廷颁旨号令入川,于是兄弟五人携带老母家眷入川,徒中遇到匪乱和翻船,还有病疫,最后到达四川某地定居。 最后到达四川的二十余人只剩下了兄弟二人和其他家眷共7人。。。。。。
                                          名字待议
                                                引子
   正和跪在地上,手里捧起一把泥土,深深地吸了一口。周围是荒芜已久,长满野草的土地,一抹晚霞出现在天空中,怎么看都是血样的颜色。“三哥。”小弟正祥走了过来。“大嫂问我们是不是就安家在这里了?”正和站起来,手松开去,那泥土便落在了地上。放眼望去,在这大嫂捧着大哥的骨灰、8岁大侄女依偎在大嫂的身边,怯生生地望着刚来的陌生的世界。四弟肩膀抱着自己的儿子。。。。。。在他们前面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物品。出来时多大一家人啊,现在也只剩下这么七个人了。正和突然想起大哥临终时说过的话:“老三,大哥是不行了、现在家里,就、就你能带着大家、大家到四川了、记住,到了地方安定下来,要把祖先的骸骨迁过来!。。。。。。活下去!看到希望!”
一滴眼泪从正和眼框划落,其实每个人的泪水都在打着转。“阿爷!阿婆!”大侄女再也忍不住了,号啕大哭起来。所有人瞬间被感染了,心情一下得到了释放,经过了好几个月的颠簸,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20多口人到达这里才剩七人了啊。亲人们一个个带着遗憾离开了自己。
正和强忍着,咬紧了牙关,等大家都哭了一阵了,他把手中的拄路棍狠狠插在地上,说:“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在群里也谈了个别问题,比如这家人姓什么,辈分怎么排的。我觉得姓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因为虽然内容是虚构的,但是保不定哪些就和某家的情况一样,那叫人家看了不扯皮才怪,所以暂时不想用什么姓来安上。辈分,那就更没必要了吧?
期待大家的玉。

[ 本帖最后由 刘智强 于 2006-9-1 14:53 编辑 ]

zibill 发表于 2006-9-1 15:07:20

借<<望云山庄>>片段

客家人是什么人?这个问题在清末与民国期间曾经引起过广泛的争论,当时有人认为他们是苗族的支派,有人认为他们是古代越族的后裔,总之是把他们看作是“蛮夷”。而有些在中国传教的西方信徒没有断定他们属于哪个民系,只是说他们不是汉人。更有甚者,建国以后,有个老外以为客家人是天外来客,因为他去了闽西山区某个客家村落一趟后,把当地圆形土楼时误以为是飞碟。
  有趣的是,当时许多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若外人问起,他们则会把一个故老相传的故事说出来: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黄巢动不动就要杀人。当时有位住在山坑径口的妇女,为了躲避战乱,她带着两个小男孩外出逃难。奇怪的是,她把年长的孩子背着,反而拉着年幼的一起行走。她这一举动在路上被一个看见了,那人问她这是什么缘故。她说:“我听人说黄巢造反,到处杀人,而且很快就杀到附近了。我背上的是我大伯的儿子,他的父母已不在人世,因为担心他被贼人抢去杀了吃,所以背在背上;我拉着的是我的亲生儿子,我不能背着他,而让侄子下地同行啊!”这个人其实就是黄巢,他对她的贤惠很赞赏,安慰她说:“不用怕!黄巢那些人害怕葛藤,你赶快回家,用葛藤悬挂在门头,黄巢的部下来到,他们就不会杀你们了。”这位妇女听信他的话,急忙家,把这个消息转告当地居民。他们都在门头上挂满了葛藤。当黄巢的部众来到,他们曾经得到黄巢的命令——不准杀门头悬挂葛藤的百姓,他们不敢违抗命令,一坑男女因而得以保住性命。后人遂把那个地方叫做葛藤坑,客家人便是葛藤坑人的子孙。
  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客家人究竟是什么人呢?
  清末客家学者徐旭曾,他从客家人的族谱得出结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衣冠旧族,忠义之后也。这个结论指出客家人是“中原衣冠”,是忠义之士,不是蛮夷野族、草莽流寇,不但来得光明,而且来得高贵。他是最早为客家“正名”的人。

zibill 发表于 2006-9-1 15:09:58

当年的历史记载不是特别全面,也许是孤陋寡闻了吧,期望各位能提供当年入川的历史记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亲们!运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