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136302 发表于 2006-7-21 02:55:31

[转载]力争成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客家古庙出专刊求生存

力争成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客家古庙出专刊求生存
--------------------------------------------------------------------------------
2006年07月03日 15:00

  华声报消息:为争取古庙成为受政府保护的“国家古迹”,新加坡客属八邑福德祠(又称“望海大伯公庙”)董事会汇集国内外学者、建筑师和民俗家出版专刊,讲述古庙和邻近地区多元种族和谐共存的历史价值。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望海大伯公庙是近200年的客家古庙,建在珊顿道附近的珀玛路,对面是马来圣人哈比诺的坟墓、古老的哈芝莫哈末沙叻回教堂。

  信仰拜火教的少数族群帕西人墓地的遗址,至今还在附近的珀玛山上。这一区可说是新加坡最早融合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特色的地区之一。

  澳洲莫纳什大学名誉研究员梁康伯,在50年前出版英文的《新加坡的庙宇》中说,望海大伯公庙的独特之处,是其范围内租了居住空间给一户锡克家庭。他们受访时表示,对他们来说不管是大伯公或锡克教的真神,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专刊《百年公德被南邦—望海大伯公纪事》(The Living Heritage: Stories of Fook Tet Soo Khek Temple)以双语出版,共158页,图文并茂。

  望海大伯公庙的董事会成立了资料小组,收集有关该庙宇的建筑特色及它在早期客家移民社会所扮演的角色等史料。专刊获得茶阳(大埔)会馆的大力支持,它也是《客家文化》系列丛书之一。

  总编辑何炳彪是茶阳会馆的文物股主任,他说:“专刊的目的是保留纪律录,希望引起公众人士了解其历史价值。根据口述资料,古庙在莱佛士登陆前就存在了,它是多元种族和谐相处最早的见证。”

  主编陈波生说:“目前这里还是属于白色地段,随时有可能被征用,我们希望它能转为绿色地带,以及成为国家古迹,就可以继续保存下来。”

  去年,他们邀请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的何培斌教授和马来西亚古建筑专家陈耀威针对建筑的特色撰文。

  何教授说:古建内部保存得相当完好,属于典型的中国南方建筑布局,以二进落和庭院展开,相当罕见,因为多数东南亚,中国和香港的庙宇为方便提供更多的宗教礼仪,都会将庭院覆盖起来。

  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陈国林博士认为,珀玛路地段是新加坡作为港口历史上重要的部分,对该地段保留并进行更多研究是必要和应该立刻进行的。

  他参考了1604年到1881年的古地图,客属八邑福德祠、圣人坟墓、回教堂及帕西人的坟墓都标明在当时的丹戎巴葛海岸线上,证明该地段在17世纪曾是当时国际海港的所在地。

  望海大伯公庙去年花了8300元赞助考古的工作,以研究古庙与其他社群之间的关系和生活方式。目前古迹保存局仍然在进行评估,如获批准,该庙就能和应和会馆一样,被列为国家古迹。

  董事会准备出版1000本,其中100本将以50元的价格出售以赞助出版经费。

网转:http://www.chinaqw.com.cn/news/2006/0703/68/34959.shtml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6-7-22 12:06:27

今晡日下昼3点开始,我会去参加该书出版推介仪式。

yanxiuhong 发表于 2006-7-22 19:32:40

http://show.imagehosting.us/show/1466592/0/nouser_1466/T0_-1_1466592.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力争成为国家古迹 新加坡客家古庙出专刊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