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赤子
侨乡赤子海水波及处,就有梅州人。散布于世界各地的梅州籍侨胞、华裔及港澳台同胞,他们垦植着遥远的异域番邦,传播着悠久的中华文化,为家乡赢得了“华侨之乡”的美誉。梅州人移居海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前的梅州,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穷山僻壤,地少人多,相当一部分人靠家族公田,轮耕而食,粮食不能自足,唯有远赴他乡谋生,或被“卖猪仔”出洋,或由“水客”引带出洋;有的因抗击侵略或反抗黑暗统治失败而被迫背井离乡;民国时期客家子弟为逃脱充兵役厄运而出海者不绝如缕;还有许多因婚配、继承产业以及留学有成后定居他国的。据统计,我市“三胞”散布于五大洲 67个国家和地区,计约330万人,约占全国侨胞总数的1/10。其中以侨居印尼人数最多,有65万人,其次是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是63.6万人和38.4万人。在港澳台同胞中,旅港人数最多的当属兴宁市,有17.5万人,居澳人数最多的是五华县,有 6800人,旅台人数最多的是蕉岭县,有40万人。
梅州人出洋 梅州人出洋可上溯到宋元时期,南宋末年,文天祥勤王到梅州,梅人响应者众,松口卓姓800壮士毅然参战,终因寡不敌众败走海道,舟沉崖山,幸存者漂泊到印尼的加里曼丹岛,他们成了有据可查的最早出洋的客属华侨,其中有姓名记载的是卓谋。在该岛北部,而今依然有中国式的城堡遗址伫立于热带丛林中,那便是他们初涉异乡的栖身之所。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失败后,洪氏后裔及部属子孙皆受株连,幸存者唯有避难异域。自宋元到19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政治迫害是诱发客家人远徒重洋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渐趋高涨,西方殖民者以透骗手段招募华工到南洋或美洲开矿垦植,特别是《北京条约》附件规定外国可招华工后,使梅州出洋者达到高潮,其中以“契约华工”(即卖猪仔)形式景况最苦。招募者先付给劳工家属一笔养家费,随后双方签订契约,规定几年后由雇方将其遣送回国。华工们挤在臭气熏天的轮船底层的统舱里,饱受酷热饥疫煎熬,历经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后,从事环境艰苦恶劣的金、锡矿开采和橡胶种植。他们卖身期满后,发扬客家精神,开创新业,接出家眷,兼济亲友,逐渐成了客家人向海外发展的桥梁和中坚力量。鸦片战争后,港澳成为国际市场,而日益繁荣,梅州人民也相继前往谋生,香港石山多,初建城市,凿山筑坝,均需大量石工,素以石匠闻名的五华人便相继去港,成为梅州人最早抵港的部分。后来赴港的梅州人多数经营一些依附于南洋企业的店铺,为侨居异邦的华人提供运转旅客、驳汇信贷、代购百货等服务。梅州在台湾旅居者以蕉岭为最,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丘仕俊(丘逢甲祖先)携全家东渡台湾彰化垦荒定居后,接着各姓亦陆续迁台,经过几百年繁衍,至目前,蕉岭籍人数全岛已达40余万。
民国时期,是客家人出国的黄金时期,业有定所的侨民纷纷接携亲属往南洋等地定居谋生。30年代“水客”特别活跃,梅州约有上千人以此为业,他们往返于国外与家乡间,带去的是到异国投亲访友谋生的乡亲,带回的是遥远的家音。建国以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红火了几个世纪的出国热骤然降温,除继承遗产、留学定居外,申请出国者大为减少了。
出国谋生的侨胞,在侨居国形成了一个个独特范围、规模与风俗的“唐人街”、“华侨城”、“中国城”等华侨社会,出现了许多以业缘、地缘或血缘为纽带的社团组织,这些组织在抵制外界干扰,安排新客就业,壮大群体力量方面起很大作用。1801 年,梅州籍华侨在马来西亚槟榔屿成立嘉应会馆,是第一个华人社团。海外久负盛名的客家人国际性组织是香港崇正总会,始创于1921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颇具影响力的客家国际社团联谊组织,1977年召开了第一次大会。1994年12月6~8日,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在梅州召开,来自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属乡亲代表及国内各地嘉宾2300人参加了盛会,实现了客家人大聚会、大联络、大交流、大团结的目的。其它规模较大的梅州侨民社团还有新加坡的应和会馆、马来西亚各地的嘉应会馆、美国南加州梅县同乡会等。香港嘉应商会成立于1916年,是梅州市旅港同胞的联谊组织,商会旨在发扬互助合作、爱国爱乡精神,促进商业活动和业务之共同发展及桑梓社会经济之共同繁荣,为家乡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商会规模亦不断壮大,会员已由最初的几十家商号发展到今天的1500多家。
〔阅读〕
梅州人民凭借坚韧刻苦的精神在海外谋生,促进了侨居国的开发,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清乾隆年间,梅县人吴元盛在波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岛)率从平服了当地土蛮的攻扰,被人奉为王;1777年,梅县籍侨民罗芳伯(1738-1795年)在西婆罗洲一片荒芜的坤甸地方进行开发,使坤甸日益繁荣。他领导华侨和当地民众,抗击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在当地群众中树立了崇高的威信,他创建兰芳大总制,任“大唐总长”,其后继任总长的均为梅州籍华侨,传10代,历 108年,直到被荷兰侵略者武力吞并。
在泰国首都曼谷南1000公里的重镇合艾市,聚居着为数众多的客家人,该市的开埠元勋是梅县人谢枢泗先生,他以远大的眼光,超人的气魄,为合艾市的开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20世纪初他利用承建泰南铁路而跃居侨界富翁。1917年,在合艾首开谢枢泅路后,先后开通24条街道,使合艾市成了泰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泰王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1985年在合艾市为其树立铜像,以供后人瞻仰。在合艾市,商店招牌十有七八是用泰文和中文并列书写的,还办有中国学校,发行中文报刊。在商店、市场上,客家话通行无阻,市内客家团体常有活动,生活上保留了客家人的风俗习惯。
梅州侨民李铭兴在马来西亚开办锡矿,投巨资引进机械化开采,产品占领国际市场,跃居“锡矿大王”宝座,他还开办相关产业,跻身马来西亚“七大财团”行列,为该国的矿业发展奉献了超人的才智。
梅州侨胞爱国爱乡 梅州侨胞具有爱乡爱国的光荣传统,他们身居异域,心系祖国,为民族、国家的解放和建设竭尽全力。
【支持革命】他们积极支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梅县籍印尼华侨刘佛良及谢逸桥、谢良牧兄弟为资助革命而倾家荡产;旅居南非的梅县侨贤朱印山、叶志远、朱质彬等踊跃加入同盟会并全力发动华侨为国内革命捐款,刊印《澄清宇内》一书,唤起民众,并通过“梅县侨商公会”、“嘉应会馆”等团体举行宣传,连许多儿童都纷纷翻箱倒罐,拿出平日积蓄的零花钱,加入捐款的行列;梅县旅居印尼侨胞梁密庵,早年加入同盟会,在印尼创设“寄南社”,后改为华侨书报社,作为同盟会的领导机关。他屡次认捐义款,1911年“三·二九”起义前夕,闻知急需巨款时,毅然将父亲储存的百万元
寄回国内,支援起义,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特颁发“旌义状”以奖谕。1940年梁密庵病逝后,松口人民在公园内建“密庵亭”以纪念,壁上悬挂“旌义状”,还附有蒋介石、林森、于右任、何应钦等国民党要人的题词。
【抗日救亡】抗战时期,侨胞全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纷纷组织各种救亡团体,出钱出力支援抗日前线,动员华侨青年回国参加抗战,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华人李桂和,时任南洋侨胞筹赈会怡保分会干事,率先认购救国公债10万元,中国国民政府授予他“积善余庆”匾额一面,以资奖励。他还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在华城镇建造“桂和街”,捐巨款给五华县立第一中学,即今五华中学。
【投资办厂】张榕轩、张耀轩兄弟早年由松口闯身南洋,历十余年辛苦经营而成爪哇华侨巨擘,被荷兰殖民者授以“雷兰珍”“甲必丹”之职以统领埠内华侨,被黄遵宪推荐为中国驻槟榔屿总领事。归国后,投资200万大洋,聘请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负责施工,修筑了全长24公里的潮汕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纯商办的铁路,1906年建成通车。据1933年9月《潮汕铁路季刊》载:“每天载客约4000人次,运货1100吨”,韩江流域的谷米、蔬菜,“大致由铁路输往汕头,呈运国内它市,或运南洋。”1939年,潮汕铁路惨遭日军轰炸拆毁。
海外侨胞回乡投资的先驱要数泰国归侨范坤南,他于1899年在州城创办嘉应染织传习所,传授染织技术,并附设染织厂,开创嘉应州近代染织工业。民国时期,梅州侨贤先后在家乡创办了5家采矿公司,1911年由印尼华侨投资10万元成立的协泰煤矿公司,
是当时规模较大的一家采煤公司,产品一度转销上海。这一时期,侨胞在家乡投资建起了14家工厂,最早且规模较大的当推1915年印尼华侨创办的梅县振东织布公司,资本额为10万银元,还有1930年印尼华侨创办的梅县光明电灯厂,1947年印尼华侨罗寿环独资创办的蕉岭高思大地碾米厂等。
二、三十年代,海外侨贤纷纷集资,协助地方政府兴建公路,1927一1937年为梅县公路建设的鼎盛时期,先后兴建了10余条公路,初步形成了以梅县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华侨投入资金最多、里程较长、存在较久和影响最大的首推梅松公路(梅城到松口),它建成于1931年,全长90公里,投资8万双毫,其中侨资5万双毫,组成利群行车公司,政府给予该公司行车专营权10年,每日行车12班次,直至抗日战争前,公司历年有盈余。
【捐资助学】雁洋人丘燮亭,早年远涉雅加达,事业有成之日起,便为家乡教育事业殚精竭虑,1883年在本村建立私塾性质的“时习轩”,后又投入近万大洋赞助东山中学创办,他还派遣宗族中的10余名青年到日本留学,归国后皆献身家乡教育事业。1927年5月东中遭封闭后,他痛心疾首,立即成立南洋华侨援助东山中学委员会,通电声援。他及亲属还数度认捐教育经费,建设两村锦江桥、松口梅东及梅县体育馆等,高风厚德,百世流芳。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接受办学捐助资金累计达7.6亿元,梅州3000多所各类学校,校舍大部分由海外乡亲捐建。全国人大常委、香港中华商会总会长曾宪梓先生,为家乡教育事业捐资已逾亿元,他捐资1500余万元在梅城建立曾宪梓高级中学,占地108亩,是目前一次性捐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中学。学校以“勤俭诚信”为校训,以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学校为目标,建校数年来,在教学管理、科研及高考方面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是我市侨资学校成功办学的典范;旅居马来西亚侨贤萧畹香先生前后捐资达3600多万元,多用于文教事业,单独捐资兴办的进光中学,除500万元建设校舍外,每年还拿出80万元用作学校办学经费;旅港儒商田家炳先生,自1990年规划建设大埔县田家炳系列工程至今,捐资近亿元,完成从电视大学到托儿所共28所学校的建设工程及其他公益事业建设,他还在国内及我市各县(区)独资捐办数十所“田家炳中学”。
【兴医济世】梅州从1896年瑞士人来梅办德济医院传入西医开始,到建国之初,医院依然是房舍面积小,旧危房多,设备落后。建国之初,梅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海外侨胞的热心资助,对医院进行改造,不仅使所有市(县)级医院新建、扩建医疗及生活用房面积增长十倍以上,还兴建了一批镇级卫生院,改变了梅州缺医少药的状况。田家炳先生捐建的梅州市田家炳医院,捐资1700万元,是一次性捐资助医最多的工程项目。
【弘扬文化】改革开放前,梅州文化活动设施除梅县金山图书馆外,各县的图书馆仍属“书屋”状态,侨胞为家乡文化设施建设慷慨解囊,先后有曾宪梓先生等捐建梅县剑英图书馆,罗焕昌、刘宇新先生捐建兴宁图书馆,何冬青捐建平远县图书馆等。其中最大的文化捐建项目当属梅州市华侨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市及各县(市、区)均设立侨务办公室和归国华侨联合会,联络侨心,沟通侨情。各级政府及侨务部门对长期以来一些错误做法进行纠正。先后为5254户侨户更正了成份,为930位归侨平反了冤假错案,使274
万多平方米的农村侨房和50多万平方米的城镇侨房完璧归赵。梅州各级党委、政府还多方面关心保护“三胞”建设家乡的热情,从政治上凝聚侨心。目前,市、县两级政协共吸收旅外侨胞118人为政协委员,其中市政协委员41人,县政协委员77人,为广大海外乡贤架起了参政议政的桥梁。创办了11种侨刊乡讯,向海外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及时介绍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三胞”在侨居地的多彩生活,影响较大的有《梅州侨乡月报》、《梅州侨讯》、《客家人》等。
政策的落实和故乡所敞开的真诚宽阔胸怀,温暖了侨心,“故乡水甜,故乡人亲”深深烙印在侨胞的脑海中,广大“三胞”参予桑梓建设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起来,他们捐资兴建了大量的学校、影剧院、体育场、医院、道路桥梁及公益性建筑。到2000年底,我市接受“三胞”捐资共19亿元。经华侨的牵线搭桥,我市1998年 还同塞舌尔共和国首都维多利亚市结成友好城市。
恩泽故园添锦绣,山水永记赤子情。为了表彰乡亲们为家乡做出的巨大贡献,梅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将两颗新发现的行星分别命名为曾宪梓星和田家炳星。梅州市人民政府分别于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0年四次授予孙城曾、曾广淼、李济平、刘锦庆、曾宪梓、罗焕昌、刘宇新、余国春、黄丽群、陈泰元、姚美良等146人“梅州市荣誉市民”光荣称号。做了荣誉市民,他们又多了一份建设家乡的责任。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354-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