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本帖最后由 huangvudik 于 2012-11-25 00:09 编辑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
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现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根在中原。现在有人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左右,其中在香港有三分之一的华人是客家人;在台湾有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人是客家人。在内地,除闽、赣、粤三省外,湖南、广西、四川等省都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在海外,东南亚各国、
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也都有很多客家人。
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不断往南迁徙,直至形成今曰客家的分布。
客家先民南迁虽在晋前就己开始,但那时毕竟人数不多,真正大规模迁出中原并朝特立的客家族群演进,则在晋朝之后,而且期间尽管零星迁徙者不计其数,但形成移民浪潮者约计有五次。第一次是东晋时期,第二次迁移起于唐末, 第三次起于宋高宗南渡,第四次自明末清初,第五次于清同治年间。这5次大迁移都是因中原百姓不堪战乱而为之。
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从众多的珍贵史料和族谱资料显示,几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迁抵闽西的先祖尊为南方始祖,把闽西作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别中原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闽西历史上是个典型且比较偏僻的山区。据考古发掘与史籍表明,闽西在客家先民未大量流入以前,是一片林荫深郁、瘴气弥漫、猛兽肆行的区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居于其中的人类只是少数刀耕火种的畲瑶土著。正因为如此,历史上中原地区战乱不断,甚至唐末黄巢起义军横扫中原至华南以东,闽西仍是一处世外桃园,相对比较安宁,因而成为中原移民逃避战乱,重建家园直至形成客家民系的理想与现实场所。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
由于五次客家移民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中原灿烂的文化和各中原优秀人才的汇集,在客家先民居住的闽西、赣南、粤西等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生存和发展,其文化的活动表现,决定了其文化是一种除因顺应和改造新的环境而须吸纳土著文化之长外,更多的还是客观上促使了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与承袭。因此,尽管经历上千数百年的历史,我们从客家人的饮食、语言、民俗、以及建筑中,处处可见中原遗风。
来源:新华网 景延- 编辑:游 黎
进去看看!!!!
:lol 已经注册了!!!人不是很多啊! 本帖最后由 huangvudik 于 2012-11-25 00:10 编辑
方言是判别客家人的主要标志之一。刘善群先生在其著作《客家与宁化石壁》中指出:“鉴别是否客家人,文化较血统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分别是否客家人的要素,更重要的应该是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关于客家文化素质,该书引用胡希张、莫日芬、董励、张维耿在其合著的《客家风华》的解释是“能操客家方言,也包括客家的生活习惯等”。《客家与宁化石壁》还告诉我们,客家地区的客家方言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如闽西、粤东、赣南,“其人口互动多,语言自然也变异大”。“宁化(石壁)客话,又被称为‘闽西客家话的一种土语’,或称‘原始客家话’。”“梅州客家之所以会成为当今客家话的代表,是由于其扩散范围广,使用的人口多,并不一定是正宗之故。”这即是说,客家地区的方言大体相同,又各有差异,差异程度也各不相同。
摘选来源:http://www.ha.xinhuanet.com/xhzt/2003-10/23/content_1094906.ht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