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林半山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http://www.sr0768.com/read.php?tid=2340員林福佬客族群的調查研究
注:許多兩岸學者都不知道饒平客家話融有許多學老語音,歷史上環境的因素所以稱饒平客家這種學老客家接觸區的,都稱半山客或學老客,例如漳州人就稱詔安客為學老客。本來說這種帶有學老語音客家話的稱半山客或學老客的,今天許多學者又將不會說這種半山客語音的又稱學老客,造成混淆,真是對饒平研究還不夠充分。容我如此批評,否則這些學者左一句右一句福佬客的,永遠也不會去改正。客家人學老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學老話。客家人潮汕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潮汕話。客家人粵化是本來是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粵話。這樣才弄得清楚,有一天饒平客家人,後來完全不會說客家話而只會說美國話,還是饒平半山客人或饒平學老客人。他們,只是學老化或潮汕化或粵化或美化而已。希望學者改進,要不然就不要稱學者了!!
雖然如此,除此而外,還是要感謝這些學者對饒平客家人所做的貢獻!!不得已之處,尚請包涵!!
吳正龍
彰化縣員林國小
壹、引言
員林鎮位居彰化平原東側,東以八卦山和芬園、南投相鄰,西與埔心、永靖交界,南連社頭,北鄰大村。因近鄰八卦山台地擁有豐沛水源,在三百多年前即有漢人移居拓墾,雍正八年(1730)時出現東山庄、員林仔庄兩個庄落,乾隆六年(1741)發展出街市。此後隨著漢人大量移入,陸續出現大大小小的村落,人口數大量增加。日治時期為員林辨務署、員林支廳、員林郡首長所在,地位相當重要。戰後改設員林鎮,為台中縣政府所在地,1950年後改隸彰化縣。目前是南彰化最大的城市,人口約有十二萬人,面積有40.0380平方公里,工商業發達、交通便利。
彰化平原是全台最大的福佬客區,員林位居這個區塊中心,因而在清代移民史中客家籍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文獻史料記載,員林早期移民主要來自廣東潮州饒平、潮陽,惠州陸豐,福建漳州詔安、平和,汀州永定等地,位於今純粹或部份客家區,客家淵源相當深厚。對於員林的族群屬性,日本統治時期的調查資料有明確的記載。明治三十七年(1904)官方製作的「臺灣民族分布地圖」中,員林被歸屬於粵(廣)籍客家區。明治四十年(1907)小川尚義等人編纂的《日臺大辭典》中,繪製一張「臺灣語言分佈圖」,員林以藍色標識者「客人」語(又稱廣東語)區。不過這也是員林粵籍客家最後的記錄,因為大正6年(1917)繪製的「閩粵兩族分布圖」中,員林附近客家區域已消失了,彰化境內只留日治時期從桃竹苗地區,招墾至竹塘、二林、埤頭等鄉鎮,落居今日七界內的客家族群。此說明在1920年前後,原居員林附近的粵籍客家族群已被福佬人同化,不再被視為客家人,他們已變成「福佬客」了。
[ 本帖最后由 ysynhqc 于 2006-6-3 08:52 编辑 ] 員林的客家族群在日本統治時期已被同化,逐漸為人們所遺忘,直到1963年林衡道先生的造訪,重新開啟員林客家的研究。1963年林衡道受到地方人士的邀請前來進行史蹟調查,他發現員林的張姓大家族原為粵東客家移民,至數十年前始為附近福佬人同化,形成所謂的「福佬客」。 林衡道對員林附近村落族群研究,開啟台灣學界對這個族群的關注,進而帶動動島的研究,甚至影響到海峽對岸的客家研究。 至於有關員林福佬客的研究,自林衡道以後, 陸續有許嘉明、 羅肇錦、 賴志彰和許雪姬、 曾慶國、 吳中杰、 吳正龍、 賴閔聰 等人作過相關或專文探討。不過在族群屬性界定、遷移和轉化等複雜議題時,仍須作深入的探討與個案研究。
本研究以現今員林鎮為範圍,探討的對象包括粵籍客家和閩西客家族群。研究中將以世居員林大姓、宗族為主,以較小客家姓氏為輔,若涉及同宗關係時則進行跨越鎮界的調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將以歷史文獻結合田野調查,運用族譜、家族史料、口述訪談,原鄉和本地比對方式,重新發掘清代員林客屬蹤跡。希望藉由此調查研究,有助於釐清員林福佬客族群的原始面貌,及其揉合閩南與客家文化所呈現的文化特質。以下分就各姓淵源、祖籍、同宗、房派、來台時間與發展,及保留的客家文化、客家意識進行論述。 貳、張姓:
張姓為員林第一大姓,其祖籍地絕對多數來自廣東饒平,共同始祖為張氏饒平肇基公張開盛,派下可分坑邊、葵坑、馬崗、烏石四派。目前張姓主要分佈於大饒、大明、溝皂、中央、崙雅、振興、林厝、惠來等里。
員林的張姓最多者為坑邊派,可分張盛德下傳第四世張開盛(1479-1519)和張端肅兩大系統。前者員林地區稱坑邊大房,後者稱坑邊二房。按坑邊又叫康邊,原名康濱村,位在廣東省饒平縣上饒鎮坑前管理區坑邊村,居民純為張姓,講上饒客家話。坑邊村為張氏肇基公張盛德與劉氏所生次子繼旺,下傳之長房大成(一百三十六府君)移居所創村落,該派引用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所立「紹風堂」輩序:「文宗孔孟 武紹尚良 道明先正 勳耀前光 善能集福 和可致祥」。
員林坑邊大房張姓,在清初即有族人拓墾火燒庄(今員林大饒、大明里)。派下裔孫張家政先生,在〈有義堂張氏家廟〉一文中,指出康熙末葉坑邊派十世張子華(剛直)、張應(永)和、張文敞叔姪、十一世張友經(剛儉)等,一同拓墾火燒庄。張子華後來返回大陸原鄉,至其孫張希遠、希強才又到大饒尋求發展。 其中張應和屬溫恭派下六世蒼州房,張友經屬於八世祖擎台房,張希遠、希強屬於八世祖國佐房。張應和原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瓜園社保溪康(坑)邊,約於康熙末年渡海來台,定居埔心鄉瓦南村,長子十一世良者移居員林大饒里發展。派下繁衍甚眾,族人分佈於員林大饒里、溝皂里、中央里,及埔心的瓦南、瓦北村。 另外正一公派下第十四世的張克寧(諱鵬程,1778-1797),也於嘉慶丁巳年(1797)來台,先居火燒庄,後移居員林北門街。該派傳有梯雲、景星、月明、日通、武西、天泉、滿堂七房, 族人分佈於黎明里、惠來里和民生等里。
廣東饒平坑邊大房,在大饒里建有祭祀以四世祖開盛公為始,派下附祀至第十三世為限的有義堂張氏家廟。該家廟初建於大正九年(1920)年,1936年增建院落,1999年毀於九二一大地震,至2003年才又重建完成。有義堂祖祠內,有撰聯「有明初本源重於寧化」、「祖本饒平武石立德」、「宗興坑邊大饒見功」等。從辭聯中可知張姓源於寧化,後遷饒平武石,來台後立基於員林大饒之歷史淵源。有義堂張氏家廟,訂定每年正月十二日祭祀祖先,各房子孫均須到齊祭拜。 員林張姓坑邊二房,指廣東饒平肇基公二房張旺派下第四世張端肅所傳派下,與張開盛為親兄弟。張端肅傳有鎮江、燕山、若川三房。其中以鎮江公派下居員林最多,十一世來台者有實者公、特徵公散居員林萬年溝外和員林街;輯徽公居溝皂;旺徽公居田中央;愈者公、應棟公居番仔崙;誠者公居田中央,部份外移南投、北斗;希格公居羅厝庄(埔心鄉)、永靖庄(永靖鄉)、東山庄;雲從公居三條圳;卓徵公居太平;日明公居大三角潭、東山、田中央、番仔崙、三條圳、大三角潭、柴頭井等地。十二世有友虎公居田尾;宗簡公居柴頭井;運昌公居三角店、員林街;廣宇公居經口厝(埔心鄉)、太平(埔心鄉)。另有十世祖應華公派下,十二世宗奠公居柴頭井;宗壯、宗總公居田中央;宗社公居萬年。宗維公居大饒。十世祖應隆公派下,十三勤福公居三條圳、員林街;十四世元養公居萬年庄、員林街;十四世娘生公居員林街。另有十三世高陽公居溝皂,十三世孔簽公居員林街。
端肅公派下燕山系淡泉房第十世張子永,約於乾隆年間同二子文兆、文懇前來員林發展。張子永來台後先居溝皂,其子文墾時移往振興里山腳路,建立祖厝家廟,地方稱為「大厝內張」。其派下有十五世張令台遷居新竹新埔,十七世張杰、張榮蔡遷居員林湖水坑庄(今湖水里)。
張端肅派下子孫來台後,在溝皂建有祖祠,1987年改建成上下兩樓家廟。其一樓為辦公大聽,二樓供奉歷代祖先,祠堂對聯「有餘樂業先人必施恩作善,慶待安祥後裔須積德行仁」,右聯「端守綱常千秋宏業尊天地,肅遵道德奕代貽謀蔭子孫」,左聯「鎮安第宅正綱常流芳奕代,江護材坊守仁義傳新萬年」。另保留舊聯「青水長流百世以青錢誌慶,河山遠繞千秋立金鑑傳芳」。從中可看出張端肅、張鎮江「有慶」、「端肅」、「鎮江」,及本宗「清河」之關係。溝皂里曾建奉祀巾山國王的王爺宮,後因遭火災改為選取爐主迎民宅中供奉。 目前溝皂巷五營將軍廟,可見到「三山國王五營將軍」的匾額。端肅派下子孫曾於1992年12月返鄉探親,並接受客家古禮接待,唯返鄉張姓已福佬化而不知其涵意。
[ 本帖最后由 ysynhqc 于 2006-6-3 08:43 编辑 ] 大饒里和大明里,有來自廣東饒平的張氏葵坑派客家人。據《饒平客家姓氏淵源》記載,葵坑派始祖張應良(六十八,開興,1452-1498),為饒平張氏肇基祖與羅氏所生的第四子,原居大埔南山,後到饒平縣新豐鄉葵坑打鐵,創設葵坑墩下屋。張應良與妻余氏,生有長男宏度寬九(四十四)。宏度寬九傳有三子,分別為敦德(1477-1541),座山下祠;敦朴(1485-1548),座田心祠;敦福,居嚴寨。張氏饒平葵坑派裔孫,在葵坑建有「葵饗堂」,使用三饒「風度堂」輩序。
員林葵坑派張姓,祖籍廣東省饒平縣元歌都蓮塘社葵坑鄉烏石樓,派下族系為念三、四十、敦德、剛逸、春(清)溪、貞格、明瑄、□□、本源、友直、敖信。該派於明治戊申年(1908)在大明里創建追遠堂,堂內祭祀始祖張榮盛,及十三世張利爐、十四世張國昌、張傳潭,十六世張位南等牌位。目前族人分佈於火燒庄、社頭眉土、永靖永興、詹厝厝等地。
員林的廣東饒平馬崗派張姓,分佈於崙雅里、振興里和湖水里。廣東饒平馬崗派張姓,乃饒平肇基公張盛德在廣東大埔妻羅氏,生下始興、吒儕、開昌、開興四子。其中有一子移居福建雲霄馬堂鄉,後裔移居三饒馬崗開基創業,衍傳馬崗派系。該派奉祀念四郎為太始祖,張宗惠(名唐養,1402-1456)為開基祖,使用三饒風度堂昭穆:「清河衍澤 謨弼有唐 青錢志慶 金鑒傳芳 曲江源遠 寧化名揚 文章蔚起 詩禮垂春」。
員林張姓馬崗派福佬客,有廷耀、弘裕、誌心、金寨公派,保留相關客家文化。崙雅里張氏來台祖廷耀(諡寬柔),為齒德公派十二世,於乾隆庚辰年(1760)渡台,傳有成禮、成榮、成績三子。 張姓在崙雅里建有「清河堂」,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祭祀張廷耀墓忌日。崙雅里張廷耀公廳,則將大型祖先牌位置於左側,不同於閩南使用小牌置於右側。出水里的馬崗派,以八世文惠為始祖。其系統為唐養—齒德—誠朴—果毅—莘野—希傑—必元—文惠。文惠公曾孫弘裕來台時無取,由長房媽過傳珍為後嗣。 湖水里張誌心派下清河堂,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馬崗榙風度堂派下,來台祖為第十世的張誌心,傳有十一世慶英、十二世金裕(1775-?)。 張誌心派下子孫知道本是客家後裔,族人分佈於湖水里、出水里,目前該家族庭院圍牆上設置長方形天公爐,保留傳統客家信仰特徵。員林振興里張金寨派下,原居崙雅里,為馬崗派分支。 廣東省饒平縣三饒馬崗派張姓,已是講潮語的地區,而非客語區。不過就員林地區該派族人仍認定其原為客家耳份。振興里馬崗張金寨派下裔孫張甲二(1921- )先生表示,在日本統治時期曾聽聞祖父輩間用客語、日語和閩南語交談。 此也表現出兩岸對饒平馬崗派張姓,族群屬性上的不同認知。
員林振與里另有來自廣東省饒平縣烏石莊牛肚社的張姓,其來台祖為十三世的張仲(又名張康)。按饒平張氏上饒烏石分支,衍自於張氏饒平肇基公張盛德,與妻劉氏所生長房張衍昌派下。張衍昌與妻邱氏生二子,安勝、永勝,派居烏石。 張仲初入武東堡湖水坑庄,其子張旵(張孟品,1850-)因取犁壁山曹姓女為妻,才遷居犁壁山。 張旵開啟族人在犁壁山的發展,其下傳有十五世張腳(1881-)、張蹄(1886-)、張杖(1892-)、張本(1896-)四房, 族人分佈於振興里和員林街。該家族對長輩稱謂,仍保留少許客語稱呼。據族人第十七世孫張種(1932-)表示,其祖父張蹄(1886-)在世時,仍會說客語。 該族人稱父親,有叫「a1 pa1」、「be3 ah4」、「a1 tong2」。稱母親為「a1 mu2」、「a1 i1」。 稱呼相當分岐,族人不知何者正確。其中可能受到閩南福佬語、日語的影響,但也有原鄉客語稱呼。張仲派下族人近年返鄉探親,得知原鄉為客家村,也更加確信其原屬客家身份。
來自廣東饒平的員林張姓,大多知道本是客家後裔,甚至多數表示幾代前祖先仍會說客語,目前也保留部份客語殘留。員林的廣寧宮,除原作為粵籍同鄉會館外,其奉祀主神三山國王也是地方饒平客家人的信仰中心。饒平張氏以往在廣寧宮的修建、主祀、佔有重要的影響力,現任主任管理委員會張耀北,即為坑邊二房張端肅派下。員林許多清河堂公廳,常常可見到設立磚柱天公爐,顯現不同於閩南的信仰方式。員林饒平張姓客家意識頗為清楚,甚至溝皂張姓有人主張恢復客家母語,形成一股「新福佬客運動」。 參、黃姓:
黃姓為員林第二大姓,祖籍可分為廣東潮州饒平、大埔縣,漳州詔安。目前主要分佈於員林的崙雅、振興、大峰、南東、鎮興、南東、湖水、東北和源潭等里。
廣東饒平黃可六,祖籍潮州府饒平縣小榮社厝斗香里,派下子孫分居員林中央、崙雅和振興里。黃可六於康熙末年渡海來台,先居社頭鄉埤斗村,傳下十四世秀倫、秀璋、秀蓁、秀枝、秀美、秀坤六房。可六死後,子孫移居詹厝厝,其後長房秀倫遷居員林崙雅里,六房黃秀坤移居員林田中央,五房黃秀美則前往振興里菜公堂發展。
員林崙雅里和振與里黃可六派下族人,部份子孫瞭解本是客家後裔,另在許多方面保留相關客家文化遺跡。黃氏在崙雅里和振與里分別建有江夏堂公廳,廳內供奉觀音神像、祖先牌位,同時也祭祀五顯大帝及其令牌。庭院外側則設有磚柱建造天公爐,保留客式的祭祀方式。黃氏十分重視祭拜祖先,每年農曆二月廿日為黃可六忌日,族人必須返回埤斗祭祀來台祖。祭拜時各房子孫到齊,人數眾多、盛況空前。 在語言方面,據族下十九世孫黃明且和黃木井先生表示,曾聽聞祖先稱父親為「a1 su5」;稱呼叔父為「man3 su5 a2」;稱呼母親為「a1 i1」;稱呼姑姑為「a1 ku2」等客語稱呼。 近年有族人返鄉探親,得知原鄉位在今廣東省饒平縣東山鎮紅豐灣頭,目前只剩兩、三戶,但族人仍操客語。 此也使得員林黃可六派下,更加確信其原是客家人的身份。
廣東大埔黃邱端順派下,分佈於大峰里、南東里和振興里。黃邱端順屬於三妻二十一子官氏後裔,為黃氏第十一世祖媽,來台後先居住埔心芎蕉腳,後遷居大崙坑(今員林鎮大峰里)。目前族人不知祖籍何處,不過黃邱端順於乾隆二十年(1755)去世時,墓碑刻有「茶陽」。按茶陽位州今廣東省大埔縣,屬純客家縣,黃氏來自該地應為客家人。此外,黃邱端順派下族人在大崙坑建有江夏堂,堂內設有「高曾祖宗祿黃公宜人蔣氏」牌位,上以紅紙覆蓋生者姓名,庭院外則立有長圓柱體的天公插,保留客式傳統信仰風俗。
漳州詔安黃紀派下,分佈於鎮興里、大峰里、振興里、南東里。黃紀,諡燕朋,出生於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於乾隆五十年(1785),於乾隆年間來台。初居燕霧下堡三塊厝,傳有有威、有苔兩房。其十四世子孫成桂(諡秋桐),因參與戴潮春反清事件,事敗族人被清廷追緝而分散各地。黃秋桐二子萬夫(即萬益)、五子萬鍾(1857-),於光緒年間來到挖仔庄(員林鎮鎮興里)尋求發展,其他族人也在事件平息後返回三塊厝。
目前在鎮興里、大峰里、振興里和南東里等黃紀派下族人,部份長輩知道黃姓原是客家人。據十七世子孫黃思齊表示,其祖先來台時會說客語,目前其族人仍稱母親為「a4 i1」,稱叔父為「a4 su5」等客家稱謂。 黃紀派下位在今振興里的公廳,在鸞堂「天化堂」匾額下方仍書以堂號「詔安堂」。正廳前面原置有竹編,直徑約20公分的圓錐體天公爐,後改為磚造石柱,今則移往拜亭內,並改為懸掛式天公爐。 另外,該派族人將來台祖十一世黃紀、十二世有威、有苔,及一位十三世祖先圓規,合葬於大峰里墓園。園中題辭:「朋自遠方廣東來 燕居福地蔭萬代」。黃姓族人解釋其原為客家人,但因祖籍為漳州詔安,而認為是經由「廣東來」的客家人。 此種客家意識的認同,可能是因為日本統治時期,將福建視為閩南人,將廣東視為客家人所造成的認知誤差。 湖水里黃國帖派下,祖籍漳州府詔安縣隆乾堡二都陳坑老屋下馬子屈,屬於黃氏上祖峭公祖妣吳夫人文通派下。來台祖十三世黃國帖(勤創)和黃國查(敦厚)兄弟,約於乾隆時期同母賴淑德渡海來台,黃國帖下傳十四世心道、心務、心轉、心法、心伍、心傳、心佳七房。 族人目前定住於湖水里,並建有黃氏江夏堂,堂內供奉第十二世黃朴直通興公與妣賴淑德孺人神位。在神案下方,則設立方型水泥柱體與香案祭祀「虎爺龍神」,此有融合閩南與客家的崇拜信仰方式。院內圍牆內側,則設置一個靠牆的平台天公爐,上方設置香案和三個酒杯,此種祭祀方式也同於台灣北部客家地區。
祖居彰化埔心,後遷居源潭里的黃郡記派下,原籍漳州詔安二都龍乾保深坵裡,來台祖為第十二世的黃端雲(諱有拱,1724-797)。乾隆九年(1744)黃端雲隻身渡海來台,由鹿港上岸,初居溪湖中竹里,歷經辛勤耕作創立基業。黃端雲傳有十三世黃江水(諱仁堂,號郡記,1776-1847),為清朝太學生。 黃江水子超英,官拜四品武生加都司,父子經營糧食貿易,官商發達,向吳姓購買土地進而立基埔心鄉梧鳳村,派下設有黃郡記祭祀公業。黃郡記派下日後更大舉購買土地,其範圍從埔心梧鳳延伸至員林東山。黃姓也成為彰化埔心梧鳳、大村黃厝、員林湖水坑和源潭里等地重要家族。
源潭里的黃郡記派下,其家廟衍慶堂在埔心鄉梧鳳村,派下族人大都瞭解原是客家人。據黃氏第十八世裔孫黃重宣表示,其祖父黃震香(1869-)會說客語。也曾聽過十六世叔公黃玉鑑(1869-1949)在十五世曾祖母忌日時,使用客語唸祭文,並令全家族行三跪九叩禮。 肆、江姓:
江姓為員林第三大姓,可分江東與、江九合、江純直、江純朴和江詒謀五大派,祖籍有漳州平和和汀州永定之分。其中江東興、江九合、江純直、江純朴派下具有同宗關係,並知道自己是福佬客。目前江氏在員林主要分佈於鎮興、南東、浮圳、大峰、三條等里。
江東興公派下,來自漳州平和大溪榕林,為江氏平和開基二世祖萬四公派下裔孫。該派來台祖為十三世祖江東興妻劉氏烈勤(1670-1754烈勤?),於乾隆九年(1744)率同厚樸(名講)、質直(名曉)、江三(名札)、樸直(名調)和江五,共五子三孫拓墾燕霧下堡三塊厝庄(今員林東山牛埔頭)。江氏原先建有祖厝,但因被山洪沖毀,族人分居浮圳、鎮興里等地,各房也分別建立濟陽堂公廳。
江東興祭祀公業管理員,第廿一世的江炎進對本族歷史源由非常瞭解外,他知道江姓原是客家人,不過今已被福佬同化。 因該派開基媽劉氏烈勤葬於振興里薑母山,故該姓地方又稱為「薑母山江」。每年春分祭祀十三世來台祖媽劉氏,各房祖孫齊聚薑母山進行祭祀,除念祭文、跪拜外,也辦桌宴請同宗,及頒發老年津貼與大學生的獎學金,展現族人互相照應、互相扶持的宗族精神。
南東里的江姓種德堂,開台祖為十七世祖的江日升(江暹,或江昇),祖籍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江寨,屬江氏萬三公派下子孫,與江東興派下為同宗關係。乾隆初年,江日升來台試探形勢,研判台灣頗具發展潛力,於是返鄉奉父親江純直(潛)、叔父江純朴(雄)渡海來台,定居東山庄。江純直育有四子,長房江振宗、二房江炎、三房江日升、四房江餘慶。 江純直與江純朴公後代緊鄰而居,人數眾多,整個聚落分為「種德堂」和「永德堂」。
三條里的江九合派下,始祖為平和二世祖萬四公,來台祖為第十三世祖的江包(弼)。江包與江東興為親兄弟,據《江九合公族譜》記載,康熙末年江包偕同族親二人渡台,先居住在嘉義水上江竹子腳。江包去世後,族人於原鄉為其過繼一子(江鈕,1723-1804)續嗣。江鈕於乾隆初期來台,先往竹仔腳依親,三十歲時來到員林投靠東山江姓族親。中年以後事業有成,乃取陳勤善氏為妻,過繼鄭耀雲為子並冠以江姓,再生下江文彩、江河漢二子。江鄭耀雲、江文彩、江河漢三兄弟事業有成、家族興盛,分產時將家業分成九分,並保留一部份作為江九合、江慶陽的祭祀公業。
江九合派下在員林建有慶陽堂江九合總祠,派下族人分建慶豐堂、慶春堂等支堂。慶陽堂為江鈕養子江鄭耀雲,於三條圳購地所建,因格局完整、工法精緻,被列為彰化歷史建築。該堂第一落為公媽廳,中間立「濟陽堂始祖江百四郎邱氏衍派十三世江包公十四世江篤實公妣勤善陳氏暨列位之神主」牌位,右側牆壁置有族人捐錢修建大陸祖祠的碑記、捐獻者姓名。第廿一世裔孫江世凱,表示其祖父江滄林(1880-1960)會說客語,在祖先忌日時也要用客語念祭文。 江九合派下許多族人原以為是閩南人,近年返鄉尋祖探親後,發現原鄉平和大溪江寨是客家村落,祖先原是客家人,進而改變過去的族群看法。 目前該家族在三條街所設立的土地公,以石頭為神位,其形制頗似客家地區的伯公。
鎮興里的江氏詒謀堂,來自福建省汀州府永定縣金豐鄉里大溪村,來台祖為江詒謀。江詒謀渡海來台後,先在大村貢旗教書,後往員林東山曹姓擔任教席。曹氏為感念其恩惠,饋贈三塊厝土地給江氏,使其建立「詒謀堂」祖厝。 目前堂內供奉江詒謀畫像,並設置大型名諱見陽祖先牌位,上以紅紙覆蓋生者名諱。江詒謀來自汀州永定,《江氏大宗譜》也列出十三世祖寬山(東峰公太),證明其「汀州客」的身份。 伍、游姓:
游姓為員林第九大姓,均來自漳州詔安秀篆,可分「清游」和「王游」兩系統。清游部份,有游捷居、冬至公,及念四公等派下;王游部份,有游維將(1721-1808)派下和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目前員林游姓主要分佈於大埔、源潭和湖水里。
大埔里游捷居派下,堂號廣原,來自漳州詔安二都秀篆東昇樓。游捷居為游氏第十二世子孫,號東連,出生於康熙丙戌年(1706),卒於乾隆庚寅年(1770),乾隆年間攜帶十一世祖骨骸,同長子升察,次子升武,三子升湯,四子升滿來台,定居大埔厝。 目前該派族人在員大路二段設有「游捷居公宗祠」,宗祠一樓為公媽廳,置有名諱見陽大型祖先牌位,並以紅紙覆蓋生者姓名。二樓為神明廳,廳外掛有潮州式的天公爐。據游捷居派下外孫廖英帆表示,曾見過外祖父家過年時有作粿習俗,上方尖形的裝米器具,與客家地區的習俗相似。
大埔里游氏冬至公派下,祖籍詔安二都秀篆,入台祖有十一世游進忍、游進榮,十一世游進會,十五世游阿端。冬至公派下目前分佈大村擺塘和員林大埔里,族人在員大路設有總祠,堂號廣平,目前為游姓六房共同管理。 冬至公總祠正廳,除置有祭祀歷代祖先大型牌位外,撰聯「衍祖宗一脈相傳克勤克儉」、「教子孫兩條正路維讀維耕」,此具有客家重視祖派淵源、勤儉持家、勉勵耕讀的風氣。
大埔里另有漳州詔安二都秀篆,清游客家定居。其中原籍漳州詔安縣二都秀篆埔坪堡文興樓,游氏念四公派下第十二世游友朋、游友明、游友豪,同十四世游景山,於乾隆初葉移居大埔。游友朋傳有升雷、升威、升追、升素四房。 同派另有十三世游秀夫,於乾隆初葉移居大埔。詔安秀篆十三世游宗賜,來台先居大村南勢庄,部份後裔遷居員林大埔厝。
員林大埔里的王游,有游維將(1721-1808)派下和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游維將屬於王游龍潭瑞清公派下十一世裔孫,原籍漳州詔安二都秀篆坪埔保磜下村,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七月初八日,同妻李氏,世尼、伍佑、名進三子來台。來台後先住燕霧保北勢庄,後來移入大埔厝。目前派下族下在大埔里三潭巷2號設有原平堂公廳,另在員大路二段設有原平堂游維將公分祠。至於詔安二都秀篆王游原平龍山祖四世福三公派下,其第十世游文佈,第十二世游國鋦,也於清初遷居員林大埔厝 。
員林大埔厝的游姓,不管清游(正游)或王游,祖籍同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秀篆,年長者大多知道其原為客家人。目前雖然族群語言已消失,地方通行閩南語,清游和王游也混居一起,不過彼此仍清楚自己的派別與房系,也各自立有宗廟祖祠。 陸、曹姓:
員林曹姓祖籍皆為漳州平和,均屬師貴公派下,來台祖可分曹應祿、曹文益、曹文士和曹文誨四個房系。族群主要分佈於東北、中東、南東、鎮興、振興和湖水里,祖籍同為漳州府平和縣梧坑鄉,均屬師貴公三房庭鳳公派下。按《曹氏族譜》記載,曹姓太祖十五郎公原居寧化,二世祖二十郎時遷移連城半溪,三世八郎居寨上塔坑,至十一世師貴(1443-1505)時移居漳州平和縣梧鄉,為梧坑始祖。其照穆為:「師庭英大期國應朝廷文士元興天賜永昌榮祖澤平陽第樹勳光漢制楨幹茂千年芬芳垂百世」。
曹曹應祿派下,肇由第七世曹應祿妻曹何慈發(1665-1755),於康熙中葉率朝鎮、朝騫、朝前、朝宰四子入墾東山庄。目前曹應祿派下主要分佈在東北里和中東里,各建有祖厝。其中東北里的譙國堂和中東里曹氏金鳳堂,為三房朝前派下廷鳳公支派所建。中東里的曹氏榮德堂,屬於四房朝宰公派下廷明公支派曹文逞所建。中東里的曹氏修德堂,則屬四房朝宰公派下廷聰公支派所建。其中新建修德堂廳內,設置名諱見陽大型祖先牌位,上以紅紙覆生者名字,後方原舊公廳則保留大正九年(1920)所提「壽」字。
另有梧坑師貴公派下第十世曹文益,於乾隆年間來台,定居東北里,傳有十一世士安,十二世元璉、鶴算兩房。派下族人在建有「永利堂」。
南東里則有曹土交派下居住。曹士交屬於師貴公派下七世應愈房之十一世裔孫,傳有十二世元絨、水龜、元寶、元伍四房。其中水龜之子丹井出嗣元伍,傳有十四世天眉、天柱、天遠四房。 該派族份主要分佈於南東里附近。
同為自漳州府平和縣梧鄉,來台祖為第十世的曹誨,派下分佈於員林振興里。曹誨約於乾隆中葉隻身來台,先往燕霧下堡東山庄依親,再拓墾振興里犁壁山。在拓墾有成後,曹誨才取妻生子,並傳下十一世曹期(號福科,1787-1866)一房。曹期則傳有十一世水應(1826-1885)、元砌(1830-1894)、元葛(1833-1839)、援魁(即曹達忠1839-1911)、金印(1842-1902)五大房。 曹誨派下子孫在犁壁山建有四座公廳,分別為「和邑堂」和「譙國堂」。
來自漳州平和梧坑的曹氏,是否為福佬客,目前有不過的說法。按族譜記載,曹氏祖居寧化,遷居連城半溪,再遷寨上塔坑,至曹師貴時定居漳州平和安厚村梧坑。從姓氏遷移路線來看,其原始身份應為客籍,不過陳支平先生認為曹氏是由客家分支而成為非客家。 1990年員林曹氏宗親會前往漳州平和安厚梧坑探親,其原鄉族人因在1914年時涉入案件而遷居外地,目前以居住平和縣九峰鎮和雲霄縣境為多。梧坑曹姓祖居地,只留下迎展樓、古學堂、古井等舊有建築, 以致曹姓對祖先族群屬性不太清楚。不過振興里曹誨派下一戶公廳,庭院外圍牆上,仍可見到客式的竹插天公爐。該派下裔孫曹永融曾向筆者表示曹姓認原為是客家人, 南東里曹土交派下第十六世裔孫曹永炎,也向筆者表示其第十五世伯父曹獻棋(1921?- ),曾向他說曹氏是客底。 曹姓的族群屬姓如何?是否為員林福佬客,或大陸平和安厚梧坑也是福佬客?仍有再研究的必要。
柒、其他姓氏:
(一)朱姓:位居市中心惠來街的朱絅文公派下,來自廣東饒平的客家人。據1974年出版的《朱庄嚴氏大族譜》記載,朱氏第十六世祖絅文公妻郭貞靜,於1727年(雍正五年)同一位叔父,攜十七世朱天壽(諱子慶,諡純信)、朱天海(諱子漢,諡純厚)來台開基,定居員林惠來街打石巷。朱氏原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歌都嶺腳社黃沙坑上饒朱厝樓。 該派世傳昭穆為「上(十六世)天承日,土品有光,文章顯達,沛國傳芳」。現在居住員林黎明里惠來街,有天壽房二十三世的朱光道,天海房二十二世的朱溪,二十三世光漆、光平、光澎等朱氏後代,部份朱氏子孫仍知道是客家後裔。 (二)詹姓:
林厝里山腳路一段的詹姓河間堂,祖居廣東饒平。來台祖詹志道、詹義友,為詹姓學傳公派下,伯善公長房宗宏派下第十四世裔孫。按詹學傳為開閩粵一世始祖,字成宗,諱五十公。為避兵亂於靖康二年遷廣東大埔長窖,下傳第六世肇熙,字東潞,諱三五郎,居弦歌都瓜園社西瓜園鄉(今饒洋鎮瓜園寨村),為饒平詹氏開基祖。詹志道、詹義友於康熙末葉,入墾員林林厝里。詹志道下傳有一子,信烈,並承嗣詹義友。信烈下傳十六世意德,十七世琳壽,十八世其達、其捷、其容三房。 目前在林厝里有三十幾戶,皆為詹志道派下裔孫。詹氏來自廣東饒平饒洋,講上饒客家話,說明其原為客家的身份。
(三)陳姓:
出水里泉洲巷26號陳姓,來自廣東饒平,來台祖為第十一世祖先,堂號「穎川」。據其族人表示,該祖先原為客家人,定居出水里後來被福佬化,成為福佬客。 目前在其祖厝中,可見到以圓型鐵架設置天公爐,平台上方置大型香爐和三個酒杯。廳堂內部置有大型祖先牌位,上以紅紙覆蓋生者名諱,顯見客家文化特徵。泉洲巷陳姓,外庭院以磚頭設置高約一公尺,長寬約40公分的平台,上面設香插,置有三個酒杯祭祀天公。 (四)饒姓:
湖水里內有不少饒姓里民,堂號為平陽堂。據饒深先生表示祖先來自嘉應州。按嘉應州為純粹客家地區,饒姓應為客家人,不過饒深先生表示其非客裔。
(五)劉姓:
劉姓分佈於林厝里、浮圳里、黎明里和大明里。其中大明里員集路1段72巷劉姓芳文堂,祖籍福建漳州南靖縣枋頭鄉書洋社,屬於一選公來台祖派下裔孫。 先居田中劉厝,後遷大明里。據其十八世孫劉冰校(73歲)表示,其四代前祖先才搬遷於半路厝(員林大明里)。當時共有三兄弟,大房定居於此,遴近芳文堂為二房,芳山堂為三房。目前72巷內的劉宅芳山堂,正廳中間設置大型祖先牌位,供奉十一世祖劉一選以下歷代祖先牌位,並以紅紙覆蓋生者名諱。漳州南靖書洋劉姓是否原為客家,過去有不同的說法。原居社頭鄉的台灣文獻館館長劉峰松,在〈劉皮黃骨原來如此〉一文中,指出芳山堂南靖書洋劉氏原為客家人,但今已經被福佬人同化。
(六)高姓:
員林的高姓,以來自漳州府平和縣大溪鎮,念六郎派下為主。目前高姓在員林主要分佈於東和里、鎮興里、三條里和林厝里。據《渤海高氏族譜》記載,高氏十七世三二郎公開基汀洲府上杭,至二十世念六郎於汀州府蓮花石壁開基後,轉入平和大溪。念六郎傳有天佑、天慶兩房,天慶傳有友元、友諒兩房。其中高敦瑟為友元房下二十九世,於雍正年間入居員林,傳下三十世德環,三十一世隆飛。隆飛傳有念一、念二、念三(聰)、念屘四房。 目前高敦瑟族人分佈於林厝里。此外,友諒房高文耀派下,約在兩百年前定居員林鎮興里,建有高氏平和堂,族人分居東和里。漳州平和大溪高氏是否為客籍,目前文耀派下不大清楚,不過不排除其可能性。
(七)呂姓:
萬年里呂姓祖籍南靖縣永豐里書洋社龍潭樓,來台祖為第十世的呂如璋,為呂氏良簠公派下。按呂氏族譜記載,始祖大政公先遷汀州上杭,後移住永定金豐里。大政公之長房良簠,移住漳州南靖書洋社,屬於客家族群。 呂如璋曾於康熙末葉來台試探發展性,不久返回大陸原居地。至雍正八年(1730),其妻李氏才又率同六子來台,定居社頭湳雅庄。呂如璋有六子,分別為呂欣、呂興、呂理、呂質、呂來、呂冬六房。 其中呂質派下十七世呂石遷居員林萬年里,傳有文府、三郎、文彬、榮森四房。
南靖書洋呂如璋派下,從族譜、信仰和習俗判斷應為客家人。目前在社頭鄉龍井村的呂厝支房南慶堂,前庭院中央立有一磚造天公爐,上面為一凹槽平台,設有一個香爐和三個酒杯。第二廳為「南靖堂」,示其來自漳州南靖。右側呂氏宗祠「孝思堂」則是呂如璋派下家祠,內供奉呂氏歷代祖先牌位,上以紅紙覆蓋生者名字。左側壁上書寫來台後七房(應為六房)的分佈傳承。呂氏目前仍維持客家春分掃墓習俗,各房必須返回社頭祭拜。 社頭、員林呂如璋房派,與呂秀蓮副總統同為漳州南靖縣書洋社龍潭樓,原鄉目前雖說閩南語言,但經由研究發現呂姓原是漳州福佬客 。 (八)何姓:
來自漳州平和,居員林振興里何添河派下否為客家人,仍有待查証。何氏入閩開基祖為何添河,族譜記載出自寧化石壁,何添河於明洪武九年(1376)遷徒至何地(今雲霄縣馬鋪鄉),後遷平和縣南勝和倉。添河次子彥保時,又重新回到「何地」,成為何氏何地始祖,傳有種德、溫樸兩房。挖仔庄何氏,屬於添河公肅正房派下子孫。 目前振興里設有何氏公廳「和邑堂」,目前居住員林的何氏族人,大多不確信祖先是閩南或客家人。何氏族人與嘉義縣民雄鄉青莆村何氏同屬何添河派下,該族人在前青莆村長何木國先生帶領下,曾返回今福建省漳州府雲霄縣馬鋪鄉景和村探親,並得知原鄉族人目前說閩南語。不過從何氏源出寧化石壁,在庄內的年長族人,稱母親為客家之「a1 i1」,而非閩南之「a1 mu2」。何氏是否為客家人?或在原鄉時被福佬化的客家人,仍有待進一步的查證。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