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亚来贡献难抹杀
各族诠译不同精神面貌叶亚来是谁?这位华人甲必丹,说他是吉隆坡的开埠英雄或游侠人物或黑社会老大都好,都是被逐渐建构的历史面貌。因应当时当地的需求而生。这就是为何战前战后关于叶亚来的叙述各异,也各有不同面貌。
同一个人的各种叙述,都跟「话语」和「权力?互为关系,看似理所当然,背后却可能另有议程。叶亚来是何许人?国中生和独中生的认识也不一样,因为两校在教科书上的叙述,早已各自定案。
我们对于华人甲必丹叶亚来的认识,有很大部分在建构历史的话语中,透过书写者的再现之后所得到的形象。这种建构背后的原因在于所有知识、思想与信仰,实际上都和权力有关。
新纪元学院中文系讲师廖文辉认为,马来民族当中有一批学者进行去「印度化」的做法促成今日国中教科书对叶亚来的书写,已被减至仅存零星图片和几段文字的叙述,从而降低叶亚来对吉隆坡建设的重要性。
他说,马来民族有许多传统文化承袭自印度文化,是回教文化不易取代的部分。而吉隆坡主要是英国殖民地政府和华人打造出来的城市,因此自80年代开始,当政者要「去殖民化」和「去叶亚来化」,最佳方法是透过学者在教科书上重新书写叶亚来。
这也是导致国中生和独中生对叶亚来的认识有差落的原因。「有两个疑问可以提出来让大家思考:第一,历史的叙述和权力之间的纠缠,两者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在本土,对于叶亚来的建构是否存在着造神的运动、是否值得进行造神运动?」廖文辉是在「2006年纪念甲必丹叶亚来讲座会暨新书推介礼」上,针对叶亚来在历史的建构上所呈献的面貌,发表上述看法。
廖文辉毕业自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也是马来亚大学(马大)中文系硕士。他在座谈会上,为研究大马华社(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超过25年的人类学教授雪伦(Sharon A.Carstens)的论文「从神话到历史-叶亚来与马来西亚华人英勇的过去」进行导读时指出,雪伦以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为理论基础,诠译叶亚来如何被呈献于文字中,建构出「不同的叶亚来」。
梁启超赞民族英雄
他指出:「战前(1885-1939)跟叶亚来相关叙的述话语多数是正面的,肯定叶亚来对吉隆坡的贡献,但在1893年叶亚来死後8年,《雪兰莪杂志》却负面地评价叶亚来,惟这种叙述最后没有继续流传,大概是不被接受的缘故。」
同样是在战前,但地点换成中国,叶亚来又被呈献以不一样的精神面貌。「1905年,梁启超在《新民丛刊》中的一篇文章「八大伟人传」」中,以民族主义作为书写方向,将叶亚来描述为民族英雄以提振民族士气。
「1929年,温雄飞在《南洋华侨通史》中,把叶亚来塑造为游侠英雄,也是很有趣的事情」。他接着指出:「英殖民地官员布洛克(S.M.Middlerbrook)所写的《叶亚来传》是目前最好的书写。王植原也引用这篇作品的资料,撰写中文版的《叶亚来传》。」
「此外战后马(马来西亚)新(新加坡)的叶亚来书写,例如1950年一本《星期六》周刊杂志,叙述叶亚来打州政府的故事,表明他建设吉隆坡的重要性;1954年作家兼马新历史研究工作者鲁白野在《星州周刊》发表文章,强调叶亚来建设吉隆坡的角色,并且在「吉隆坡之王-叶亚来」一文中,承袭温雄飞的观点,将叶亚来描述为传奇性的群众英雄。」
无论如何,他认为我国对叶亚来并未有明显的造神举动,因为造神需透过各种活动来进行,但关于叶亚来的讨论,不管是在报纸上或学术上都不多。
「我们可能不至于需要造神。」他说:「但可以启发和教育为出发点,举办一系列纪念叶亚来开拓与重建吉隆坡的活动,例如美化叶亚来墓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他强调:「这是为了历史负责,为文化保根,否则再过一、二十年,叶亚来是谁就是再也没人知道了。」
《马来西亚,东方日报》2006.4.24(今日专题)
[ Last edited by 海外客家人 on 2006-4-25 at 16:04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