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企业家张文政和他的客家情、中原文化根
台湾学者企业家张文政和他的客家情、中原文化根http://www.sass.cn/bscnews.asp?NewsID=439&Csmallclassid=20&Zsmallclassid=33&SpecialID=0.
(2002-12-20).方芳
既是学者又是企业家,办企业有成效,做学问论著多,文商两线皆称佳。台湾客家人盼恼?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成功者。
广东五华的客家后裔
当人们还在欢度21世纪的第一个中国马年新春之际,张文政先生在桃园县阳梅张氏五大房的大团聚轮值后,大年初八便踏上了飞往大陆的旅途。他有许多事要去办。张氏家族原籍广东五华县,清代中叶因乡里缺水发生械斗,为求生计先祖文英公携一子渡海到台,落业桃源县阳梅开墓,繁衍至父亲辈系入台第五代。张氏在台历代保存有祖宗的风俗习惯,客家话代代相传。每到农历年、中秋节皆要向着大陆原乡祭拜。张文政的母亲娘家是广东梅县人。他自幼承双亲客家话的双倍庭训,他的客话更加趋于发音标准。小时候,张氏家境不宽裕,爷爷为鼓励他上学特给他一双新鞋穿。小文政备加爱护这双鞋,竟一直“穿”了好几年。原来他平时光着脚,一直到校门口方才穿上鞋,好几年都穿不烂,其窍门就在于此。也许这些家庭原因,小文政特别努力读书,特具客家乡情。在村里的同龄人中,他成为佼佼者,考上了台湾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教育界工作(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高商专职执教)。1981年他32岁时,当选为桃园县县议员。他是无党派人士,工作认真,以客家人的“硬颈精神”而为县人所拥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便开始踏上大陆从商,创业的艰辛、闯出新天地的成就感,均使他获益多多。
致力于传承客家乡土文化
张文政这十多年中,每年往返于海峡两岸若干次。他在从商之余,投入精力从事客家乡土研究,以下五种著作是他劳动智慧的结晶,又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写照:在台湾出版有《船与我》、《乡土呼声》两种;在大陆出版的有《客家硬颈精神》、《客家人话客家》和《客家话三两句》三种。
两年前出版的客家方言教学带《客家话三两句》,是海峡两岸第一部客家话与国语(普通话)对照的双语教学带,对于会国语的则对照学习客家方言;对于会说客家话者又可学习标准的国语;对于既不能讲好客家方言又不会讲国语的,一学而两全,均达到标准化。张文政自谦地取其名为客家话三两句,其实收有客话及语词近千条,按科学的分类加以划分。这位前县议员在两岸数千里之遥奔波七年之久,为了解两岸词汇的差异及不同的表达方式尽心尽力。去得最多的是北京大学语言研究所,还有天南地北的地方。如为了一个客家话字义古渊源,赴广东梅县嘉应州志研究中心查找。最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完成,出版面市,广受海峡两岸学者及客家人的喜爱。2001年3月中旬成都举行国际桃花节暨第六届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上。《客家话三两句》特陈列展览。
张文政历经七载方完成海峡两岸的首部客家话双语教学带,其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今天,实为可敬可佩。张文政说:为客家族群(汉民族的一个民系)做一些事情,是他一生的追求。而客家语言是客家族群的命脉,客家语言中有深厚的中原古汉语的底蕴,传承客家话,即是为中原文化之传承。张文政先生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其《客
家话三两句》将以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客家方言教学带载入史册。
一本书引来台湾客家学者的故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