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达 发表于 2006-4-20 13:40:04

【原创】同在异乡,让我们携手相帮!

那孩子的母亲是我小学时的同学,春节回家时我见过那孩子,虽因生病而脸色过于苍白,但是非常精灵,刚会走路的孩子在地上摇晃着前进,他的母亲在身后张开双手护着,也是在孩子母亲口中我们知道了孩子的病.
而在几个月后我无意看广州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时见到了他们母子,当时我以为认错,又找出了当天的报纸读过后才确是他们一家,但是我不知他们现在广州哪里,或许还在南方医院附近,因为孩子要在南方医院看病.虽不能定他们在哪,但是我们在广州的客家人很多,如果你见到这家三口时,请伸出你的援手.
两龄童患地中海贫血症一家三口四出乞讨救命钱
2006-04-08 22:15来自: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4月5日(方舒阳)一辆简陋的人力三轮车,是梅州姑娘张金兰一家三口现在的家,为了给患地中海贫血症的儿子凑足25万元医疗费,一周前,他们从南海出发,开始了乞讨之旅。
   一锅发馊咸菜 全家要吃七天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昨日下午,白云区人民医院附近,记者偶遇了这不寻常的一家人。25岁的梅州姑娘张金兰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得多,一年前照片上乌黑亮丽的秀发如今白发丛生。刚刚2岁的儿子张文炬躺在母亲怀里,眼睛半闭,似睡非睡;她31岁的老公一言不发,在一辆简陋的三轮车里忙活,这就是他们的家。    张金兰面前摆着红色的捐款箱,旁边放着儿子在南方医院就诊的病历、各种单据以及求助信。间或有人向箱子里扔进几张钞票,张金兰便忙不迭地道谢。   她身后,丈夫钟明洲将锅碗瓢盆从车里拿出来,并拎出一个小小的煤气灶开始做晚饭,一锅略有馊味的咸菜是未来一周的菜,三口人还得省着吃。三轮车里摆满了生活用品,上面挂着衣架,底下堆着几个纸箱,两块木板搭在车斗上,就是三口人的床。   从3月29日开始,他们已经在这个动荡的家里度过了七天。    一家种田帮工 无力支付药费
张金兰是梅州市平远人,她丈夫钟明洲则来自江西,小两口于2004年3月生下了儿子张文炬。儿子一岁半时,发现患了地中海贫血症。当时医生劝张金兰说,这种病治好只怕要花100万元,还是别治了。夫妇俩不舍得,又带着孩子来到广州,南方医院的医生告诉他们,文炬的病需要经常性地输血,每月的花费约在1000元,若要根治,则只有依靠骨髓移植,花费在25万元上下。   “我们一家五口人,靠种田帮工,一年也就几千块。但25万元总比100万元少了很多,那时候我就想,不如带着孩子出来讨,说不定能遇到好心人。”张金兰说。   春节前,张金兰独自带着孩子,在南海大沥一带乞讨了半个月,支付了孩子一个月的输血费用。春节回到家中,张金兰要求丈夫过了年和她一起出去讨,钟明洲还觉得不好意思。   
从此以车为家 流浪乞讨药费      
过完年,小两口揣了家里仅有的1000多元钱再次来到南海,讨了近一个月,可是“大多数人还是把我们当做借病行骗的乞丐”。夫妇俩商量后,拿出身上最后的1000元订做了一辆三轮车,从此以车为家,沿路讨到了广州。   南海?芳村?人民公园?黄花岗……每到一处地方,一家人便摆出募捐箱和各种材料,等待好心人慷慨解囊。到了晚上,他们便找一间公共厕所,打一些凉水做饭洗澡洗衣。“人民公园一个阿姨给了300元,两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把我们的情况告诉了客户,筹了3000多块钱给我……”张金兰说,“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他们。”   
   张金兰告诉记者,在给儿子治病的过程中,广东省地中海贫血协会的一些志愿者也给予了他们无私的帮助。志愿者之一、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二学生陈彬告诉记者,他曾去过张家,其家庭很贫困,完全无力支付孩子的治疗费用。   记者离开时,夫妇俩张罗着为孩子洗澡。人来人往的街边,文炬坐在红色塑料桶里,温水冒着热气,他突然笑了。   
■ 对话   
“这是救儿子的唯一方法”   
记者:你觉得有希望筹到25万元吗?   
张金兰:这是救儿子的唯一方法,你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记者:有没有想过放弃?    张金兰:当初县医院的医生说要花100万元,我当时就想放弃了。但后来听说只要25万元,我就觉得还有希望。医生说6岁前动手术都还有救,也许哪天能遇到一位有钱的老板呢!   
记者:你认为你是在乞讨还是募捐?   张金兰:是乞讨吧,毕竟就是坐着要钱。可这钱是为了救我儿子的命,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同在异乡,让我们携手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