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客家遗址旅游景点
〖 客家遗址旅游景点 〗▲湖心坝客家群楼
建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6?D1449年),至今有550多年历史。
距县城约10公里,这是一处古老而又神奇的客家人聚居地,至今保存着明、清时期建造的古代客家围楼59座,在茫茫田野上构成一幅立体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庞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可亦称粤北客家第一村。这里,可看到造型各异的古围楼、红麻石垒砌成的古井、鹅卵石砌成的街道、雕龙画凤的墙扇屏风、清静幽雅的民居小屋。民风纯朴,民居典雅,古街古巷,古井古桥,任你随意穿梭,引你流连忘返。
▲葸茅岭八卦大围
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因其围屋按阴阳八卦布局建造而称奇,是粤北客家围屋中独一无二的“八卦村”。
八卦大围占地23000多平方米,有房屋1650多间,街巷89条。房屋建筑为砖木结构。大围四周设有乾、坤、巽、寅四门,外墙为河石青砖砌墙。大小街道纵横交错,当你初次步入八卦大围之中,仿如进入一座迷宫,好似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韶关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始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竣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历时24年,为当时的富豪官乾荣所建,占地面积达13544.96平方米。是始兴县现今保存良好的200座左右的客家围楼中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全广东省最大的一处客家围楼。
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古代的雄浑朴实的气势,又有近代精致高雅的韵味。集古代、近代客家建筑风格为一体,只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客家民俗风情及近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源。大围由上、中、下三个小围楼连接构成,中间围楼高16.9米,另两座稍矮的围楼拱卫其前后,气势非凡,蔚为壮观。围楼中有栽花种树的大院4个,祠堂6个,议事厅17个,天井16个,水井四口,寝室、厨房、储粮间、杂务间、厕所、牲畜栏舍等大小房间770多间。
整个大围楼用料十分考究,墙体的青砖经人工磨制,显得光滑规整。门框、窗框、台阶、廊沿、井台等以花岗岩石条砌成,显得坚实人方。走廊和庭院的地面用河石铺砌成花朵和各种图案,显得典雅别致。门窗、家几上雕刻着花鸟、动物等图案并贴上亮闪闪的金铂,显得雍容华贵。
为了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中围楼主墙基厚达24-8.2米,全部用河卵石砌成,叠角放花岗岩石条。墙体上布满了各种瞭望孔、射击孔。各围楼仅向外开一扇大门,门板用铁皮包裹,并有铁杠横顶。若遇盗贼侵扰,大门一关,围楼便成—座固若金汤的城堡。大门两侧或顶部设有水池,若遇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会倾泻而下灭火。
围楼建在两河交汇的沙滩上,地基松软,当年开挖地基数十米仍未到坚实的岩石层,两边的河流之水渗透进来成一大水塘,眼看前功尽弃,最后决定用附近山上的松木沉于其中,如今150多年过去,地基十分稳健,高大的墙体竟无一处下沉开裂现象。实为民间建筑中上乘之作。199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参观完围楼之后,欣然命笔题写了“满堂客家大围”的横匾。
始兴号称粤北第一古郡,现有人口25万,面积2174平方公里。县城太平镇西距韶关市55公里;北距南雄33公里,离与江西大余县相邻的梅岭古道约60公里;南连翁源县,据仁化丹霞山也只有30多公里。京珠高速公路开通后,从深圳到韶关车程为3小时左右,从韶关到始兴县城为1小时左右。 始兴位于五岭山脉的大臾岭之南,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林业县,是全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示范点和国家林业综合发展示范县、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广东省第一个生态建设示范县。始兴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物种宝库,岭南明珠”——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第一围”——满堂客家大围,有东湖坪民俗文化村、汉代城堡、秦汉烽火台、生态瑶乡深渡水,还有温泉以及到处的青山绿水。当北方已经万里雪飘的时候,始兴的枫树正红。因此11月底12月初是始兴观赏红叶的好季节。这时候始兴的山山岭岭、村前屋后,到处都有高大的枫树舒展着火红的叶子。
始兴属于客家地区,以客家话为主,但这里的客家话比较接近普通话。在始兴,无论是城镇还是乡下,妇孺老幼基本都会讲普通话,沟通没有语言障碍。始兴也有瑶族等少数民族,但是这里的瑶族已经基本汉化,平时着装和汉族没有区别,只是语言和民居还有些特色。和许多客家村寨一样,始兴也到处有客家围屋。这里的客家围屋和深圳龙岗、龙华的客家围屋类似,是方形的,有别于福建永定的圆形围屋。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以上的小围屋,这些围屋兼有居住和防卫的功能,像一个个的大碉楼,但现在都已经失去功能,基本是荒废的。大型的有著名的隘子满堂客家大围、东湖坪永成堂围楼等。其中隘子满堂客家大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广东第一大围”、“岭南民居之最”之美誉。隘子镇在县城南面约30公里,是唐代名相张九龄、抗日名将张发奎的家乡,名人故居、显族遗迹、名泉名川集翠。满堂客家大围始建于清道光13年,竣工于咸丰10年,建筑历时28年。大围的主人是当时始兴的豪绅官乾荣。大围占地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分为中心围、上新围、下新围三部分,三围相连,浑然一体,共有777间房,规模宏大,是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中心围是主体围楼,设有五道门,底层墙厚达2.68米,墙角为花岗岩,墙身为青砖建成。中心围一般三层,四周有高四层的碉楼,中间的“太子楼”也有四层。大围现在仍有住户43户、226人,基本是官氏的子孙后代。 感觉始兴、深圳的客家围屋是在兴梅地区的围龙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隘子满堂客家大围、龙岗鹤湖新居都是兴宁人建造的。从建筑风格上来说,传承了客家“围”的风格,从建筑功能上来说,有过而无不足,比兴梅地区的围龙屋防盗功能更强大。 上面所说的地方我都没去过,有时间要好好去旅游一番!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