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林古
发表于 2006-7-27 16:31:47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7-27 16:29 发表
跟粵土人一樣被香港話同化,現在要到寶安區才聽到莞寶片的土話。
你是指平湖的"苑塘話"嗎??
peppep
发表于 2006-7-27 16:38:55
原帖由 亚林古 于 2006-7-27 16:31 发表
你是指平湖的"苑塘話"嗎??
沙井、松崗、公明及福永等地的土話,跟東莞土話同類,不過有些差別。
南山區應該也屬於同一語言,不過可惜未曾聽過,都是講白話的。
亚林古
发表于 2006-7-27 16:47:50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7-27 16:38 发表
沙井、松崗、公明及福永等地的土話,跟東莞土話同類,不過有些差別。
南山區應該也屬於同一語言,不過可惜未曾聽過,都是講白話的。
在香港稱為"圍頭話"
peppep
发表于 2006-7-27 17:31:00
原帖由 亚林古 于 2006-7-27 16:47 发表
在香港稱為"圍頭話"
說這些話的香港原居民是稱”本地話”的,稱圍頭話反而會被誤會是客家話,香港圍村的客家人也有自稱圍頭仔的。
盆菜等圍頭菜在梅縣是沒有的,也不知道是否客家菜了。
[ 本帖最后由 peppep 于 2006-7-27 17:36 编辑 ]
peppep
发表于 2006-7-27 17:35:50
http://bowen.chi.cuhk.edu.hk/week_topic/Weekly_Topic-View.asp?id=193
香港有多少人的母語是廣州話?
對香港方言的認識,有一個普遍的錯覺,就是籠統的把它劃為粵語區,而沒有對它作深入細緻的了解。八十年代出版,由權威語言學家主編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也是這樣處理的。其實,在都市化以前,在大批新市鎮出現之前,香港的郊區並不說廣州話,九廣鐵路就像一條臍帶,把廣州話帶到香港市區。鐵路經過的地區,包括香港的新界,說的是另外一些方言。
外國的漢學家比我們早去發掘豐富的新界方言資料,早在七十年代,法國漢學家沙加爾Sargart, Laurent就研究了粉嶺崇謙堂的客家話。我在香港研究資助局的支持下,早幾年也大規模的調查過新界的方言。新界鄉議局1991年出版的《新界原有鄉村名冊》,一共記錄了652個村落,我們可以追查的,則有631個,在都市化以前,這些村落的方言分佈是:客家村341個,約佔54%;圍頭人村落204個,約佔32%;被稱為「水上廣東人」的「 家佬」村落15個,約佔2.4%;「福佬人」村落4個,約佔0.6%; 家佬和福佬以水上人家為主;混合村落67個,約佔11%。這些方言資料,有些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解說。
從方言的類別來,新界的方言包括了漢語七大方言的三種方言,一是粵語,它以市區的廣州話為代表,圍頭話和 家話都是粵語的分支,而且圍頭話和東莞話還很接近,可稱為莞寶方言,寶即寶安。二是閩語,即所謂的福佬話,他們是來自海陸豐的漁民。三是客家話,是新界方言最具優勢的一種。當然,隨
亚林古
发表于 2006-7-27 18:01:41
原帖由 peppep 于 2006-7-27 17:31 发表
說這些話的香港原居民是稱”本地話”的,稱圍頭話反而會被誤會是客家話,香港圍村的客家人也有自稱圍頭仔的。
盆菜等圍頭菜在梅縣是沒有的,也不知道是否客家菜了。
自稱圍頭仔的應該是河源口音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