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传承危机需正视
客家文化传承危机需正视--------------------------------------------------------------------------------
06年03月31日
“你是客家人吗”?你知道生活周遭有许多“隐性”客家人吗?台湾经济起飞的过程,对部分离乡背井求发展客家族群而言,却面临认同危机,到这一代,随着族群融合与客家意识消失,客家文化传承在不知不觉中流失。
客家族群对于加入客家庄的“异族”,通常透过祭祀、历史陈述,强化新加入者的认同,但客家族群却在离乡背井求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认同危机。
从客家庄到都市打拼、求学的三、四十岁的客家人,有不少人曾经面临“认同客家”的挣扎,如果别人不询问,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是客家人、甚至隐藏是客家人的事实,这种现象,看在传统客家族群的眼中,是悲哀、也是大环境造成的无奈。
闽客过去对立的历史背景,加上社会普遍对客家人“勤俭、吝啬”的刻板印象,或是客家妇女一肩扛起家务,造成客家男性大男人主义的直觉,造成部分客家族群无法勇于认同自己的身份。
对于勤俭刻板印象的形成,日新茶园主人许时稳解释,客家族群早期多居山区,生活困苦,因此,很懂得善用周边的物品,能省则省,并发展出许多有特色的产品。像是福菜(puk coi)可以干湿两用,晒干做成梅干菜,就是知名的梅干扣肉,未晒干的福菜就可作为福菜鸭汤,或充分运用虎头柑混合茶叶,就是好喝的客家特制水果茶。
许时稳在介绍客家特色产品时,眼神中透露着对客家传统浓浓的思念之情与身为客家人的骄傲。
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张维安指出,上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发展,却也是客家人恶梦的开始,客家人必须离开故乡到外地发展、求学,到一个不熟悉的语言环境、新的游戏规则中学习生存,客家族群变成社会中的“陌生人”,加上过去闽客对立的历史,在那个时代下,客家人主动强调“我是客家人”是无用,甚至可能有害的。因此,离开家乡进入都市,似乎是客家人认同危机的开始。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文教处语言教育科科长黄琼玉说,小时后并不懂得所谓“闽客情结”,到台北工作后,才开始意识到有些人不愿意谈自己是客家人,她也曾经有一段不主动说明自己是客家人的时间。在了解到“不认同自己是客家人,如同不认同自己”后,黄琼玉不再出现认同问题,也体认到那些否认自己是客家人者,其实内心充满矛盾。
曾经为人朗朗上口的客语歌是这样唱的:“唐山过台湾无半点钱……世世代代就恁样勤俭传家两三百年无改变,客家精神莫豁忒,永远永远”,如今,当客家人在KTV中高唱着“客家本色”之际,是否有人真正自省,客家文化失落了什么,身为客家人,又该如何传承、实践?
钟鸯 徐毓莉
来源(美国侨报):http://www.chinapressusa.com/taiwan/200603310279.htm 只有正视自己,才能发展
不容易啊
像我们的伟大的客家祖先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