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浅谈客家
一、文化和语言向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语言和文化都是人们思想意识的浓缩。
说到客家文化,就不能不谈一下客家意识在这几十年来的状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因台湾现实政治需要,其内部各民系之间的语言文化分野被人为凸显。彰显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一方面导致了族群之间的论战和斗争,造成台湾社会的短暂不和谐;另一方面也唤醒了被客家人长期埋藏的族群意识。客家意识的觉醒使得两岸的客家人重新审视过往的成败得失,以图重整客家族群的光荣。
台湾、香港乃至大陆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老一代人不言不语;中生代人则拼生存求发展淡出客家意识;其他民系的东西趁虚而入填补了新一代年轻客家人的心灵;从而使客家语言及文化在新一代客家人之间出现断层。新生代人心外向与老、中生代人的对客家人态度是有关的。客家语言和文化式微至不为外人了解,客家也沦成落后、闭塞的代名词。如果说外人不理解而对客家非难的话,那情有可原,客家人仍然可以理直气壮与之论争;而客家新一代不再以本民系为荣,则可令客家人难堪了。
时移事易,不违典礼,诗书兴家的客家人意识到有必要发出强音以正视听,以教后代了。于是毋忘客家语言、发扬客家文化迅速成为各地客家的同一主题。
发扬客家文化,问题随之而来。什么是客家文化?面对后生和他人的发问,总好像难于给他们一个完美的答案。什么是客家文化?个人愚见认为,客家文化就是客家人创造出来所有的物质性(如建筑、饮食、服饰)和思想性(如语言、习俗、典籍)等具有鲜明族群特色的东西。
二、
客家话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各地客家人通过客家话的存在维持了同一族群认同。客家话保留了客家先人口音和许多口舌相传的警句以及蕴藏在山歌中的人生经验、道德思辨等等不立文字精粹,是客家人值得珍视和继承的。在客家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客家话的存在和维护其使用空间?这需要从客家话的现状和原因中寻找出路。虽然客家人内心深处都有“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警醒,但客家人在传播客家话时一直采取保守的做法,这与客家人民系生存现况与文化心理是分不开的。
客家人迁移到南方的较其他民系晚,当时的平原地带已被其他民系所占据,因此客家人只有到人口相对稀少的山区扎根。而山区生存条件恶劣,不甘穷困的客家人总是想法设法鼓励青年人向外发展。向外发展就要和其他民系进行交流沟通,淳朴敦厚、豁达明理的客家人总是入乡随俗,学习他人语言与人沟通(即便是在自己的地方上对待外来客人时也是如此)。长期这样下来,自己的语言便慢慢地不为他人了解,客家话就成了客家人内部语言。
在资讯发达、国家全面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客家人如果还是墨守成规沿用以往在语言上的做法的话,客家话的使用空间和范围必然会越缩越窄。也许有人会说这纯属桤人忧天,客家人是可以守住自己的语言阵地的。其实不然,在过去方言受官话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与客家人接壤的周边民系的语言也没有那么强势,客家人才靠了自己对语言的执著维持了客家话在客家区域的普遍使用。
客家人如今面临的是如何在变化的经济与语言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以维持现有的客家人区域和对外扩大影响力。那么如何做到这点呢?这需要客家人的恒久努力。国家人向来在维护国家整体性方面不遗余力,当然也就需要遵守国家的语言政策去学习和使用官话。但是政策并不是没有客家话的空间,客家人可以采取将客家话与官话绑定的方法来使自己的母语得以发挥影响。其一在正式场合下使用官话优先,客家话结合的方式,这可以通过增设一名客家话传译员来实现;其二在公共场所(如车站、公汽、超市、酒楼等)坚持双语服务,这已被其他民系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三在接待外来友人而又有客家人在场的情况下,客家人和客家人之间一定要说客家话。这也是对外的显示客家话的一个窗口。当然,仅靠这些是不够的。客家人还要寻找更多的途径来提高客家新一代对使用客家话的兴趣和信心。
三、
客家音乐是客家人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的反映,是发扬客家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民谣、童谣、八音、山歌剧是传统的客家音乐表现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将客家地区的僧人的唱腔唱词归入客家音乐中。民谣、山歌是客家人在劳作之余的即兴娱乐,四时农作、乡间轶事、男女情爱乃至家庭生活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而客家地区的僧人的唱腔唱词也深受民谣与山歌的影响。如僧人劝孝的唱词,“娘嘅乳系娘嘅血,时唔系园中嘅木瓜浆”、“人生好比苦麦菜,下皮摘了上皮黄”诸如此类的非常贴近平民大众生活的感言。
但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客家人要能在传统的东西上而进行改良创新以迎合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需要。年轻人是传承客家的希望。发扬客家文化有了年轻人的热心与参与,客家的将来就会越来越辉煌。客家歌曲的词要书面化、高雅化。书面化之后容易被其他民系理解,高雅化则符合潮流所需,由口语化到书面化,再到口语化必定会是扩大语言影响的良好之路。客家人若能将雅化后的书面语言用客家音来演绎歌曲,必定可以在流行乐坛中占得一席之地。
汉民族各民系文字是共用的,只是语音有异。客家人只要守住了口音,其他方面往书面语言上靠也并不一定是坏事。要大力培养客家人自己的创作和表演人才,这样才能掌握客家文化导向,才能在电视等媒体上向外传播客家的理念。
四、
民以食为天,这说明了饮食在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这样说,饮食在侧面反映了人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态度。客家人久居山区、相对离大海较远。在有限的食物资源上,发展出一套既适合人的身体,又符合味觉享受的自成一系的客家菜。梅菜扣肉、水晶肉、盐焗鸡等等,这充分表明了客家人的智慧与想象。
客家菜味重而不咸、油多而不腻,这需要对食物本身有深入的了解和高超的烹饪技巧。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做法,不同的事情要有区别来对待。该炸的炸、该炒的炒,该焖的焖,务求使每一样东西都能发挥它本身的独特魅力,这就是学问。
不暴饮暴食,更不浪费食物。“命长食得饭多”、“有姜记得冇姜时,有姜时节莫刨皮”,这是客家人在饮食中得出来的人生道理,令人叹服。
五、
客家先人由中原一路南来,沿途定居或是停留,一直到广东程乡民系成熟。艰难险阻、心酸历程,个中的际遇全都反映到客家民居上。土楼、围屋留下了客家民系在各个时期生存环境的烙印。
乱世迁徙,自然多遇风雨。在新环境中生活,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对当地土人的攻击,客家先人建起了高大结实的土楼聚族而居,以御外敌。其后再往南经闽入粤,客家先人终于在南方站稳了脚跟。在不迟于宋,作为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民系终于形成。这时候的客家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主人,生存的威胁解除了,土楼也变成围龙屋。
土楼和围龙屋作为客家人传统的建筑形式,是客家民系生存状况演变的反映,值得保留。土楼和围屋那种天人合一的格局,符合汉民族一贯的风水、地理信仰,是研究客家文化不可缺少的实物。
六、
客家人物是客家文化与理念的创造者和践行者,是客家文化最重要的表征。客家人重视教育,读书明理、读书起身、读书致仕、读书济民的信念深入客家人脑海之中。
蔡蒙吉、蓝奎、李二何、宋湘、黄遵宪、丘逢甲、胡晓岑、何如璋、丁日昌、叶璧华、罗香林、叶剑英、林风眠、罗清桢、李金发、张资平、蒲风、温流、黄药眠、侯过、吴康、袁文殊、杜埃、碧野、钟惠澜、吴桓兴、丘成桐、李国豪等,都是客家文化杰出的演绎者。清朝罗芳伯开发加里曼丹成为大酋长,其首创之共和制度尤比美国宪法早几年。丘逢甲爱国保台,尽显忠贞。叶剑英参与共和国的建立,于危局中力挽狂澜,手握权力,不谋私利。李光耀,大埔客家之后,在新加坡建成了现代化国家,有“国父”之称。丰顺客家后裔他信,位至泰国总理。清末黄遵宪,诗人、外交家,梅县客家人。其主张“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此虽然是谈文章之法,但也反映了客家人率性、真挚的一面。
七、
客家人民性开明、率直、包容。客家先人主体是中原汉人,客家先人在与畲瑶之民融合的同时易坚定不移地守住了汉文化信仰,客家人是汉人无疑,客家文化是汉文化的部分。今日中原地区的人民与客家人的差异性,不足以作为客家人非汉的证据。因为中原地区的汉人在历史的变迁中融入了太多北方游牧民族的血因。相反的,客家地处山区,反倒更多的保存了汉人历史特性。这历程与广东其他两个民系有着相似性。
客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源泉与动力。客家民系在客都梅州形成后,客家人以此为大本营。在向闽、粤、川返迁的同时,也不断向南扩大自己的区域。河源、惠州、深圳、九龙、新界的客家人太多都是由梅州迁移出去的。为生存的需要,客家人甚至漂洋过海,足迹遍布全球。客家人超强的适应环境能力使得“无处为家,四海为家处处家”成为了事实。
说到发扬客家文化,其实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维护本民系的稳定和协调好其他民系的关系,搞好团结;进一步发扬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锲而不舍拼搏的精神,发展好客家地区的经济。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抛离了客家文化的根本。
经济和文化齐头并进,这是最有利最有效最实际的道路。客家人苟能如此,当可再一次腾飞,再铸辉煌。 昨天认真看了一遍,今天浏览了一遍,
很支持阿灰在这篇文章, 能够企及这样的深度与角度,赞赏这样的文章. 写得好。攒。 没有民主~~自由,再好的建议也是纸上谈兵。 Posted by 坳背醒龙 at 2005-06-14 22:44
没有民主~~自由,再好的建议也是纸上谈兵。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新旧迟早要进行替换的。
只要一代又一代人愿意进行思想革新,是可以实现民主与自由的。 有些人日复一日歇斯底里的地叫喊发扬客家文化,我倒不是怀疑他们的热情,但我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了解客家了? 好文!
不了解何来热情,没热情怎会了解!
阿灰系个有热情,又了解,更镇定计客家好青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