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随想:爆竹的演变
民俗随想:爆竹的演变(一)
烧炮仗可能是中国最广泛,最频繁、最民族的习俗了。每到过年时总会想起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挑换旧符。”那一派祥和热烈,是我们民族生活独有的风景线,具有永远的魅力。
几十年来这个风俗在很顽强地生命着,风风雨雨,经历这个过程,许多事令人难忘,也令人思索:
初次接触炮仗咬了手。四五岁时,大约是公社化的年代罢,一次糊里糊涂地看热闹,炮仗烧过后,一群小孩子冲上去抢没响的,我也抢了两颗,连在一起的。刚在看,轰的一声炸了,清醒过来手上空空如也,又烫又疼,哭了起来,一位大姐姐好心过来帮我吹。哭过后纳闷,那东西哪去了?怎么把我弄得那么痛!
还有一件事是比较难忘的。六十年代,稍为大了,用压岁钱买那种很小的炮仗,叫“麦炮”,像麦粒般大,折散了烧。很刺激,很快乐,很稀罕的。听说年三十晚,县城里两个卖白切鹅的摊主斗富,各自用箩筐担回来,比谁烧得更多,更响,每人都烧了一千多元。心里羡慕极了!
到了八十年代,年三十晚上的炮仗声震天动地,孩子哇哇直哭,两夫妇一人掩一个孩子的耳朵,那时就有点烦恼了。等到回老家扫墓,看到片片烧秃的山岭,觉得该有所抑制了。稍后,听到不少大城市开始禁止燃放爆竹烟花,心里很是认可。
又稍后,有报道说某大城市,结婚、开市的,甘愿交罚金,也要放。又听说有些人,事先跟派出所的兄弟讲好,烧归烧,罚也罚,做事的热闹,管治安的也有交差,两不干碍。还听说,某省的官员宣布他那个省不禁,让全国人都用来烧炮仗。心里还不太为然。再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也禁下来,过年没了声响,静静的,又觉得少了什么!
禁了几年,炮仗又回来了。开头还有人发明什么替代品,有样子,没声音的,是个摆设;然后是有响、有彩没火烟的,都没有那种气氛。接着是大胆的带头偷偷放,一看没人管,干脆大家上。一下子,又是满城炮仗声了。于是,做炮、烧炮炸死、炸伤了人、烧着房子的报道又来了。有了事,就得管,怎么管,那就是个学问了。这几天看网上,说是“限放”,效果好,体现了社会和谐云云。
炮仗是怎么回事,恁难禁,看来需要考究一下。
(二)
炮仗又叫爆竹,原来真是爆竹。
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后人引《神异经》说:“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
这可能是关于爆竹最早的文字记录了。有唐一代,年俗爆竹大致不变:
张说《岳州守岁》之二:“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
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烧残的爆竹可骑,显然就是竹竿了。所以也有叫“爆竿”的:
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看来还不止一根呢!
到了宋代,起初还可能是烧竹,但火药在此时出现,慢慢地就不是烧竹了。
除王安石那首脍炙人口的《元日》外,许多词人都写到了爆竹:
晃补之:“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
向子湮《浣溪纱》“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瞳瞳晓色上林庐。”
史浩《喜迁莺•守岁》“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
李处全《玉楼春•守岁》:“椒盘荐寿休辞,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赵长卿《满庭芳•元日》“爆竹声飞,屠苏香细,华堂歌舞催春。”
……
从这些词来看,宋代早时的爆竹风俗,与唐时大致相同。然而用火药卷就的“爆竹”出现之后,名称也有了变化: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诸军呈百戏》“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那是说声音洪巨。
周密《武林旧事•岁除》“至于爆杖……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联串而放,后来的所谓“鞭炮”之名,大约就是这样来的,声如鞭脆,形如编鞭。
《朱子语录》卷七:“雷,如今之爆杖,盖郁积之极而迸发者也。”——还有大者,别叫“雷”。
宋以后,慢慢火药的炮仗,取代了竹竿,但爆竹之名却留了下来,同时新的名称还有“炮仗”,“炮竹”、“爆杖”等等,也开始流行,持续至今。
(三)
时至今日,我们对比一下古今,会发现同样是烧炮仗,却有了许多不同。
一是时间上的改变。新年烧炮仗,原本在清晨时烧,这个风俗早些时候还有一定保存,正月初一放“开门炮”。而更多的地方,已改成了夜半零时,原因是今人对年、对日的观念与古人有所不同。民间一直到现在还将“昨夜”和“今日”的分界定在佛晓时分,而新新人类们早已接受了西方的观念:今日从零时开始。因而,迎新辞旧的炮,就要在夜半烧了。
还有,烧炮仗不仅限于元日了,一年四季,举行仪式、庆典都烧炮仗。民间的红白好事、动工、开市、剪彩、迎送各项事宜都烧起了炮仗。
二是功能改变了。起初的爆竹,作用是驱邪。这个功能今天的民俗中仍然保留,如清乾隆十二年刻本《荥阳县志•岁时民俗•元旦》“焚辟秽丹,放驱魔炮。”乾隆四十一年刻本《新郑县志•岁时民俗•元旦》“放驱魔炮”。在南方,广东客家地方,民间的许多仪式。炮仗仍然表现出这一功能。例如:搬新房子,一定要在里面放一串炮仗;出殡时,炮仗沿途燃放开路等等。并且,驱邪的功用被延伸,变成了一般的礼送。如祭祖、请神,仪式完毕后,送神时都用炮仗。在各种带有民间色彩的仪式完成时,都有炮仗燃放,起送神的作用。民间的观念,就连祖宗也是阴阳相隔的,可以荐祭,但不能让祖先的魂跟着,否则要闹毛病的。因此,祭完了,要放炮送走。炮仗与香火可能有共同的来源,那就是上古的燎祭。但二者的功能刚好相反:香火的功能是沟通、接引;炮仗则用以驱赶、送别。
如果用于人,现在炮仗的功能就更广泛了,既用于送别,又用于迎接,还派生了告知的功能。例如新娘子起轿要放炮;临近男家,送亲的队伍放炮让男家知道,以便迎接,等轿子到达,男家也鞭炮齐鸣来迎接。讲到告知的功能,恐怕湖南人用得最多,过年访友探亲,到了门边都放一串炮仗,让屋里面的人知道,好开门接客。到了春节,如果与湖南老乡邻居,碰巧此兄又多亲戚朋友的话,那么整栋楼都热闹啦!
更有意思的是,如今一般人,对炮仗的驱邪功能都不了解,燃放炮仗更多地取其热闹、喜庆,变成了娱乐。过年时小孩买了炮仗,到处燃放,娱乐的目的非常单纯。许多庆典,仪式的燃炮,特别是迎来送往的活动更是如此,一挂鞭炮,添就了无限喜气。构成了民族节庆的独特色彩。
(四)
从结构——功能上来分析,会发现古今燃炮之俗有了明显的变化:
驱邪,是燃炮原本设定的功能,爆竹的声音起恐吓作用,用于驱赶“山臊恶鬼”,目的是安全,换句话说,古代爆竹的功能是保障安全,其手段是响声。没竹的地方弄出别的声响,也可以起同样的作用。《月令通考》记僚俗“元日帐内火炉爆盐”来“惊鬼”,也是取其声音的。
到了今天,爆竹驱邪的功能,隐隐约约地还在民间保存,而社会生活中,更多地取其喜庆的意思,这种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先引一段福建民间流传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有一种怪兽,非常凶恶,头上长着牛一样的角,眼睛圆圆的,像两只灯笼,一张血盆大口,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住在山洞里,是山中霸王。每当严寒将近,新春将至时,就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后来有两个孩子发现,这种怪兽害怕牛鞭的声音,还怕红,怕火。于是人们就想出办法对付“年”,烧起篝火,投入竹子,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吓走了怪兽,以后人们就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作为吉利的像征。
这个故事,可以看作烧爆竹古俗的一个注释版本,里面值得注意的是:怪兽害怕的对象有三种:牛鞭的声音、红色、火光。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炮仗本身的演化,起初用的是爆竹的声音,到了宋代有了火药制的炮仗以后,上面所说的三种对象全有了:响声更洪亮,而且变成急促的、持续不断的响声;炮仗燃放时产生火光;炮仗外包的红纸。套用符号学的术语,能指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个中介,放炮仗的事象导入了新的意义,所指的内容更丰富了。连串的、急促的声音造成了热闹的气氛,火光表示着温暖与旺盛,红色联系着喜庆,加上它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燃放——除旧迎新,春天来临的日子,更平添了欢乐的气氛,成为节庆的象征。
正因为有了这种能指的变化,爆竹才能从单一的新年避邪用物,变成了普遍的仪式用物。这种变化发展,很早就出现了,清代道光年间的《俚俗集》有这样一段话:
“爆竹,《神异经》:西方深山中有人长尺余,犯之则病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惊遁,(今人以纸制,仿其声,名炮仗)又《月令广义》:除夕爆竹通宵达旦,所以震发春阳,消除邪厉也。今人乃以为戏而倾费争雄,殊失本意。”
看来,小时候那两个鹅肉佬的意气争雄,清代已经有了。炮仗,早就成为节庆狂欢的一种内容。(曾祥委) 人以竹著火中,哔卜有声而惊遁
小时候听老这样说过. 哈 小时候也很喜欢玩爆竹,感觉这样才有年的气息 好多年没有玩耍过了. 小时候经常玩的
现在请我玩,我也懒的玩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