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乐十番重响武平乡野
旷野、山风,溪流、古乐。2月5日是丙戌年正月初八,浓浓的年味中,我们走到闽西武平县中山镇老城村村口,但听一阵阵清丽悠扬的乐曲徐徐传来。“这就是十番古乐!”中山镇文化站舒干事说。同行一拨人,驻足静听。
古乐随风,悠悠回荡在山野之间,缓缓地述说着历史。
乡野演奏文雅曲
十番,兴起于明代末期,流行于江南民间。它是以笙、箫、锣、鼓、提琴、鼓板、二胡、三弦等多种乐器,轮番演奏若干曲牌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一般用于春节灯会和庙会的游行演奏。以组合乐器和演奏调谱不同,分为“文十番”、“武十番”、“粗十番”和“细十番”。
武平十番别具一格,演奏的多是吸纳闽西汉剧优点的“汉乐串调”。此外,武平十番中的仿汉调、仿昆曲、仿南词,都显示出兼容并蓄的特点,而流传在武平周边县份的十番音乐,如连城的游大龙、永定的走古事,皆“武戏”色彩浓烈,惟武平十番,主要演奏“八板头”、“红绣鞋”、“和番”、“过江龙”以及“(春夏秋冬)四景十番”曲调,皆为“文戏”。“草台戏班”上演“汉乐”,乡野村夫演奏文雅音乐,让人耳目一新。
福师大音乐学院院长、民间音乐研究者王耀华对武平十番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说:“十番音乐是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武平的农民‘十番队’能演汉乐,更是一个奇迹。这是一笔很有研究价值的文化遗产,应该加以发掘和保护。”
十番,武平百姓称之为“打十班”,约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流入本县,是旧时儒家子弟的一种业余娱乐活动。过去在武平流传很广,每个乡村几乎都有“十番队”,有的地方还成立了社团,统一用麻纱布自制夏、冬制服,使用统一的鞋帽。这些“十番队”在元宵节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形成习俗,代代相传。后来因受除“四旧”以及现代音乐冲击等原因,十番演奏逐渐被世人淡忘。期间也曾有不少热心人,对这深藏民间的雅曲进行过发掘,可惜的是,原先曾是十番队员的老人,绝大多数都已去世。在武平民间流传四百多年的独特民间古乐面临失传。
发掘抢救在乡村
1984年开始,县文化馆干部洪朝铭和20多位民间音乐爱好者,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开始着手客家十番等民间音乐抢救工作。他们走遍了全县17个乡镇,找遍了全县的民间艺人,每到一处,他们住在老艺人家里,点亮蜡烛,给卡式录音机装上电池,录下了在本县流传的民间音乐1000多首。
1989年,洪朝铭到象洞乡富岭村考察“开天官”,就“开天官”的历史向当地一位名叫冯通州的老人询问时,他惊喜地发现,冯通州还是一位十番传人,能演奏十番。
两个人谈起十番,都喜出望外。洪朝铭喜的是,竟然在这么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十番传人。而80岁的老人冯通州一提十番,就仿佛回到了年轻时代,他说自己正是学十番那年娶的亲,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从《开天官》讲到元宵灯会,再聊到十番,两人越聊越来劲,冯通州老人不禁边聊边演奏起十番来。他还透露,村里某人还珍藏着一本手抄《十番曲谱》。兴之所致,洪朝铭叫围观的人去把曲谱借来观看。该谱为直排工尺谱,共有20多首曲牌,其中除《开天官》、《天官赐福》等“打头炮”曲目外,绝大部分是“汉乐”十番。这说明象洞乡富岭村的“十番队”,传唱的主要是“汉乐”曲牌,足见汉剧在武平民间的影响力。
点灯聊到天亮,洪朝铭要走了,两人携手到村口。洪朝铭对冯通州说:“你一定要把十番传下去。”
古乐十番发新声
洪朝铭这一走就是十多年。
冯通州老人等不及了,许多像冯通州一样的民间老艺人都等不及了,他们在等待中老的老,去的去。
洪朝铭回城后,不断向领导汇报保护十番音乐事宜。武平县领导高度重视,拨出十番古乐等民间音乐保护发掘专项经费。洪朝铭整理了许多资料,并将十番等曲子改编成现代歌舞戏剧,参加市、省、国家级文艺会演,前后得到50多个不同的奖项。2005年,适逢武平县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大力扶持培植民间文艺社团,洪朝铭花费10多年心血,收集整理了300多首民间歌曲的《武平民间音乐撷萃》也脱稿付梓了,更为可喜的是,通过武平民间音乐工作者的努力,福建省省政府正式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武平县的客家十番音乐和“民俗绝技”——永平乡中湍村的“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以及汉剧等3项榜上有名。 武平十番终于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武平县一方面加大对十番古乐的挖掘整理,另一方面协助各“十番队”提高演奏水平。武平百姓怀着对十番古乐的热爱,再度传承,发放出了灿烂的光彩。
这些以山民自娱自乐为主的演奏,竟让人听得如痴如醉。而再过几天,2月8日,他们就即将参加武平县第一届民俗文化艺术节。作为客家民间音乐中具有相当学术研究价值的“活文物”,中央电视台将派记者对武平十番的发掘抢救作了新闻报道,新华社、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记者将对武平客家十番古乐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客家十番音乐将开始声名远扬。(武平之窗http://wuping.gov.cn/)
武平县首届“客家民间文化艺术节”于2月8日隆重开幕。中央电视台、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公共频道、福建日报、香港《闽商》杂志、宁德电视台、东南早报、闽西日报、龙岩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等媒体派出记者,对本届客家民间文化艺术节进行详细深入的报道。 (武平之窗http://wuping.gov.cn/)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