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壹 发表于 2006-2-5 15:05:30

【推荐】话说陆河传统拜年帖

话 说 拜 年 帖

       帖,也叫“柬”。它种类繁多,有“婚帖”、“出(满)月帖”、“戴岁(周岁)帖”、“生日帖”、“拜年帖”、“新屋落成帖”、“落葬酒帖”……其中“拜年帖”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团体(如狮班等)拜年帖;另一种是个人拜年帖。前一种现在还流行,后一种现在已经绝迹。但在几十年前,个人拜年帖在陆河及周边地区相当盛行。
   拜年帖都是用红纸做成的,纸质有好有差,任人选购。它是长方形的,长约20厘米,宽约12厘米,书写格式都是竖式,多数是由人书写,在文革时期,有人开始用钢板刻写油印,当街摆卖。
      帖的内容是:“恭贺新禧×××(姓名或单位)拜(或写“鞠躬”,或写“敬礼”),狮班写“参拜”。“恭贺”写在帖的右上角,要空两格。“新禧”写在帖的正中顶格。XXX拜(鞠躬或敬礼)写在正中的下边。(如下图)

新禧恭贺XXX拜︵鞠躬或敬礼               ︶

下面谈谈“个人拜年帖”的写法。
      “拜”、“鞠躬”和“敬礼”这几个词看似简单,但用起来却等级分明,需十分严谨。跟长辈拜年,姓名下面一定要写“拜”,表示对长辈的尊敬。若写成“鞠躬”,特别是写成“敬礼”,受拜者会非常生气,感到有失身份和尊严。另一方面,人们也会指责“拜年者”不懂礼貌,没文化;跟平辈拜年一般写“鞠躬”;跟晚辈拜年,一般写“敬礼”。
      “拜年帖”跟其他帖的用途不同。其他帖的作用是邀请客人。拜年帖则是给亲戚朋友拜年用的一种礼物,相当于现在的贺年卡。它起源于何时,笔者没有去考究,估计最少有几百年的历史。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春节期间都有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如意吉祥的优良传统。拜年帖是一种书面礼物,既廉价又大方得体。它在解放前至文革时期相当盛行。当时我们陆河一带(包括五云、上砂、下砂等周边地区),在春节期间,人们走亲访友都要带上帖子。有箩格(装礼物用的一种竹篮)的,就把拜年帖放在箩格里,有的要放若干张,若亲友乡里的人有喊吃茶,就拿上一些“假喜粄”和帖子给他们拜年。
      在家乡,从春节到正月半(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都要煮米呈茶叫左邻右舍吃。客人都要带上帖子给主人拜年。宾主间一边品茶吃米呈(cháng),一边聊天,互祝在新的一年里,老少平安,财丁两旺,万事如意。主人收到“拜年帖”贴在厅堂里的墙壁上,供人观看,自己也有一种自豪感。
当时,“拜年帖”对人们沟通感情,增进友谊,对发扬光大祖国的儒家文化的作用是不可低估,对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还有借鉴作用。


(本文由陆河县河田镇老教师罗新焕同志撰写)

3033e 发表于 2006-2-5 23:10:08

呵呵,看来幽壹知道不少老古董,

象我们就不知道了,如果说知道也只是个大概,

现在我们都很少见到帖子了,象我只接过二次人家结婚的请帖.

幽壹 发表于 2006-2-6 21:25:45

听说当年陆河地区人民互相拜年的时候,是一定要有此帖的,此帖之特殊之处在于是客人拿帖给主人,而主人收到帖后,将其贴到厅下尾,供四邻观看,以示荣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话说陆河传统拜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