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打击一下各位骄傲的客家情节)
转贴梅州:盛名之下读高中的时候交有一个成都的笔友,她跟我说:“我好喜欢你们广东,你们广东好繁荣,好现代化。”后来,有一位网友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广东梅州的。他便说:你们那里的人都好有钱。我对他说:我们那里人都很穷,广东只有珠三角比较富裕而已。
这是在经济上,因挂了“广东”的名头,使得梅州有了“富裕”的光环。而在其他方面,梅州的光环不可谓不多: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客都......这里走出的名人有黄遵宪、丁日昌、丘逢甲、叶剑英、林风眠、李国豪......祖上在梅州的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总理他信......打开任何一幅全国交通图,你都能看到梅州,205、206国道在这里交汇,广梅汕、梅坎铁路从这里经过,还有梅揭、梅河高速;查看全国资源分布图,你会看到梅州,这里是广东两大产煤区之一;学习语言学,你不会不知道梅州,因为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代表......
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气泡在太阳照耀下闪烁着绚烂的光芒,一旦将它戳穿,却什么都不会留下。抹去笼罩在梅州头顶的光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让人心痛的现实。
经济方面:梅州的经济,大家都是知道的,不再赘述。梅州经济的落后,既与梅州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与国家、省府政策有关,也与梅州市各级领导的素质有关,而梅州的社会意识也难脱干系。梅州的领导,基本没有经济出身,缺乏经济头脑,只知搞人际关系政治权谋。所以,梅州将那么多官员送上了省府,自己却一如既往地贫穷落后。梅州社会传统文化,是中国旧时的政治文化。我们从小就在吃饭的时候、晒太阳闲聊的时候接受来自长辈的“家教”,学习的内容与《颜氏家训》等古时的家训里边的大体相同,却基本没有听到过与“商”字沾得上边的东西。于是,“学而优则仕”。所以,梅州可以出很多政治人物,出很多学者,偶尔也出几个商界名流,但整个社会的经济风气却委实衰弱。
教育方面:梅州“文化之乡”的美誉来自民国时期。当是时也,全国各地普遍贫困落后,城市山区差距远没有今天大。梅州因着耕读诗书的传统和好学的风气,加以华侨的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就学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名流辈出。然而文革十年浩劫,梅州的文化根基受到严重摧毁,文化传统受到沉重打击,文化气氛一落千丈。幸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与其他地区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改革开放后,当其他城市纷纷快速前进,“小变中变大变”的时候,梅州却传承着旧时的三寸金莲,欲进还退。从往日的“贫困面前人人平等”,到如今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于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流水般涌向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的也涌向大城市,寻求改变命运的机会,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守着这死气沉沉的千年老城,这是一个致命伤。既缺乏资金,又缺乏人才,硬件软件,两手都不硬,梅州的教育于是江河日下,高考升学率从广东省数一数二一降再降。如今仅剩的是落日的余晖,那么的苍凉与悲怆。
文化方面:曾几何时,“梅州山歌特出名”,又有“客家山歌松口(从口)出”,但今天,山歌已难觅踪影。试问,还有几个年轻人会唱山歌?还有几个年轻人有去听山歌?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客家山歌却恰好相反,是“旧时寻常百姓歌,飞入金壁辉煌厅”。曾经在山冈、田头随处可听到的客家山歌,如今只在某些戏剧院才能享受到了。而教育的越来越落后,也导致了整体文化气氛的日渐式微。
华侨方面:梅州籍华侨号称几百万,但与梅州本家尚有联系的又有几何?本人家族也曾在东南亚有华侨,直到解放后仍有联系,并常有寄物回乡来。但文革期间,为避“里通外国”之嫌,主动与华侨脱离关系,此后音讯全无。幸好,梅州还有田家炳,还有曾宪梓,还有一大批改革开放后回乡捐资的华侨,他们对梅州有着浓厚的感情,斥巨资资助家乡的教育、交通、医疗文生等公共事业建设。但是他们的儿孙后辈对梅州的感情如何呢?终有一天他们都会逝去,那时,没有了他们,没有了他们每年数量巨大的捐款,梅州的公共事业建设又堪忧了。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褪去那虚伪的光环,直面痛心的现实,为的是不再自我麻醉,是切切实实摒弃陈腐,弥改不足,实现真正的发展。
为什么我的双眼满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者:万川入海 ]
转自梅州论坛 "万川入海"很猛!! 好文要顶!
当头棒喝!鞭辟入里!“烈士肝肠名士胆,杀人手段救人心”,
“不施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梅州客家人,要反思,要有危机感啊!建设家乡,人人有责。
希望梅州家乡,百业并举,经济繁荣,交通方便,信息灵通,生活富庶,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升学率高(特别是经过更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考改革后的升学率仍然要高),山川秀美,环境一流,空气清新,治安良好、最适人居。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甚至牺牲,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不折不扣、经得起考验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汉剧之乡、人才之乡、金柚之乡、水果之乡、茶叶之乡、陶瓷之乡、中药之乡………… 华侨方面:梅州籍华侨号称几百万,但与梅州本家尚有联系的又有几何?本人家族也曾在东南亚有华侨,直到解放后仍有联系,并常有寄物回乡来。但文革期间,为避“里通外国”之嫌,主动与华侨脱离关系,此后音讯全无。幸好,梅州还有田家炳,还有曾宪梓,还有一大批改革开放后回乡捐资的华侨,他们对梅州有着浓厚的感情,斥巨资资助家乡的教育、交通、医疗文生等公共事业建设。但是他们的儿孙后辈对梅州的感情如何呢?终有一天他们都会逝去,那时,没有了他们,没有了他们每年数量巨大的捐款,梅州的公共事业建设又堪忧了。
我们海外的亲戚一直都有联系,就算已经算远亲的也在其中,我所知道我的家乡的侨属也是一样的。不是每个华侨都能变成曾宪梓或田家炳,很多人在外面仅仅是谋生而已。
有一笔是不容抹煞的,梅州的早年乡村公路建设离不开这些仅仅是在外谋生华侨的功劳,而这个楼主偏偏没有提到。没有这些华侨当年的无私捐献,梅州的路网没有今天的发达。
所有华侨对梅州的贡献是巨大的,从改革开放到今天,还是有很多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默默的为家乡的基础建设出一份力。 政治的悲哀,客家的无奈。 我觉得,老是依赖别人的捐款来建设家乡,根本不是办法。我们政府应该想一想,我们该如何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依赖别人的输血。
我们客家地区有什么优势呢?这些优势如何转化为我们的造血功能呢?我们目前的优势,可以使我们在旅游、工艺品、文化艺术还是工业、农业、服务业取得突破呢?我们要招商引资金,那么我们除了建设交通设施外,还需要做什么呢?需不需要简化投资办企业的手续呢?可不可以对企业先实施3年的税收减免呢?我们要搞现代企业,需要怎样才能吸引到人才呢?我们在搞硬件建设的同时,能不能注意一下我们的软件的建设呢?
我看到嘉应大学有什么客家文化研究所,能不能搞个客家经济发展研究所、客家区位优势研究所、客家招商引资研究所?我们相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政策部门和研究室,能不能多为客家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老是等待华侨的捐助,好象我们都是乞丐似的!(这话是说得难听,但请大家谅解):D:D 哪里有什么盛名?至少我从小就知道我们很穷。
曾经有一位赣州的阿婆好心送给一位梅州小伙子很多“皮蛋”,
那个小伙子居然把“皮蛋”全部倒掉了。
那位阿婆问那个人,为何不吃蛋?那个人回答:“我不吃臭蛋的”。
她说,仅此一点,就可看出,梅州真的很穷。
确实,以前,我是皮蛋都不知是什么样子的。
梅州没有发达过,也就没有所谓的“盛名”了。
故也就不能打击到我们啦。:D:D
[ Last edited by lanker305 on 2005-11-22 at 23:12 ] Posted by 一吊公 at 2005-11-22 10:39
客家华侨捐资的多,投资的少。造成客家地区的依赖性,造成了客家地区政府部门的懒惰性,整天等着华侨来捐资,不会自力更生。这样下去客家地区的就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只会拉得越来越大。
梅州政府的官员,由于 ...
第一次看见你说人话。 客家华侨捐资的多,投资的少。造成客家地区的依赖性,造成了客家地区政府部门的懒惰性,整天等着华侨来捐资,不会自力更生。这样下去客家地区的就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只会拉得越来越大。
梅州政府的官员,由于海外众多华侨的缘由出国的机会最多,但是目光却最短浅。真诚建议他们不听,漫骂他们也受不了。真的没有办法,自求多福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文!-:D 纪念先祖梅县黄遵宪-公度先生https://www.hakkaonline.com/thread-91354-1-1.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