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五 发表于 2005-10-1 08:35:07

【原创】国庆小鼓手

1964年的夏天我接替高年级的同学,当上了厦门东沃(如今的“演武”)小学少先队的鼓手,成了大队活动开路方阵的一员。方阵有七个人:旗手、两位护旗手、大鼓手、两位小鼓手和一位钹手。“钹”是打击乐器,两个圆铜片,中间突起成半球型,两片击打发音。“钹”字不俗,说了几乎没有人懂,故聪慧的闽南人用其音“琴琴嚓”代替其名,可谓妙哉。本来该是有小号手的,但学校穷,于是就有鼓无号,但每每全校性的活动,我们这个方阵都得红旗飘飘,鼓钹齐鸣,绕场一周,即刻造就出隆重和庄严的气氛。



我和一个叫魏刚的同学担任小鼓手,鼓是桶式的,电镀得银闪闪的铁皮桶蒙着羊皮,皮上横置着几条牛皮筋,木质的鼓棰一击,鼓面和牛皮筋一起颤动,鼓声悦耳,令人十分振奋。尽管是老鼓,鼓面还打了补丁,但鼓声的节奏简洁明快,即“咚哒哒、咚哒哒、咚哒、咚哒、咚、哒哒”不断重复,结束时有一个高潮式的变奏。这个“咚”即大鼓声,而“哒哒”就是我们的小鼓声。可能是太容易学了,没有留下什么习鼓的记忆;而鼓手的服饰也和大家一样:红领巾、白衬衫、蓝裤子。三色的组合和鼓点的节奏成为我童年入队后脑海最鲜明的动画。



很幸运,习鼓后没多久就赶上了建国15周年庆典,市里决定举行群众游行,整个思明区十余所小学的大小鼓汇聚一堂,组成鼓乐队方阵参加。于是迎着九月的秋阳,我们三个鼓手和一位“琴琴嚓”的击打手被优待每天下午提前一节课放学,然后在小伙伴们羡慕的注视下,背着鼓拿着钹,匆匆赶到市区的明立小学进行排练,或用现在有一个更好的词叫“磨合”。十几个大鼓几十个小鼓按着同一个节奏击响,气势非凡。一练就练到天黑,背着鼓回家时才发觉耳膜早叫鼓声给震蒙了,耳道像塞了棉团,一路拉呱竟也得拉大嗓门。



没练几次就正式上阵了,国庆那天到处红旗飘扬,游行队伍在公园集合,然后有序地走上街头,我们击鼓前行,横穿市区中山路。夹道观看的市民里三层外三层,中间走走停停,但在领队老师的哨音的指挥下,有力的鼓声使得我们这个方阵尤为引人注目。我们班的同学被集体安排在中山路新华书店门口的路边观看,我从同学们面前走过时,那份得意的感觉就别提了。齐步击鼓走了那么长的路,却一点儿也不感到累,游行结束时还意犹未尽,背着鼓竟不忍一下离去……



我成人后充满自信且一直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想来是与儿时的小鼓分不开的,于是对鼓情有独钟又对鼓点产生了思考:鼓点是声威和节奏的组合,有条不紊,均速进行;尽管前进中也略有调整,但鼓点总是协调有序引导步伐的主旋律!可惜国庆15周年的鼓声很快消失在大锣大鼓大喇叭的胡敲乱击狂喊的喧嚣之中,有节奏的鼓点一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的国家历经了文化革命的大落,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起,终于有幸摆平了那段失误,神州大地又踏着一个协调、有序、均速但又是坚定不移的节奏向前踏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国庆小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