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shb168 发表于 2005-9-29 11:28:31

印尼客家...-> 影片下载 ▂▃▄▅ HakkaRadio ▅▄▃▂

本帖最后由 huangchunbin 于 2016-4-10 17:22 编辑

影片下载
http://www.97939.com/other/WorldHakka/YinNiHa.wmv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05/xin_2220902051320421406710.jpg

失落文化在印尼

一般而言,华侨是仅从事经济活动,很少介入当地的政治,客家人却不然,在印尼的罗芳伯之旅,我们看见这个世界上首创共和政体的故事。这次让我们深入坤甸一带报导,了解何以东南亚的客家人对本身的历史以及他们的先辈对东南亚的贡献感到自豪。

印尼,散布最广的岛国,是排华最为严重的国家;却也是早期华人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印尼的山口洋、坤甸一带,是客家人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早年,客家移民经商有成,出现许多杰出的生意人,他们换来的会是安居乐业,也会是漂泊无根….。

罗芳伯三十多岁时,曾写下“仰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表示想到婆罗洲一圆黄金梦的心情。抵达坤甸后事业日益有成的他,不仅回馈乡里积极建设当地,另集结有志一同者,抵御外在环境压力与压迫,意识到统合的必要后成立“兰芳公司”,在苏丹战事结束后,罗芳伯成立自治政府,定国号为“兰芳”,将公司改为大统制,设立府院行使与主权有关的政务之事。“兰芳大统制”存在一百零七年之久,传了十任大统领,虽然建国时间不是很长,但当地客家人为了感念这位“大唐总长”,把他当时的会馆、住屋以及办公的地方一一保留下来。


如今在西婆罗洲的甸埔还存留些许有关罗芳伯的遗迹。为了探寻当年客家族群的生存奋斗、建国的历史与组织团结的历程,印尼客属联谊会总会秘书长─张庆寿带领摄制队抵达坤甸、山口洋等城市,藉由罗芳伯的墓冢、办公地方与祠堂(整修中),看当地人如何保留先人遗产,追溯祖先所留下的历史轨迹。

客家人是支适应性极强的民系,坤甸的客家人亲切朴实的态度,让人印象深刻。罗芳伯之旅,向导解说的还有吴能彬先生,目前是印尼客属总会创会会长的吴能彬,早年除了创会之外,更积极创办印尼第一家华文报纸《和平日报》,联合多人创立由华人组成的“大同党”,破除印尼排华涉政的规范,重新开启华人参政的大门,提高华人参政管道;进而申请加入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前进联合国。近年来,吴能彬还发起印尼客家恳亲大会,加强客家的联络、团结、交流,共谋发展,地方上有人形容他是“现代的罗芳伯”


来源:
http://www.hakkatv.com.tw/ihakka/Pgm/PrintNews.asp?InfoID=1052

[ Last edited by tpshb168 on 2005-9-29 at 11:41 ]

seejun 发表于 2005-9-29 12:36:14

强烈支持坚持中华文化客家文化的印尼华人:shy:

tpshb168 发表于 2005-9-30 10:51:55

感触很多 ...

最近有机会接触一群来自印尼亚齐的同学,
这些同学平常通客家话,但看不懂华文   华语也不太好
so 来台湾读书份外辛苦....

此刻让我想到一位澳门朋友   在澳门用粤语读书(书写华文读粤语音)
不太有机会 讲中文的....

如果亚齐的同学在亚齐时就机会接触到华文字的话,就算是发客语音,要衔接台湾的华文体系的教育,应该也不是难事,看看那澳门朋友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亚齐同学 要多加油了 .....

对抗不但是 Tsunami 后的可怕回忆而已,还有印尼排华文教育引起   学习上的困难,都要一一面对....


有什么方式可以加快他们学习华文多认识字呢?    有没有比较有经验的朋友    教一下?   

飄逸傳說 发表于 2005-9-30 21:21:40

down下来看看再说

hd136302 发表于 2005-10-6 15:30:41

看这个录像,印尼客属总公会副会长吴能彬说客家人占印尼华人的大概一半。那印尼华人有600多万,客家人就是300万了。
海外客家华人约有600万,也就是说印尼客家华人占全世界海外客家华人的一半。

[ Last edited by hd136302 on 2005-10-6 at 15:33 ]

阿秋歌 发表于 2005-10-6 16:26:29

精彩!支持!!!!!

tpshb168 发表于 2005-11-21 16:00:24

加里曼丹 台湾印尼新娘大本营

【中时电子报 】 梁东屏

印尼西加里曼丹(婆罗洲)西北部的临海市镇山口洋,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在距市区大约三公里处开设陶瓷场的蔡添英,手指着山口洋方向说道,“从这里一直到山口洋,只有一家印尼人;山口洋更不用说了,简直就像到了台湾一样”。

她的说法并不夸张。站在山口洋的街头,除了满街的印尼文招牌之外,其他的一切,跟台湾的小镇并没有两样,触目所及,几乎全是华人,更令人惊讶的是,国语(普通话)在这里基本上是可以流通的。

但是山口洋的特殊之处并不止于此。山口洋的旅馆、餐厅、卡拉OK等营业场所业者都有双锐利的眼睛,见到有“疑似”台湾的来客,经常都会找机会主动搭讪,“台湾来的吗?找老婆吗?”

希望女儿远离排华印尼

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们也都多半会主动介绍“媒婆”见面或至少指点一些迷津。然而,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却是个很悲哀的现实,因为这一带的华人愿意把心爱的女儿远嫁台湾,主要是因为生活太过清苦,且饱受当年印尼排华事件的惊吓。女儿已经嫁去台湾的赖益光就说,“我希望下一代不要再做印尼人,不要再受歧视”。

印尼早在一九六○年代,就由苏卡诺总统颁布了严厉的法令,禁止“外人”(其实就是华人)在县级以下从事商业活动,大批华人在走投无路之余,只好向城镇迁徙,寻求安身立命之处。

苏哈托在一九六六年三月取得政权后,又藉口把印尼华人打成“印共同情者”,展开“清共”行动,肆意打压、迫害、残杀,数以十万计的华人被迫迁移到坤甸、山口洋等城镇,大约百分之四十转往印尼其他城镇,剩下来的绝大多数身无长物,只能依附在城镇近郊的乡野,从事艰苦的务农、务工,以求能苟延残喘。

找老婆分包办和自助

台湾人到西加里曼丹“找老婆”,其实已有一段时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语言、风俗习惯相通,费用又相对廉宜。

一般而言,“找老婆”,大致可以分成两种方式,一是“包办制”,另一则是“自助餐式”。所谓“包办制”就是由“媒婆”从找对象到将新娘送去台湾,一路包办到底。这样的费用大约是四千多美元。至于“自助餐式”,则是由“媒婆”介绍对象,成功之后由男方负责打理其他事项。采取这种作法,男方只需付两百美金左右的介绍费,以及大约四百美金上下的各项手续费,其他如聘金、结婚费用则由男方与对方家长商议。

虽然欠缺完整数字资料,但据估计,包括首府坤甸及山口洋一带的“印尼新娘”,应该有上万人。坤甸近郊有个地方叫漆树港,住了将近百户华人,就出了三十多个嫁到台湾的“印尼新娘”。另外在大港区有两百多户华人,却有一百多户家中有女儿嫁去台湾,因此当地人都称作“台湾街”。

更有趣的是,因为西加里曼丹一带的华人以客家人居多,所以很多“印尼新娘”都是嫁到新竹、苗栗一带。“印尼新娘”嫁到台湾,改善经济当然是重要考量,有不少嫁到台湾之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也有能力定时寄钱回家乡;可另外一些就免不了境遇悲惨,有些甚至音讯全无,不知生死。

嫁作台妇境遇不同

赖益文一位邻居的女儿嫁到台湾后才发现先生是个瞎子,每天还要辛苦工作帮忙养猪,苦熬了两年后跑回加里曼丹;赖益文自己的女儿则曾经被丈夫酒醉后用刀威吓,结果吓得带着小孩骑摩托车从台中一直跑到台北。

也有些是忍耐度日,等到取得在台湾工作、居留身分,再离婚回来把家人带去台湾。住在漆树港的张月琼在七年前、十八岁时嫁去彰化,只在一年后母亲去世时曾经寄回一万台币,之后就没消息了,张家的朋友曾经在赴台时帮忙前往探访,结果夫家却说“没这个人”。张月琼的哥哥说,“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来源:http://tw.news.yahoo.com/051106/19/2hxdv.html

shbear 发表于 2005-11-21 16:50:57

Posted by hd136302 at 2005-10-6 15:30
看这个录像,印尼客属总公会副会长吴能彬说客家人占印尼华人的大概一半。那印尼华人有600多万,客家人就是300万了。
海外客家华人约有600万,也就是说印尼客家华人占全世界海外客家华人的一半。

[ Last edited...
凤凰卫视的节目《本色客家人》里说的海外客家人有一千多万。

hd136302 发表于 2005-11-22 16:04:11

不要说凤凰卫视的节目,就是研究华侨华人的专著和语言学专著,都是数据相差很大的。
要读者自己多看多想,纵横两面来比较,综合考虑,才能知道一个比较真实、接近的数据。

海外华侨华人数也才3000多万,客家人不可能就占到1/3(1000万)。
要知道,海外的国家,极少有客家人占多数的。基本上都是福建闽南(如菲律宾,排第一)、广府(如越南、美国、加拿大,排第一)、广东潮汕(如泰国,排第一)占多数。此外,还有广东雷州、海南、江浙,亦占部分比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印尼客家...-> 影片下载 ▂▃▄▅ HakkaRa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