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彬 发表于 2005-9-20 20:09:42

古氏族谱概述

古氏族谱概述

作者:古小彬(《古氏历代人物采访录》副主编、《古氏渊源暨分支》主编,《古氏史志(第一卷)》总编,《古姓史话》编著者)


族谱,又称谱牒、家谱、家乘、宗谱、世谱、统宗谱、会通谱等,是一个家族之中的生命史,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荣衰、升沉、婚姻、文化的全过程,都一笔一划地记录下来。它与正史、方志一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谱牒之词,初见于司马迁名著《史记•三代世表》,文章说:“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族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它的创建起源很早,随着《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的考古发现,译其所记载的是远在商朝时期的“家谱刻辞”。
唐代以前的族谱,归属官修。族谱官修,还为上层人物“门当户对”联姻方式提供查询服务。特别是在门阀制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族谱也成了世族间婚姻与仕宦的主事依据,并得以迅速发展。宋代以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私家修谱才盛行起来,族谱、家谱亦进入寻常百姓家门。
古氏自古公亶父肇姓以来,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在数千年中,究竟编修过多少次族谱呢?目前无法了解。官修时期的族谱,亦未见流传。
        收藏
要对古氏家族谱牒的了解,必须知道收藏古氏谱牒的情况。
一般来讲,旧时族谱在续修好之后,由族长、房长保管,至每年春节和清明时才恭放于祖堂以祭拜,嗣后将新出生的男丁增录于“鸿丁谱”,并将已故者填明殁时葬所。而这些都是本地族谱,且数量不多,属地方性藏谱。
若大量收藏且能供交流的藏谱者,当推图书馆。据笔者所知,收藏有古氏谱牒的单位和个人,计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室、江西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香港大学图书馆、台湾苗栗县古氏宗亲会古氏文献室、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湖南长沙市何光岳、江西瑞金市古小彬等,尤以台湾苗栗县古氏宗亲会和江西古小彬所收藏族谱最多。
        内容与结构
从目前流传的古氏族谱来看,其基本内容与结构,大致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世系谱、迁徙图、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艺文志、遗像、坟茔祠庙图、五服图、族产、契约、字辈谱、族规、家训、卷次、领谱字号等,尤以世系谱和人物传为主要核心。
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谱名、谱序、艺文。
1、谱名
随着人口的增多,居域渐广,同是记载古氏家族的谱牒,冠名方式不一。如清代江西《宁都横塘古氏六修族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广东五华《新安堂古氏族谱》,标明堂号、姓氏;《四川省川东道重庆府璧山县天池古氏谱》,有地名、姓氏;《古氏二拾五府君派谱》,有姓氏、始祖;《新安古氏八修谱》,有郡望、姓氏、几修。由此可见,谱名一般是由姓氏、郡望、堂号、地名、几修、始祖等组成。
2、谱序
古氏肇姓已有数千年,唐代以前的谱序已失记。在南方以唐末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古云应为南迁始祖的族谱中,要数江西省宁都县、广东省梅县和五华县的《古氏族谱》记载较为完整、全面。从五华县《古氏族谱》序中,可以看出广东省古姓第一次修谱时间是在宋仁宗皇祐至嘉祐七年间(1049—1062),由时任殿中丞、勋都骑尉的古宗悦所修,但这次修谱时的序文已失。到了宋代绍兴十四年(1144),古革、古堇、古巩在梅州分了家后,各自修谱、各撰序文,是次以后的序文方见谱传。
谱序一般延请那些取得一定功名或有很高誉望的本族士子、或外姓社会贤达撰写,从而提高氏族声望,达到光宗耀祖的目的。如明代洪武年间,广东梅县在第三次修谱时,请原任五军都督府参议、后任程乡县知县的樊思明和洪武五年壬子科解元、任职程乡县儒学训导的刘德海分别撰写《古氏宗谱引》和《新安古氏家乘记》。到了万历年间第五次续修时,则请广东省潮阳县人林大春撰序。林大春是一名进士,两奉敕谕总理两浙学政、参与预修《世宗皇帝实录》、任职浙江等处按察司副使,他撰的序文,议人叙事,文笔精炼,深受世人好评。与福建省长汀县毗邻的江西省瑞金县古姓,虽在明初拓基,却以忠厚传家,耕读为本,至清代康熙四十一年(1702)续修族谱时,因族中没有显赫人物,只得硬着头皮请县中望姓杨氏家族的杨以兼撰写序文。杨以兼在县中是知名学者,进士出身,还担任过康熙庚午科河南同考官,更主要的一点是因为他系古家亲戚,不请他写哪有更好人选?
不管在哪个时期写的谱序,其内容都谈及姓氏来源、家族人文状况、迁徙路线、倡修者谁及修谱的经过,昭示后人应引起重视,“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家谱功用与国史相提并论。
3、艺文
艺文在古氏族谱中较为普遍,通常将家族源流考、人物传、恩荣录、像赞、族产、契约、字派、族规、家训等编辑一册,在卷中署“艺文”字样。
艺文类多见于刊本,如广东河源、重庆梁平、江西兴国、湖南浏阳等地古氏族谱,最为突出,且对族规、家训之类,不惜篇幅地记载,从这里可以看出旧社会时族权统治之深刻。
当然家规族约是先祖对后辈的训诲,教导该如何去做人。“每年于清明会中,或于家常往来之际,详细宣讲,俾我族人人恪守礼让,不犯国法。”
        其他
古氏族谱编修的年限,刊本一般都是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手抄本则表现在每年或每几年陆续誊录完成。
而族谱的版本有木活字、石印、手抄、铅印、影印等刊本,也有大幅的挂谱(如山东莘县古氏挂谱)。
木活字和石印本多出现在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和四川诸省。如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编的《新安堂古氏族谱》、光绪十九年(1893)古耀金主编江西龙泉《古氏续修族谱》。
手抄谱在全国各省均普遍存有。如清代乾隆年间手稿后裔历次手抄增续的广西贺县《古氏族谱》、咸丰四年(1854)广东南海人古硕元修撰的《西村古氏家乘》、同治十二年(1873年)陕西宜川人古丽中编、后裔历次续录的《古氏渊源纪实》。
随着影印机的问世,影印谱牒应运而生,图书馆和个人收藏者比比皆是。如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收藏的《绘图古氏宗谱历代书》、《新安堂古氏宗谱》。
至于铅印本,在民国15年(1926)就刊印有广东梅县《古氏族谱》、1956年刊印有台湾美浓《古氏简谱》。当代刊印的族谱,铅印本是最为常见的。
                           
参考文献:
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编《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
⑵古军喜、古小彬编著《古姓史话》,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古小彬 发表于 2007-8-1 10:30:47

古小彬【百譜齋】珍藏族谱文献目录



1.      【江西寧都】甯都新安古氏三修房譜一冊、線裝古奇洋主修清代乾隆四十四年(1779)殘本。
2.      【廣西賀縣】古氏族譜一冊、線裝清代乾隆年間手抄本,後裔歷次手抄增續。
3.      【海南儋州】鄧氏族譜一冊、平裝清代嘉慶十三年(1808年)抄本複印。
4.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族譜首二卷二冊、線裝清代道光甲辰年(1844年)梅右文堂活字版複印本。
5.      【四川甯南】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興祥重抄清代道光、咸豐年間夾邑臨泰祥自造版複印本。
6.      【廣東南海】西村古氏家乘一冊、平裝古碩元修撰清代咸豐四年(1854年)抄本複印本。
7.      【四川三台】古氏族譜一冊、平裝清代咸豐年間刊本複印,後裔歷次手抄增續。
8.      【陝西宜川】古氏淵源紀實一冊、線裝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古麗中編後裔歷次手抄增續複印本。
9.      【四川璧山】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璧山縣天池古氏譜一冊、平裝古洪興編清代光緒十七年(1891年)抄本1994年複印。
10.      【江西遂川】新安堂古氏續修族譜首卷、三卷二冊、平裝古耀金編清代光緒十九年(1893年)龍邑梅友文堂木活字版複印本。
11.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一冊、平裝清代光緒三十年(1904年)抄本複印本。
12.      【廣西荔浦】古氏族譜一冊、線裝清代光緒年間手抄本複印本。
13.      【海南屯昌】古氏族譜一冊、平裝清代光緒年間手抄本複印本。
14.      【廣西鹿寨】【廣西欽州】古氏族譜一冊、平裝清末手抄本,近代增續複印。
15.      【四川隆昌】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貴三編民國六年(1915年)手抄本複印本。
16.      【廣東番禺】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正昌編民國六年(1915年)手抄本複印本。
17.      【海南儋州】鐘氏族譜一冊、平裝鐘顯揚、鐘毓蘭撰書民國十一年(1922)刊本複印。
18.      【廣東梅縣】古氏族譜十六冊、線裝古善愚、古騷生編民國十五年(1926年)鉛印本複印本。
19.      【江西南康】古氏四修族譜存一冊、平裝民國十五年(1926年)石印本複印本。
20.      【廣東連縣】古氏年庚譜一冊、平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手抄本複印本。
21.      【四川金堂】【四川新都】古氏族譜一冊、平裝民國時期抄本複印本。
22.      【安徽繁昌】繁昌古氏宗譜一冊民國時期石印本複印本。
23.      【臺灣臺北】古氏宗譜一冊、平裝古煥謨、古貴訓等編1972年印刷本。
24.      【臺灣臺北】新安堂古氏宗譜畫集一冊、精裝古煥謨編1982年印刷本。
25.      【廣東蕉嶺】古氏新安堂族譜一冊、平裝古超桂編1985年油印本。
26.      【四川瀘縣】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富田編1985年抄本複印本。
27.      【四川邛崍】古氏宗嗣一冊、平裝古芝光、古代全主編1986年油印本。
28.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三卷、平裝古廣麟編1988年油印本。
29.      【廣東惠東】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維華、古簪寰編1988年抄本複印本。
30.      【廣東梅州】上崗戶古氏源流稽考一冊、平裝古敬仁編1989年抄本複印本。
31.      【廣東梅州】古田上村伯公凹下古氏源流概述一冊、平裝古天芳整理1989年刊本。
32.      【中國香港】古氏宗譜一冊、平裝古劍鋒編1990年印刷本複印本。
33.      【陝西延安】古氏淵源紀實一冊、平裝古世覺、古國傑等編1990年印刷本。
34.      【廣東梅州】嘉應古氏源流考一冊、平裝古勇輝編1990年鉛印本。
35.      【廣東高州】古氏高州房世系圖八卷八冊、線裝古應天1986年編1991年油印本。
36.      【重慶墊江】古氏宗譜一冊、平裝古光輝等編1991年電腦列印本。
37.      【四川新都】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家信、古家萬等編1992年手抄本。
38.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譜一冊、平裝1992年編電腦列印本。
39.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一冊、平裝1993年編油印本。
40.      【廣東高州】高州古氏宗支概覽一冊、平裝古元編1993年抄本。
41.      【臺灣新竹】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國瑞編1993年印刷本。
42.      【臺灣台中】新編古氏宗譜一冊、精裝古子隆編1994年印刷本。
43.      【重慶梁平】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銘聲編1994年印刷本。
44.      【江西安遠】古氏宗譜二冊、線裝古清沅主編1994年印刷本複印本。
45.      【江西安遠】【江西定南】安定邑古氏族譜三卷、線裝古今模、古炎煌主編1994年膠印本複印本。
46.      【廣東梅縣】梅縣賴氏族譜一冊、精裝賴國松主編1994年印刷本。
47.      【江西瑞金】【福建寧化】新安古氏八修譜十冊、線裝古芳清、古小彬主編1995年印刷本。
48.      【江西萍鄉】【湖南醴陵】古氏族譜六卷首卷一冊、精裝古均桃、古英傑編1995年鉛印本。
49.      【廣西欽州】續增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秀禮編1995年列印本。
50.      【重慶璧山】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大志、古大田編1995年印刷本。
51.      【中國臺灣】臺灣古氏源流系統表一冊、精裝古娘淵編1995年印刷本。
52.      【廣東五華】五華肇塘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富光主編1995年印刷本。
53.      【廣東連南】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問松編1996年鉛印本。
54.      【廣東河源】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演凡主編1996年印刷本。
55.      【廣東汕頭】達濠古氏家譜一冊、平裝古增強編1996年抄本影印本。
56.      【廣東五華】文葵鎮藕塘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漢中主編1996年鉛印本複印本。
57.      【廣東梅縣】梅縣劉氏族譜一冊、平裝劉添元主編1996年印刷本。
58.      【江西上猶】古氏五修族譜一冊、精裝古章文、古翰玖等編1996年印刷本。
59.      【江西南康】古氏宗譜一冊、平裝古啟運主編1996年電腦列印本。
60.      【廣西賓陽】新安堂歷代世系宗支圖一冊、平裝古展流編1996年稿本。
61.      【廣西昭平】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錫猷等編1996年手抄本。
62.      【中國大陸】古氏淵源暨分支(大陸版)一冊、平裝古小彬主編1997年印刷本。
63.      【臺灣中壢】古氏淵源世代表一冊、平裝古國瑞編1997年印刷本。
64.      【江西興國】古氏族譜上、下冊二冊、精裝古遠亮、古祖蒼主編1997年印刷本。
65.      【江西會昌】梅州古氏族譜江西會昌咸寧戶一冊、平裝古紅光主編1997年電腦列印本。
66.      【江西遂川】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榮、古世喜主編1997年印刷本複印本。
67.      【四川甘洛】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新民主編1997年電腦列印本。
68.      【廣東梅縣】梅縣梅南鎮滂溪(簡明)古氏支譜一冊、平裝古迪生、古海華編1997年印刷本。
69.      【廣東梅縣】梅縣大坪暨獅子浪口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增富、古添賢等主編1997年印刷本。
70.      【海南儋州】鄧氏族譜一冊、平裝鄧世華修撰1997年電腦列印本。
71.      【廣東興甯】藍田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勝祥、古哲謀等編1997年鉛印本。
72.      【廣東五華】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世懷編1997年抄本。
73.      【廣東五華】五華縣梅林鎮梅南鄉洋塘裏上寨古氏族譜一冊、線裝古啟良編1997年抄本。
74.      【廣東番禺】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蘇記1997年抄本複印本。
75.      【廣西賀縣】 塘面村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文輝、古國奎編1997年印刷本。
76.      【廣西賀州】古氏瑜珍公房族譜一冊、平裝古思雄編1998年手抄本。
77.      【廣西賀州】古氏宗曆一冊、平裝古正民整理1998年手抄本。
78.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宗成公派下族譜一冊、平裝古煥貴整理1998年手抄本。
79.      【廣東興寧】【廣西荔浦】古氏譜系一冊、平裝古啟森、古尚隆整理1998年手抄本。
80.      【廣東信宜】古氏茶山分支族譜一冊、平裝古萬年編1998年稿本。
81.      【廣東蕉嶺】蕉嶺縣古氏概況一冊、線裝古乃裕編1998年電腦列印本。
82.      【廣東五華】古氏族譜南寶公分譜一冊、平裝古廣麟主編1998年印刷本。
83.      【廣東番禺】古氏系統表一冊、平裝古樹華編1998年手抄本。
84.      【江西尋烏】尋烏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顯道主編1998年印刷本。
85.      【江西尋烏】新安堂尋烏篁鄉古氏三修宗譜一冊、精裝古安健主修1998年印刷本。
86.      【江西尋烏】晨光鎮塘背村古氏必振公房譜一冊、精裝古顯衡、古邵華等編1998年印刷本。
87.      【江西尋烏】贛南古氏族譜一冊、線裝古明豐編1998年稿本。
88.      【江西南康】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菁華編1998年印刷本。
89.      【臺灣桃園】古氏今英公派下譜系一冊、平裝古國瑞編1998年電腦列印本。
90.      【臺灣苗栗】苗栗縣古氏宗親會會刊上下集一冊、精裝古奠基主編1998年印刷本。
91.      【河南濮陽】古氏家譜一冊、平裝1998年追遠堂電腦列印本。
92.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譜一冊、平裝古烈編   1998年稿本。
93.      【重慶豐都】重慶市豐都縣理明鄉古氏宗族譜一冊、平裝古乾勇編1998年列印本。
94.      【重慶奉節】重慶市奉節縣公平古由才公族譜一冊、平裝古恒昭編1999年手抄本。
95.      【陝西延安】延安地區古重義支系吊線譜一冊、平裝古玢整理1999年稿本。
96.      【江西寧都】古氏全規公派下宗譜一冊、平裝古兵編1999年稿本。
97.      【江西崇義】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性科等編1999年稿本。
98.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克贊公派下族譜一冊、平裝古承宗整理1999年手抄本。
99.      【廣西賀州】古氏31世宗仁公派下族譜一冊、平裝古思倫整理1999年手抄本。
100.      【廣西賀州】古氏31世瑜新公派下族譜一冊、平裝古正民、古海宗整理1999年手抄本。
101.      【廣東梅縣】宋進士古革支系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小彬編2000年稿本。
102.      【廣東五華】宋進士古鞏支系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小彬編2000年稿本。
103.      【江西尋烏】新安堂尋烏篁鄉古氏家譜一冊、平裝古新堯主修2000年印刷本。
104.      【江西遂川】南遷二十六世聲亮公裔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以志編2000年印刷本。
105.      【廣東五華】琢貫公房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國瑞編2000年印刷本。
106.      【臺灣中壢】古氏源流系統圖一冊、平裝古國瑞編2000年印刷本。
107.      【中國】古氏史志(第一卷)一冊、精裝古培才、古小彬總編2000年刊印本。
108.      【中國臺灣】古氏淵源暨分支一冊、精裝古國瑞、古小彬主編2000年印刷本。
109.      【臺灣苗栗】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長錦編2000年印刷本。
110.      【中國臺灣】臺灣古氏宗譜一冊、精裝古國瑞主編2001年印刷本。
111.      【廣東蕉嶺】蕉嶺縣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乃裕、古漢金主編2001年印刷本。
112.      【江西遂川】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金髮主編2001年印刷本。
113.      【江西瑞金】古青淦家譜一冊、平裝古小彬編2001年印刷本。
114.      【廣西荔浦】南方古氏宗族移居情況一冊、平裝古世雄編2001年電腦列印本。
115.      【臺灣新竹】古氏宗譜補遺( 第二版) 一冊、精裝古煥球編2002年印刷本。
116.      【湖南岳陽】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朝陽主編2002年印刷本。
117.      【北京朝陽】北皋古氏族志一冊、平裝古慶輔編2003年電腦列印本。
118.      【廣東五華】文葵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賜金(換新)主編2003年2月印刷本。
119.      【臺灣新竹】古氏宗譜補遺(第三版)一冊、精裝古煥球編2003年9月印刷本。
120.      【廣東興寧】廣東興甯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添水主編2003年印刷本。
121.      【四川三台】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小彬、古松本主編2003年印刷本。
122.      【四川新都】新安堂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小彬、古松本主編2003年印刷本。
123.      【臺灣新竹】古氏歷代系祖及人物略傳一冊、精裝古煥球編2004年2月印刷本。
124.      【廣東蕉嶺】蕉嶺縣黃土老古屋族譜一冊、精裝古政明主編2004年10月印刷本。
125.      【四川甯南】【雲南巧家】川滇古氏宗譜一冊、精裝古代貴、古代和主編2004年12月印刷本。
126.      【廣東梅州】古氏族譜(革公系)五冊、精裝古國檀主編2004年10月印刷本。
127.      【四川甘洛】田壩古氏族譜一冊、精裝古新民主編2005年5月印刷本。
128.      【廣西貴港】【廣西柳州】古氏族譜一冊、簡裝古倩如編2005年9月電腦列印本。
129.      【海南儋州】李氏宗族吊線譜一冊、平裝李芳編2006年稿本。
130.      【中國臺灣】新安堂古氏譜系(上冊) 一冊、平裝古煥球編2006年印刷本。
131.      【四川新都】古氏族譜一冊、平裝古聲淦主編2006年印刷本。
132.      【河南唐河】古氏宗族家譜一冊、平裝古兆亮總編2007年印刷。
133.      【海南儋州】廖氏族譜一冊、平裝電腦列印本。
134.      ……
135.      ……


歡迎交流、垂詢。 可提供有償服務


联络:(342500)江西省瑞金市城西开发区12号信箱

联系人:古小彬

E-mail:gxbin689@sohu.com

qq467851023 发表于 2008-2-2 13:29:44

有所有古氏的墓碑位置吗

爱国龙女 发表于 2008-2-9 20:59:27

缺陕南客家古氏。
我发现陕西客家是客家历史研究中被普遍忽略的。

爱国龙女 发表于 2008-2-9 21:02:50

3、我这两天在看《西安事变》时,无意中发现一个人——古鼎新,引起我的极大兴趣,希望在此能和诸位探讨,以解我之疑问。在网上只有关于他的一篇文章,说他是汉奸。
我的思路如下:
1)、古鼎新,陕西商县人,又名世珍,字铸久。我估计他很有可能是客家人。史料没有其生卒年份,我猜他应生于1900年之后,比我祖父要小,他如果是客家人,应该和我祖父一样,陕西话和客家话都是母语。在关中我几乎没见过姓古的,而古姓应该在广东比较多,这也是我判断的原因之一。希望古姓宗亲能提供有关信息。
2)、古为杨虎城之王劲哉部。王劲哉这几年在陕说得比较多,被称为“抗日悍将”,王的抗日功劳当然应该肯定,可媒体往往易于偏激,如把王受蒋排挤的原因说成是王在“西安事变”时力主杀蒋所致,而事实上王当时背叛了杨虎城,兵出潼关投靠了中央军。我曾看过湖北作者写的有关王在当地的“暴行”,可现在这些“罪名”全落在了古的头上。我们既然要还原历史,就应有真实的态度,这其实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功绩,可我们的僵化思维容易走向一味的美化。王在西安事变的政治“赌博”中,其部下有很多人是反对的,古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二人日后不和的重要原因。
3)、古性格强悍,土匪出身,当年几十条枪就敢攻打北洋政府的商县县城,又曾抗击过马步青的回民骑兵,我想他抗日时应该是“玩命”的主。古以后投靠商洛老乡,被“出卖”而遭活埋,是否和他是客家人,而在情感上不被商洛人认为是真正的“老乡”有关呢?

tomas088 发表于 2008-3-8 15:37:12

我所知道的!

九世祖宗悦公风水宝地在梅县马鞍山,墓碑有达2吨,要十号人抬动安葬,由旅台湾乡贤古辉文将军和梅州知名人士古国檀将军等提议修缮,敝人爷爷是当时的主理地师,我家有80年代台湾带来的乡贤善愚等主修的古氏族谱共14本(线装本),以前梅州古勇辉、古迪生、古敬仁等经常来拜访爷爷,索取族谱进行交流整编。我家对古氏贡献不小,我爷爷也是民国时期象宿中学校董之一,和古直、善愚、云琼都是知交。

古小彬 发表于 2008-3-26 08:50:59

不知您爷爷叫什么名字?
民国15年修成的《古氏族谱》是1套16本,我有完整版复印本。
台湾古辉文是上校军衔,我和他交情颇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氏族谱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