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了解.思考.吸收.创新.跨越式发展——新经济凸显“浙商危机”
浙商完美批评(一)新经济凸显“浙商危机”
http://www.zjsr.com 2005年3月25日 浙商网
上周,一份《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让全国人看到了浙江速度。在今年城市竞争力排名中,长三角城市的竞争力提升更快,长三角又以浙江最快。紧随这个结论之后的是浙江商人日益突出的缺点。报告中同时指出,浙江地区在产业上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在技术含量上主要是低成本的,主要是加工,真正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还比较少。
之前,浙江有关部门对江苏、上海等地的浙商进行调研,发现浙江企业在质量、外向型、潜能等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对浙商的质疑。去年当浙江商人成为令人瞩目的品牌时,就有专家学者包括浙商自身,提出了“浙商危机”的概念。在市场经济先发时期,冲撞意识让浙商创造了众多奇迹,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依旧敢想敢做的浙商显然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就指出,眼下浙江私营企业存在着无序运行的惯性,让浙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自己的缺陷。
偏重模仿,趋于保守,创新能力不够;半数以上浙商只有初中以下学历,出身草根的他们具有较强小农意识;浙商的产业多属较低层次,规模较小;从事的多为传统产业,精于价格竞争却疏于高新技术的开发……“浙江经济学家,以及很多浙商早就意识到这些缺点了”,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永良告诉记者,浙商发展至今,的确到了需要停下来回头看看的时候了。
正视缺点、审视缺点、纠正缺点,不仅是人们对浙商新发展的期待,更是浙商提出的自我要求,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实现螺旋式的长久发展。
草根出身的小农烙印
现象——
完成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MBA学业后,又到北京长江商学院学习EMBA,像王振滔这样打着“飞的”,到北京上海做学生,近几年来成了浙江企业家的补课方式之一,要补的则是不算高的文化水平。
去年省工商局决定在5年内,专项拨出超过8000万元培训资金,补贴我省民营企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训工程,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时,该局副局长冯家平一句话意味深长:“浙江个私民营企业存在着经营管理者文化素质低、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缺乏、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已成为未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
完美批评——
“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这是对大多数浙商出身的素描,草根精神赋予了浙江商人“摧不垮、锤不扁、打不烂”的强劲生命力。然而草根精神也会引发担忧。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姚先国表示,未来10年,他最担心的就是小农意识对浙商的发展不利。其中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一部分浙商在取得小的成功后会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以前创业的经验会让一部分浙商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第二个是他们会在有些时候强调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小农意识对企业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在关键时候,这种影响也是致命的。”
面临着逐渐饱和的国内市场和逐渐开放的国际市场,如何寻找到突破口,这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浙商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缺乏技术含量的模仿秀
现象——
每年被人们称为“家门口广交会”的浙洽会,都会吸引众多客商涌入宁波。然而在热闹的背后,不少企业却宁愿错过这个广交客户的机会。温州一位制造烟具的企业家对此的解释是,“怕产品一放出来就被自己人模仿去了”。
“浙江商人模仿产品的事太多了”,在广交会上,部分生产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对浙江人的超强模仿力也表现出紧张态度。
在浙江,一家织袜子发了财,周围千家万户会买了织机立马赶上;听谁养鳖赚了钱,全村凿泥塘撒网放鳖苗……这种盲目“重复建设”的现象并不鲜见。
完美批评——
有专家指出,目前浙江出口产品还是以轻工业品和日用小商品为主,主要竞争优势在于较低的生产成本,产品的技术优势尚不明显。而这背后,与浙商最初的模仿战略有很大关系。
在起步阶段,作为最低成本也最安全的创业方式,“模仿”的确是不少浙江商人的起家之术。但眼下,这种模仿的惯性和惰性,也让一部分浙江企业的营销、研发等核心功能逐渐退化,结果出现“大企业没有实力,小企业没有活力”。
浙江省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无论是产量占据世界1/3的嵊州领带,还是让意大利人也刮目相看的温州鞋业,差不多都是相互模仿的产物,缺少核心技术、品牌和高增值业务。乐华梅兰连锁超市集团全球采购中心的中国区总经理成辉也向记者表示,“希望浙江厂家在技术和产品创新上,也能有价格这样的吸引力”。
“财富传代”的管理局限
现象——去年,浙大.城市学院成立了国内高校首家“家族企业研究所”,而同时开出的“少帅班”也成了聚焦的热点。
楼明、茅忠群……当一批批的年轻富翁从父辈的羽翼下走出来时,另一个曾在浙商中讨论热烈的词语——“职业经理人”却渐渐被淡化。
完美批评——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一般企业的发端都是家族制。对于家族制本身并无好坏之分,然而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如何操作好这个制度却是许多浙商急需突围的一个内容。
“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制有着低成本、团结合作的优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出现家族矛盾和管理矛盾混淆在一起、排斥人才等问题,这就需要淡化家族制,引进人才”,这是较成功地完成父子交接班的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的感言。
长大了的浙江民企身上反映出的,诸如现代营销的能力差、资本扩张的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比较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与他们多为家族经营、缺乏流动性、外来管理人才很难进入核心层有关。浙江大学经济教授金祥荣认为,民企也和国有企业改革一样,面临着一个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就是要解决企业的创新问题,让社会人力资源进入民营企业,让社会资本能够在企业间流动起来。而这种民营企业制度改革的方法,并非是惟一的。
将家族企业的优点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探索现代家族制企业的模式,这是浙商谋求继续发展的又一个新课题。
“小、低、弱”的产业集群
现象——
去年底,省中小企业局在浙企省外最大的创业基地——上海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仅去年以来就有近3000家浙企回撤省内或迁址生产要素成本相对较低的湖北孝感、安徽淮北等地。对此现象,省中小企业局局长吴家曦认为,这里面固然有“水土不服”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涉及一个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
调查显示,5.7万家在沪浙企约占上海中小企业总数的1/4,投资总额达1600亿元,年销售收入为7200亿元。但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近2000家,还不到总数的4%,且大多在建筑、电器、服装、房地产、汽配制造和餐饮业这些传统产业上。
完美批评——
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从这些资金门槛、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入手,完成“白手起家”的过程,这是一条典型的浙江民营企业家创业之路。
浙商选择的这种个头小、颇为灵活的方式,的确为自身的发展、甚至浙江经济增添了活力,增加了财富。但在寻求新飞跃时,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潘立生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江苏、山东、广东等省市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浙江民企小规模的格局如果无法突破,产业层次不提高,将会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
“浙江民营经济现在需要的就是产业整合,浙江企业现在需要的就是有整合能力的大企业,”这也是经济学家张维迎为浙商实现新飞跃提供的见解。
来源:钱江晚报
[ Last edited by 天地人999 on 2005-9-9 at 12:30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