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上海方言介绍文章《侬晓得伐》进课本惹争议等三篇
1、上海方言介绍文章《侬晓得伐》进课本惹争议新学期到来,上海市六年级学生增加了一门新课程———拓展性课程《语文综合学习》,课本中出现了一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侬晓得伐》。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进入中学课本,在本就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引起了不少争论。 让本地中学生"晓得"上海话 这篇题为《侬晓得伐》的文章出现在介绍上海本地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上海印象”单元。文章标题是一句上海话“侬晓得伐?”,文章详细罗列了上海方言的发音、声调,以及诸多有趣的上海方言,比如“沙发”、“白脱(奶油)”等叫法源于英语,“榻榻米”则借自日语。 《语文综合学习》主要用于课外阅读,让学生们了解一些海派文化。拓展性课程每周一课时,不作为学生考试科目,但入选的这篇介绍上海方言的文章仍然引起一些争论。 方言退化折射地方文化缺失 让中小学生了解上海方言,是否意味着弱化推广普通话的力度呢?复旦大学于海教授表示,上海话和普通话本身并不对立。一个人掌握的语言越多,得到的文化和社会经验就越丰富。 于海认为,民族精神教育就要唤起青少年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和培养自己的国家的感恩之情,在中小学课堂上介绍上海方言及其历史变化,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方言背后的文化底蕴。 上海师范大学孙逊教授6岁的小外孙出生在美国,平时会话以英语和普通话为主。每年暑假回上海,孙逊都会有意识地在家里说上海方言,让小外孙从中体会上海的地域文化。孙逊认为,让下一代了解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文化很有必要,而对外地学生来说,通过了解上海方言,才能更好地融入上海社会。 由于国际化程度的加快,上海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上海方言的作用也正在降低。孙逊坦言,方言的退化说明了地方文化正在部分缺失。陪伴上海百姓多年的栏目《谈天说地阿富根》,在招聘播音员时就因为招不到说一口“正宗上海话”的年轻人,以至于电台不得不开办沪语班来培养“接班人”。 方言与普通话相辅相成 关于地方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孙逊认为,它们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完善和补充。比如,“自来水”、“马路”、“麦克风”等词最早是出现在上海方言中的,然后再被吸收进普通话。他表示,在学校这个教育环境中,更应该推广普通话,传承上海话。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语言文字管理处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上海70%市民在必要场合有能力使用普通话与人交谈,高出全国53%的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即使在沪郊农村,也有58%的人能用普通话与他人沟通。对此,于海认为,被认为有沪语情结的上海市民普遍具备了说普通话的能力。
选稿:吴思来源:新华网
·
2、上海方言入教材无伤大雅2005年8月15日 09:47 ·提升方言文化档次了解弘扬海派文化 沪中学生探究上海话2005年8月10日 09:29
提升方言文化档次了解弘扬海派文化 沪中学生探究上海话
上海正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熟练掌握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能讲普通话的人比比皆是,那么上海话的生存空间如何?一群上海中学生专题调查后提出:传承上海话需要借助好的载体,要提升上海话文化档次,增强海派文化对大众的吸引力。 暑假里,各中学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大同中学高一(8)班学生以“上海话现状及发展”为主题开展调查。12名学生分组行动,到公园、超市、居民小区、学校、办公楼、特色景点等地考察。学生们发现,上海话生存空间正在缩小,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参与学校活动还是小朋友间游戏,都讲普通话,几乎与上海话“绝缘”,甚至已不会讲自己的方言了。就上海话传承问题,学生们还采访了有关专家。 课题调查报告中,中学生们对上海话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上海话与海派文化相连,是雅俗共赏的海派文化重要载体。作为现代上海人,不仅要身体力行推广普通话,也应为传承海派文化作贡献。但如今一些媒体上表现出“俗”的内容过多,影响了上海话的文化档次。作为上海的年轻一代,传承上海话不仅要会讲上海话,更要了解和弘扬海派文化。
选稿:吴思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徐敏
3、沪上年轻父母遇新问题:小囡不会讲上海话
沪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遇到了一个新问题:阿拉的小囡勿会讲上海话了!因为平日里大家说的、写的标准用语都是普通话。从幼儿园开始,便提倡讲普通话;电视、电台里除了“老娘舅们”几乎都不讲上海话。想在上海学到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竟成了一件难事。于是小孩子口里“花”“虾”不分,“洋泾浜”版上海话愁煞了一些年轻父母。小囡讲“洋泾浜”上海话让你担忧吗?你觉得现在说上海话需要从小抓起吗? 上海普通话VS普通上海话 □周倩56岁退休教师 我们这些老教师小时候没有好好受过普通话的培训,讲出来的普通话很多都是按着上海话的发音翻译过去的。前几年要求必须通过普通话资格考试才能继续当教师,那段时间我们这帮老教师重新从汉语拼音学起,太辛苦了。虽然后来总算及格了,但我的普通话仍然被女儿笑称为上海普通话。 我的那些学生可不一样,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讲普通话。这个其实并没有错,但是我发现他们对上海话的生疏已超过了我的想象,我下课的时候偶尔用几句“侬好口伐”,小朋友们一时都反应不过来,两句“诶可以” 后忍不住接口普通话。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说小了,上海话是孩子将来交流的一种工具,比英语实用多了。说大了,毕竟上海话是我们的一方方言,要趁不肯讲上海话的孩子尚不多的时候,极力普及一下。 难道要等到他们长大或有了孩子,才学上海话。这种“补课”不仅累人,且收效甚微。所以还不如从小给他们一点上海话的环境,在家里讲讲上海话,看看沪语节目,把上海话保存在他们的小脑子里,哪怕是“洋泾浜”也好。否则发展下去真要成为“只会听、不会讲上海话”的上海人了。 不能断了这根链 □方萍30岁教师 还记得开学时,我们班搞了一次主题活动。其中有一个即兴表演的节目,是为《大话西游》里那段经典的对白“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用上海话配音。本来这只是我设计的一个很普通的节目,可结果发现,同学们的配音五花八门,惹得全班笑成了一团。只有少数同学把“曾经”翻为“老早点”。最好笑的就是“对那个女孩说我爱你”,当有个同学把它翻为“帮格革小姑娘讲我老欢喜侬”,全班爆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仔细一琢磨,的确是这样的,在上海话里,我们是不说“女孩”,也不说“爱”的,硬把它们发成上海话的读音,其实是一种不地道的洋泾浜说法。 同学们才十五六岁,可平时已经很少听到他们相互间用方言对话了,他们从小就被要求“请讲普通话”,回到家里,年轻的父母会为了锻炼孩子的普通话而刻意不用方言和他们交流,甚至爷爷奶奶也会学着孩子们的腔调,说起了洋泾浜普通话。一时间,孩子们的生活环境里缺乏了接触方言的条件,学习正宗的方言对他们来说是投师无门啊。 班上还有一个同学,据说从小是在石库门里长大,受了周围老人的影响,学会了一口地道的本地话,他一开口,就是一个十足的上海“小克勒”。每次班级活动,他都会准备一个用上海方言表演的节目,他的节目总是我们班的拳头产品。他也因此在班级里有了众多“粉丝”。 现在,会讲一口标准上海话的小朋友已经越来越难得了,方言文化日渐淡薄。这种口耳相传的文化只能通过人们“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实际运用才能传承下去。这根文化的传播链切不能在我们身上断掉。所以,把上海方言传给下一代应该是我们的责任。虽然我的孩子还在牙牙学语,但是,我一定不会放弃对他的方言教育。 方言退化是一种自然现象 □张小姐24岁公司职员 现在能说上海话的机会已越来越少了。上大学的第一天,导师便要求我们统一使用普通话,哪怕是两个上海人在一起也不能用方言开小会。工作以后,连老板都不是上海人,方言远远没有英语操练得纯熟。可是我也没有觉得生活中少了些什么,回到家里,我还是一样可以用方言跟家人交谈,说得少并不等于不会说嘛。 方言是一种地域文化,各式各样的方言说到底其实是因为交流不畅而引起的,随着各地之间的阻隔被日渐打通,各种文化都在交流之中。在国内,是各地通行的普通话打破了各自坚守的方言阵地,在国际上,英语正在起着一种世界通行语言的作用。使用通行语言是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方言的退化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实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方言的作用就不那么重要了。现在的小孩比起我们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在学校里,在影视作品当中,接触的都是标准的普通话。外语的使用也超过方言,现在的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在学校里接受正规的外语教育,有的甚至更早,听三岁小孩讲“I’msorry”、“Goodmorning”是不稀奇的,要是“邪气”、“交关”等字眼从他们嘴里冒出来倒还真新鲜。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非要让孩子们学习标准上海方言无异于和他们探讨“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一样,是不合时宜也是没有必要的。
来源:新闻晨报作者:徐玲 张玉婷编辑:王文斌 南方广大方言爱好者联合起来!
一起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积极延续传承方言。 各地民众携手努力,共同发起一场保护自己方言的行动, “请讲普通话”要看场合。
说本地方言也是这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