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在我老家的饮食习惯中,除了喝擂茶、打麻糍,另一个特色的东西就是“米皮”米皮的做法我已经无法详细描述了,大概是用米粉(可能加入少量的鸡蛋)蒸熟以后压成很薄很大的长方形,通体透明,然后挂起来自然风干。风干后剪成小方块状储藏,吃的时候取出来炒熟或油炸,香脆可口。以前喝擂茶的时候是少不了它的,现在似乎很少了。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我老家有,做法差不多.炒好的叫做:lat7子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我们有的地方只对 红薯片 有特殊的叫法:ni lan片(逆兰片,本字不知道)再请教:
1、客家对 妇女 有没有“小人”的称谓?
我们当地很土的话:两个小人在讲口(两个妇女发生了口角)
2、对大耳朵豆(扁豆),有没有特别的叫法,比如叫“洋芽”什么的?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就我所知道,以前客家地區婦女地位不高.把女人叫做 小人,客家地區似乎沒有.
好像孔夫子說過:唯女子与小人難養?
我看過一个西北地區的報導---說不把女人當作人,比如問:你家有人麼?若只有女人,則曰:無人.
這个報導,我還存了,因為有史料價值.
有興趣可以打開這:http://law.beelink.com.cn/zhti/zt01112901.htm
[ 本帖由 yanxiuhong9 于 2003-4-29 17:34 最后编辑 ]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滑嫩的客家粉皮http://www.fujian-window.com/Fujian_w/news/fjqb/030425/4_3.html
客家人因番薯产量高,家家都有小山似的薯堆,除生吃外,还用番薯粉加工制作的粉皮。制做粉皮的工具和操作都简单:先用清水将番薯粉调稀适度,再取一薄铁皮制成直径约一尺的圆形“粉皮盆”,用食油擦抹,使其不会产生粘连。然后用小勺舀入适量的番薯粉调稀,摇匀后,将铁盆放入沸水锅中略烫,继而将盆放入锅内浸泡片刻,即可取出,摊放在专用的竹笪上或竹篙上晒干。色泽透明,其薄如纸的粉皮便呈现在你的眼前。待八九成干时,取下叠起,用大石压平即可。
食用时,须先将粉皮拌碎,用热水浸泡变软,然后用鸡(或鸭)血、鸡(或鸭)内脏、姜、葱及油盐等佐料煮成。尤其是佐以鸡汤煮的粉皮味道特佳。逢年过节或是请客办“酒席”,热情好客的乡民们定会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粉皮让你尽享乡间佳肴。此时,你就得趁热食用(因冷却后粉皮会变硬涩)。吃上那又滑又嫩,风味独特的客家粉皮,你会觉得美滋滋、热乎乎的越吃越想吃。
以番薯粉为原料的客家粉皮,是客家祖地宁化(尤其是宁化西乡)世传的乡间名菜。虽带有几分乡土气息,但它富含糖分、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之功效。 (连允东)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我们当地一般用薯粉做“粉丝”,也是在做鸡鸭之类的时候用,做法差不多,因为晾晒的时候很容易吹进沙子,很多人都不爱吃了。也有的用来做凉粉,用大木桶装了,墨绿地如凝脂一般,沿街叫卖,清凉解属,一般加点糖吃,也可以采用豆腐脑的吃法。
【随笔】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我这特多!!就是用糯米等打成浆有簸箕再去蒸,成快后再切成小块拿去晒!最后用沙子炒!这东西是我这里的常点,没到过年都做!现在有的机器做!当然没自家做的好吃!
这东西我这叫:辣子;或者叫:辣的;!呵呵!
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呵,这不半透明的那个东西嘛。我们叫“粉呢(fun3 ne3)”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呵,这不是半透明的那个东西嘛。我们叫“粉呢(fun3 ne3)”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呵呵。第一次回复的时候打少了一个字,发到一半才发现的,我点击“停止”后加了上去,再发,就变成两个回贴了,麻烦版主删一下。:)RE:请问客家地区有没有做“米皮”的?
我们那就叫“粉皮”!只在老家看到过。粉皮,入口滑,口感非常好,味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