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总理中国寻根
泰国总理中国寻根一、当今泰国难得的总理丘达新
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 ),中文姓名:丘达新,1949年7月26日出生于泰国北部清迈的一个普通商人家庭,是第四代泰国华裔。1969年考入泰国警官学校,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在警界工作,不久弃警从商。他信于1973年获政府奖学金,赴美国东肯塔基大学和休斯敦州立大学攻读犯罪学,先后获得了刑事司法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3年创办西那瓦电脑服务与投资公司并任董事长,20世纪90年代成为泰国的“电信巨子”、“电信业大亨”,2000年成为入选《财富》杂志全球最富有500人中唯一的泰国人。他信1994年开始从政,同年10月出任外交部长。后来,由于不愿放弃在大公司的职务而与泰国宪法相悖,他信于1995年1月宣布辞去外长职务。1995年7月至1996年任泰国副总理。1997年8月至1997年11月再次出任泰国副总理。1998年7月,他信创建了泰爱泰党并任主席。2001年1月,泰爱泰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他信2月出任第二十三届泰国总理。2005年3月,他信又蝉联总理,3月14日宣誓就职。他信是战后泰国首位顺利完成4年任期的总理,也是首位当选连任的总理。可以说,他信是泰国从商从政都非常成功的一位难得的领袖人才。
二、泰国总理寻根的愿望
泰国总理他信到中国寻根的愿望,可以说是长期郁积在心里的。早在2003年他信总理会见泰中友协副主席、泰国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顾问、泰国丰顺会馆名誉主席、泰国丘氏宗亲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丘细见时,就要求他在回故乡探亲期间,顺便帮助调查了解自己和家乡上祖的辈份衔接排列、出生之地。由于梅州市丰顺县24个村都住有丘姓人,丘姓多是一村一寨、一地一系各自编修族谱,且族谱又经“文革”等历次政治运动的烧劫,因此难于查出他信总理祖先的来龙去脉,寻出脉络分明的祖源世系,以及曾祖父在丰顺的“胞衣迹”地。
他信父辈的根系一时难于查找清楚,于是转而查找母辈的根系。2005年4月22日在印尼举行的亚非峰会上,他信与胡锦涛主席会晤时表示要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访华,并有寻根问祖的念头。2005年5月2日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拜访他信总理时,他便向张大使提出:“很想找到母亲在中国的故居,回去探访。”“母亲曾在中国生活多年,一直想回母亲的老家看看,但由于地址不详,而未能成行。”他信收集了部分资料,希望中方能够协助查找母亲在中国老家的具体地址,以便7月访华时前往寻根。他信总理透露:二战期间,他母亲回到故乡广东梅州,在那里住了两年,10岁时回到泰国。会说流利的客家话、普通话和广东话。他信还向张大使提供了一些母亲家的其它零星信息:祖籍广东梅州,外祖父曾有个家乡的随从,姓沈,现居泰国清迈,他有两个儿子生活在梅州的梅教村或深教村。他信总理对张大使深情说,他崇尚儒家的忠和孝,忠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孝敬父母祖宗。中国这块土地对他有大恩,他对中国有特殊感情。
随即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向外交部和广东省政府发文要求协助查找。5月10日梅州市政府接到省政府转发的文件,便成立了专门小组调查寻访,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杜茂江是其中的成员。5月12日杜茂江便来到深教村找到退休村长沈茂荣,沈告诉杜,在松口镇梅教村,有一位黄新香嫂(即丘秀荣),应是他信总理的亲戚。杜来到梅教村,找到“儒林第”86岁的丘秀荣,可她记忆力衰退,记不起什么东西了。倒是其儿子72岁的黄宣荣对他信总理外祖父家的一些情况如数家珍,所说的情况与他信提供的情况完全吻合。杜茂江又拿出一些从泰国发回来的照片给他辨认,黄宣荣一看,发现其中一张跟自己珍藏了20多年的小黑白照片非常像,再拿出来一比较,果然是——“阿鸿叔!”杜茂江翻拍了黄宣荣珍藏的照片发给泰国方面辨认,得到了肯定的回答。2005年5月26日至27日张九桓大使夫妇和泰国驻广州总领事Mr.Nimit Prathomvarl夫妇先行到梅州参观访问,根据他信总理提供的资料,进一步确认了其母亲的住地,使其寻根访祖的愿望即将能够实现。
2005年6月28日他信总理在出访中国前夕,接待了中国驻泰国六家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非常高兴地说:“60多年前我的母亲在广东梅州住过的房子已经找到了,而且还发现有亲戚生活在那边。”“我要带孩子一起去,让他们亲眼看看老祖宗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希望泰中友好能在两国青少年中继续传承下去。”“当中国老百姓看到泰国领导人和这么多企业家来寻根问祖、探亲访友后,他们也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两国是亲戚。”
泰国总理中国寻根
泰国总理中国寻根三、泰国总理寻根的全程
2005年6月30日他信由曼谷启程前往北京,踏上了寻根访祖的路程。7月1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举行欢迎仪式,而后中泰两国总理举行会谈。他信又出席了北京市朝阳公园的中泰友谊亭落成典礼。回良玉副总理会见并共同出席“中泰投资研讨会”,他信会上一再表明自己的华裔身份,“因为我的祖先生活在广东梅县”。接着出席盘谷银行驻京办事处开幕式。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会见并晚宴他。他信总理回家心急,晚宴后乘专机飞到广州已是晚上11时55分了,对前来迎接的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说:“我来得太晚了。”
近乡情更切。7月2日住在广州花园酒店的他信一早便起了床,他说:“我的心情很激动,凌晨五点就起床,迫不及待地想家乡。”上午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会见了他,他说,很多泰国人的祖先都来自广东,他本人的祖先也来自广东,对广东有特殊感情。他衷心地希望泰国和广东能像走亲戚一样,多往来,不断扩大交流与合作。接着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会见并设午宴招待他。当得知黄华华也是广东梅州客家人时,显得非常激动,两人更以“老乡”相称。他信说,此次广东政府能帮他找到母亲的祖居地,工作效率高,事情这么快就有结果,非常感激。此次带孩子一起去探访母亲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这是帮助后代找到他们的根。”午宴后马不停蹄赶往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乘坐南方航空公司的专机前往梅州,12时55分他信在飞机上突然提出想吃客家酿豆腐,思乡心切之情可见。
家乡人民翘首以盼。梅州市梅县松口镇梅教村破天荒第一次迎接外国元首——泰国总理他信前来寻根认祖,整个客家山村喜气洋洋,就好像炸开了锅似的。黄宣荣家门前的公路是松口经隆文至松源前往福建的公路,多货车行走早已坑漥不平,省道梅州至松口段由云梅桥到黄家1公里长都是泥沙路。为了迎接他信总理,一个月前将柏油把路面铺平,两车道的柏油路中间画上油漆黄色分界线。他信母亲的祖屋“儒林第”有200多年的历史,已清洗打扫干净,旁边新盖两间玛赛克装饰的洗手间,以让客人方便之需。而招待客人的矿泉水,客家小吃味窖粄、孛粄、肉丸子、仙人粄,他信指明要的酿豆腐,都从中国4A级风景区雁南飞旅游度假村运了过来。为了保证泰国总理的绝对安全,梅教村进入一级警卫,共分三个警戒圈。第一个警戒圈,从梅县机场到梅教村6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安排了警员,几乎每隔50米就一个警卫,全程封闭。第二个警戒圈从“儒林第”100米开外的地方开始,村子里有精神病者事先派人控制好,村子附近的公路实行交通管制,各座山头亦有人巡逻。第三个警卫圈便是“儒林第”内,里面住的19人,黄宣荣家只有8人允许留在里面与他信座谈,而他的三个女儿也只能在第二警戒圈。在“儒林第”内,市县领导等也不得超过20位。在第二警戒圈范围拉上了黄带,当地村民只能在带外欢迎,中午烈日下守候欢迎他信总理的村民,又热又渴,黄宣荣看着过意不去,特地搬了些椅子过来,并提些凉水给他们解渴。村民们引颈佇立,热烈地欢迎他信总理回母亲的“娘家”来寻根探祖。
13时38分专机抵达梅县机场,泰国总理他信着实地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跟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儿子潘通帖·西那瓦,泰国外交部长甘达提·素帕蒙空、农业部长素达拉·格育拉潘、商业部长塔农·坡塔亚、科技部长功·塔帕朗西、工业部长等60多人。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管木、广东省外事办主任黄子强等陪同前来。梅州市领导刘日知、何正拔、古小平、陈小山、黄伟闻、郑少伟,梅县领导郑伟仪、骆裕根、李定凯、李发祥、刘新生、邓森文、曾光、罗嘉文等,市县侨务部门的负责人,前往迎接并陪同活动。13时50分车队驶离梅县机场,参观梅州市区、梅江两岸景观,然后直驰梅教村。
14时45分他信一行来到梅教村寻根拜祖。村民们燃起了欢迎的鞭炮,敲响了热烈的锣鼓,舞动起祥瑞的金狮。他信下车走了20多米的水泥斜坡路,来到母亲60多年前生活过的客家院落——“儒林第”。黄宣荣健步迎了上来,工作人员告诉他信,这位就是他的表哥,他信紧紧握住了黄宣荣的手,一起走进屋内。刚踏进屋,便拉着在倚门等候的86岁的表舅母的手,用家乡话问她:“吃饭没?”并询问她的年纪多大?身体怎么样?接着他信来到上厅正堂神位前,拿起三炷香,虔诚地拜念着,然后慢慢插进香炉。看到儿子不在身边,专门要人把儿子叫来,一起拜谒祖先。随后表哥黄宣荣领引着,他信仔细地参观其母黄金蕊曾经住过的房间、厨房及其舅结婚时使用过的喜房。黄宣荣边走边回忆和姑母(他信母亲)儿童时一起玩耍的情景,并一直紧握着他信的手。他信则用客家话跟着学叫表哥:“阿哥!阿哥!”来到屋内右边他信母亲住过的房间,面积只约8平方米左右。他信一进房间便坐在床上,把手放在床沿上,久久不愿起来。约有2分钟后,他信突然说:“怎么住的房间那么小?”在场无人能以回答,只得报之以一笑。他信拉过黄宣荣和儿子潘通帖一起在房内合影留念。回到大堂坐下休息,工作人员为他送上客家特色的食品。他信品尝着酿豆腐,边吃边说:“很好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味窖粄用竹片切成块状,拌着糖酱等配料,他信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在吃肉丸的时候,他信还不时夹起肉丸,放进表哥黄宣荣的碗里。在“儒林第”中堂和亲戚合影时,他信还与黄宣荣等一起亲手搀扶舅母丘秀荣坐在椅子上,自己则和表哥等站在舅母后边拍了个“寻根团圆照”。他信又掏出一个“大信封”,里面装有1万元人民币给舅母,并叮嘱这是给长辈亲人的一点心意,就是给她老人家用的。而丘秀荣却说:“当年自己27岁时,丈夫也去了泰国,这么多年了,知道他还活着。希望他信此次回来,能给丈夫带去消息,让他回来看看,或者自己去泰国看他。”“新香在泰国,有了另外一个家。”而黄宣荣的两个儿子黄振强、黄振康则把上山采到的两包金银花茶捧送给他信,他信高兴地接过了亲人的礼物。然后他信的儿子又把黄宣荣的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分别在大堂和屋门口让随从人员帮忙拍了合照。他信也和所有亲人在“儒林第”门前拍合照,和随行人员以及梅州市、梅县领导合照,并赠送给梅州市、梅县以泰国木雕作纪念。而梅州市回赠一尊“九龙戏珠木雕”,梅县则回赠一只“镀金柚”,并介绍梅县是“金柚之乡”。他信表示惊讶。梅县很早就引种泰国的“暹罗柚”,现在“儒林第”门前山边到处都种着柚子树,而且挂满了果,他信看到眼前的情景后频频地点头。要离开“儒林第”了,他专门叫随从要给舞狮的师傅们小费——内装2000元的信封。众多媒体又争着采访,他信表示,此行“很有意义”,在于带孩子一起“寻根问祖”。他说:“让孩子亲眼看看老祖宗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希望泰中友好能在两国青少年中继续传承下去。”3时40分他信离开“儒林第”,在烈日下守候了两三个小时的乡亲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并用纯朴的声音高呼:“他信总理走好!”“常回家看看!”他信也不断地向村民们挥手致意。黄宣荣拉着上车的他信的手说:“欢迎下次能再回来,多回来走走!”他信有力地握紧了表兄黄宣荣的手,一声标准的客家话“大哥!”这“大哥”称呼里饱含着他信在中国寻根访祖的深深感情。
按原计划就要离开时,他信向工作人员提出了临时想去寻根挂祖的请求,要去外曾祖母沈太君的墓地祭拜一下。按照客家人挂祖祭奠的习俗要求,要备三牲果品茶酒、香烛宝纸等物。这些祭品临急临忙一时难于备置,黄宣荣的两个儿子赶紧到小卖店要了一束香和一对蜡烛。车队一行来到离“儒林第”不到1公里的虎形山边停下,他信沿着刚修好的小水泥路冒着烈日挥汗上行了约300米,来到虎腰山上外曾祖母沈太君的墓地前。但见墓地保存得完好,碑石上清楚地刻着:“十六世显妣贞操耆七寿黄母沈太君之墓,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孟夏吉日葬,男瑞成、振成、欣成、铨成等立。”黄铨成就是他信的外祖父,黄瑞成则是黄宣荣的祖父。他信黙黙地在墓碑前驻足、凝望,然后进行祭拜。他双手紧握着点燃的蜡烛,举到头顶上,鞠了一个躬,然后将蜡烛插到墓碑前。插完后再次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点燃的香,鞠了一个躬后,又将香火插到墓碑前。继而起身,站在坟沿上,深情地眺望着梅教村的美丽山水。再拉着儿子潘通帖的手在墓前合影。在墓碑前对当地领导说:“感谢地方政府帮忙,把我外曾祖母的坟墓保护得如此完好。”走在刚刚赶修好的小水泥路上,不无感慨地对亲友和中方人员说:“哎呀,谢谢你们把路修得这么好,好在这次上来了,如果不来,确实对不起你们。”离别时,他信诚挚地对梅州市领导说:“如果你们有代表团去泰国,一定要去看看我!”
泰国总理中国寻根
泰国总理中国寻根四、泰国总理寻母辈的根
泰国总理他信前往广东梅州市梅县梅口镇梅教村是去寻找母辈的根。何以这“三梅一松”怎么变成了“四梅”?即“松口镇”何以变成了“梅口镇”?其实,松口镇原先就叫梅口镇的。松口是梅江流出梅县境外出口之地,古时称梅口。松源河水流至此地进入梅江,才又叫松口。五代时南汉皇帝刘岩于乾亨六年(922年),听信术士的话,前来程乡县(梅县)梅口镇避灾。因刘岩对程乡县梅口的景仰,其去逝后三年,即乾和三年(945年),儿子刘晟皇帝便把程乡升置为敬州。乾和十一年(953年)刘晟封其子刘崇兴为梅王。到宋朝开宝四年(971年)因避讳把敬州改为梅州。这就是“梅州”的历史名称的由来。
松口,梅口,是梅县从此地走向世界的出口。 梅县成为“华侨之乡”,梅口是必经的水路。梅县最早的华侨出在南宋末年。当年文天祥征集8000英勇壮汉,与元兵激烈战斗,收复了梅州。后因元兵势力太大,寡不敌众,只得退到松口,感动了当地志士仁人。松口的卓谋(卓满)带领本姓800壮丁,自愿参战。最后也因敌我悬殊,难于抵抗,败走到潮州,乘船再逃退,舟沉于厓山(广东新会市南海上),被浸死者十之八九。1279年2月6日九岁小皇帝赵昺由陆秀夫背着跳入大海中,南宋王朝灭亡。卓谋幸免于难,便召集生存者,乘坐木船,漂泊南洋,至婆罗洲(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开垦荒地,创立家园。婆罗洲北岸至今仍有中国式的城堡废址,是卓谋等人留下的遗迹。卓谋为第一个到南洋的梅县人。梅县人挥泪下南洋,都必经梅江河的松口,而下潮州、汕头,飘洋过海前往各国。他信的母辈们就是这样前往泰国的。梅口改为松口,还有一说:松口镇到车村(梅教村的邻村)有位“歌仙”刘三妹,她与别人对唱互驳山歌时,随口唱出了“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载来!”美妙的谐音,令人叫绝,所以至今松口山歌依然特别地出名。
梅教村离松口镇西北部约有6公里的地方,村中有581户,1987人。松口至隆文、松源上福建的公路穿村而过,村中的溪水自西北向西南流,经云梅桥出口流入下坪村,再流至二水庵,与从蕉岭县高思乡向东南流来的溪水汇合,流经溪西而汇入梅江。梅教村与雁洋的叶剑英元帅故居相距约14公里,而与大埔县古野乡李光耀的祖居相距约46公里。村内北面有网形山在横亘着,西南面则是龙山在盘绕着,东南面则是虎山在雄踞着,南面一线天阔则是溪水从云梅桥下流出。有人形容这村子好像是客家人喜欢吃的小食品——味窖粄形,所以梅教村又称“梅窖村”。更有风水师说,此村是子宫形。是的,此村孕育出了两位伟大的母亲:一位是1811年出生于梅窖村的陈秀云,嫁给雁洋的叶钻祥,1897年4月28日生下了叶宜伟,就是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委员长叶剑英;一位就是黄金蕊,到泰国后嫁给秦那越,1949年7月26日生下他信·西那瓦,中文名叫丘达新,即今前来寻访母辈根的泰国总理。
泰国总理他信母亲黄金蕊的房屋“儒林第”就在梅教村网形山的正中间,坐北朝南。“儒林第”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占地1000多平方米,拥有三横、八厅、三十四间房屋。他信和儿子在后堂正厅供香火的土地神牌位的上方正中间,安置着一个大窗,恰似网眼。屋里住着包括他信亲戚在内的5户19人,他信的表舅母黄新香嫂(丘秀荣),她膝下的儿子黄宣荣、儿媳巫禄妹,孙子黄振强、黄振康及2个孙媳,4个曾孙女,一共11人。他信母亲黄金蕊的祖父黄桐秀就出生在“儒林第”,为入粤黄姓十六世,娶沈亚妹为妻,即他信祭拜的沈太君,她曾到过泰国,后携带童年的孙子黄焕香(黄凌中,85岁,他信的舅父,现居泰国,为曼谷各华文报的特约记者)回到家乡,67岁去逝。他信的外祖父黄铨成(黄子伦)是第一代移民,从梅教村来到泰国,先到曼谷哥哥家里住了一段时间,后北迁清迈,开杂货店,富有乡情,是当地客家侨领之一,很受人敬重。黄铨成娶有两个妻子,均是清迈人,都会讲客家话。生有七个子女,长子黄焕香、长女黄金蕊为元配所生;黄鸿香、黄金琅、黄金章等则为德配所生。1939年黄铨成带着老婆孩子十多人回到“儒林第”,还在梅县城做过一段时间的盐、米生意。根据黄宣荣回忆,黄金蕊和她母亲等就住在上横屋中间的那间房子里,房里并排打了两张铺。宣荣虽比金蕊低一辈,但年龄差不多,一群小孩经常在大屋里捉迷藏、踢毽子、爬山、采野果、唱童谣,玩得不亦乐乎。住了好长一段时间后,黄铨成就带着其家人去了香港,而金蕊和母亲则继续留下来,直到两年后,她们才离开松口去香港与家人团聚。他信后来在与乡亲畅谈回忆起的“幼年母亲教他唱客家童谣‘月光光,秀才娘’……”,这客家童谣应是黄金蕊在梅教村居住时所学到的。
母辈黄姓的根,从“儒林第”贴的欢迎他信寻根的对联非常清楚地显露出来。大门的对联:“儒林风采,江夏家声”;中堂的对联:“儒雅清高系心家邦当励志,林泉淡泊致务农牧足安居”;后堂的对联:“根在中原崇尚礼乐光祖德,枝荣岭表笃守良谟展鸿图”。“儒林第”名副其实的是,出了个具有儒雅风度、文质彬彬的泰国总理的士林府第。“江夏堂”为黄姓的堂号。据黄姓研究者考证,黄姓为黄帝后裔。黄帝—昌意—颛顼—穷蝉—女修—老童—少辛—卷章—吴回—陆终(南陆),“受封于黄,以国为氏”;一说至惠连定云公,助鲧治平汾水、洮水有功,尧帝赐国、赐名、赐姓,云公建立黄国,子孙以国为氏。“根在中原”,岭南黄姓大部分从河南省固始县南迁到福建,散居在邵武、汀州各地,梅州黄姓则多从宁化石壁乡移来,时间在南宋末、元初之际。清末爱国诗人、外交家、改革家、教育家黄遵宪的上代就是那时迁来梅县的。他信外曾祖父黄桐秀的上祖,也是那时南迁而来梅县的。入粤后各姓的开基祖都称为一世祖,到黄桐秀为16世,到他信外祖父黄铨成为17世,到他信母亲黄金蕊为18世,到黄宣荣为19世,到黄振强、黄振康则为20世了。
他信对客家人的母辈非常尊敬,无论是在儒林第的土地神牌位前上香,还是在外曾祖母沈太君墓前上香,那虔诚的心态,外人是难于体认的。他信说:“有人跟我说过,你如果是潮州人的话,你会很善于经商;如果你是客家人的话,你会从政。可以说,我是两者兼备。”“我从父辈潮州人那里学习到了经商的经验,从母辈客家人那里学习到了从政的经验。”
五、泰国总理寻父辈的根
2005年7月2日下午5时,他信专机从梅州飞往汕头,然后乘车来到潮州。他告诉记者,此次访华要来潮州,是因为泰国有很多华裔人士,他们当中有很多是来自潮州的,此次随团访华的很多商业界人士,大多也是潮州人。可以说,我本人也有着华裔血统,我的父辈就是从潮州来的,我算是第四代的潮州华裔,我母辈这边是第三代华裔,是客家人。这次来到中国,我已经拜访了母辈那边。既然已经来了,我觉得也该到父辈的家乡来看看。他说:“潮州就像自己的家一样。”“所以到了这里,我都不知道该说泰国话还是潮州话了。”
究竟泰国总理他信父辈的根在哪里?可以肯定地说,根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但为什么又说在潮州呢?一是因为过去丰顺县是属潮州府管辖的,就连梅州也曾属潮州府治辖过。二是粤东无论是客家人、潮州人都是从潮州、汕头乘船去南洋的。三是丰顺县南部与潮州交界,客家话、潮州话这两种语言都会讲的,这些人被称之为“半山客”。他信总理的父辈就属于“半山客”。在泰国今年已84岁的他信姑母、88岁的他信堂姐(他信幼儿园时的老师)说话,家里吃饭都叫“Shi Pon”(丰顺客家话)。这种话音存在于丰顺县汤坑镇周围一带,其他客家地区并没此说法。按此推断,他信的祖居地有可能确定在丰顺的汤坑、汤南、汤西丘姓的主要居住村落,包括汤坑丘屋寨、太平楼、均田等几个村落。当然留隍、潭江等地也不能排除。
他信早已公开宣称自己是丰顺人。2003年元宵节第五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会在丰顺县城举行时,泰国丰顺会馆主席、率150多位泰国丰顺籍华侨回乡团的团长蔡礼任宣读了他信总理的贺信:
中国共产党丰顺县委、县委书记陈桂光阁下、县长陈修想阁下、第五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大会全体乡亲:
欣逢第五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大会,在祖国广东丰顺家乡举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丰顺乡亲,有机会领略到家乡由往日的穷乡僻壤变为今天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作为丰顺的后裔,本人感到十分高兴,并衷心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本人希望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由泰国主办下届世界丰顺同乡联谊大会,敬邀全世界丰顺乡亲光临泰国,本人暨全泰丰顺同乡、同仁,将伸出热情双臂,期待欢迎各位莅泰,共叙乡谊,共襄盛举。
谨此祝愿泰中友谊万古长青!
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
2003年2月14日
现在泰国北部清迈佛寺中的他信总理家族墓园里,他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的骨灰都在里面,墓碑上刻着姓名和生卒年。那末,他信的曾祖父丘顺盛(春盛)何时离开丰顺前往泰国的呢?据分析,时间大约在1870年前后的清朝同治年间。这是因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失败以后,清廷统治者对岭南人尤其是客家人的牵连迫害,使得客家人纷纷移居海外躲避灾祸。而洪秀全的上祖,是由丰顺县迁到梅县石坑“梅魁第”,再迁花县福源水、官禄布村的,因此丰顺、梅县、花县的客家人这时都设法逃往海外。丘顺盛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前往泰国的。
他信的曾祖父丘顺盛到泰国东部尖竹汶府上岸,从事经商,立足谋生。成家后生下他信的祖父丘阿昌,丘阿昌在当地教会学校上学,后转入是拉差易三仓(ACC)接受中学教育。丘阿昌开始在曼谷挽叻办厂生产香粉水,后来移居清迈,被政府聘请为当地税务官。不久开始经营泰丝生意,由小到大,产销一条龙,并把泰丝的碎片充分利用,设计制成小工艺品出售;并开辟讪廿烹市场,大力支持土产生意,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同时又有开放的眼光,积极把国外先进商品,如水泥、汽灯、抽水机、电火、汽车等引入清迈。白手起家,发展成为当地富商。1939年他信的伯父要投考军官学校,按需要改用泰国的姓,于是这将“丘姓”改为“西那瓦”,而他信的父亲则以“秦那越”开始步入政界,曾当过两任国会议员。
泰国总理丘达新的“丘姓”,原出自姜姓—炎帝。炎帝—临魁—承—明—直—厘—哀—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垂—伯夷,传至54世姜子牙(吕尚),因姜吕辅佐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封于山东营丘建立齐国。姜子牙三子穆公,以营丘的“丘”为氏,穆公尊为丘氏始祖,堂号称“河南堂”,时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3000多年来,丘姓在全球繁衍有500多万人,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姓氏人数的排列为77位,排76位为毛泽东的“毛”姓,78位为秦始皇建立秦朝的“秦”姓,79位为江泽民的“江”姓。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为避孔丘讳,下旨要丘氏改为“邱”。其实,丘氏比孔丘要早440多年,没有理由前者为后者避讳。丘氏从河南封丘南迁江西、福建,同样也曾在福建宁化石壁乡停留,于南宋末、元朝初由福建上杭迁入广东。有“三龙下广东”一说,即丘梦龙、丘仲龙、丘继龙三兄弟入粤,丘梦龙为丘逢甲的先祖。这三条龙中哪条龙是丘达新总理的先祖,则有待历史学家和丘氏研究者去深入田野调查与族谱研究才能够弄清楚。泰国总理丘达新仍旧在深切地期待着!
六、泰中的友谊根深叶茂
泰国总理他信·西那瓦(Thaksin Shinawatra),泰国总理丘达新,可以说是正宗的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泰国和中国河川相连,人民血脉相连,有亲切的胞波兄弟之情谊。泰国总理确实是可以让他人信任的一位总理,完全可以让泰中友谊更加发展、从而达到新境界的一位总理。他信选择在泰中建交30周年之际,前来中国寻根问祖,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泰国总理他信对中国总理温家宝说:“30年来,特别是在我担任总理的4年多来,泰中关系正朝着积极和建设性方向发展。中国第一个和泰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是我当选总理后首次访问中国时双方确定的。”“在建交30周年之际,我们愿将泰中友好关系推向新的高度,共同探讨怎样成为他的战略伙伴,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我们希望双方加强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泰国他信总理当得知“梅州客家老乡”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实施“9+2泛珠三角”的区域战略时,感到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还提议到泰国去召开“泛珠三角”会议。他信在中国寻根问祖的过程中,处处都显眼地证明着泰国和中国、与广东有着特殊的感情,并希望这棵“泰中一家亲”的友谊大树根深叶茂!永世常青! 这个不对,我们那也是这么说的:
家里吃饭都叫“Shi Pon”(丰顺客家话)。这种话音存在于丰顺县汤坑镇周围一带,其他客家地区并没此说法。 哈哈,如果不是他信,他家乡的那条小路不知什么时候能有水泥路呢? 原帖由 Isy 于 2005-8-14 12:36 发表
这个不对,我们那也是这么说的:
家里吃饭都叫“Shi Pon”(丰顺客家话)。这种话音存在于丰顺县汤坑镇周围一带,其他客家地区并没此说法。
好像是閩西客語。永定話是這樣的。 我用丰顺话和其它县的客家人聊天,有点阻碍。
页:
[1]